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實習報告范文(通用7篇)
科研實習報告范文 篇1
自1988年開始承擔協和醫大本科生科研訓練以來,至今已有16名醫大學生在藥理室本課題組結業并拿到博士學位,其中有2名為協和醫院麻醉科代培生。他們的特點是在長達7年多的基礎與臨床實習后,已經具備相當的醫學理論知識,因此有較高的理解能力和領悟性,思想活躍,一點就通。
藥理學是密切連接臨床與基礎醫學的橋梁,它為臨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藥提供實驗依據。在學生系統學習過藥理學課程和臨床初步實踐的基礎上,我們通過設計某個動物試驗要求學生解決一個特定的藥理學問題。學生從一開始就融入課題組參加學術討論會,作開題報告。在確定了研究課題后,要求他們在廣泛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寫出一篇相關的綜述文章。
多年來我們對醫大生科研訓練的基本模式為:制作一個病理模型,通過與正常組、藥物干預組的對比,觀察該藥物的作用效果及其原理。試驗手段主要包括:動物行為學、神經生化學、組織形態學等。我們要求學生了解:藥理學研究必須嚴格按照“隨機、對照、重復”的原則。要求學生循序掌握的實驗技能和具體目標是:正確捉拿動物、稱量體重、作身體標記、分組灌胃給藥、觀察動物行為等,加強愛護動物的意識;認真做好試驗記錄,隨時討論出現的問題;快速掌握斷頭取腦術,能正確分離腦的7個主要部位并了解其功能;掌握3~5項神經生化學指標如受體、酶活性的檢測;掌握2~3項組織形態學指標的檢測;能正確統計數據,實事求是,并規范地用圖表表達,完成畢業論文寫作和幻燈制作,進行答辯練習。
盡管上述模式和時間沒有改變,但這幾年醫大生畢業論文的'水平比過去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們的經驗是
1)要發揮整個課題組特別是研究生的傳、幫、帶作用;加強互相幫組的協作意識;
2)一定提供他們成熟并驗證了的方法,在具體實施前還要進行預實驗,以確保實驗順利無誤;
3)在完成論文和預答辯階段充分展開討論,提高理論認識,嚴格規范圖標制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使學生通過科研訓練真正學到知識本領。
我們盡量提供最好的條件充分挖掘醫大生的潛力,如1999年在多媒體尚未普及時,我們就花錢借來投影儀,讓兩位醫大生首次用多媒體幻燈發布了畢業論文。xx年又一位醫大生將微循環的錄像變為多媒體幻燈,大大提高了論文發表的效果。至今醫大生共參與發表科研論文8篇,英文1篇,3篇為第一作者。
科研實習報告范文 篇2
一、實習的總體情況
1、實習時間:20xx年7月15日-7月26日;
2、實習人員:江志利、王宏年、馮崗、張靜、牛曉磊、杜曉峰、蘇冠奇、袁旭超、劉曉明、羅利、王建斌、李春霄共12人;
3、實習地點:渭南市大荔縣及埝橋鄉東埝村、黃營村;
4、實習人員的分工:指導老師江志利,基地指導老師:靳志義;總負責:王宏年;科研負責:馮崗、張靜。
二、實習的前期準備
1、計劃、方案的制定由王宏年負責完成,主要是參考中心、xx年赴渭南實踐實習小組的方案,根據今年當地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制定,并報科研部批準;
2、物品等的準備
2.1試驗物品的準備:做到責任到人,將所有實習人員分成兩隊,一隊購買實驗用品和準備藥劑制劑;另一隊準備儀器等;
2.2個人物品的.準備:主要是由實習成員成員依據自己情況準備。
三、試驗內容
在大荔縣的12天里,我們按照實踐實習方案做了以下實驗:完成了噠螨靈等9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果葉綠、綠悅豐兩種營養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堅持書本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科研實踐與服務三農相結合的原則,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黃河灘區等地,通過與農戶交談、邀請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設施農業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四、對中心新研究生培訓
對新研究生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是每年中心赴渭南實踐實習的一個重要任務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其培訓的主要內容有:
1、作物病蟲草害解說:主要是由基地靳志義老師完成。由他負責給新研究生,尤其是非植物保護專業的研究生進行這方面的講解,以提高他們對植保專業知識了解與認識,主要是在實驗和調查期間根據田間發生的病蟲草害的發生情況進行講解;
2、農藥試驗設計和調查的學習:主要是由江志利老師和張靜、馮崗來負責。主要是結合我們的制訂的試驗方案與內容同時進行,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培訓新研究生自己設計試驗和獨立完成試驗的技能。
科研實習報告范文 篇3
5月11日,我作為國際合作處到科研部門學習交流人員,進入水力學所實習,吳所長、趙所長、張書記等對學習交流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吳所長熱情地歡迎了我并詳細介紹了水力學所的相關業務;趙所長作為冷卻塔室的主任。
介紹了將要安排我實習工作的冷卻塔室的相關業務和目前正在進行的重點項目“高位集水超大型冷卻塔工藝設計”項目;張書記也對該學習交流的形式表示肯定并對實習工作做了妥善的安排,吳所長特別委派冷卻塔室的宋志勇工程師對我進行指導和幫助。
不知不覺間,在水力學所冷卻塔室實習已經滿一個月了。從剛開始來的不適應到慢慢熟悉再到后來的融入其中,對我而言,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或者說是螺旋上升式的經歷。雖然在實習前滿懷信心地做好了要虛心學習、深度體驗、吃苦耐勞的準備,認真完成彭處布置的“四個一”任務:
1、深入了解一個科研項目;
2、深度采訪一位科研人員;
3、協助翻譯一篇科技論文;
4、初步提出一項管理建議。
然而,科研部門與職能部門截然不同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氛圍讓初來乍到的我有些不適應,科研人員的嚴謹,安靜而緊張的工作氛圍,沒有了接二連三的電話鈴聲,沒有了人來人往的事務往來,我甚至感到有些壓抑。
其實我早就有心理準備,起初的不適應是必然的。因為,雖然科研工作與管理工作是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卻有著很大的不同,科研工作不像管理工作那樣,需要接觸大量的人和事,進行大量的溝通和交流,而更多是要默默地伏案研究與計算,不辭辛勞地往返于辦公室和實驗基地。后來,通過慢慢地接觸和了解,我發現,科研人員也并不是我之前所想的那么嚴肅認真、不茍言笑,跟他們在一起時間久了,也會有許多有趣的話題和開心的小插曲。原來,我以前對科研人員“嚴肅不茍”的印象并不恰當,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本質上并沒有差別,只是工作性質對自身的要求不同罷了。
記得實習的第一天,宋工就給了我一本我院老專家趙振國編寫的《冷卻塔》一書。書中對冷卻塔的作用、分類、組成、計算、測試等各方面都有比較簡介易懂的介紹,讓我對冷卻塔不再是一頭霧水,沒有概念。在翻譯科技論文時,由于對冷卻塔比較陌生,論文的專業涉及又很深,因此翻譯起來相當困難。
冷卻塔室的專家們給我提供資料、幫我解答問題,讓我能夠順利地完成翻譯。在實驗室和儀器室觀摩協助時,宋工和馮工激情澎湃地給我講解并演示測塔的步驟、艱辛和樂趣,改變了我對科研工作刻板枯燥的印象。辦公室里,空調失靈,燥熱難耐,張工、黃工想盡辦法為大家創造清涼辦公環境……
在所里,我漸漸沒有了起初的不適應,發現自己正在慢慢地融入這個科研之家。
實習的一個月里,對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體會是一方面,讓我受益更多的是深度體驗了科研人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了解了科研工作的辛苦,不但需要大量的腦力工作,還要付出大量的體力勞動。在冷卻塔室,試驗人員每周五天工作日平均要有三天要去大興實驗基地做實驗。
每天早晨八點鐘一到辦公室,就要開始約車,然后就是準備好要帶的東西出發,傍晚再從大興返回所里。我雖然是個外行,但是通過學習和實地考察學習,覺得做實驗雖然辛苦,但也有樂趣在其中。模型不是搭好就完事了的,需要不斷地進行性能測試,以保證實驗能夠在設定的條件下進行。
在水力學所實習的這一個月,我參與學習的這個項目啟動時間不長,基本上都是在進行模型的安裝和初期調試工作,包括模型測試儀器的率定、測溫系統的安裝、加熱系統進風口的改造、增加塔筒保溫層、塔內風溫均勻性率定等,……
只有當所有試驗條件都達到模型設計要求時,才能進行正式試驗。各項調試完成后,進行了部分試驗工況的具體測試工作。
實習期間,我還有幸參加了水力學所的老所長陳惠泉給大家做的長達一天的精彩講座:《精度和諧與尺度和諧》。如趙所長所言,這是陳老所長60年科研工作的成果與結晶。精度和諧就是數據的精確度要準確,既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而尺度和諧則是單位要統一,打個簡單的比方,6個蘋果和4個桃子是不能累計的。當然,陳老所長講得比這要深奧得多,從具體的運算到生動的舉例,我一個外行人只能聽得懂大概。但是我認為,精度和諧與尺度和諧并不只適用于科研工作,在管理工作中,同樣適用。
