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習報告模板(通用3篇)
技術實習報告模板 篇1
第一章 實習目的
這次為期5天的實習時專業教學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本次實習主要有以下目的:
1 加深對自動化專業的認識,進一步了解本專業在生產建設中的作用與地位,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已學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2 掌握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方法,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了解本專業業務范圍內的機械制造企業的總體布局、現代工業生產組織形式、管理方式、工藝過程及工藝技術方法。對機械制造企業的生產組織與管理工作有一個初步認識。
4 了解制造技術領域的科技發展的新動態,了解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在機械制造生產中世紀應用。
5通過實習,使我們了解機械制造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特點,增強了我們熱愛勞動、熱愛所學專業的情趣。
第二章 實習內容
(一) 萊動內燃機有限公司
1 鑄造分廠:
了解鑄件生產的主要過程;氣體沖擊造型和氣體靜壓造型線的組織及工作情況;普通機器造型生產過程;型芯的結構及制備過程;鑄鐵的熔化極澆注;鑄件的清洗。
2 熱處理車間
了解零件熱處理工序的作用及安排情況;熱處理的工藝方法及設備;熱處理后發生的變化及對零件精度的影響情況;減小熱處理變形的方法 3裝備車間
專用設備、刀具、夾具及兩句的制造工藝過程及特點;各宗通用設備的結構特點及功用;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的結構及工作特點。
4油泵車間
單軸、多軸自動車床的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齒輪和齒條的加工;無心外圓磨床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平原、外圓和內孔的研磨。
5單缸柴油機的裝配
了解柴油機的結構、工作原理及使用性能要求;了解柴油機的裝配工藝過程,注意裝配線的組織形式;研究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的方法及其使用工藝裝備;了解裝備車間的生產組織和管理情況。
6 小件車間
凸輪軸的結構及主要技術要求;凸輪軸毛坯的制造方法;凸輪軸的加工工藝過程;凸輪軸的主要檢驗項目及檢驗方法。
(二) 山東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沖壓加工的生產特點;沖壓加工的工藝過程;壓力機的結構特點及工藝性能;沖壓模具的種類及結構特點。
(三) 福斯特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缸套毛坯的生產,主要了解離心鑄造的生產過程及特點。氣缸套的機械加工。
(四) 山東鴻達建工集團
主要了解各種建筑機械、工程機械、鋼結構的生產工藝過程。
綜上所述,實習內容可歸為:毛坯制造工藝、熱處理工藝、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機器的裝配工藝和工藝裝備的制造與維修。
第三章實習要求及安排
1 實習要求:嚴格遵守實習紀律和實習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確保設備安全和人身安全;注意交通安全。
按實習計劃要求認真完成實習中規定的各項任務,做好實習筆記與日記,實習中應勤觀察、勤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
尊重指導老師、尊重工人師傅和工程技術人員,虛心請教;
加強組織紀律性,自覺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一切行動聽指揮,服從安排,行動積極。
2 實習動員大會:20xx年4月8號下午
3 車間實習:20xx年4月11號至15號
4 聽取講座:20xx年4月17號至21號
5 寫實習報告:5月2號
第四章 公司簡介
山東萊動內燃機公司是國家大型一檔企業、一級企業,公司現有員工5200多人,占地面積23萬多平方米,總資產8.6億元,其中固定資產2億元。萊動是國家機械局以生產中小功率柴油機為主的大型骨干企業,創建于1943年,是中國最早生產內燃機的企業之一,也是第一個生產195型柴油機的廠家。96年,企業積極進行改組改制,與擁有80多億資產的中國華源集團公司成功地組建了一個新法人實體--華源萊動內燃機有限公司。98年,參與級建華源凱馬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這一縱向一體化的國內大型農機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與核心企業。同年6月,B股股票上市發行。
