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實習報告 > 生態實習報告(精選5篇)

生態實習報告

發布時間:2024-09-15

生態實習報告(精選5篇)

生態實習報告 篇1

  專業:森林生態旅游

  年級:X級級

  姓名:

  學號:

  指導老師:王靈芝,楊明涵

  實習單位:云南熱帶作物職業學院 旅游經貿系

  實習地點: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

  實習:時間:X年月X日至X日

  實習內容提綱

  1熱帶花卉園概況

  2曼閣佛寺參觀 傣族的宗教信仰,小乘佛教

  3曼聽公園,趕擺

  4傣族潑水節

  5個人實習總結

  前 言

  為了加強對專業的認知和對學習方向的認識,我們于X年X日至XX日到景洪市的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曼聽公園,曼閣佛寺等地方進行了參觀,學習傣族的習俗,宗教信仰的情況,學習帶團的藝術和講解的技巧,

  內 容

  4月10日至12日:在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進行景點導游跟團實習,第一天是有專門的導游帶領我們參觀,熟悉熱帶花卉園的概況,第二天是按照導游詞自己去熟悉園內的花卉,植物,并由老師安排跟團學習帶團的技巧和講解的技巧,第三天是考核,本來是要進行實地模擬導游講解但是由于下雨就不能按原計劃進行,只能憑記憶講解,通過這三天的學習,讓我對專業有了更具體的認識,也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學習,知道了作為一個導游人員除了淵博的知識外還要具備很好的交際能力,這就得從很多方面努力,如:與人談話的言辭舉止要得體,靈活應變,有責任感。

  4月13日上午:西雙版納曼斗寨曼閣佛寺參觀,了解傣族的傳統民居個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情況,下午瀾滄江邊觀看民族歌舞表演,賽龍舟,放高升,通過這一天的參觀讓我知道了很多傣族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在每年的4月中旬,節氣3至5天,主要活動有堆沙,放高升,賽龍舟,潑水。趕擺等。關門節由稱“進洼”即農歷六月九日正值雨季農閑,佛教徒利用這段時間到佛寺里靜坐,聽經,開門節有稱“出洼”即90天佛寺生活的結束,佛教教徒舉行盛大集會拜佛,禱告,此后又恢復正常的農事,也是到今天才知道為什么傣族的男性都要當幾年和尚:傣族的文字是傳男不傳女的,所以每個傣族的男性都進寺廟當幾年的和尚就是為了學習傣文,在以前沒有當過和尚的傣族男性是受到歧視的,當然了千萬不要認為傣族是重男輕女,因為他們還有一個規矩就是家產傳女不傳男。下午到瀾滄江邊看民族歌舞表演和賽龍舟,看著柔媚哦的孔雀舞,想起舞蹈老師說過刊授去最柔的舞蹈其實是最用力的。傣族是一個熱愛水的民族,水是至柔也是至鋼的,這種特性在傣族人身上得以很好的表現。賽龍舟時隊員們和著強勁的象腳鼓聲一起用力,用最快的速度劃過瀾滄江此起彼伏的加油聲給不和適宜的大雨來了個徹底的冷場,我看到 一個個火熱熱的靈魂一股團結的力量,晚上看到孔明燈一個接一個的升起,仿佛回到了遠古時代一切喧囂都不再繼續,看者一個個的希望我們能做的就是雯誠的祈禱。

  4月14 日:曼聽公園及西雙版納總佛寺的參觀。了解傣族皇家園林及宗教信仰情況,走進 曼聽公園,走進了一片人海這就是傣族的趕擺,路邊有 各種各樣的傣味食物,燒烤味彌漫了整個公園,透過人海,穿過人聲,你依然可以感受到這座獨巨匠心的園林也充滿著“傣味”它沒有以宏偉的氣派聳立在那里,而是以依山就勢的自然美征服每個游客的心,在公園的正大門前方50米處有一尊周恩來總理1961年4月15日在此與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紀念銅像銅像左邊是泰王國公主種下的兩棵象征中泰友誼的菩提樹,公園后園南側有西雙版納總佛寺“八吉寺“。是西雙版納的拜佛朝圣中心,總佛寺旁還有佛學院,很多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膚色的人帶著同樣真誠的心前來朝拜,傣族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傣族語“布塔沙散那”它對傣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方面都有極深刻的影響,大約公元六至八世紀傳入傣族地區,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崇拜即原始宗教,在這里佛寺建筑隨處可見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還建有佛塔。

  4月5日在景洪城區參加潑水活動,潑水是傣族最熱鬧的習俗,其含義是相互祝福,以消除災難祈求平安,人們通過潑水交流感情,傳遞各種信息:向老人潑水表示敬重,想年輕人潑水表示愛慕,想來賓潑水表示歡迎,水是吉祥之水,盡情狂歡,盡情揮灑朗朗笑聲,在這個日子里狂歡屬于每個人,狂歡是西雙版納潑水節的代名詞,無論是當地人還是游客似乎都習慣了用這種超級熱情和狂野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和情緒,或許是因為緊張的生活和高度的生存壓力使然才會在這樣一股特殊的日子里以特殊的方式放縱自己。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的包容,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親近,心理上沒有距離。

  實習總結

  在實習過程中因為有連續降雨,所以有些環節不能很好的進行名單我們還是在盡可能的抓住時間學習,在實習中學到了很多作為一股導游員應該具備的'素質,也讓我監視到了很多熱帶花卉,熱帶作物,亞熱帶植物,最重要的是 我覺得我走進了一個民族,一個熱愛水的民族,他們勤勞勇敢,能歌善舞,有自己的崇拜,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特色。

