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管專業大學生實習報告范文(精選4篇)
工管專業大學生實習報告范文 篇1
通過此次實習,我了解到了做為一名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首先應該對“管理”這方面上的內容有著更多一些的了解與研究。我們工程管理專業傳授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土木工程技術知識,提供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訓練,培養具備土木工程技術和管理學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
我覺得就現在21世紀順應時代的發展性我們應該趨向去掌握各種各樣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和管理水平及管理技巧更是始終貫穿于整個項目過程中。因此,掌握工程項目管理知識并將其熟練應用到工作中去才能使該項目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也能使該項目團隊的整體素質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
首先來說說施工項目實習。
這次我們去實習的工地是靜蘭獨秀苑安置房二期29#-34#樓工程它是由柳州市龍建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建設。靜蘭獨秀苑項目是柳州市針對靜蘭城中村改造建設的安置工程,位于西江路北側。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二期總用地約126932.86㎡,地上總建筑面積為316607.65㎡,地下室總建筑面積74009㎡,總建筑密度為26.3%,容積率為3.0,綠地率為34.7%,可提供棚戶區改造安置住宅2472套。項目一期已建成,為多層住宅;小區二期在建,建筑層數由11-24層不等,其中18層住宅為主。
其實以前從來都沒有聽過‘安置房’這個詞,通過這次的實習,我知道了安置房,就是政府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對被拆遷住戶進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安置的對象是城市居民被拆遷戶,也包括征拆遷房屋的農戶。該工程屬于框剪高層、小高層結構。在整個參觀實習過程中我著重的詢問了關于模板的規定和底層基礎鋼筋的綁扎相關的問題。
模板的作用便是在結構的施工過程中,剛從攪拌機中拌和出來的混凝土呈液態,需要澆筑在與構件形狀尺寸相同的模型號內,這樣砼凝結硬化之后,才能形成所需要的結構構件,模板就是使鋼筋混凝土結構或構件成型的模型。
1、安裝牢固、尺寸準確,保證工程結構構件截面尺寸及表觀質量;
2、支撐系統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澆混凝土的重量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荷載;
3、構造簡單、裝卸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與安裝,和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等工藝要求。
4、模板接縫應嚴密,不得漏漿
施工過程中,支撐系統的基礎部分經常被忽略,特別是底層支撐基礎經常沒整平,且泥沙沒有夯實,這樣在上部荷載作用下容易下沉,從而導致平板變形,平整度不夠。
模板的支撐系統是保證模板面板的形狀和位置,并承受模板、鋼筋、新澆筑混凝土自重以及施工荷載的臨時結構。模板的垂直支撐主要有散拼裝的管支架,可獨立使用并帶有高度可調裝置的鋼支柱,及門型架。
底層基礎鋼筋的綁扎: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里鋼筋的接頭數只有25%,即4根鋼筋里只有一個接頭,另外接頭要盡量放在受壓區內。在砌墻的過程中,如遇到墻要轉角或相交的時候,兩墻要一起砌起來,在留槎的過程中可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則必須留陽槎,且要有拉結筋,不能留陰槎。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混凝的配合比,在天熱的時候要注意養護等等。
工管專業大學生實習報告范文 篇2
一、 調查目的
科學區角活動是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在科學區角活動中思維活躍,自由結伴、自由選擇、自由操作和探索材料,從中獲得科學經驗。幼兒通過對材料的擺弄和操作,其語言、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動頻繁發生,有力地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材料不僅是幼兒開展區角活動的物質條件,更是幼兒心智發展水平的重要物質支柱。教師在科學區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適宜以及對材料的使用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幼兒的科學探究興趣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因此,我以“X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分析”為題開展調查,旨在提升材料的使用價值,更好地促進幼兒發展。
二、調查背景
著名嬰幼兒潛能開發專家指出:微環境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發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他認為,真正能夠影響兒童發展的微環境,應當是適宜的、互動的微環境。兒童并不是被動地接受微環境的影響,而是具有主動選擇環境的能力和傾向。只有適宜的環境刺激,才能打開兒童心靈的窗口,使其接受環境的影響,才能使兒童與環境之間產生互動,進而促進兒童發展。因此,適宜性與互動性,構成了微環境影響兒童發展的基本的心理教育機制。
