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采礦實習報告(精選3篇)
精選采礦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的目的與任務 :
1、 實習的目的:
本次實習是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在學生學習了礦山機械、露天采礦工程、爆破工程、地質等有關專業基礎課和露天礦認識實習后,進行的一次露天礦生產實習與現場教學,其目的在于加強實踐環節,使學生對露天礦開采建立感性認識和獲得露天礦生產工藝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知識,為專業課程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具體任務如下。
2、 實習的任務:
(1 )掌握露天礦開采的生產工藝流程,建立露天開采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礦床開拓系統與開拓方法。
(3 )熟悉露天礦的掘溝方法及其發展程序。
(4 )了解礦山的采掘機械和礦山機電設備概況。
(5 )使學生總結已學過的基礎理論與專業基礎知識,并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地點、時間等:
1 、地點:
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2 、實習時間(待協調):
1) 整體預計時間十二月份下旬
2) 實習動員及準備工作(0.5 天)
3) 實習路程往返(共1 天)
4) 爆破技術、工藝流程(1天)
5) 地質等其他相關報告(1 天)
6) 采礦工業場地、機械參觀(0.5 天)
7) 露天礦爆破參觀(0.5 天)
8) 編寫實習報告(回校)
3 、參加人員:
曹湘林等相關專業教師及采礦1001 班所有學生。
三、實習內容:
通過全礦參觀,專題報告,現場教學及生產崗位實習。要求學生學習、了解及掌握如下內容:
1 、地質部分:
礦床貯存地區概況:礦區的地理位置、交通情況、氣候條件。
區域及礦區地質概況:礦區所屬的大地構造單元、區域地層系統及其分布,礦區的主要地質構造,各主要巖層在區內的出露情況,礦區的地形特征,礦產的貯存位置。
礦床地質特征:礦床的主要地質構造、礦床的成因與圍巖的關系、礦床的數量、規模、形態及其產狀、礦床的勘探類型,勘探程度及工業儲量、礦巖性質及開采技術條件、礦石的類型及品級、平均品位及開采品位、水文地質情況。
2 、采礦部分:
(1 )臺階的組成,露天礦場的構成要素及其尺寸。露天開采步驟及礦山工程發展程序,露天礦生產能力存在年限。
(2 )礦山的總平面布置概況。
(3 )組織管理系統,主要生產車間及輔助車間的劃分,礦山的工作制度。
(4 )礦山采用的開拓運輸方法,礦巖的運輸系統,所用的運輸設備類型、數量、列車的用耗時間及實際的生產能力;平均出勤率,每晝夜出動的臺數。
(5 )塹溝掘進的方法及所采用的設備,掘進速度,了解新水平準備的程序方法,新水平準備周期時間。
(6 )礦巖回采采用的穿孔方法和爆破方法,穿孔設備類型及其效率,使用的穿爆方法,爆破器材的種類及加工方法爆破參數,孔網布置及起爆方法,采掘工作面參數,工作線的推進方式和方向,采裝設備的類型及其效率,各回采工藝的勞動組織。
(7 )排土場的位置及類型,排土場的.修建方法,排土設備類型及其效率,排土參數。
(8 )收集礦山各方面的先進經驗,發現礦山目前存在的技術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
四、實習的準備:
1、學生在實習前和實習期間必須學好實習大綱、設計大綱,明確實習的目的、任務與要求;
2、實習前應攜帶必要的參考書和實習所需文具;
3、實習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組織紀委教育;
4、實習隊的組織安排;
5、勞動保護用品的準備。
五、注意事項:
1、實習前按要求,做好實習的一切準備工作;
2、必須保證路途及在礦山期間的安全,安全主要由帶隊老師負責;
3、遵守實習礦山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實習隊的紀律按時赴礦和返校,如有特殊原因,必須向帶隊教師請假。
4、嚴守商業機密,嚴禁資料和圖紙丟失;
5、按實習大綱的要求,按時完成實習任務并提交實習報告。
精選采礦實習報告 篇2
20xx年xx月xx日星期一早晨5點中就起床準備出發實習基地,土城礦務局。
這次實習是我們進入大學以來的第一次實習,所以同學們都很興奮,畢竟是第一次,有好多人晚上都沒睡得著。我們離開了呆了3年的母校,出發去我們將要為期5天的實習基地----土城礦務局。由于貴州這個地方交通不方便,所以要坐6個小時的火車,所以從早晨5點出發下午才到了。第一天就是在勞累的旅途中度過了。不過礦上的領導們對我們這些實習生很是關照,從他們親切的問候和熱切的舉動中像是投入了母親的懷抱。從住宿和伙食上就能看的出來的就像我們回到了家。在此向礦上的領導致敬!原本不安的心平靜了下來,因為土城礦務局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親切的。我們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好好的實習,與礦上融為一體,不辜負老師們對我們的期望。
接下來的幾天,是礦上領導安排我們學習相關學習,由礦上的各科室的科長副總等等領導給我們做報告。
工作情況包括:
一、礦局概況簡介。(包括礦區交通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象、工農業生產概況,煤田分布情況及井下地質條件、煤炭儲量、瓦斯、水、火、煤塵等條件,礦井建設發展情況及礦井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二、管理制度。
三、安全措施注意事項。
還重點介紹了礦井的開拓方式,包括井田范圍及尺寸井型及服務年限,井筒形式、數目和位置,水平劃分及服務年限。學習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的有關知識,實習礦井采煤工藝的現狀及發展過程。了解礦井運輸、提升、通風、供電、壓風、排水系統及主要設備和設施情況。學習礦井主副井提升方式、主副井提升容器、裝卸載方式、提升機房位置、主要設備組成及型號。了解地面工業廣場不知、地面主副井附近運輸系統的布置,地面通風機房、空壓機房、地面中央變電所、機修廠、選煤廠等的一般情況。
實習感悟
