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畢業實踐報告
縮唇呼吸在12例copd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摘要 目的 探討縮唇呼吸在12例copd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納入XX年10月-XX年11月在我實習的醫院呼吸內科的copd患者,共12例,每日做完治療后指導患者進行縮唇呼吸鍛煉,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10分鐘,每分鐘7到8次。總共60次。結果 30天后copd患者癥狀完全緩解者3例,明顯緩解者3例,無效者2例。總有效率83.3%。結論 將縮唇呼吸應用于copd患者護理中,效果較好。
關鍵詞 縮唇呼吸 copd
1 引言
經過臨床幾個月的實習,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由于因吸煙、感染、空氣污染、職業性粉塵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合并多種疾病等原因,copd發生率較高,病情恢復慢。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當患者發病時出現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在沒有條件吸氧的狀態下,這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且病情越來越嚴重,同時也增加了患者及家人的焦慮并且增加了經濟負擔,嚴重者可危及生命。現代康復醫學認為呼吸訓練不僅可以增加胸廓的活動,協調各種呼吸肌的功能,還可以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過影響神經、循環、消化等系統的功能,改善全身狀況;同時由于呼吸訓練無創無痛,簡單方便,且無需任何額外開支,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有學者建議把呼吸訓練作為多種疾病恢復階段早期主要的鍛煉方法,并可作為其他康復方法的輔助措施[1]。對于呼吸系統疾病特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訓練更為重要。縮唇緩慢呼氣,可產生2~5h2o的阻力。縮唇呼氣與非縮唇呼氣相比,氣道的等壓點更向氣道遠端推移,其次可防止呼氣時小氣道陷閉合狹窄,有利于肺泡氣排除;呼氣時間的延長也有利于肺內氣體充分排出,防止氣道陷閉[3]。
呼吸功能鍛煉對改善早期肺功能情況及緩解癥狀都具有重要意義。縮唇呼吸是通過呼氣時縮唇(吹口哨樣)緩慢呼氣所形成的微弱阻力來延長呼氣時間,延緩氣道塌陷,改善通氣。一般吸氣與呼氣時間之比為1:2或者1:3,每分鐘7到8次,每天2到4次,每次10到20分鐘。縮唇的呼氣流量以能使距離口唇15到20厘米處蠟燭火焰隨氣流傾斜但又不熄滅為宜。指導慢阻肺患者進行有效的縮唇呼吸鍛煉是能夠給病人緩解癥狀,減輕痛苦的有效方法。
通過查閱文獻、請教老師,我擬采用縮唇呼吸的方法對12例copd患者進行護理,探討縮唇呼吸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的作用和價值。本文設計思路如下:
2 方法及實施過程
2.1 納入病例
納入XX年10月-XX年11月在我實習的醫院呼吸內科入住的copd患者,共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年齡68.6歲。
2.2 實施過程
(1)待患者做完治療之后,在床旁指導病人用縮唇呼吸的方式進行呼吸。(2)通過縮唇徐徐呼氣,增加氣道內壓,延緩氣道塌陷。具體方法:患者閉嘴經鼻吸氣,像吹口哨樣縮唇緩慢呼吸,并且吸氣與呼氣的時間之比一般為1:2或1:3為宜 ,每分鐘7到8次,縮唇大小程度與呼氣流量以能使距離口唇15~20cm處,與口唇等高點水平的蠟燭火焰隨氣流傾斜又不致熄滅為宜,每天2次[2]。
2.3 療效判斷
療效評定標準:癥狀完全緩解,無咳嗽、咳痰現象,能自主呼吸,呼吸通暢; 明顯緩解:氣短和呼吸困難癥狀明顯減輕; 無效:慢性咳嗽、咳痰及逐漸加重的氣短和呼吸困難。
3 結果
30天后copd患者癥狀完全緩解者7例,明顯緩解者3例,無效者2例。總有效率83.3%。
4 總結
在實習過程中,我通過自己的探索和發現,提出將縮唇呼吸應用于copd患者的護理中,效果較好。我將理論知識很好的應用于實踐過程中,在實踐中認真思考、發現問題,并進一步查閱文獻,發現縮唇呼吸在應用到copd患者護理中效果較好。在這個過程中,指導老師給了我很多有實際作用的意見,并且提高了怎么分析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積極尋找方法解決問題。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評判性思維的能力,以及用發展和聯系的眼光來看待問題的能力。但是我發現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因為實習時間較短,實際實驗中可能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對結果的判斷有些影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努力學習,在臨床實驗中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影響因素,使得實驗結果更具有可靠性,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