然而,在幼兒園,區域活動創設的是一個豐富多樣、多功能、多層次、具有選擇自由度的環境。它讓每個孩子有機會接觸符合自身特點的環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師也能在此過程中了解孩子,敏銳地觀察孩子之間的差異,個別化地指導孩子,使因材施教變為可能,也是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補充。
筆者在嘉興一幼北京城幼兒園進行了為期八周的教育實習,在此期間,該幼兒園也重點在做區域活動的工作,為本調查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三、調查內容
(一)幼兒園各年齡班區角的創設情況
1、空間利用:區角數量的適宜性;區角分隔、時間安排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區角內容的豐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層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師的選材水平
1、區角活動指導方案的制訂情況。
2、教師在幼兒區域活動過程中的材料利用度。
3、區域活動中投放的材料一主題活動的相關性。
(三)區域活動中投放的材料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1、對幼兒規則意識發展的作用。
3、 對幼兒參加區角活動的主動性與獨立性的作用。
3、 對幼兒在區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與合作能力的作用。
四、 調查范圍和對象
調查范圍:XX幼兒園。
調查對象:本次調查隨機選取X幼兒園中的6個班(小、中、大班各2個)的區角活動。同時,還向X幼兒園的多名教師進行訪談,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五、 調查方法
觀察法,訪談法,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
六、調查結果分析
(一) XX幼兒園對區域活動的要求正在提升
從與幼兒園領導們與教師的訪談中了解到,幼兒園對開展區角活動十分重視的占33.68%;重視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視的占22.57%。應該說經過這個階段的幼兒園年檢和省檢,幼兒園對開展區角活動的重視程度有了很大改觀。
(二)XX幼兒園的教師對區域活動有不同看法
在訪談過程,出現了兩種觀點:第一,區域活動是“集體教學的延續”、是“分組活動”;第二,區域活動為“自由游戲活動”、“學習性活動”。
通過相關文獻的查閱,了解到:區域活動 (area activities),也叫“活動區活動”,是上世紀70年代從美國引進中國教育界的新名詞。劉焱教授認為:“活動區意味著選擇的可能性,意味著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來決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興趣、自由選擇與自主決定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基本條件。”
因此,可以看出區域活動是一個整體概念的教育活動組織形式,既強調幼兒的自主性、興趣性,又提出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基本條件。也就是說,區域活動不僅僅是幼兒感興趣的,同時也蘊涵著學習的潛能。
(三) 各年齡段投放的材料內容無顯著差異,具有隨意性,無層次性。 區域材料的投放直接影響幼兒的活動興趣及發展,統計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無顯著差異。87.1%的教師能依據區角的特性投放品種較豐富的材料,以滿足幼兒自主選擇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較有目的性。90.8%的教師能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階段性地調整材料,以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主要問題是所投材料的層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較欠缺,具體表現在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類似,沒有體現年齡班特點,每個班的區角內投放材料的種類和數量太多,幼兒看著眼花繚亂的材料,情緒浮躁,無目的地擺弄很不利于孩子的發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適于個別操作,不利于合作行為的產生。
文獻資料表明,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經驗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活動區域中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時,要注意提供難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使材料“細化”,充分發揮活動材料的優勢。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便于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材料投放具有靈活性,安全性。
活動區投放的材料在種類上要具有靈活性。投放充足材料的同時,還要提供一些供幼兒生成游戲用的多種材料,以便幼兒生成自己喜歡的區角或選擇自己所需的材料,X幼兒園為幼兒提供“百寶箱”、“神奇的袋子”,供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如當幼兒發現棋類區缺少棋子時,就從“百寶箱”、“神奇的袋子”中拿出一個瓶蓋,以物代物,就會使游戲順利進行。同時在觀察中發現,98%的材料都是安全的,對幼兒無害。
(五)能夠引導幼兒參與活動區材料的投放
在投放活動區材料時,我注重引導幼兒參與,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我們打破了以往教師是活動區創設的主角這一現象,而是采取師生共同創設活動區、共同討論、協商活動區所需的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投放材
