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內科醫生實習報告(精選3篇)
2024年內科醫生實習報告 篇1
進行一個多月的實習馬上就要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經歷,雖然日子忙碌,但在自己的努力實踐中和指導同事的指導幫助下我覺得在實習過程中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這段時間的實習鑒定。
在實習過程中,本人嚴格遵守醫院及各科室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踏實工作,熱愛兒童事業,全心全意為患兒著想。同時要理解家屬,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能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多說“對不起”,是家屬也理解兒科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或過激行為的發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兒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特別是對于小兒頭皮針的穿刺技術,在工作的同時我也不斷的認真學習和總結經驗,能勤于、善于觀察患兒病情,從而及時地掌握病情變化,作出準確判斷。總之我覺得在這段實習的日子里,我學到了很多,雖然我還只是學生,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離去,渴望在學習中成長,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飛翔的白衣天使
1、搞熟心內科常見疾病的書本知識,如高血壓、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冠心病等;然后再在臨床上將上級醫生的診療方案與書本相對應,看看如何與患者個體結合,不懂就問,水平會提高很快。
2、實習前對心內科的一些基本操作要掌握,如做心電圖、測血壓、心臟的體格檢查等,不要小看這些,以最簡單的測血壓為例,很多人都沒有規范的掌握。
3、還有就是,醫生不光要掌握高超的醫術,同時還要很好的溝通技巧,與患者、與同事,平時多學學上級老師的'溝通、談話方法和技巧,等到真正工作了會很快上手。
4、學會一些急診處理,如高血壓急癥、急性肺水腫、心律失常等,急診的東西會處理了,后面慢的也不用著急,這樣做到心中有數,“一切盡在掌握”,呵呵!
這段外科的實習經歷,其中復雜的滋味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酸甜苦辣,無論是什么滋味,都挺值得回味的。當然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認識了幾個不錯的朋友,或許這比書本更有價值吧
在老師的辛勤指導下,經過不斷的努力,在心內科的實習很快結束,取得了很大成績。首先,在基礎理論方面,溫故而知加強了鞏固和提高;其次,在臨床放面學到了新的知識和處理方法。總之。經過在心內實習,是我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有了重新的認識和提高,在突發病方面,學到了應對的知識和技巧。我一定把學到得知識應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并不忘記老師的教誨,不斷地學習進步。
2024年內科醫生實習報告 篇2
此假期我在瀘醫附院消化內科進行了為期十二天的見習,通過此次見習,我學到很多書本上有或無的知識,為以后醫學之路埋下了信心與勇氣。
到醫院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地形,試問一個患者或家屬問你:"老師,檢查室往哪走?"你啞口無言,那是多么尷尬多么不專業的事兒。所以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了解胃鏡室,CT室等的位置。
在科室里邊,我是跟在一個認識的學姐后邊,隨著乙片老師查房。每個片區都有教授副教授,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實習生。每個住院醫師分管幾個床在上級老師指導下開醫囑,每個實習生分管四個床,負責該床病人的病歷書寫,與患者溝通了解情況,陪伴檢查,在老師查房時匯報病情。