生態實習報告 篇2

  實習時間:20xx-5-25——5-26

  實習地點:教學樓C310、膠南小珠山

  實習目的

  1、觀看科教片,了解海洋生態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的基本知識。

  2、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對實習地生態環境進行考察,掌握實習地生態環境結構的成因及其發展。

  3、了解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及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規律。

  4、培養野外綜合觀察能力,培養對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

  實習內容

  一、觀看《滄海浮生記》、《熱帶雨林無限生機》兩部科教紀錄片

  通過觀看這兩部科教片,我了解到了關于海洋生態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更豐富的知識。

  海洋生態環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生態環境的任何改變都有可能導致生態系統和生物資源的變化。海洋生態系統的破環,一般來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本身的變化,二是來自人類的活動。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是人類生存條件和生存環境惡化的一個信號,這一趨勢目前還在加速發展的過程中,其影響固然直接危及當代人的利益,但更為主要的是對后代人未來持續發展的積累性后果。因此,只有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才能真正實現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在濕潤或較濕潤的地區,其主要特點是動物種類繁多,群落的結構復雜,種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結構能夠長期處于穩定的狀態。它不僅能夠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和都中林副業產品,而且在維持生物圈的穩定、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有“綠色水庫”之稱。然而,由于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森林生態系統正遭受著嚴重的破壞。同樣,我們必須加強對森林生態環境的保護,造福子孫后代。

  二、小珠山實地考察

  1、小珠山簡介

  小珠山,位于靈山衛鎮西北部,西越隱珠東北,北跨黃島區辛安西南,總面積35平方公里,主峰大頂海拔724米,是青島膠南市境內最高點。

  小珠山屬嶗山山系,為燕山期形成的花崗巖山地,整個山脈呈東南、西北走向,長約13公里,寬約8公里,總面積約為104平方公里,位于柳花泊街道辦事處轄區40平方公里,境內有名稱且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峰就有40余座,主峰大頂海拔724.90米。

  小珠山多生長溫帶闊葉落葉林,為次生林。落葉闊葉林的結構簡單,可明顯分為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它是溫帶和暖溫帶的頂極群落。它在沒有自然災害和人為干擾的情況下處于穩定狀態。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凡排水良好地段的植物群落經各種演替系列,其最后階段都是落葉闊葉林。

  小珠山上草木蔥郁,樹木品種繁多,稀有樹種隨處可見,山地森林覆蓋率達70%。境內分布有櫻桃、撒刺槐、黑松等落葉喬木樹種,形成比較典型的落葉闊葉林生態系統。

  2、實習筆記及感想

  5月26日,天氣格外晴朗,按照實習課的安排,我專業在老師的帶領下去膠南小珠山進行了為期一天的環境生態學實習課。

  當我們乘坐的大巴車駛進通往山中的泥土路上時,我刻意留意著窗外的景象。也許是山下較為平坦的地方有幾個小村落的緣故吧,但凡能夠利用的土地,村民們都種上了小麥、花生、大豆、土豆以及各種蔬菜作物等,很顯然這是開荒以后的結果。當我在考慮這樣會不會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或引發其他生態問題的時候,我欣喜地發現幾乎在每一塊耕作地,哪怕是很小的一塊土地,周圍總會有十幾棵或者幾棵喬樹木以及一些雜草。我想,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土流失問題,保護了生態環境吧。

  然而,再往前行駛了一段距離,車窗外還是出現了一些我不愿看到的景象。那仿佛是一個采石場,大片的裸露的巖石和破碎的石塊堆砌,幾乎成了不毛之地。下方有一水塘,有明顯人工修建的痕跡,仔細看來,湖水實在談不上清澈,反倒有些渾濁,局部甚至出現了富營養化的跡象,湖面漂浮著不少綠藻,像這樣就是明顯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和污染的情形了。出現如此的狀況,或許是利益的驅使,或許是政府規劃的問題,這不得而知,不過我還是希望有關部門采取相應的合理的措施,盡量改變這一現狀,努力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

  顛簸了一段泥土小路,我們的大巴終于駛入了實習的最終目的地——小珠山古月山莊風景區。老師事先聯系好的景區工作人員接待了我們。

  站在山腳下,大家都忍不住先總覽一下眼前小珠山的風采。山不是很高,但比較陡峭,山體郁郁蔥蔥,但也能看到幾處裸露的巖石。此時大家都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往山上爬了。

  隨后在柴老師的講解下,我了解到了小珠山的成因、走向、氣候、植被豐富度等基本情況,并了解到在人類活動的干擾下,不可避免地就會對小珠山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人們還是在積極的對其進行保護的。

  在柴老師幾次叮嚀了大家的人身安全問題,要求同學們在登山過程中注意觀察植被的分布變化情況后,我們沿著狹窄的山路開始攀登了。

  作為班長,我有責任監督保護同學們的安全,正因如此,老師也要求我跟在大部隊的最后面防止同學掉隊。剛開始在山麓地段,經過老師的指點,我觀察到此處的植被極為豐富。有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還有各種各樣的草本植物,都生長的非常茂盛,由于該地氣候比較干旱的原因,我沒有看到像原始森林底層的苔蘚植物,不過這已經很豐富了。

  一邊攀爬,一邊觀察,同學們也都不斷的討論著。山路越來越陡,越來越窄,大約到了半山腰的位置,我們停下來休息,從那個角度望下去視野是那么的開闊,大片大片的蔥綠,還點綴著幾個村落的紅瓦房,感覺美極了。可是我沒有一直陶醉于這美好的景色之中,此時我注意到在這里高大的喬木少了很多,而較為低矮的灌木占據了絕大的空間。另外,在這些灌木叢中,爬滿了各種知名或不知名的藤蔓植物,這便屬于生態學上所說的層間植物了,是林內的藤本,附生、寄生和半寄生植物,它們不能形成單獨的植物層,而是分散依附于其他層次之中。這時,植被分布的垂直結構就體現出來了。