料之前,我與幼兒一起商量科學區需要哪些東西?幼兒的回答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放大鏡、萬花筒、望遠鏡、鏡子、地球儀、電池”到了第二天,幼兒紛紛從家中帶來了活動區所需的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六)區域活動投放的材料內容與主題活動內容較多相符合
主題活動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圍繞一個中心內容(即主題)來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作為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的兩種重要模式,有必要以整合的方式各盡所能,以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
從活動內容來看,主題活動具有多領域整合的特征,強調不同學科知識間的橫向聯系。而各個區域活動內容也涉及不同學科領域,為幼兒提供了自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表現更自然,有利于教師觀察和評估幼兒的發展,進而作出適宜于幼兒發展水平的教育教學決策,作為主題活動設計與組織的依據。
(七)不注重投放材料的“低結構性”
一般來說,高結構性的材料指向的操作程序更為明確,但它往往束縛了幼兒的想象和創意。而低結構性的材料是一些無規定玩法、無具體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象隨意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可以干變萬化地擺弄材料,嘗試不同的方法和程序:可以當作游戲中的替代品,或者當作操作的工具,這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推進幼兒的自主建構。
例如在觀察幼兒區域活動中發現的“包糖果”的活動,如果老師只為孩子們提供沒剪好的糖果紙和橡皮泥,請小朋友將糖果紙一張一張剪下來,讓孩子們學習分泥、搓圓或者做其他形狀的糖塊,再用糖紙按自己喜歡的方法把糖塊包好,對孩子的發展將會更有意義。
(八)個案分析
在建構區中,幼兒正在玩導彈插塑,有的插飛機,有的插寶劍天天無意中把一個插塑套到了手指上,剛剛好,手指好像變長了,很好玩,他把五個手指分別套上了不同顏色的插塑,五個手指好像都變長了。他把手一伸一屈地展示給周圍的小朋友看,小朋友們紛紛效仿。
這種情況下,插塑只是一種用來插的玩具嗎?如果我們說插塑就只是一種插來插去的玩具那就錯了,區域活動本身是一種幼兒學習性的活動,材料也應該是
讓幼兒自主玩的,幼兒自己發現插塑不僅僅是簡單插一下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加以引導的問:“小朋友們,導彈插塑還可以做什么呢?”
筆者通過兩個多月的觀察發現,只有讓幼兒真正成為區域活動的主人,伴隨著他們的才是愉悅、興趣,才能滿足他們自我發展的需要,才是最有價值的。
工管專業大學生實習報告范文 篇3
20xx年X月X日至X日是我們11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第二次實習。實習是師范生職前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通過實習,可以使師范生提前了解現代中小學教育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感受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與義務,也能夠指導我們怎樣才能把內容講清楚,怎樣才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會運用巧妙的方法來提出問題,并且這些問題和下一個問題能夠銜接上。在實習期間,我們坐在班級后面聽老師講課,其實這種聽課和我們以往的聽課是不一樣的,這種聽課并不是為了學習老師所講的知識,而是學習老師怎么樣講課,如何傳授知識,如何駕駛課堂,如何控制授課時間等。要學習的知識真的很多很多。
一、實習目的
教育實習是師范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重要的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專業教學法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本次實習活動的目的是讓我們這些師范專業的學生了解社會、初步接觸教學實際,增強對本專業學科知識的感性認識,獲得本專業教師教學初步的實際知識,為后續課程的教學作好準備也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訓練學生從事本專業課堂教學工作的相關教育教學技能,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豐富、發展教育教學理論和學校德育理論,培養學生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使我能夠從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更好的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初步的知識。/zl/轉載請保留
二、實習學校:XX小學
三、帶隊教師:
四、實習主要內容:
1實踐學校所學習的相關知識。
2熟悉相關教職工的工作。
3積累基層工作經驗。
4接觸學生,深入了解學生。
五、實習發現
1小學兒童有天性好動的特點,注意力很難集中,尤其是長時間集中。他們一節課只安排40分鐘左右,所以在規劃教案的過程中,要求教材中的難點、重點和要點做到簡明扼要,在課堂上要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引導學生當堂的內容當堂掌握。
