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實習報告(通用3篇)
藥用植物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實習的目的:
(1)把握常用的常見科120種常見藥用植物的形態特征、中文名、所屬科。
(2)強化韌勁、磨礪意志。
(3)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實習的意義:
熟悉了常見的150種植物的.形態特征、所屬科與中文名,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制造條件。
二、實習的時間和地點
地點:吉林市馬虎頭山左家自然愛護區。
時間:20xx年6月21日至25日。
三、實習的內容
(1)對野外植物的識別,包括歸屬的科與形態特征。
(2)壓制標本的方法、留意事項、植物的保色等。
(3)寫實習報告。
(4)老師考察學習的狀況。
四、實習的體會
6月21日,我們各小組分批在校內內、校內外采集植物。6月22日,我們離開了學校到馬虎頭山跟隨老師一起采集。在山上我們開始一次論理聯系實踐的活動。
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挖植物、標序號并進行記憶。熟悉了一百多種常見植物,并從植物的特征等區分了形狀較相像的物種,同時進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了基礎。好玩的實習活動使我們學習并歡樂著。
在馬虎頭山上,我們困難的往上爬,查找著每棵具有特點的植物,然后老師很細心地給我們講解,好學的同學們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負責采樣品,有的負責貼標簽,有的負責記錄…...植物各種,我們時而聞氣味,時而觀看花序,時而比較果實和葉子;平常人看來是一棵棵野草,在我們眼里卻是一個個珍寶,她的科、種和特征都被老師們描述的淋漓盡致!
在爬山的過程中我們不怕爆烈的太陽,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種蟲子,不怕長途跋涉的辛苦,我們相互說著話、相互關懷著,想想李時珍,我們這些又算什么呢。為著更好地辨別各個物種,為了能學的更多,我們誰也沒有怨氣過!最終我們爬到山頂了,雖然都已經汗流浹背,但勝利的喜悅沖淡了我們的疲乏,大家一起吃著、玩兒著,很是快樂。
在短短的一周實習中,我們感到時間的匆忙,在稍縱即逝的光陰里,我們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藥學領域下做出貢獻呢?在老師的支配下,我們活動都是按組各自進行,緊急但非常有序;學習中我們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學習中我們熟悉到閱歷繼承的重要性,假如沒有老師和工具書,我們會始終手忙腳亂!
在數不勝數的植物中,我們遇見了特別美麗的花、草,在強大的生態自然里,她們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宏大啊!我們,一棵等待進化的小草,正接受著陽光的沐浴;實習讓我們開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學不完的書。
藥用植物實習報告 篇2
20xx年7月13日,結束了泉州、廈門站的動物野外實習后,我們來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師帶隊,開始了這次的植物野外實習。
一、實習目的與任務
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狀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熟悉部分北回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與環境的相關性。
2、通過野外實習鞏固理論學問,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學問的理解和記憶。
3、激發學習生物科學、探究大自然的熱忱,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和老師同學之間的溝通,提高對植物學的愛好。
二、實習步驟與內容
7月13日下午,從實習宿舍(和溪鎮熱帶雨林實習基地)動身,在孔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和溪鎮沿著大路熟悉沿路植物并采集標本20余種。
7月14日下午,我們來到了樂土雨林、在孔老師等的帶領下,沿路熟悉了很多植物、并以小組為單位(五人一組)采集標本70余種。同時壓制了所采集的標本。
7月14日下午,校車再次把我們送到樂土雨林后便返回了。我們在孔老師等的帶領下沿路認種并采集標本50余種。同時壓制了所采集的標本。
7月15日上午,我們來到了仙嶺,在孔老師等的帶領下,沿山路認種并采集了30余種植物標本。
7月15日下午,我們在宿舍壓制所采集的`標本。
7月16日,回到了學校,我們在試驗室忙著壓制標本,掛標簽,復習鞏固。
7月17日上午,針對這次植物野外實習,以小組為單位孔祥海老師對我們進行了考核。
三、實習心得與體會
這次在南靖和溪的實習使我獲益良多。最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所采集的160多種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屬科目有所熟悉。到現在,我還記得種子會粘人衣服的鬼針草,屬于百合科有著好聽名字的吉利草,長了“瘤”的福建蓮座蕨,有藥用作用的積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傘天南星,跟姜長得很相像的高粱姜……
以前還沒有仔細地去觀看學習的時候,一棵樹就是一棵樹,全部的葉子長得都差不多,全部的樹皮都是一個樣。而在這次的觀看中,我發覺每一株植物的葉子都長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氣味特別,有些葉脈奇怪,有些外形奇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連貌不驚人的樹皮也分長條形剝落還是片狀剝落等等。南靖之行教會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看這個世界,發覺生命的奇異。我每每驚異于植物的獨特形態和精致構造而遺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師跟我說過,這次實習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家對學習生物科學的熱忱。我想,兩年過后我會遺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久不會遺忘的,是對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種著迷。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閱歷教訓。