  沿途,柴老師時不時發現一些生態學方面的問題并細心地為我們講解,聯系課本知識使我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些可能在課本上理解不了的東西,通過實地考察及老師的講解大家就更加明白了,也使同學們提高了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增強了同學們的實地考察能力。可見,想要認真掌握一門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和書本知識,還必須要通過實踐和考察來鞏固和完善所學的知識啊。

  我們在險要的山路上吃了自備的午餐,補充了足夠的能量后,我們一鼓作氣終于登上了我們所能達到的最高處。此時大家都停下來,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爬山的過程很苦很累,可是當到達了山的頂峰時就會頓時產生一種已經把整座山征服了的感覺,瞭望著周圍的一切,仿佛自己成了世界的主宰者。感慨過后,我仍舊觀察了一下身邊的植被,幾乎在山的頂端了,這里已很難覓到很高大的樹木了,都是些叢生的雜草和灌木叢。當然,由于小珠山本身海拔不高的原因,這里與山腰處的分層現象并不太明顯。

  大家停留一段時間以后,便沿著另一條山路下山了。下山的速度遠比上山時快得多,大家說笑著,不知不覺就回到了山下。登山前大家未來得及玩的吊橋等配套游樂設施,此時把所有人都吸引過去了。在這里,大家都忘記了疲憊,盡情的玩耍著。

  到了跟小珠山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們集體合影留念以后,便登上了返回學校的大巴車。

  這次小珠山之行,我看到了小珠山秀美的景色,體味到了小珠山深厚的文化底蘊,我想我們必須好好珍惜它,合理利用它,特別是作為學習環境科學專業的我們,更應該而且有責任去引導大家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努力尋找解決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方法,使我們的地球永葆青春。

  一天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是我在其中看到了很多,學到了很多,感悟到很多,不僅學到了更多更生動的專業方面的知識,提高了野外考察能力,體會到了同學們之間那種團結一致互幫互愛的集體主義精神,而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窮奧妙,激發了我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我要說,這次實習,我滿載而歸!

生態實習報告 篇3

  學生姓名:

  學 號: 專 業:

  年 級:

  指導老師:

  福 建 農 林 大 學

  林 學 院

  一、實習目的

  森林生態學是林學一級學科重要的課程之一,實習是學生掌握該課程的重要環節。實習目的在于使學生有一次接觸森林,感受大自然的機會,通過實踐環節促進學生對森林生態學理論知識的聯想和理解,學生通過參加教學實習能夠更好地掌握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并能更好地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加深對森林的認識,增強環境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對森林生態系統進行探索的興趣和思維的自覺性,強化森林生態學的基礎課教學,增加學生對森林群落的感性認識,培養實際工作能力,訓練并掌握野外調查和研究的方法,并為后續的專業課學習和高年級的生產實習打下必要的理論基礎和掌握基本的實踐技能奠定基礎。

  二、實習時間

  三、實習地點

  福建農林大學校園和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實習一周。

  四、實習主要內容

  (一)生態因子綜合測定

  1.目的: 了解生態因子的時空變化規律,進一步加深認識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系。

  2、基本原理:生物所生存的環境變化多端,既有空間上的異質性,又有時間上的變化,同時因為不同生物的存在也同時影響其周圍的生態因子。本實驗通過對不同環境下墊面的主要生態因子的進行日動態觀測與測定,使學生在實驗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學會利用幾種生態因子的測定工具,對幾種主要生態因子進行日變化的觀測和測定。

  3、步驟方法:

  (1)光強的測定

  1、選取校園濕地公園、拓荒廣場、及后山相思林測定光照強度。

  2、按照圖1的樣方配置在有林地內選擇測定點5個,在每個測定點分別10cm、50 cm、150 cm高度的光照強度(高度應一致),并記錄每次測定的數值(要求15分鐘內測定完畢),填入表1。

  3、在不同時間段(每一時間段盡可能做到同時測定才具有可比性),在拓荒廣場和和濕地公園,隨機測定5個點,用照度計測定裸地的光照強度(1.50m),并記錄好每次測定的數值。

  (2)溫濕度的測定

  與上述測定的地點相同,實施下述內容的測定:(拓荒廣場和濕地公園自行設計相應的表格)

  1、大氣溫度的測定

  (1)群落內外溫度差異觀測

  選定一處正常生長的植物群落,在群落內分為喬、灌、草三個層次高度進行觀測(注意各層應統一高度),各3個重復。群落外選取1.5m高處進行測量。

  (2)植株各部位溫度觀測

  選擇1-3株健康的全光照下生長的樹木進行植物個體不同部位的溫度觀測。觀測部位包括樹干、葉、芽、花等。使用手持式點溫濕度計進行3次重復測定,填入表3。

  2、大氣濕度測定

  在群落內均勻選取5個點,在1.5m測定其濕度,同時在空曠無林地的1.5m高處,隨機選取5個點,測定空氣濕度,并記錄每次測定的數值。

  (3)風速的測定

  (1)在上述同樣的林地中,在測定光強相同的樣點上,在 1.5m的高處,分別在上述各時間段(7:00、9:00、11:00、13:00、15:00、17:00)用風速測定儀分別測定每點的風速。