2小學兒童的大腦發育還不夠健全,隨之而來的特點是活潑而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這就要求小學教師課堂調控力強,教學過程需要考慮添加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小學兒童的注意力。教師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很好的把握課堂氣氛,既不能太鬧,也不能過于沉靜死板。我在那聽了好幾位教師的課,盡管方式不盡相同,但各有千秋,效果都很好
3小學的課堂強調的是生動有趣,所以教師的ppt都與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相符合。小學教師可以運用音樂,動畫等教學媒體來輔助教學,以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
六、實習總結
1新的中小學課程標準已經實施幾年的時間,我們應該全面了解并深入探究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新課程標準,了解他們所學習的內容及要求,我們有所目的的提升自己。為以后從事教育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2鋼筆、粉筆及講課是教師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教學技能,但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新畢業的大學生基本技能水平的下降,所以在職前一定要加大力度培養師范生的基本功訓練。
3我們應該跟上時代,了解中小學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每個階段學生的個性特征,只有了解到他們需要什么,對什么感興趣,我們才能與學生友好相處,讓他們感到學習不是一種壓力而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七、實習的體會
1、我們一定要學習老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聽課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一些小學老師摒棄了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再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思路,老師們利用豐富的經驗和駕馭課堂的能力,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整個課堂充滿活力。同時,我們也發現這些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在教學課堂中完全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2、小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異常活躍。小學生由于自身的年齡特點,在課堂上表現的異常的活躍,當老師提出一些要求時都能積極的投入,對于回到問題也是爭先恐后,整個小學教學課堂朝氣蓬勃。
3、老師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我們注意到,在教學過程中,授課老師的眼神、動作、語言和神態都與學生的學習活動配合完美,老師通過用眼神和動作對學生的回答和思考進行鼓勵和引導,也向學生傳遞自己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的教學心情和課堂氣氛,從而帶動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思考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因此,教師學會與學生在眼神、動作、語言和神態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教學質量。
4、優質課的授課過程和我們的試講存在巨大的差別。無論是在課前的準備,還是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該具有的豐富理論知識和高超授課技巧,乃至在講課過程中出現突發情況的處理能力,都是我們所不能及的。因此,我們需要提高我們的相關教育教學技能,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豐富、發展教育教學理論和學校德育理論,培養自身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最后,我要感謝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對我們的培養,感謝學校給我們這次實習的機會,感謝所有教過我們的老師,謝謝你們。
工管專業大學生實習報告范文 篇4
見習目標:
熟練掌握幼兒園一日活動(入園、晨檢、盥洗、教學活動、飲食、午睡、游戲活動、離園 等)各環節工作內容、方法及保育措施) 。
見習日期:
2019年x月x日——2019年x月x日
指導老師:
前兩個禮拜我們去了xx市保育院見習,在幼兒園跟孩子們相處的日子里,有過很多難忘的記憶。孩子們純真的笑臉,稚嫩的話語,還有老師們優秀的教學方法,還有我們共同完成的各種環境布置……這些經歷都將成為美好的回憶刻在我的腦海里。
下面我就簡單說說在幼兒園對某些小事的體會吧。
1、第一次剛剛進入班上的時候,遠遠地就看見一個老師站在門口,聲音很甜很響亮地向每一個孩子問好:早上好,去洗手哦。每從家長手里接過一個孩 子,就幫他們把袖子擼起來。孩子們也會跟老師問好。然后就去洗手。我感到很吃驚,因為我沒上過幼兒園,不知道幼兒園是這個樣子的哦!居然會有老師站在門口迎接一個個孩子并一個個問好!吃早餐的時候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吃得很慢,就說;我來喂你吧?沒想到那個小朋友絲毫不給面子:我自己能喂!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到了下午吃點心的時候,老師把一塊塊切好的蛋糕發到小朋友的手里,我很奇怪他們怎么不吃呢?后來老師全部發完之后說:小朋友們請吃。小朋友們齊齊回答:謝謝老師!然后才張開小嘴樂呵呵地吃著蛋糕……現在的小朋友多幸福啊!在條件這么好的幼兒園里,他們一個個是如此懂禮貌,這樣的環境下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作為一名幼師,能夠把孩子們一個個教的如此文明懂禮貌,真的很了不起!