山東鴻達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是全國大型工業企業集團,全國建筑機械行業骨干企業之一。創建于1984年,現占地面積80多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員工3800人,總資產10.8億元。
鴻達集團主要產品:
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混凝土攪拌機、混凝土配料機、混凝土攪拌站、拖車式混凝土輸送泵、車載式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攪拌輸送車、混凝土臂架泵車、瀝青攪拌站、穩定土廠拌設備、壓路機、挖掘機、全液壓旋挖鉆機、垃圾壓縮車等。
技術實習報告模板 篇2
我叫,就讀于山西潞安煤炭職業技術學院,所學專業為采礦工程。20xx年6月份派遣至x集團x煤業公司生產地測科進行為期3個月的學習實踐工作,現將我對所在礦井的了解及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我實習所在的礦井位于山西省呂梁山脈南端,屬中低山侵蝕地貌。礦區主要山梁走向呈北東、北西向,總的地勢為北高南低。井田基本為南北向展布的長條不規則多邊形,南北長2.18KM,東西寬約1.85KM,井田面積KM2。礦井采用兩斜、一立井綜合開拓,主斜井主要擔負提煤、下料、提矸、進風等任務,兼做安全出口;副斜井主要擔負行人、進風等任務,兼做安全出口;回風立井擔負回風任務,兼做又一安全出口。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配備兩臺主扇,一臺工作、一臺備用,型號均為4-72-11NO.20B型,工作方法為抽出式。礦井瓦斯相對涌出量為3.43m3/t,絕對涌出量為5.19m3/min,二氧化碳相對涌出量為1.91 m3/t,絕對涌出量為2.88 m3/min,批復鑒定為低瓦斯礦井。井下排水由井底中央水倉主水泵集中向地面抽排,水泵共三臺,一臺運行,一臺檢修,一臺備用。排水管道為直徑80mm無縫鋼管,敷設兩趟,一趟工作,一趟備用。目前井下布置有3002綜采,3004正負巷掘進3個工作面。
3002綜采工作面位于井田東翼,工作面走向長265米,傾向長150米,主采2號煤,煤層傾角3°-8°,煤層厚度1.2m-1.45m,工作面選用99架ZY4000/09/21型掩護型液壓支架支護頂板,最小控頂距3.53m,上下端頭選用2架ZYT4800/14/28型液壓支架支護。超前支護選用DW25型單體液壓支柱配長2.4mп型梁支護。頂板管理方式為全部跨落法。選用MG200/456-AWD型雙滾筒電牽引采煤機落煤,運煤選用SGZ-630/320中雙鏈刮板輸送機、SZZ764/110型轉載機、DJL650型膠帶運輸機各一部。作業方式采用“三八制”作業,兩班采煤、一班檢修,每班一刀為一個循環,采用多循環的作業方式,日進4刀,即中夜班各2個循環,早班檢修。3002綜采面得運煤系統為:采煤工作面→3002運輸順槽→主運輸大巷→煤倉→主斜井→地面。排水系統為:采煤工作面→3002運輸順槽→主運輸大巷→井底水倉→地面沉淀池。通風系統為:地面新鮮風流→主斜井副斜井→運輸大巷→3002運輸順槽→3002工作面→3002回風順槽→總回風巷→回風立井→地面。
3004回風順槽位于運輸大巷右翼,東為礦井邊界,西為皮帶運輸大巷,南為3004運輸順槽,北為3002回采工作面。本煤層為2#煤上分層,煤層厚度穩定,平均厚度1.5米。本煤層地質構造簡單,煤層產狀較穩定,煤層傾角3°-8°,為近水平煤層,工作面無陷落柱、火山巖等其他構造。巷道斷面為梯形,凈高2.2m,上凈寬3m,下凈寬3.6m。永久支護采用鋼棚支護,臨時支護采用戴帽點柱進行支護。巷道掘進方法為鉆眼爆破法,分三次爆破成形。施工工藝流程為交接班→安全檢查→打眼→裝藥放炮→通風→敲幫問頂→臨時支護→出煤→支護延伸輸送機→標準化。工作面采用FBD-NO.4.5/2x5.5KW型局部通風機配合400mm阻燃性風筒將新鮮風流壓入工作面,保證工作面的正常供風。
3004運輸順槽位于運輸大巷右翼,東為礦井邊界,西為皮帶運輸大巷,南為未采區,北為3004回風順槽。其地質構造簡單。巷道斷面、支護方式、工藝流程、通風方式均與3004回風順槽相同。
我在生產地測科協助負責井下探放水與牌板管理,作業規程各種技術措施等資料的整理和編寫。每天對工作面掘進進尺及探水超前距離做詳細統計,及時發放探放水通知單。每周對井下33處頂板離層儀進行觀測并繪制動態曲線圖表。在此期間負責參與編制了3002綜采規程中端頭和超前支護的設計和3002綜采探放水設計及措施,建立健全礦井水文地質各項基礎資料。對井下單體液壓支柱和備用材料進行了噴號和分類掛牌管理。
三個月的學習實踐工作讓我受益匪淺,許多課本上有但不理解的問題在實習過程中迎刃而解,為我以后能更好的勝任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我一定不會辜負各位領導對我的期望,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做好本職工作,立足扎根于這片熱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后,愿我們的企業有更加輝煌的明天!