  (2)同時在濕地空園、廣場內,隨機選取5個點,測定每個點的風速,并作好記錄。

  要求:1)三個地點盡可能做到同時測定

  2) 每一個點測定的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

  3) 每組上交一份原始數據

  4) 在實習報告中不出現原始數據,而是基于原始數據經excel等軟件處

  理形成直觀的表或圖形,并針對圖形或表而進行結果分析,運用所學的森林生態學知識進行合理的解釋。

  (二)、群落生活型譜分析

  1、基本原理:

  植物對外界環境適應而形成的生活形態。可以說生活型是不同種的植物由于長期生活在相同的氣候環境條件下,而在形態上所表現出相似的外貌特征。

  群落的外貌決定于各種植物對外界環境適應而形成的生活形態,這種形態上的適應稱為植物的生活型(life form)。生活型的概念和劃分方法至今并未統一,最早和較廣泛采用的是丹麥植物學家瑙基耶爾(Raunkiaer,1934)的劃分方法。這一分類法是以植物更新部位(芽和枝梢)為基礎加以區分的,即根據植物在不利生長季節內,其芽和枝梢受到保護的方式和程度,將植物界中的全部高等植物劃分為五大類群。

  高位芽植物(Ph):高大喬木,灌木和熱帶高草,如喬木和大灌木,高位芽植物可以分成:大高位芽植物 (30m以上)、中高位芽植物(8-30m)、小高位芽植物(2-8m)和矮高位芽植物(2m以上);

  地上芽植物(Ch):為芽稍出土表的平臥植物或低矮灌木,一般在25 cm左右,這類植物度過不良季節時芽位于地表,如灌木和半灌木,苔原植物和高寒植物;

  地面芽植物(H):更新芽勉強地埋藏于土表,因而需要依賴于枯枝落葉或者積雪保護更新芽,這類植物度過不良季節時地上部分枯死,有生命的部分在地表,溫帶地區的多年生草本,如苔草等;

  隱芽植物(Cr):更新芽埋藏在土表以下或水中,所以受到良好保護,如根莖、塊莖、塊根、鱗莖、沼澤和其他水生植物等;

  一年生植物(Th):當年完成生命周期,以種子方式過冬,所有其它部分的器官全部枯死。

  生活型譜(Spectrum)

  某一群落的生活型譜(%): 群落中某一生活型植物總的數量/全部植物種的數量100%。

  Raunker通過比較世界不同植被區的生活型譜,得出以下4種植物氣候帶:一是潮濕地帶的高位芽植物氣候;二是中緯度的地面芽植物氣候(包括溫帶針葉林、落葉林與某些草原);熱帶和亞熱帶沙漠一年生植物氣候(包括地中海氣候);寒帶和高山的地上芽植物氣候(李博等,20xx)。下表是世界各植物氣候帶植物生活性譜:

  地區

  高位芽植物氣候(謝爾群島)

  地上芽植物氣候(斯匹茨卑爾根)

  地面芽植物(丹麥) 統計 種數 258 110 1084 生活型(%) Ph Ch HCr Th 616 1256 1 22 60152 73 5022 18 各種不同氣候區域不同群落之間的生活型比較,可以給我們提供有關植物群落與環境相互關系的重要信息。一般高位芽植物占優勢的群落,多分布在溫熱高濕的氣候條件下,更新部位暴露在外界不會受到低溫或者干燥氣候的危害;地面芽植物占優勢的群落,多分布在氣候惡劣的環境下,或者具有較嚴寒冬季的氣候條件下;隱芽植物占優勢的群落,代表一種又潮濕又寒冷的環境,比如說高山上的云冷杉林等;一年生植物占優勢的群落,一般分布在氣候變化大,干旱、寒冷的地區。

  2、方法步驟:

  根據最小面積調查過程中獲得的植物種類名錄,并查閱參考《福建植物志》、《樹木學》等植物分類學相關資料,確定其拉丁名和生活型。并分別計算木荷林群落的生活型譜。

  (三)、群落物種多樣性計算

  多樣性指數計算和分析(Calculation of Biodiversities)

  分別計算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的多樣性指數,并利用三個組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

  1、 Gleason指數:DG=S/lnA; Margalef指數:DG=S-1/lnN

  2、辛普森多樣性指數(Simpson’s diversity index)

  多樣性指數 s

  Ds1pi2

  i1

  均勻度 EDsDsDmax1S

  3、香農-威納指數(Shannon-Weiner index)

  信息量 s

  i1Hpilog2pi

  均勻度

  EHHHmaxlog2S

  (四)、群落重要值計算

  1、基本原理:重要值是說明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重要程度的參數,它由三個指標組成:相對密度、相對頻度和相對優勢度。群落中不同層次(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某一物種的重要值=(相對多度+相對頻度+相對蓋度)/3

  2、方法步驟:

  1)、運用樣方法調查各層次(喬、灌、草)植物種類、高度、胸徑、株數等基本信息。

  2)、統計每個物種多度、頻度及蓋度等指標,分別計算相對多度、相對頻度及相對優勢度。

  相對多度=每個種的個體數/所有種的株數×100%

  相對頻度=每個種出現的樣方數/所有種出現的樣方數之和×100%

  相對優勢度=每個種的胸高斷面積/所有種的胸高斷面積之和×100%(需列出以下表格)

  (五)、種群的空間分布格局

  1、基本原理:

  種群分布格局是指種群個體在水平空間的配置狀況或分布狀態,反映了種群個體在水平空間上彼此間的相互關系。一個物種空間分布偏離隨機分布時即產生格局。

  2、種群空間分布格局計算(Calculation of Spacial Pattern)

  分別不同植物種(此次實習我們以喬木層與灌木層重要值在前兩位的植物為研究對象)統計在每個樣方中的株數,記入種群空間格局統計表,并用下式計算,得出每個植物種的分布格局。