在土城礦務局領導的在大力支持和實習老師的指導下,這次畢業實習圓滿地結束了,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以前在學習中的不足。通過這次畢業實習,我學到了以前所沒有學到的許多知識,我深刻的認識到今天的我作為貴州大學的一分子,作為一個采礦專業的學生,就應該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應該為自己的專業貢獻力量。我知道煤炭作為工業的糧食,在我們國家的許多地方煤炭資源儲量比較豐富,而且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煤炭資源的開采就要靠我們今天每一個采礦專業的學生,所以既然我們肩負著這樣的重任,我就應該努力學習好自己的專業知識,我相信只要我們今天的每一個采礦專業的學生都認真學習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弄清自己所肩負的重任,我相信明天的`采礦行業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雖然我們即將走向社會,但作為一個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幾乎沒有任何社會經驗。可在實習期間的每一件小事中,我們能夠體會到人際關系、機會、評價、競爭、成功、失敗等各種我們在今后經常會遇到的事件,相信這些寶貴的經驗會成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基石。而在這剩下大四一年的生活中,我們要再學些什么,再做些什么,這短短的5天能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對于我來說:生產實習是將來工作的一個縮影,當我們就離開學校,面對新工作,面對新的挑戰,我希望我能用這么一句提醒自己,迎接挑戰、抓住每次學習機會!煤礦工作是艱苦的行業,地下作業,隨時有瓦斯爆炸的可能性。瓦斯爆炸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結合,還有頂板垮落,煤塵爆炸等等。然而事物都有一定的發展規律性,只有認真遵守各種安全制度,作業規程,才會盡量少發生事故。在安全與生產的關系上,我認為安全與生產不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安全與生產之所以不是一對矛盾,就是因為它們根本不是對立的雙方,安全生產是相互依存關系,安全是伴隨著生產而言的,沒有生產就沒有安全。生產過程中必須保證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產。人們常說:“安全促進生產,生產必須安全”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承認安全與生產存在著本質的必然聯系,又要承認安全與生產之間存在著區別,正確理解與掌握安全與生產的辯證關系,我們要堅持一切為安全工作讓路,一切為安全工作服務的觀念,堅持安全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的方針落到實處,落實到井上井下的全方位、全過程,從而保證安全生產的健康發展。
精選采礦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的目的與任務 :
1、 實習的目的:
本次實習是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在學生學習了礦山機械、露天采礦工程、爆破工程、地質等有關專業基礎課和露天礦認識實習后,進行的一次露天礦生產實習與現場教學。其目的在于加強實踐環節,使學生對露天礦開采建立感性認識和獲得露天礦生產工藝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知識。為專業課程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具體任務如下。
2、 實習的任務:
(1 )掌握露天礦開采的生產工藝流程,建立露天開采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礦床開拓系統與開拓方法。
(3 )熟悉露天礦的掘溝方法及其發展程序。
(4 )了解礦山的采掘機械和礦山機電設備概況。
(5 )使學生總結已學過的基礎理論與專業基礎知識,并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地點、時間等:
1 、地點:
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2 、實習時間(待協調):
1) 整體預計時間十二月份下旬
2) 實習動員及準備工作?? (0.5 天)
3) 實習路程往返(共1 天)
4) 爆破技術、工藝流程(1天)
5) 地質等其他相關報告(1 天)
6) 采礦工業場地、機械參觀(0.5 天)
7) 露天礦爆破參觀(0.5 天)
8) 編寫實習報告(回校)
3 、參加人員:
曹湘林等相關專業教師及采礦1001 班所有學生。
三、實習內容:
通過全礦參觀,專題報告,現場教學及生產崗位實習。要求學生學習、了解及掌握如下內容:
1 、地質部分:
礦床貯存地區概況:礦區的地理位置、交通情況、氣候條件。
區域及礦區地質概況:礦區所屬的大地構造單元、區域地層系統及其分布,礦區的主要地質構造,各主要巖層在區內的出露情況,礦區的地形特征,礦產的貯存位置。
礦床地質特征:礦床的主要地質構造、礦床的成因與圍巖的關系、礦床的數量、規模、形態及其產狀、礦床的勘探類型,勘探程度及工業儲量、礦巖性質及開采技術條件、礦石的類型及品級、平均品位及開采品位、水文地質情況。
2 、采礦部分:
(1 )臺階的組成,露天礦場的構成要素及其尺寸,露天開采步驟及礦山工程發展程序,露天礦生產能力存在年限。
(2 )礦山的總平面布置概況。
(3 )組織管理系統,主要生產車間及輔助車間的劃分,礦山的工作制度。
(4 )礦山采用的開拓運輸方法,礦巖的運輸系統,所用的運輸設備類型、數量、列車的用耗時間及實際的生產能力;平均出勤率,每晝夜出動的臺數。
(5 )塹溝掘進的方法及所采用的設備,掘進速度,了解新水平準備的程序方法,新水平準備周期時間。
(6 )礦巖回采采用的穿孔方法和爆破方法,穿孔設備類型及其效率,使用的穿爆方法,爆破器材的種類及加工方法爆破參數,孔網布置及起爆方法,采掘工作面參數,工作線的推進方式和方向,采裝設備的類型及其效率,各回采工藝的勞動組織。
(7 )排土場的位置及類型,排土場的修建方法,排土設備類型及其效率,排土參數。
(8 )收集礦山各方面的先進經驗,發現礦山目前存在的技術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