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師范生實習日志(精選6篇)
大學師范生實習日志 篇1
今天是教師節,有學生送親手做的卡片給我,在開心的同時我也感到有壓力,我必須好好上課才能對得起她們對我的喜愛啊!
晚上和一位老師談心,看著她當班主任以來那憂愁的樣子,我都不敢也不想當班主任了,我寧愿享受著和學生的美好、單純、信任的時光,是我目光短淺?還是沒有進取心?不知道,還在思考……姐跟我說,在班上學生在吵鬧的情況下,應該用簡短、精煉的語言鎮住他們,眼神是最 厲害的武器。此外,我還在想,對中學生說太多大道理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他們常常是左耳進右耳出。要用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且,一個好的要學會放手,部門活動是如此,班級管理也是如此。
大學師范生實習日志 篇2
今天,我們xx中學實習隊的全體隊員終于和學校的領導老師見面了。我們穿戴正式,早早的在會議室門口等待老師們的到來。會議中,領導向我們實習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為我們分配指導老師,最 后,還給我們介紹了他們學校的現狀。這一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而去,我知道,這是實習工作的開始,甚至是我踏入社會的一個前奏。會議結束之后,我的心情比較沉重,領導嚴肅的態度讓我意識到實習其實是要求我們正規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容兒戲。壓力之余,我將嚴陣以待。
大學師范生實習日志 篇3
今天是實習第天,比往常起得早了許多,但心中比以前多了一份期待。昨晚沒有睡好,輾轉反側,腦中浮現了十多種將會與指導老師、新學生見面的場景,就是在這樣緊張又興奮的心情中慢慢睡去。
懷著忐忑的一顆心坐著大巴車來到學校,心中輕聲地呼喊:“xx小學,我來了!”到了學校,一個個朝氣澎湃的小身影不斷地從我身邊跑過,心中也越來越期待與孩子們的初次見面。
上午要先聽兩位老師上公開課,老師都上得很出色,有很多需要我去學習和改進的地方。聽著身邊的同學竊竊私語著對未來一個月的擔憂,我心中也多了一份負擔,但也多了一份篤定。
聽完課就要宣布每位同學的指導老師了,心中有些不安,害怕老師太嚴厲,不好親近,害怕老師太溫和,對我要求不高,害怕老師資歷不高,不能給我想要的,同樣也害怕老師資歷太高,追不上腳步······但事實證明,我想太多了,因為我的指導老師生病回家休養了,兩個星期都來不了了。天哪!這該讓我如何是好,指導老師不在,我就要直接上崗做班主任又做語文老師,雖然作為“拜師學藝”的學生已經在xx小學實習過一段時間了,但是對于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我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操作。說真的,我徹底懵了!但那又能怎樣,只能硬著頭皮上,不管多艱難,想想也許班上的孩子對自己有著莫大的期待,都讓自己堅定信念去做。
上午第三節課,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班,xx班,這個將會相伴一個月的班級。我做了簡短的自我介紹,同學們熱烈地鼓掌,我想孩子應該還算喜歡我,但愿在指導老師周老師回來之前,我能管好他們,千萬不要在我手里出什么事。
大學師范生實習日志 篇4
作為一名教師,我常常這樣想:我們的教育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呢?拿破侖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真正的士兵,他的軍隊能勇往直前,征服歐亞大陸,靠的就是士兵相信自己是當將軍的料的這個自信心。可以說,一件事情能不能取得成功跟一個人的自信心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孩子們從小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如何讓孩子們培養自信心呢?我認為,賞識教育是一種極其有效的辦法。孩子們最 渴望得到是大人們的贊揚和認可,有了贊揚和認可才能讓他們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
賞識教育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一種“找感覺,嘗甜頭”的教育。感覺是個很重要的心理體驗,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實質的感覺。一個人,沒了感覺,也意味著沒了自信,沒了追求,沒了希望,沒有了活力。每個人一出生便生活在一個巨人的世界里,那種生理上的弱小在心理上埋下與生俱來的自卑感與不安全感,對這個世界有著一種深深的恐懼。在成長的過程,便需要別人的肯定與賞識,來戰勝自己的那種恐懼與自卑,讓心靈有一種安全的感覺。
這種讓心靈有安全感的過程,也便是一個找到“我能行”的感覺的過程。
大學師范生實習日志 篇5
轉眼就來到了實習的第天,這兩天天氣開始轉涼了,班上好幾個感冒了,來請病假的一堆。看來要提醒學生注意身體。
聽了將近一周的課,還參加了幾個會議,收獲真的很大。下午的會議是全校班主任會議,在會議上我知道了一些關于學校班級管理在實踐方面的知識,比單純在書本上獲取的理論強多了。作為實習生能參加這種全校性會議是件很幸運的事,充分體現了中校領導的寬容。所以盡管今天回去很晚,但還是很開心。
雖然我是日語專業的學生,但畢竟有過幾次教學經驗。因此,在xx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學會了如何寫備課筆記,如何活躍課堂氣氛,如何用簡單的日語句子和同學們進行課堂交流等等。特別是她和另幾名教師教我的小游戲,使我在課堂上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令我受益匪淺!
大學師范生實習日志 篇6
上了13課《只有一個地球》,我真的被學生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驚呆了!六年級的學生竟懂得地球的保溫原理、大氣層、臭氧層、甚至溫室氣體。我不敢相信這是學生們的答案,卻不得不相信。上課之前,我還在擔心學生們不懂“只有一個地球”是什么含義,該怎么向他們解釋,現在看來,我的憂慮是多余的了。他們已經完全知道該怎樣做,想法比我的更新穎、更突出、更優越。
“孩子們的想法帶動著前進的步伐”,或許真的是這樣吧!上周周末,我到去買辦公室用品,偶然發現沙區的改變好大:宣傳欄上貼滿保護環境的標語;一群青年志愿者在為過往市民講解保護環境的資料。過往市民也都停下腳步,仔細的聽著宣傳。我走了過去,饒有興趣的問一位志愿青年:“你們累不累啊!”青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累!不累!”我笑著:“你出來是為了補貼家用吧!許多大學生都為了補貼家用而出來宣傳!”青年撓撓腦袋,笑了:“不是,不是!只是想為環保出一點力!”他癡癡的笑著,忙去招待其他行人了。我卻震驚了:大學生也投入到環保行列中來了!那天,人流量很大,但垃圾變少了。或許,人們也逐步有了環保意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