生態實習報告 篇4

  實習目的:

  現代農業一方面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但是在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各種各樣的污染,對土壤、水體、人體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同時還面臨著不僅是環境資源問題,還有人口增長,資源不足與遭受破壞的綜合作用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就需要使用生態工程的方法,合理規劃結構,調配資源。

  實習材料:

  卷尺,鉛筆,記錄本等

  實習原理:

  生態工程是從系統思想出發,按照生態學、經濟學和工程學的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現代管理手段和專業技術經驗組裝起來的,以期獲得較高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現代農業工程系統。

  在生態工程的設計中,還必須要考慮地理環境、效率、資源、技術、社會因素等條件。只有把一切考慮當中,才能提前對不利情況做出預測并制定應對措施,以避免實際生產中的損失。

  實習步驟:

  1.對生態農場進行實地考察,記錄。

  2.聽取技術人員的講解,學習生態農場經營者的經驗。

  3.產生給自己的想法,發現別人在生產中的不足或可以改進之處。

  4.通過調查、對比、論證設計并提出自己的方案。

  農業生態工程設計方案—生態農業城鎮化:

  1.背景介紹與前景展望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可耕作土地越來越緊張,在有限的空間里,最大限度的利用資源是一個不可繞過的課題,或者說是一個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思路。

  與此同時,在物質基本豐裕的前提下,人們對精神文化的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枯燥、乏味、一層不變的生活與工作令人厭倦,人們對自然的追求與加強烈。因此,將部分農業生產高效、集約地搬入城鎮,充分利用城鎮閑置空間,無亂從經濟角度還是從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角度,都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并非想要設計一個高度專一的生產模式,而是希望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構建一種更加協調,更加宜于人們生活的模式。當然,在幻想的烏托邦之前,首先要考慮在經濟上采取此類模式集體或個人能否接受。而其中要牽涉的問題,就是我下面要討論的。

  2.生態農業城鎮化的風險與利益

  2.1.風險及考慮因素

  在城鎮中利用節余空間和人力,其基礎是必須是人們在腦海中建立一個集約、高效的意識。另外,一系列措施的實行不能靠行政力量,不能靠公益號召,如果不能從市場的角度打開出路,并使之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一切在最初的建設之后將會陷入僵局。

  在公共場所,要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避免不文明行為對作物的破壞,避免人們為自己利益對作物的破壞。

  完善市常農業行為不可能離開生產資料的供應,種子、肥料、藥劑以及必需的工具,并且參與者可能并不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市場不能規范,充斥假冒偽劣商品,將會迅速破壞整個產業,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前期的一系列建設將頃刻被荒廢,一切努力將化為烏有。所以我在討論其技術和方案之前首先將建議:①產業最初的建設必須公開透明,可以以地方為單位成立經銷商商會,建立信譽,互相監督。對以次充好、惡性競爭的商家堅決逐出商會。②當產業發展到較高級的階段,生產商要積極樹立品牌,保證信譽。③政府監督商會,媒體也要積極介入監督官商關系。④商家可通過網絡對客戶進行指導與幫助,如果必要應派遣技術人員上門服務,建立融洽的市場關系。⑤壓縮產業鏈,從生產商直接到面向用戶的經銷商之間,盡量壓縮代理商的層次。這樣不僅可以使各單元獲得更多利益,還能壓低產品市價,使消費者更易接受。

  2.2利益的預估

  2.2.1種植與栽培

  ①家庭小區栽培

  城鎮家庭在冬季有較好的供暖保溫設施,可視為小型的溫室。一戶空出一平方米的空間,采用立體分層種植,假設為5層,則可以視為5m2。一年溫室種菜產值可以達到10k元~15k(1k=1000)元/畝。為便于計算,可設為13.34k元,1畝≈667m2,那么按比例可粗略估算這一戶可在工作之余額外產出20元。但事實還不止如此。由家庭種植的蔬菜從安全性上起碼可以達到無公害標準,而市場無公害蔬菜價格在普通蔬菜兩倍以上,且偽冒居多。并且除種菜外,還可以選擇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并且可以為栽培騰出更多空間。另外,如一棟樓,如果做好預備工作,如排水、防蟲,那么在樓頂栽培也是一個好的方向。這樣算來,一個小區、一個街道、一個城鎮乃至整個城市都這樣做的話,產生的社會效益相當可觀。

  ②單位企業栽培

  不僅可以創造價值,還能優化人們在工作同時的環境,改善心情。在學校、醫院等公益單位利用集體的閑暇時光進行栽培,更是有著積極的意義。

  ③公共露天種植

  如公園,其管理措施可更接近規模化生產。例如在北方種植梨樹、桃樹,不僅有著經濟價值,在花季還提供宜人的景觀。再如公園走廊可以種植能搞攀爬的葡萄、豆角、番茄等,都能達到經濟與景致的雙贏。

  ④城市綠化

  考慮到城市污染,建議不要種植以取食為目的的作物,例如在馬路的綠化帶中,可以種植棉花等以非進食為目的作物。

  ⑤消費休閑場所栽培

  如圖書館、書店、咖啡廳等,這些地方一般環境較為優越,因而可選擇的余地就更大,也更能創造價值。可以選擇經濟作物為主,當然配合環境,也可由不同的搭配。

  2.2.2工程學的介入

  城鎮中人口密度較大,因而會有大量的排泄廢物,將這些資源加以收集利用,由此發展出的生產鏈會帶來更好的社會效益。這點具體的運作在下一部分“支持技術與操作路線”中會詳細闡述。