就如同做一件事情,既不能馬虎了事,又不能舍本逐末,還要掌握做事的原則和尺度。陳老所長還鼓勵年輕人要刻苦扎實地工作,他說,我們是“幸福”的一代,一是有大事業可以做,二是有足夠的時間。因此,“身在福中要知福”,要“大干”一場。他還引用了mark twain的一句話來證實自己“還很年輕”——age is not determined by years。他解釋說,我的year是很長了,但是aage并不大。陳老所長的樂觀和敬業精神真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科研實習報告范文 篇4
很久前就想借學院舉辦的暑期科研實踐活動走出校園,零距離去接觸真正的科研,看看科研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樣的。出于對醫學和生物學的熱愛,我在列表中選擇了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并開始做聯系的準備。一開始了解到研究院不招收低年級本科實習生,我很失望和迷茫。
但身為這個實習小組的組長,除了自己特別想去,還肩負著十余名同學的實習機會。我不放棄,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在研究院院長和科教處老師的幫助下,終于獲得了這個機會。
通過有限的資源了解了研究院后,我選擇了xx教授的實驗組,主要研究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而ips正是其中一項。并且了解到國內ips的研究在國際上不落人后,某些領域還處于領先地位,來自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裴端卿教授就是其中突出的耕耘者之一。
第一次接觸可誘導的多能干細胞(ips)是在xx老師的細胞生物學這門課上,課間五分鐘小演講中一位同學提到的。ips是通過在分化的體細胞中表達特定的轉錄因子以誘導體
科研實習報告范文 篇5
一、實習的總體情況
1、實習時間:xx年7月15日-7月26日;
2、實習人員:江志利、王宏年、馮 崗、張 靜、牛曉磊、杜曉峰、蘇冠奇、袁旭超、劉曉明、羅 利、王建斌、李春霄共12人;
3、實習地點:渭南市大荔縣及埝橋鄉東埝村、黃營村;
4、實習人員的分工
指導老師江志利,基地指導老師:靳志義;總負責:王宏年;科研負責:馮 崗、張 靜。
二、實習的前期準備
1、計劃、方案的制定
由王宏年負責完成,主要是參考中心、xx年赴渭南實踐實習小組的方案,根據今年當地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制定,并報科研部批準;
2、 物品等的準備
2.1 試驗物品的準備
做到責任到人,將所有實習人員分成兩隊,一隊購買實驗用品和準備藥劑制劑;另一隊準備儀器等;
2.2 個人物品的準備
主要是由實習成員成員依據自己情況準備。
三、試驗內容
在大荔縣的12天里,我們按照實踐實習方案做了以下實驗: 完成了噠螨靈等9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果葉綠、綠悅豐兩種營養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
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堅持書本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科研實踐與服務三農相結合的原則,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黃河灘區等地,通過與農戶交談、邀請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設施農業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四、對中心新研究生培訓
對新研究生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是每年中心赴渭南實踐實習的一個重要任務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其培訓的主要內容有:
1、作物病蟲草害解說
主要是由基地靳志義老師完成。由他負責給新研究生,尤其是非植物保護專業的研究生進行這方面的講解,以提高他們對植保專業知識了解與認識,主要是在實驗和調查期間根據田間發生的病蟲草害的發生情況進行講解;xx年科研實習報告范文
2、農藥試驗設計和調查的學習
主要是由江志利老師和張靜、馮崗來負責。主要是結合我們的制訂的試驗方案與內容同時進行,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培訓新研究生自己設計試驗和獨立完成試驗的技能。