想其外面總是傳著醫生是屠夫,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其實我眼里的老師們充滿了人性關懷。他們再開藥時會考慮到病人的經濟與醫保報賬,開藥多是盡量便宜實用的。他們在為患者查體前總會把手和聽診器捂熱,查體后細心為患者拉上衣服蓋好被子,從小是可以看出醫者仁心。另外以前聽說濫用抗生素,我想那只是小部分人影響了大家吧。
至少在我眼里,老師們在用抗生素前都會討論感染是否明顯,嚴重程度,絕不濫用。這對我啟發很大,我暗暗發誓以后要做個仁心仁術的好大夫。
關于與大家處好關系是很重要的一點,笑容不可少,不管是面對老師,學長學姐,還是患者。對與不懂的,認真向學長學姐請教,他們其實很愿意告訴你。甚至后來不需要問,遇著重要的他們也會說,告訴我是什么為什么,這讓我感到很大的溫情,我想我以后也要這樣對我的學弟學妹們。
關于科室,消化科是內科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由于消化系病種類較多,牽涉的器官也較多,各種癥狀和體征相對來說比較復雜,這為大家鍛煉臨床基本技能和技巧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因此,在消化科實習過程中,實習生學長學姐有意識地鍛煉有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問病史、查體、病歷書寫、診斷思維等等,而我則跟在他們后面,聽,寫,記。早上跟著老師查房,先是新病人,查后老師會在辦公室里根據患者其臨床癥狀及相關檢查對病人做出初步診斷,并予以相關治療,重點是傳授給學生們一種診斷思維以及交待大家工作中相關注意事項。這個時候是鍛煉診斷思維與科室相關疾病及各病重要特點的關鍵時刻,我會將其記錄下來,如果有明顯體征就去病床上觀察,有不懂的就問學長學姐或回寢室查資料。然后了解和熟悉有關消化系統的解剖,疾病的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等有關知識。
查房結束后,實習生寫病程記錄與查房記錄,我則在旁看,然后自己在草稿本上寫,讓相熟的學姐批改。但是總會很粗陋,這時候就需要自己去問去查體,剛開始會害怕會尷尬會結巴,看著病人躺在那就不敢進去。第一次去查體,老師說床肝腫大很明顯,可以去感受一下。我觸了很久,始終沒觸到,到后來才發現手在不停的抖,自然無疾而終,匆匆掩上患者衣服,灰溜溜離開。隨著時間漸漸過去,摸索出一些,在心里自己當成是實習生給自己打氣,然后莊重并真誠的征得病人同意,用心檢查,開始能觸到脾腫大了,能聽出干濕啰音了,然后用筆記下來,將有些情況告訴管床的學姐。其實后來發現病人往往很樂意你去檢查,因為他覺得自己受到重視與關心。所以很多事情需要的是勇氣,相信自己,跨出那一步,成功其實很近。
當然,不管是查房還是新收病人。大多數情況下,總是先由病人訴說,然后醫生經過問診查體結合相關輔助檢查,發現客觀變異,然后作出診斷。問好病史和做好體格檢查始終是建立診斷的基礎,是對臨床醫生的基本要求,因此臨床醫生掌握問診方法,抓住問診要點,學會善于從病史中得到啟示,然后進行宏觀和微觀的體檢,并善于用簡單的方法收集臨床資料,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作出合理診斷,當然這需要多年經驗與細心體會,我相信自己目前還做不到,但我會向之奮進。另外在消化科,應特別注意患者年齡和性別、職業、生活習慣以及過去史等內容,比如老年患者病發癌癥幾率大,懷疑
肝硬化患者要問家族里是否另有肝炎患者;以腹痛待診為例,其病因可能在腹腔,胸腔,或者是全;消化內科在體格檢查方面,除了全面系統的檢查之外,;關于輔助檢查,在實驗室檢查方面,要了解和消化科有;附院消化內科很多腹痛待診,嘔血待診,黃疸待診收入;消化內科的治療也有很大規律性;十幾天與醫院的親密接觸中,我明白了,知識是永遠學;已近尾聲,還有很多病例沒有說明,還有沒多見
肝硬化患者要問家族里是否另有肝炎患者。常年吃泡菜者病發食道癌與胃癌幾率較常人大 。
以腹痛待診為例,其病因可能在腹腔,胸腔,或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種表現,為了診斷和鑒別診斷,除必須問清病程,疼痛部位,疼痛性質外,應問其與飲食關系,大便性狀,以確定其病是否在胃腸道,有否發熱,黃疸,過去發作史,有無結石等以了解是否病在膽道,有否呼吸系統癥狀及疼痛與呼吸的關系,有否小便異常和疼痛放射,或者疼痛和運動的關系等等以了解疼痛是否與呼吸系,泌尿系,心血管系統疾病有關。對女性患者還應問其和月經關系,盆腔器官情況。但也可能先有客觀發現(如普查時發現甲胎蛋白的異常),然后進一步檢查而確定診斷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嚴謹的思維,認真的態度,才可能不放過蛛絲馬跡,將病情診斷清楚。