  3.生態農業城鎮化的支持技術與操作路線

  3.1立體栽培技術

  立體栽培也叫垂直栽培是立體化的無土栽培,這種栽培是在不影響平面栽培的條件下,通過四周豎立起來的柱形栽培向空間發展,充分利用溫室空間和太陽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5培,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2~3倍。

  3.1.1立體栽培的類型

  ①柱狀栽培

  栽培柱采用杯狀石棉水泥管、硬質塑料管、陶瓷管或瓦管,在管四周按螺旋位置開孔,并做成耳狀突出,,以便種植作物,栽培容器中裝入基質(張高遠注:基質也可以使用土壤,配備足夠的肥料),重疊在一起形成栽培柱。也可采用專門的無土栽培柱,栽培柱由若干個短的模形管構成,每一個模形管有幾個突出的杯狀物,用以種值作物。

  ②長袋狀栽培

  栽培袋采用直徑15cm、厚0.15mm的聚乙烯筒膜,長度一般為2m,底端結緊以防基質落下,從上端裝入基質成為香腸的形狀,上端結扎,然后懸掛在溫室中,袋子的周圍開一些2.5-5cm的孔,用以種植作物。考慮起段設施成本、栽培效果和對溫室大環境的要求等因素,立柱式無土栽培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且投資少、效益高,在我國各地應用較多。下面就以立柱式栽培為例,介紹其設施結構與管理。

  (張高遠注:除此外還可以進行墻體栽培)

  3.1.2立柱式無土栽培設施結構

  立柱式無土栽培設施由營養液池、平面dft系統、栽培立柱、立柱栽培缽和立柱栽培的加液回液系統等幾部分組成。

  ①營養液池容積按667m2的水培面積需要15-20t水的標準設計。具體建造方法同前。

  ②平面dft系統。

  ③栽培立柱立柱是用來支撐和固定栽培缽和滴液盒的載體,立柱使各栽培缽中穿于一體,通向空中立柱由水泥墩和鐵管兩部分組成。水泥墩的規格為15cm見方,中間有一直徑30mm,深10cm的圓孔,埋在水培床的兩邊地下用以固定立柱鐵管,墩距為90cm。鐵管直徑為25-30mm,長約2m,材料用薄壁鐵管或硬質塑料管均可,管下端插入水泥墩的孔中。

  ④栽培缽栽培缽是立柱上栽植作物的裝置,形狀為中空、六瓣體塑料缽,高20cm,直徑20cm,瓣間距10cm缽中裝入粒狀巖棉或椰子殼纖維。瓣處定植6株作物,根據溫室的高度將8-9個和滴液盒4部分組成。栽培缽錯開花瓣位置疊放在立柱上,串成柱形。

  ⑤加液回液系統立柱栽培的加液系統由水泵加液主管、加液支管。加液主管為φ40~50mm硬質滴液管,加液支管為φ16mm無孔硬質滴管,滴液盒為一圓形塑料盒,盒的兩端有兩截空心短柄,用于連接加液支管,盒的底部四周有6個小孔,使營養液能下流。滴液盒的底部中心固定在立柱上方。

  供液時營養液由水泵從液池中抽出,經加液主管、加液支管進入滴液盒,從滴液盒流入栽培缽,再通過栽培缽底部小孔,流入第2個栽培缽,依次順流而下到達最下面一個栽培缽然后流入平面水培床,再流回營養液槽,完成一個循環。

  3.1.3立體式無土栽培注意事項

  ①栽培蔬菜的選擇

  立柱式栽培并不適于所有蔬菜,揚長避短才能發揮立柱的作用,一般矮生型葉菜類適宜柱式栽培,其向上生長的高度一般不宜超過45cm,目前已試驗成功的品種有紫背天葵、草莓、大葉筒蒿、散葉生菜、油菜、三葉芹等小株型的葉菜類。株型較高的蔬菜會因空間限制和重力作用莖稈倒下,影響生長,果菜類對光照條件要求較高一般不宜立柱栽培,但可以采取立柱最上部2-3層種植矮生型果菜,如草莓,下部種植葉菜的方法。由于立柱的特殊構型,蔬菜不能前后左右對稱生長,結球蔬菜因外型不美觀、商品性差而不適宜立柱式栽培。

  ②光照

  光照是影響立體栽培產量和品質的重要環境因子。在柱式栽培下,光照強度隨著栽培缽層數的下降而遞減,并且立柱陽面植株獲得的光照好于陰面。據測定,從立柱上到下,每下降一層,光照強度平均減少15%,除最高一層陰面與陽面光照接近外,其余各層的陰面只有陽面光照的50%左右。為了彌補光照的不足和差異,需要定期對立柱進行旋轉,使每一層的6株作物都能接受足量的陽光,這是保證作物整齊生長和提高產量的重要方法,另外也可以采取人工補光的方法。

  3.2排泄物的循環利用—垃圾分類,利用廢棄有機物養殖蚯蚓

  蚯蚓飼料的調制和發酵工作,是蚯蚓養殖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技術關鍵。蚯蚓的飼料來源很廣,凡是無毒的有機物質,如畜禽的糞便、各種植物器官、果皮、蔗渣、爛水果等,經過發酵腐熟后,均可作為蚯蚓的飼料。蚯蚓的生長繁殖,需要多種營養物質,主要的營養指標是碳氮比例。氮素飼料和碳素飼料不宜單獨使用,必須適量搭配,使其比例調整在20—30之間。蚯蚓是雜食性動物,要求營養豐富的有機物質。