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渭南實習小組
xx年中心暑期赴渭南實習小組科研工作總結
xx年7月15日到7月26日,中心赴渭南實踐小組在渭南市大荔縣埝橋鄉東埝村完成了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10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果葉綠、綠悅豐兩種營養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黃河灘區等地,通過與農戶交談、邀請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設施農業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由于沒有合適蟲源,棉蚜抗性監測試驗沒能完成。
現將試驗結果及調查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9種藥劑的棉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
供試試蟲及藥劑
供試棉紅蜘蛛,采自大荔縣埝橋鄉東埝村大豆田,試驗當日采回帶蟲葉片,挑取個體大小一致、健康、活潑的成螨供試。
供試藥劑:50%甲基對硫磷乳油(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50%甲胺磷乳油(石家莊志誠農藥化工有限公司);1.8%avermectin乳油(華北制藥集團愛諾有限公司);40%氧化樂果乳油(天津農藥廠);15%噠嗪靈(掃螨凈)乳油(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甲氰菊酯(滅掃利)乳油(浙江威爾達化工有限公司);2.5%高效氯氰菊酯(功夫)乳油(先正達南通作物保護有限公司);34%久效磷乳油(南通江山農藥化工有限公司);10%瀏陽霉素(齊魯制藥廠平陰分廠)。
科研實習報告范文二
很久前就想借學院舉辦的暑期科研實踐活動走出校園,零距離去接觸真正的科研,看看科研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樣的。出于對醫學和生物學的熱愛,我在列表中選擇了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并開始做聯系的準備。一開始了解到研究院不招收低年級本科實習生,我很失望和迷茫。
但身為這個實習小組的組長,除了自己特別想去,還肩負著十余名同學的實習機會。我不放棄,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在研究院院長和科教處老師的幫助下,終于獲得了這個機會。
通過有限的資源了解了研究院后,我選擇了xx教授的實驗組,主要研究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而ips正是其中一項。并且了解到國內ips的研究在國際上不落人后,某些領域還處于領先地位,來自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裴端卿教授就是其中突出的耕耘者之一。
第一次接觸可誘導的多能干細胞(ips)是在xx老師的細胞生物學這門課上,課間五分鐘小演講中一位同學提到的。ips是通過在分化的體細胞中表達特定的轉錄因子以誘導體細胞的重編程而獲得的可不斷自我更新且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干細胞的培養與運用在醫學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ips的發現與發展更是為人類疾病的治療,也為胚胎干細胞應用上的倫理道德問題找到了一個出路。我對這個領域的研究很有興趣,想深入學習相關內容,于是抓住了這個機會。
初來乍到
就這樣,懷著興奮和好奇,7月21日,我跨進了研究院的大門。第一印象:非常安靜和整潔,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又仿佛能感覺到大腦急轉的步伐和思想碰撞的聲音。我知道,在這份安靜底下,其實很多人在緊鑼密鼓地忙碌著。
辦完報到手續之后,在實驗室小組長陳捷凱師兄的帶領下,我來到了體細胞重編程研究組。邊聽著師兄的介紹,我打量著這塊地盤。寬敞的分子實驗平臺和看起來機關重重的細胞間,就在實驗室對面的研究員辦公室,以及位于樓層另一邊的電子閱覽室,我那為期24天的暑期科研實踐就將在這三點一面鋪展開來。
到這工作不久的師兄很熱情地接待我們,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頓時感覺很親切。師兄簡單地跟我們交流了生物學的一些話題,介紹了ips的概況,又教我們查閱文獻的方法和幾個很實用的網站,我如獲珍寶。實踐證明,這些基本的學習手段和知識在日后的實習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實習印記拾掇
