大學生出游影響因素調查報告
一、緒言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外出旅游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松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游熱。
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游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當今全國高校數量已達多所,在校生人數超過XX萬人,可見中國的大學生旅游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同時,國內的旅業競爭非常激烈,影響大學生選擇出游的因素又多種多樣。有鑒于此,對當今大學生出游影響因素的調查就顯得很有必要。
通過沈陽農業大學在校生的調查,得出了一些數據和建議,謹供參考。本次調查采取抽樣調查方式,得出一系列結論,并在以下篇幅中展開論述。
由于經驗不足、調查時間倉促、理論運用不夠成熟等因素可能造成調查分析不夠精確,與預期結果尚有偏差,為此,我們對讀者表示誠摯的歉意,并歡迎批評指正,我們將再接再厲。
二、大學生旅游的意愿
從大學生閑暇時間分配情況來看,選擇外出旅游的占到了23%,較以往幾年的數據有了明顯的提高,大學生出游意愿逐漸增強,旅游也與逛街休閑、網上沖浪共同構成了大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出游時間和出游范圍
出游時間方面,通過對所得數據的分析整理,大約27%的大學生選擇在節假日出游,47%的選擇在寒暑假出游;14%的選擇在周末出游。同時我們對出游時間和出游范圍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總結出了出游時間對出游范圍的影響,并繪制出如上圖表。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閑暇時間的長短決定了出游的范圍:寒暑假的時間非常充足,因此選擇在寒暑假出游的大學生比重最大,他們一般會選擇省內省外等遠距離旅游,尤其是省內其他城市旅游;周末時間比較倉促,外出旅游的較少,但反常的是,在周末旅游的學生省內其他城市旅游的同學相對較多,可以從側面說明本市的旅游資源比較缺乏,吸引力不足;節假日時間相對比較充足,選擇出游的比重處于寒暑假和周末之間。
四、旅游目的和旅游目的地的選擇
從大學生的角度出發,我們對旅游目的進行調查時圍繞教育、觀光、休閑度假、文化和體育五個方面展開,同時將旅游目的和目的地的選擇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得出如下圖表:
旅游目的對旅游目的地選擇的影響
教育
觀光
休閑度假
文化
體育
總計
風景名勝
1.27%
15.48%
18.27%
5.33%
1.02%
41.37%
文物古跡
0.51%
9.90%
10.15%
4.31%
0.76%
25.63%
郊區鄉村
0.25%
5.33%
6.09%
3.05%
0.00%
14.72%
體育娛樂
0.25%
6.85%
7.36%
2.79%
1.02%
18.27%
總計
2.28%
37.56%
41.88%
15.48%
2.79%
100.00%
依據圖表,我們先來進行單因素分析:大學生的出游目的主要有觀光(37.56%)和休閑度假(41.88%)兩種,其他比重較小;對于目的地的選擇又以風景名勝區(41.37%)為首選,文物古跡(25.63%)次之。
從兩個因素綜合來看,以休閑度假為目的到風景名勝區的旅游比重最大,達到了18.27%;到風景名勝區進行觀光的比例占15.48%,位居第二;到文物古跡所在地進行觀光和休閑度假的比例均在10%左右,到體育娛樂區休閑度假(7.36%)的比以其他目的到體育娛樂區的比重大,其他所占比重較小。
五、旅游信息獲取途徑
通過對旅游信息了解途徑的調查分析,繪制圖表如下:
如圖所示,目前大學生獲取旅游信息的傳統方式依舊占主要地位,通過同學熟人介紹(37%)和廣告宣傳(21%)了解旅游信息的占到了總體的58%;另外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通過網絡途徑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可取,調查得知有23%的大學生獲取旅游信息的途徑是通過網絡,說明網絡對大學生出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相比之下,只有14%的大學生則通過咨詢旅行社了解旅游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旅行社對大學生的旅游宣傳力度還尚待提高。
六、年級和專業對大學生出游的影響
在調查中還發現,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的出游興趣和次數存在差異,對大二、大三和研究生這三個年級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不同年級出游興趣及次數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