  3.3蚯蚓糞便作為肥料供給城市栽培

  蚯蚓糞呈黑灰色粒狀,無臭、無毒,結構疏松,保濕、保肥、透氣性均好,是花卉栽培中一種較好的有機肥.經測試,蚓糞含全氮2.5%,磷酸1.12%,氧化鉀0.7%,分別是一般園土的5倍、7倍、11倍,比一般家畜糞所含養分高.此外還富含多種酶、激素和微生物,有益于營養物質的分解,極易被植株根系吸收.其偏酸性,是栽植茶花、月季、菊花、松柏類、白蘭、米蘭及培養樹樁盆景的理想有機肥。

  3.4整體結

  4.成本分析

  對于一戶居民而言,設施估計售價100元,肥料由于用量細微,參考市場花卉蚯蚓糞肥料的價格可估算一年約使用15元,如果能夠接受,也可以在自己的栽培器皿中養殖蚯蚓節約成本。

  對于企業,由于各種原材料獲取渠道不同,盈利難以具體就估計。但是這種路線能夠衍生很多相關產業,帶動一套產業鏈。

生態實習報告 篇5

  院系:xx學院(資旅系)

  專業:

  班級:20xx旅游管理(專)

  姓名:符

  學號:

  實習所在單位:海口中國青年旅行社秀英港營業部

  實習單位指導老師:

  引言:

  這次實習時間是從20xx年1月15日到6月15日在海口中國青年旅行社秀英港營業部進行的。作為大學的專業實習,本人的工作崗位是旅游接待,因此主要實習科目有:旅游客源國、旅行社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當然其中也涉及一些其他的科目。

  一、實習單位及實習內容概況

  這次實習我非常榮幸,實習的是負責前臺接待和咨詢的工作,在這項工作中我首先是要充分了解旅行社推出的線路,如線路的行程如何安排、住宿情況、交通工具、游玩景點和要注意的事項等等我十分認真地向其他有經驗的同事學習,了解真正的操作程序,真正實現了從課本中走進現實,把理論聯系實際。認識旅行社工作的全過程以及上下級工作的各個環節,并從中觀摩其他部門的工作過程,使我掌握更多的工作技巧,獲得不少的工作經驗。

  實習期間,我利用這次非常難得的機會去加深自己對行業以及企業的認識,并把所學的知識充分運用到工作上來。正如在專業學習時所知道的,旅游業的其中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其淡旺季分明。

  二、實習主要收獲和體會

  實習后我所獲甚多,不僅將我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工作實踐相結合,還使我在工作中獲得了寶貴的工作經驗,對于現在社會上各個企業聘用人才時處處講究工作經驗的前提下,這些經驗能對我畢業后初步踏入社會作鋪墊。

  1、在前臺接待工作中的收獲:在前臺接待工作中,對于在和客人交談旅游線路時的談話、舉止等要適當其分,因為客人對你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如何在短時間內讓客人信任你然后參與你的團隊工作是個很好的前提。我認為,第一要必須面帶微笑,讓客人覺得有一種親切的感覺;第二是在做介紹線路時要時刻以客人的立場上出發,投其所好;第三是對于外出游玩的介紹上,要及時向客人說明當地的消費情況、風俗情況、注意事項等。在前臺接待與服務的工作上,不僅要掌握好線路的流程而且還要懂得摸索客人的心理等技巧。

  2、從其它方面過程的收獲:這次長時間的實習使我進一步的增強我的為人處事和與人交談的能力;學到從書本中沒有的知識;鍛煉了自己初步踏入社會的部分經驗和一些應該明白的社會問題,做事要懂得變通不要過于固執和呆板。

  三.實習后想法以及建議

  (一).盡量運用高科技的手段進行操作

  在實習當中,不難發現很多的工作都十分的繁復,如果依然運用老舊的方法去完成,則有礙于工作完成的速度以及準確程度,這就導致到工作會事倍而功半。旅行社已經在很多方面都運用電腦來操作,也有專門的專業人員開發很多適合自身的軟件,這不但加快的工作的效率,而且傳遞速度很快.但是有一些細小的方面還是用一些比較落后的方法操作。

  例如,票務工作的登記出入是需要很多步驟的,單靠人手用筆記本的登記方式不僅需時很多,而且非常容易錯漏百出,查找也非常不方便。有時,需要再次輸入的話十分麻煩,很難保證正確。況且,使用這種方法浪費紙張,儲存不便,不能簡便工作,甚至于讓繁復的工作更加繁復。經過本人通過實踐,發現運用電腦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是可以完成以前手寫時代的所有功能,因為完成原有工作是改善的基礎,接下來就是速度了。電腦可以用各種快捷鍵達到更加便捷的工作,不但能很好的完成工作而且速度和正確率也大大提高。至于儲存方面,電腦的儲存十分省時省地,如果再用軟盤備份,那么再重要的文件也可以很好地保存下來了。

  (二)、加大工作透明度

  在實習期間,時常會看到即使同一部門都不大清楚其他同事的工作流程。這就容易導致萬一有員工請假,整個業務的工作就很可能癱瘓,從而造成公司的損失。如果能夠從基礎業務開始,小部門內的員工可以做到相互溝通,了解大家的工作,掌握相互的工作流程,真正做到精通業務。那么,在有意外的情況下就可以避免業務癱瘓的可能了,也可以提升本部門的形象乃至全公司的形象。

  (三)、加強員工的環保意識

  如今,整個世界都十分注重環境保護,也成為了一個專門研究的課題。其實,在旅行社操作上也是如此,許多環節都應該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識。例如,在出團時導游注意引導游客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在辦公室也應該注意環保;還有,在用紙方面的浪費是十分嚴重的,加上辦公室的中央空調的溫度過低,根本就達不到國家所提倡的不低于攝氏25度,有時辦公室的溫度只有不到20度。增強員工的環保意識可以減低耗能,保護環境,從公司的角度來說更是可以降低營運成本,提高人體舒適度等優點。