讀文獻
開始的兩三天,每天的任務就是看文獻,包括全英的論文。很早就聽不少師兄姐說過,去實習第一要培養的是讀文獻的能力,果然如此。每天都只是看論文,確實挺單調,有個別同學動搖了,甚至第二天就退出了。我覺得很可惜,同時也更堅定了自己要堅持努力的決心。
我堅信,無論做什么,用心了就總會有收獲,眼光也不能只放在當下。
科研實習報告范文 篇6
一、實習的總體情況
1、實習時間:xx年7月15日-7月26日;
2、實習人員:江志利、王宏年、馮 崗、張 靜、牛曉磊、杜曉峰、蘇冠奇、袁旭超、劉曉明、羅 利、王建斌、李春霄共12人;
3、實習地點:渭南市大荔縣及埝橋鄉東埝村、黃營村;
4、實習人員的分工
指導老師江志利,基地指導老師:靳志義;總負責:王宏年;科研負責:馮 崗、張 靜。
二、實習的前期準備
1、計劃、方案的制定
由王宏年負責完成,主要是參考中心、xx年赴渭南實踐實習小組的方案,根據今年當地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制定,并報科研部批準;
2、 物品等的準備
2.1 試驗物品的準備
做到責任到人,將所有實習人員分成兩隊,一隊購買實驗用品和準備藥劑制劑;另一隊準備儀器等;
2.2 個人物品的準備
主要是由實習成員成員依據自己情況準備。
三、試驗內容
在大荔縣的12天里,我們按照實踐實習方案做了以下實驗: 完成了噠螨靈等9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果葉綠、綠悅豐兩種營養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
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堅持書本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科研實踐與服務三農相結合的原則,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黃河灘區等地,通過與農戶交談、邀請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設施農業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四、對中心新研究生培訓
對新研究生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是每年中心赴渭南實踐實習的一個重要任務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其培訓的主要內容有:
1、作物病蟲草害解說
主要是由基地靳志義老師完成。由他負責給新研究生,尤其是非植物保護專業的研究生進行這方面的講解,以提高他們對植保專業知識了解與認識,主要是在實驗和調查期間根據田間發生的病蟲草害的發生情況進行講解;xx年科研實習報告范文
2、農藥試驗設計和調查的學習
主要是由江志利老師和張靜、馮崗來負責。主要是結合我們的制訂的試驗方案與內容同時進行,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培訓新研究生自己設計試驗和獨立完成試驗的技能。
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渭南實習小組
xx年中心暑期赴渭南實習小組科研工作總結
xx年7月15日到7月26日,中心赴渭南實踐小組在渭南市大荔縣埝橋鄉東埝村完成了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10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果葉綠、綠悅豐兩種營養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黃河灘區等地,通過與農戶交談、邀請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設施農業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由于沒有合適蟲源,棉蚜抗性監測試驗沒能完成。
現將試驗結果及調查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9種藥劑的棉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
供試試蟲及藥劑
供試棉紅蜘蛛,采自大荔縣埝橋鄉東埝村大豆田,試驗當日采回帶蟲葉片,挑取個體大小一致、健康、活潑的成螨供試。