1、要把理論聯系實際:在復習的時候有時候由于標本殘缺等緣由,我試圖依據參考書上的一些描述來記住這種植物,覺得這些特征描述更精確更權威,最終卻發覺那些描述不僅枯燥,在野外認種中還一點都不管用。而老師教給我們的識別方法又簡潔又有用,只要把握了,認種就會變得輕松許多。后來老師告知我,書上介紹的特征適用于在試驗室里更為精確的分類鑒定工作,而野外認種的許多識別方法是分類工長期實踐總結而來的,在野外是最有用有效的。
2、要比較學習、集體學習、反復學習:雖然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但是對于我這種初學者來說還是會很簡單就把兩種植物弄混。在這個時候,比較學習往往讓我事半功倍。認真觀看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異同點,通過比較和反復記憶就可以精確地區分它們了。而讓我收獲最多的莫過于集體學習了——一群人圍在一桌標本邊上,競賽著、相互關心著、相互提示著、笑著鬧著,硬是把一袋袋的標本消化了。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集體學習在同學之間普遍缺少多人面對面溝通的高校有著重要意義。當然了,對于認種來說無論什么學習方式都離不開反復學習,只有反復地去看、去摸、去聞,不斷地消化記憶,才有可能讓數量如此浩大的種類爛熟于心。
3、觀看植物的挨次與要點:在認種初期,我對于觀看和記憶植物的形態特征總是不得要領。在請教過老師和同學之后我才知道,在觀看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留意的是這株植物的整體形態: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緣?然后我們再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和果實等細節特征去觀看鑒別。
在南靖實習期間,每天的生活勞碌而充實,與老師同學們面對面的溝通取代了每天呆在電腦面前的空虛無聊,規律的作息讓我們擁有了久違的身心舒服。最難得的是這次實習增進了我們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級聚會都更為有效。總之,這次野外實習真的很有意義,使我得到了許多收獲。
藥用植物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目的
1、通過野外觀看,準確、熟練掌握和應用常用的植物形態學術語。
2、通過實習,進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群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認識和區分常見種子植物科、屬、種,擴大和豐富植物分類學的知識范圍。
3、驗證、復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聯系。
4、學習懂得用科學的方法觀看,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實習意義
1、通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習科學的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團結協作精神。
2、利用野外實習可以很好的讓同學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熱愛自然,愛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野外實習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和深化,同時也是對綜合素質的全面鍛煉和提升。野外實習對于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培養觀看能力、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實習收獲
通過三次難得的實習機會(農博園,南山公園,岱王山),與植物的近距離接觸。在老師的帶領和講解中,對植物的分類及辨別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實習中,我們常常被各種植物的`不同形態吸引著,讓我記憶尤深。現在我將自己熟悉的植物展現出來。
四、實習心得
在這短短的幾次植物學野外實習中,我親身體驗了辨別植物、采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領會了野外實習對專業的鞏固和提升的重要性。它是檢驗理論的一塊試金石;是課堂內與課堂外的互補;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教與學的互動;是感性和理性的升華。這幾天的實習過程,也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提升了我們的綜合與分析能力,讓我們產生了對大自然的新奇與漂亮的驚嘆與熱愛之情。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團結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實習鞏固了我們的課堂知識,讓我們親自體驗了壓制標本的過程。我們在實習過程中積極運用課堂知識去觀看、識別各種植物、認真辨別類似植物之間的不同之處。這樣理論聯系實際,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印象,而且培養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運用能力。在實習過程中,我們欣賞到了大自然的漂亮,煙臺的風光。從這幾次的實習中,我們收獲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