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畢業大學生環境認知實習報告范文(精選3篇)
2025畢業大學生環境認知實習報告范文 篇1
從XX年7月16日開始,我和另外兩位同學來到廣州市農科院進行暑期實習。我們所在的部門的全稱是農業環境與農產品檢測中心。我們被安排到楊敏老師身邊,負責食品、土壤、水等的重金屬(主要是hg和as)的檢測工作。正常上班時間為 8:00~12:00a.m.;14:00~17:00p.m.,我們的實習到了XX年8月27日圓滿結束。
如今翻開筆記本,里面滿滿的記著好幾頁,那都是我這一個多月以來的工作,幾乎每天都有事做,每都有樣品要檢測,這讓我感到很充實,學到不少東西,雖然每次下班都挺累的。
過量的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重金屬在人體中累積達到一定程度,會造成慢性中毒,所以對于與人生命息息相關的物質,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測通關,才能放行于市場,得到使用于生產生活的批準。這些檢測的物質一般有食品、土壤、灌溉水、飼料、肥料等。
我們剛開始接觸的時候,老師只讓我們做預處理的部分,包括土壤的研磨,隔水消解、食品的微波消解、灌溉水的加酸處理等。其中,土壤的前處理,主要是將各地的土樣先經過研磨,按20目和100目的規格分裝到播磨薄膜袋中,接著就是消解的部分,一般土壤稱量0.2g左右,加5ml硝酸和5ml鹽酸,過夜預消解,待到第二天再進行水浴消解3小時,然后就是定容,這樣在靜置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上機測汞,而測砷就要從定容液中取5ml加5ml5%硫脲,再定容上機;食品的消解不同于土壤,它一般是使用微波系統來消解。它的預處理相對麻煩點,要用消解罐裝好放于微波系統中消解半個小時。灌溉水的處理相對簡單多了,汞直接就可以上機,而砷就要加(1+1)hcl和硫脲。
在日常的工作中,楊老師經常會跟我們討論實驗中的問題和操作規范,這讓我們獲益匪淺,學習到了不少新知識,也改正了一些不良的實驗習慣。而我們也在日常中,經常觀察老師對原子熒光光度計的操作,并通過詢問和查看書籍,慢慢學習該儀器的使用方法,這樣之后,在第二周,我就有機會自己參與儀器的操作。而且在星期五開始獨立負責整個實驗,雖然有點緊張,但還是自信地做完了。afs-9130原子熒光光度計的原理是氣態自由原子吸收光源的特征輻射后,原子的外層電子躍遷到較高能級,然后又躍遷返回基態或較低能級,同時發射出與原激發波長相同或不同的發射即為原子熒光。原子熒光是光致發光,也是二次發光。當激發光源停止照射之后,再發射過程立即停止。儀器的操作比原理簡單多了,因為是全自動的,所以我需要做的也就是操作軟件。
原子熒光光度計由于所檢測的濃度小到ppb,所以靈敏度要求很高,稍微點風吹草動,對儀器的測量結果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短短的一個多月里,我們基本都是在研究它,由于問題不斷出現,麻煩不斷,我們沒少花精神在上面,但是最終問題都被我們的團隊給解決了。這讓我感受到,探索的過程,探索的過程,戰勝困難的過程是多么讓人難忘。
在這次實習經歷中,一項工作讓我感受深刻,那就是出報告。別小看它,它里面卻是充滿學問。從第一天我最開始接觸,到最后一天,我都有做出報告的工作。在這一個多月的實習里,在我手里出錯的報告已經不計其數。其實所謂的出報告,也就是實驗完之后的項目,是每一次檢測的最終體現。樣品是否合格,食品是否在該項目是安全的,這都是報告的內容。出報告也就是將數據抄寫到實驗報告紙上,交付于領導蓋章。而出報告的過程需要非常細心,這里面要考慮的東西很多,不僅要書寫工整,而且要涉及到環境條件,格式要求,數字的修約,數據的歸類等,稍不注意,就會出錯,一出錯,就必須重寫。第一次接觸我還不以為然,結果當我花了一個上午才勉強完成任務的時候,我才知道我錯了。不斷地反省自己,粗心和驕傲是多么的要不得。我感覺作為一名工作者,不管從事什么工作,一定要認真細心,任何工作都不分輕重,要一視同仁,認真對待。
實習結束了,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我接觸了很多人和事,謙虛好學,平易近人的楊老師、率真爽朗的周師姐、憨厚老實,吃苦能干的謝師傅、還有負責洗具,嘮叨善良的潘阿姨,從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普通平凡工作者的認真,善良還有敬業。特別是楊老師,在跟她接觸的這段時間里,我從她身上看到的是一種樸實和真誠,她毫不保留地跟我們交流她的經驗和所知。把我們當成她的弟弟般看待,這讓我們很感動。她雖然是一位工作經驗豐富的工作者,卻沒有高人一等的架子,她喜歡和我們討論問題,對我們的意見和建議都非常重視,這讓我們有種被重視的感覺。讓我們工作起來也更加主動和自信,她總是不斷地鼓勵我們,當我們有不懂的地方,她總能夠不厭其煩地教導我們,直到我們完全弄懂為止,這真的很讓我們感動,我們感謝她。
實習,不僅僅是將理論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不僅僅是在專業的領域擴充自己,不僅僅是體驗工作的感覺,更是學習跟社會的人和事打交道,學習做人。只有知識和精神都得到全面的提高,才能真正達到實習的目的。我想這份寶貴的經歷對自己以后的學習工作都會是一份財富,我會好好珍藏著,希望未來的路我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2025畢業大學生環境認知實習報告范文 篇2
作為一個大學生有別于中學生就在于他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尤其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對于我們大三學生更應抓住這個機會,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并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今年暑假社會實踐的主題是四個“一”:一種端正的態度,一項熟悉的技能,一次實踐的經歷,一個正確的認識。圍繞這四個主題,我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