消化內科在體格檢查方面,除了全面系統的檢查之外,應注重對消化系統的檢查。 在視診時,要注意發現消化系統有關的體征,比如黃疸,肝掌,蜘蛛痣,腹部外形,腹式呼吸,腸型,蠕動波,腹部皮膚的出血點,紫癜,手術瘢痕,曲張靜脈和臍的凹凸等,這些體征都可以為診斷提供線索。 在觸診中要注意腹肌緊張度、有無壓痛及反跳痛,Murphy氏征,肝脾有無腫大。對于腹部包塊應仔細鑒別實質性包塊,囊性包塊,糞石性包塊,蛔蟲性包塊以及擴大的腸管及腸痙攣。在腹部叩診中,要特別注意檢查肝腎區有無叩擊痛,鼓音,移動性濁音。 在腹部聽診時,要注意體會震水音,腸鳴音,區別和意義。
關于輔助檢查,在實驗室檢查方面,要了解和消化科有關的生化檢查的項目及結果的臨床意義:如轉氨酶,膽紅素,乙肝表面抗原,淀粉酶,血氨,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等。在其他的特殊檢查方面,要了解胃腸鋇餐造影檢查、膽道造影檢查、超聲波檢查、內窺鏡檢查(纖維胃鏡、纖維十二指腸鏡、纖維結腸鏡),CT等的適應癥和常見的消化系疾病的影象學特點。
附院消化內科很多腹痛待診,嘔血待診,黃疸待診收入的有幾種病是相當常見的,要知道其診斷與治療。急慢性胃腸炎,胰腺炎,酒精肝,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胃食管反流,菌痢與潰結,膽道系統疾病,腸梗阻等。他們的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我就不敘述了。
消化內科的治療也有很大規律性。首先控制飲食:禁食;流質;軟飯等。另外針對癥狀予以止血,抑酸,保護粘膜,保肝等。當然中醫作為我國傳統醫學也必不可少,如胰腺炎患者多用柴芍承氣湯。感染時聯用抗生素。
十幾天與醫院的親密接觸中,我明白了,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作為見習生,要做到:1、待人真誠,學會微笑;2、對工作對學習有熱情有信心;3、善于溝通,對病人要細致耐心,對老師要勤學好問;4、主動出擊,不要等問題出現才想解決方案;5、踏踏實實,不要驕傲自負,真正在實踐中鍛煉能力。
已近尾聲, 還有很多病例沒有說明,還有沒多見聞沒有敘述,它終將留在我的記憶里。作為我醫學生涯里的第一站,此次見習將令我受益一生:親切的老師,善良的學長學姐,通情達理的病人及家屬......這一切使我終將有勇氣面對未來。
2024年內科醫生實習報告 篇3
中醫內科學是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學說為指導,系統地反映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闡述內科病證的病因病機及其證治規律并采用中藥治療為主的一門臨床學科。它系統反映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是基礎理論聯系臨床實踐的橋梁,是臨床其他各科的基礎,在中醫專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位置,也是必須學好的一門臨床主課。在這學期的中醫內科學課程中,我們又再一次深入系統研究和學習了臨床各常見中醫內科疾病,收獲頗多,在此,將自己對于應該怎樣學習這門學科的一些感受和體會總結如下。
一、多多誦讀經典
中醫學根植及生長于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土壤,從神農嘗百草譜《神農本草經》,到黃帝岐伯問答出《黃帝內經》;從仲景演《傷寒論》、《金匱要略》,到孫思邈《千金方》;從金元各大家齊鳴,到明清溫病各家學派學說,數千年來,古人們前仆后繼,不斷豐富和完善了中醫學理論體系寶庫。
中醫學經典古籍浩如煙海,這都是前代醫家留給后世學者的寶貴醫學財富,值得我們去深入學習和研究,其理論學說及臨床診治思維方法對于如今仍然有重大的臨床價值。我們作為研究生更要以嚴謹的態度去深入學習和誦讀,通過多多誦讀經典條文,不斷充實自身理論基礎,從而能更加全面的以中醫角度去認識疾病、疾病病因病機及發展轉歸,更能博采眾方,取各家之長,取前人經驗,不斷創新發展,更好的指導當代的臨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