供試藥劑:50%甲基對硫磷乳油(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50%甲胺磷乳油(石家莊志誠農藥化工有限公司);1.8%avermectin乳油(華北制藥集團愛諾有限公司);40%氧化樂果乳油(天津農藥廠);15%噠嗪靈(掃螨凈)乳油(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甲氰菊酯(滅掃利)乳油(浙江威爾達化工有限公司);2.5%高效氯氰菊酯(功夫)乳油(先正達南通作物保護有限公司);34%久效磷乳油(南通江山農藥化工有限公司);10%瀏陽霉素(齊魯制藥廠平陰分廠)。
科研實習報告范文 篇7
報告人:
xx小學(六、一班) 校核人:許志蘭xx市水利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審核人:李壘xx市水利科學研究所博士 實驗日期:8月19日—8月28日
實驗地點:
xx市水利科學研究所門頭溝實驗基地水環境化學實驗室
實驗內容:
不同投加量山茶籽對銅綠微囊藻的抑制影響作用 九天,一個完整的實驗周期,在李博士、許工現場親身指導下,同學們自己動手,親身實踐,獨立觀察,檢驗計數完成了一份實實在在的科研報告。孩子們從洗刷錐形瓶開始、在無菌操作臺配制培養基、滅菌、接種、培養,到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計數一步一步地學習,開展試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但學到了先進科學儀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科學試驗的基本過程,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們感受到了科學研究過程的嚴謹與艱辛。試驗中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孩子們認真細致專心的完成,任何一點細小的疏忽、失誤都有可能影響到試驗的結果。為了觀察到生物抑藻劑對藻類生長的影響,孩子們每天都要一遍一遍的在顯微鏡下用血球計數板計數藻細胞的數量,觀察藻類形狀的變化,并以細胞抑制率來表示藻細胞活力受抑制的程度,x龍同學能憑記憶準確無誤的畫出藻類形狀和浮游生物的樣子。使孩子們感到科學研究的重要,并且深深的愛上了科研實踐。科學實驗不但需要細心,更是一件辛苦的工作。當孩子們觀察到試驗組中藻類被生物抑藻劑全部殺死后,成功的喜悅與自豪油然而生,對于大家來說讓孩子們懂得科研實踐的重要性,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比實驗的結論還重要,還值得欣慰。
據了解,水華是一個困擾全世界的難題,它嚴重地破壞了水環境。水華是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農業生產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污水進入水體后,藻類大量繁殖后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這些藻類會使水中的氧氣大大減少,對海洋河湖中的.生物都有害,會造成大量魚蝦死亡,并同時釋放出難聞的氣體,污染大氣,惡性循環,危及人類的飲用水源的安全。有沒有抑制藻類的生長,從而達到去除藻類,減少其對水體污染的方法呢?同學們在科學家老師的指導下,在科研實驗室里,開始了一項極其有意義的科研實踐活動。認真思考,獨立操作,完成實驗方案,參與解決重大的社會難題,提出自己的應對解決方案,參與科研實踐,重在參與,重在過程。
通過這次學術研究活動,孩子們走進科研所大門,并且在專業的科研實驗室工作,而且通過親自參與科研,使他們從小樹立了嚴謹的科學態度,形象直觀地了解科研工作,學到了許多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再次體會到了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為什么要抑制藻類?如何消滅水華?孩子們肯定得出了正確的結論,今年這個暑假過得生動獨到而又與眾不同,相信在孩子們的人生記憶中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打開實驗機構的大門,讓孩子們親身參與社會實踐,開放實驗室,開展水利科普活動,xx市水利科學研究所走出了堅實的步伐。水科所承擔了許多繁重的科研工作,水科所機關黨委十分重視科普工作,為了孩子們做了很多工作,專門安排博士,高工協助指導孩子們,暑期活動之后他們深深地愛上了科學,愛上了水科所實驗室,愛上了李壘博士,許志蘭老師、劉嬌老師,讓孩子們記住他們吧,讓孩子們自豪吧! 此次活動在水利學會的組織協調下,由xx市水利科學研究所和宣武區少年宮科技館聯合完成。科研機構與社會團體對接,讓孩子們有序愉快地學習、實踐,走出了一條科普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