一、用端正的態度,正確的認識規劃未來
大學生活已經過去大半,對于很多同學還有一年即將步入社會。或許對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十足的把握,或許對這個社會還沒有充分的認識,無論如何都應先擁有一種良好端正的態度,對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環境有正確的認識。只有擁有端正的態度,正確的認識,才能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正確的做出自己未來的規劃,切實努力,擁有更好的未來。
暑假剛開始,我就認真的思考了一下自己現在的情況,制定了暑假以及自己將來的計劃。對于當今大學生,想要更好的立足于社會,就應擁有一想熟悉的技能。我的技能是我所學專業—日語。但我對日語的掌握并不是很熟練,所以我在這個暑假和以后都要更加努力的學習日語。為了熟練掌握日語,對日語有更深的研究,我還決定考研。我的聽力和日語詞匯都比較差,因此制定了這樣一份暑假計劃:每天聽一個小時的聽力,背兩個小時的單詞。多看日劇,動漫。看一本日語書籍。與此同時,我也把自己考研學習計劃制定好了。 徹底放棄找工作,不要邊找工作邊考研。 弄清考試范圍,找準專業書籍,不惜代價,一定要準確。(可以參照同學那里海文的銀卡報告)有些學校專業書指定在11月中旬。托關系,托同學也好,托朋友也好,托親戚也好,找自己報考學校自己未來導師輔導。 英語詞匯要反復的看。心態要調整好,心平氣和,靜心學習,不為外界所干擾!有計劃就要堅決按計劃來執行!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二、擁有實踐經驗 了解就業形勢
自從走進了大學,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身邊,成了說不完的話題。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著“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里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因此對于我們,有實踐經驗至關重要。
在假期期間,我走訪了泗陽縣的兩家人力資源公司:泗陽新華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和泗陽縣振興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泗陽新華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縣城中心,注冊于20xx年8月日;泗陽縣振興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位于眾興鎮振興商貿城內,注冊于20xx年09月29日
通過于這兩家公司的溝通,我了解到在宿遷等江蘇省北方城市中,日姿企業并不多,所以就業機會也并不多,在江蘇省內,日資企業還是主要集中在蘇錫常等南方城市,蘇州的日資企業有一定的數量,加上日語人才的短缺,就業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
據統計,日語人才在各行業的就業比例為:日資企業占50%-60%;國家機關(包括外交部、各級政府、海關、外經貿辦公室和貿易促進協會等)占20%左右;大學老師和日語導游各占10%左右。
日資企業在東南沿海城市,諸如大連、煙臺、青島、蘇州、無錫等都有分布,今后在中國的發展潛力很大,很多同學都把進入日企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開始。
但是畢業后去日企工作的學生大部分是做文員,想再往上爬一個層次是很難的。
中國開設日語的院校達到了227所,數量并不小,所以,日語專業的學生想找份工作不難,可想找份好工作不簡單。
學日語的學生想在日企有份好工作,就不能單純的靠本專業——日語,還要學習其他方面,例如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精通日語的綜合性人才會在今后有更寬廣的事業發展空間。
日語專業的學生起薪一般為3000元左右,高于其它語種的學生。而且這種差距會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而拉大,最小差距也在千元以上。
資企業需求人才突出要求是懂日語、具有專業操作技能,即“能說會做派”;同時要有日企特別重視的做事勤奮、為人謹慎、講究儀表、懂得禮貌等優點。
日資企業薪資一般管理層高于國內企業1.5倍,技術操作工高于國內企業50%-70%。實習生薪資也有20xx元-3000元。招聘人才非常有競爭力。
日本公司的工作風格與國內、歐美都有差別。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日本公司要求員工同樣勤奮,有奉獻精神,不可斤斤計較;日資公司喜歡把工作的目標、進程訂得細致清楚,然后一絲不茍地按部就班完成,不喜歡標新立異;凡事須向上司匯報,問準方可行動。
面試時要守時,要穿戴整潔,著裝要得體,最好穿職業裝。對待面試官要態度恭敬、專注,否則會被日本人認為不夠尊重。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對面試官“坦誠相告”。
這些年,南方一些城市的一些獨資企業、合資企業、商社、旅行社對日語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較大;像煙臺、威海、青島等北方的沿海城市對日語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較大。另外,國家部委、各省市政府機關對日語人才的需求量有增無減。盡管可能沒有日資企業的待遇豐厚,但是卻反映了國家對日語人才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所以,在不遠的將來,相信我們日語專業的人才就業形勢將一片大好!