2、老師們一個個都多才多藝,唱歌跳舞,講故事彈鋼琴,畫畫……什么都行!這讓我很有危機感啊!每天午睡起床后,孩子們會在教室蹦蹦跳跳,又吵又鬧,這時老師會坐在鋼琴前彈幾個旋律,孩子們就乖乖坐好,小手放背后,老師再問一句:誰最棒?孩子們答:我最棒!然后老師就開始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做幼兒操。大公雞,穿花衣,花衣臟了自己洗……老師說,上課前要先把小孩子們安定下來,然后再開始講課這樣會更有效率一些。確實如此!
3、孩子們是最天真可愛的,跟他們在一起,很開心很快樂。印象最深的是劉詩穎,她是個短頭發的可愛女孩。每天她媽媽把她送過來時她都是哭著來的。中午睡覺的時候也要哄著才會睡:老師,外婆會來接我么?我說不會。“為什么不會?”然后哭得更厲害了!我說你再哭外婆就真的不來接你了,然后她才會慢慢停止哭泣。呵呵,小孩子怎么這么擔心家長不來接自己呀!真的是又好氣又好笑!我們班有兩個特別愛哭的小屁孩,一男一女。每天哭著來!但是偏偏我最喜歡他們兩個……可能家里教的比較嬌氣吧。但是他們真的很可愛。
4、態度比能力重要。幼師很幸苦,什么事情都要做。提飯、擦桌子、掃地、布置環境……我們去見習的時間恰好是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的時候,所以也是幼兒園最忙的時候。在那里打雜幫忙也很幸苦。王主任說的一句話讓我映像特別深刻:態度比能力重要。我真的是深有體會啊。在那里做什么事情幾乎都是要大家一起干的。所以團隊協作也很重要。幼師不僅僅要處理好與小朋友和家長們的關系,也要處理好同事們之間的關系。大家在同樣的地方干同樣的事情,就應該有團隊意識,你一偷懶大家就都偷懶,事情就會干不成了。所以手腳還是勤快點好吧!早點完成任務是好的。大家在一起也要互相體諒,比如環境布置的時候大家各抒己見,你覺得這樣好看他覺得那樣好看,最后到底怎么弄?還是要大家互相退一步才行的!
5、跟家長的關系很重要。我所在的小小班,有兩個老師,兩個保育員,一個實習生,一個應聘老師,再加上我這個見習生。焦老師說,其實吧,我們帶孩子呢,要讓孩子們對自己又愛又怕是最好的。怕,是指我們能夠壓住他們,作為一名老師要有老師的威嚴,愛,是要孩子們喜歡自己。這兩點很重要。我們這里這么多老師,家長或者孩子喜歡哪個,這是一看就看得出來的。跟家長嘛,要讓他們覺得你很重視他的孩子,他自然就會信賴你了。呵呵。難怪,每天早上家長把孩子送到焦老師手里都會跟她說幾句話:我們孩子中午睡得好么?有沒有聽話?排練的時候注意力集中么?這是藥,蚊子咬的時候幫我擦一點哦!……有時候有些家長還會帶吃的過來,有一次一個家長說:現在天氣熱了,幫你們幾個老師熬了點綠豆粥……家長們很貼心,老師們也很幸福啊!看著家長們跟老師的關系如此融洽,我想這也是一個優秀幼師應該具備的能力吧!
總之,通過這兩個禮拜的見習,收獲不少。感謝老師們給我們這個機會去體驗幼兒園生活。在幼兒園蕩秋千的時候真恨不得自己回到童年,好好體驗一下幼兒園的生活。現在的孩子們真是太幸福了!幼師面對的是一群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們,這樣綠色的工作環境讓我對幼教事業更加充滿了無限向往!要成為一名幼師,一名優秀的幼師。朝這個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