  四.結論

  自從20xx年進入大學學習以后,三年以來,本人都在學習好理論知識,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矗在校期間,我主要學習的是以管理學為起點的有關原理以及專業旅游管理的外延科目,但是一切都只是停留在一個理論階段,一直都不能得到最為充分的實踐。如何更好得把所學的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成為真正屬于自己的技能是本次實習的最主要收獲。當然,收獲絕對不止是知識的轉化,還有一些關于待人處事的方法和態度。

  總的說來,三年多的旅游管理專業理論學習在真正的旅游企業得到實實在在的實現。從企業中可以讓眼界大為開闊,累計更多的經驗,不難看到,當真正工作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是平時單純靠學校教育是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的。因此,這就更要求我們除了注重理論上的學習以外,還必須切實把理論轉化成實踐,通過實踐,加深對理論的認識。

生態實習報告(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生態實習報告(通用5篇)

    實習地點: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郝家營生態農業示范園實習目的:參觀當地的生態農業模式;了解無公害蔬菜的種植管理和栽培技術;了解農業生產知識以及蔬菜大棚管理技術。...

  • 生態實習報告3篇

    一江水養南北人,丹江口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質質量狀況不僅直接影響到該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直接關系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成敗。...

  • 2017生態實習報告4篇

    一江水養南北人,丹江口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質質量狀況不僅直接影響到該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直接關系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成敗。...

  • 生態實習報告范文4篇

    一江水養南北人,丹江口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質質量狀況不僅直接影響到該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直接關系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成敗。...

  • 2024生態實習報告(通用5篇)

    科技園簡介:傅家邊農業科技園是江蘇省十個省級重點農業科技園區之一,傅家邊農業科技園創建于1994年,傅家邊農業科技園區總面積12。8km2,依據丘陵山區的地理特征,將傅家邊農業科技園區規劃為中心展示區、生態果茶區、特色農業區、高新...

  • 生態實習報告范文(精選7篇)

    專業:森林生態旅游年級:X級級姓名:學號:指導老師:王靈芝,楊明涵實習單位:云南熱帶作物職業學院 旅游經貿系實習地點: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實習:時間:X年月X日至X日實習內容提綱1熱帶花卉園概況2曼閣佛寺參觀 傣族的宗教信仰,小乘...

  • 2023生態實習報告十篇

    院系:xx學院(資旅系)專業:班級:20xx旅游管理(專)姓名:符學號:實習所在單位:海口中國青年旅行社秀英港營業部實習單位指導老師:引言:這次實習時間是從20xx年1月15日到6月15日在海口中國青年旅行社秀英港營業部進行的。...

  • 生態實習報告范文十篇

    專業:森林生態旅游年級:X級級姓名:學號:指導老師:王靈芝,楊明涵實習單位:云南熱帶作物職業學院 旅游經貿系實習地點: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實習:時間:X年月X日至X日實習內容提綱1熱帶花卉園概況2曼閣佛寺參觀 傣族的宗教信仰,小乘...

  • 生態實習報告十篇

    專業:森林生態旅游年級:X級級姓名:學號:指導老師:王靈芝,楊明涵實習單位:云南熱帶作物職業學院 旅游經貿系實習地點: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實習:時間:X年月X日至X日實習內容提綱1熱帶花卉園概況2曼閣佛寺參觀 傣族的宗教信仰,小乘...

  • 生態實習報告集合(精選3篇)

    20xx年3月,我來到東勝園林花卉公司實習,這里是一家培育溫室花卉的公司,占地面積500㎡,有經理一人,副經理三人,組長10人,園藝花卉培育員50多人。...

  • 生態實習報告匯總(精選11篇)

    科技園簡介:傅家邊農業科技園是江蘇省十個省級重點農業科技園區之一,傅家邊農業科技園創建于1994年,傅家邊農業科技園區總面積12。8km2,依據丘陵山區的地理特征,將傅家邊農業科技園區規劃為中心展示區、生態果茶區、特色農業區、高新...

  • 生態實習報告(通用5篇)

    實習地點: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郝家營生態農業示范園實習目的:參觀當地的生態農業模式;了解無公害蔬菜的種植管理和栽培技術;了解農業生產知識以及蔬菜大棚管理技術。...

  • 生態實習報告3篇

    一江水養南北人,丹江口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質質量狀況不僅直接影響到該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直接關系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成敗。...

  • 桑田全生態自然耕作養蠶實踐報告

    通過對廣東郁南、乳源、翁源等地區桑田養蠶情況的觀察得知,由于長期的化肥使用或短肥種植,造成桑葉營養缺乏,養殖的蠶繭偏小,蠶蟲發病率彼大,且蠶絲質量品質不高,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實踐,較理想的方法,也有可能是未來桑蠶業...

  • 2017生態實習報告4篇

    一江水養南北人,丹江口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質質量狀況不僅直接影響到該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直接關系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成敗。...

  • 實習報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涞水县| 焦作市| 玉田县| 鄂温| 临清市| 阿图什市| 同江市| 大关县| 寿阳县| 兖州市| 弥勒县| 定襄县| 南宫市| 平顺县| 遵化市| 阿坝县| 隆昌县| 宜良县| 博白县| 临武县| 都昌县| 石台县| 榆社县| 东源县| 舞钢市| 凤阳县| 平谷区| 东乡族自治县| 偏关县| 福贡县| 辉南县| 松桃| 富蕴县| 温州市| 台东县| 台山市| 新巴尔虎右旗| 武鸣县| 金湖县|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