在訪問過程中,他們還向我們即將就業的大學生提了幾點建議。他們向我講解了一下什么樣的簡歷更實用。用人單位一般只要求簡歷寫明四部分:個人情況,包括姓名、聯系方式等;應聘職位;工作經歷,側重說明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或成績;個人的興趣、愛好,一些比較特殊的愛好一定不要忘了填寫。他們表示,大學生往往追求簡歷做得有創意,以便能夠在雪片似的簡歷中給招聘人員深刻印象,但過于花哨也容易適得其反。因為簡歷是用來傳遞個人信息的,應該像公司的文稿一樣非常簡潔,最好用電報式語言。簡歷中不要出現大段文字,每個段落不要超過三行。字體不必太大,小4號即可。不過,簡潔不等于沒有內容。對于用人單位而言,學生求職簡歷中最重要的是個人的成績以及能力,這部分一定要認真對待。
寫簡歷的另一個原則就是要有針對性。應聘什么職位就列出自己這個方面的專長,學了什么,能做好什么,有什么實踐成果和創意設。
還有一年我們也要實習,或許然后就直接工作了。他們告訴我一定要區分清楚協議期、試用期和見習期。很多畢業生對這三個“期”的概念含糊不清,從而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協議期是從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開始,一直持續到簽訂勞動合同之后或者雙方終止就業協議為止。在協議期內,雙方已經確定了工作意向,但未建立正式的勞動關系,單位可以不為畢業生交納社會保險。而試用期是針對勞動合同而言的,應當包含在勞動合同期內。試用期并非越長越好,因為在試用期內畢業生的工資一般不如正式期高。勞動合同內約定的試用期最長不能超過六個月。畢業生還需要明確,如已在一個單位工作六個月以上,且工作崗位未發生變化的,簽訂勞動合同時就不用再實行試用期。而見習期是指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工作后,實行的一年見習期制度,見習期滿后,即工作滿一年后,就需由上級人事主管部門為畢業生辦理轉正定級手續。
2025畢業大學生環境認知實習報告范文 篇3
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為社會做貢獻;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學生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加深社會閱歷和社會責任感。但是,當今社會上也存在許多關于民眾道德公益意識缺失的問題,因此,可以通過此次調查,來真實反映當代大學生對于社會公益事業的看法及認知。
調查統計
本次問卷共發布156份,共收回有效數據145份。根據其調查后的分析情況,受訪者女生占據比例較大,年級分布較均勻。由該數據可以看出,所調查數據較為準確,符合調查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我們分析問卷的重要依據。
調查報告顯示,所有同學都有過參與過社會實踐的經歷,從社會實踐類型分析,公司實習及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比例占大數,社區服務及自主創業的則占少部分。
其中,通過對參與公益實踐活動的具體分析,我們能清楚了解到我國現階段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基本情況。
從參與活動的形式看,同學們參與最廣泛的是志愿者活動和捐款捐物,也有參與獻血活動的,其次還有義務支教、敬老慰老、關愛留守兒童等。調查顯示,所有同學都認可大學生公益活動的必要性,都認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的一種很好的鍛煉機會。但對于公益活動具體的一些看法以及認識,還是存在的一些差別。72%的同學認為自己參加公益活動主要是出于對社會的責任感。50%認為這個也出于對弱勢群體的一種關心和同情。83%認為希望可以通過參加社會公
益活動,來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還有17%認為這是由于大學里要求的而不得不參加。另外92%的受訪者認為參加公益活動來積累人脈,為今后工作做準備。至于其他目的的也占3%。
造成這些差別的問題有待解決,宣傳和時間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67%的同學認為公益活動宣傳及相關信息資源不足,83%的認為時間資源不足,可能與其他安排沖突。另外,仍有16%的同學認為活動資金投入、活動可信度因素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也有部分同學也考慮過將公益活動作為長期職業發展方向。
總結建議
針對此次調查發現,可見我們在參與公益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大學生對社會公益活動的認知度不高。有些同學認為只要學好課本知識,社會實踐可有可無。大部分同學把社會公益活動僅僅局限于志愿者等實質參與方面。實際上,社會公益活動包含有許多。如獻血,宣傳公益思想,等等都屬于這一范疇。
2、社會對大學生公益事業的重視度不夠。眾所周知,大學生是未來建設的主力。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多給其社會公益的鍛煉和熏陶,對國家未來發展有重要意義。
3、社會宣傳力度不夠。主辦方資金投入不足。公益動機、可信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