技術實習報告模板 篇3
畢業實習報告
姓 名:鄭 咪班 級: 電子21002學 號: 時 間: 20xx-01-05
目 錄
一 畢業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 3
二 畢業實習的要求 ...................................................................................................... 3
三 畢業實習的時間及地點 ........................................................................................... 3
四 生產實習過程 ......................................................................................................... 3
4.1 畢業實習的培訓以及學習 ............................................................................................. 3
4.2 實習產品硬件設計 ......................................................................................................... 4
4.3 實習產品的軟件設計 ..................................................................................................... 8
4.4 制作與調試 ..................................................................................................................... 9
五 實習產品的功能及指標參數 .................................................................................... 9
六 總結和體會 ............................................................................................................. 9
七 參考文獻 ..................................................................................錯誤!未定義書簽。
八 附錄 ...................................................................................................................... 11
8.1 實習系統的原理圖 ........................................................................................................ 11
8.2 實習系統的印制板圖 .................................................................................................... 11
一、畢業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畢業實習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以及其他任何專業十分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訓練,同時也是學生畢業設計選題及設計工作原始資料的來源,為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打下扎實基礎。認真抓好生產實習的`教學工作,提高生產實習教學質量,是提高學生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的重要環節。
1、鍛煉學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須的各種基本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 2、讓學生了解本專業業務范圍內的現代設計方法、調試方法、工藝過程及工藝技術方法。
3、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從實際出發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學生所學知識系統化。
4、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風。
二、畢業實習的要求
1.了解一個電子系統設計的流程和調試方法。電子系統是右一個一個的電子元件構成而能完成一定功能的電路,而一個電子系統的正常工作不僅需要硬件電路的正確連接,還需要軟件與之相協同工作,掌握所接觸限制系統(軟硬件)的工作原理,結構,安裝,及故障識別方法,熟悉基本電子系統的測試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系統規劃軟件和相關軟件的使用。
2.了解所選電子器件的參數和應用場合,以及選擇元器件的一般原則及和應用。 3.了解本專業先進的設計方法,和學習最新技術的方法。
4.通過網絡資料的查詢和向導師的詢問、圖書館技術文檔的查詢參觀,了解電子設計、通訊及網絡技術、系統調試的發展情況、使用情況、新成果新技術的應用情況。
三、畢業實習的時間及地點
實習時間:20xx年12月22日~20xx年1月12日 實習地點:武漢肯納電子有限公司
四、生產實習過程
4.1 畢業實習的培訓以及學習
理論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資料的查詢去了解系統的原理,以及這個遙控小車的各個主要模塊,明白遙控小車要實現的功能、實現這些功能的方法。例如,實現小車的轉向,可以通過改變左右輪子的轉子的速度來實現。而用單片機去控制小車的速度,是通過單片機去控制脈沖的寬度從而控制小車的速度。
實踐主要是通過三個步驟去完成的。首先,用protel繪制原理圖和印制板,在這個過程中了解了電路原理以及系統的構造。而后,通過對印制板的焊接,熟悉各種器件的封裝和功能,以及焊接元件的技巧。第三,通過軟硬件的調試,進一步去學習程序的編寫和軟硬件調試的方法。
在實習當中,從電子系統的設計,到自己動手設計自己的電路板,再到后來的程序的編寫以及軟硬件的調試,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個遇到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感觸最深的便是實踐聯系理論的重要性,當遇到實際問題時,只要認真思考,用所學的知識一步步探索,時完全可以解決遇到的一般問題的。這次實習的內容包括電路的設計、印制電路板的繪制、電路的焊接、以及軟硬件的調試。
在這次實習中,學習了實現一個遙控小車個系統的方法,通過紅外方法,去控制小車的速度和轉向,以及如何在系統處于危機狀態時,進行報警。這不僅僅涉及到大量的硬件知識,了解紅外的解碼和方法,號牽涉到軟件的設計等。
4.2 實習產品硬件設計
單片機最小系統
單片機最小系統包括單片機晶振電路和復位電路。晶振電路為單片機提供時鐘,芯片使用24M晶振。復位電路是保證每一次上電時,電路都能夠回到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這個復位電路中設置了上電復位和按鍵復位,上電復位是在上電時,利用電容的特性,給復位腳一個短時間內持續的高電平,讓單片機內的各個寄存器回到一個穩定的狀態。按鍵復位,當系統出問題時,可以通過按鍵復位,使之回到一個穩定的狀態。各個器件的連接遵照原理圖布線,再PROTEL繪圖中為了防止連線過多而看起來過于繁瑣,所以在需要連接兩個器件上標注相同的名字連線,則系統能識別兩器件相互連接,這樣既方便布線也看起來美觀。
本設計各個單元的模塊連接如圖4.1所示:
IC3
4.1 單片機最小系統
紅外接收模塊
該模塊使用一體化紅外接收頭,其電路如圖4.2所示。瓷片電容104為去耦電容,OUT即是解調信號的輸出端,直接與單片機的P3.7口相連。有紅外編碼信號發射時,輸出為檢波整形后的方波信號,并直接提供給單片機。
4.2紅外接收模塊電路
紅外接收的波形如圖4.3,當發射器按鍵按下后,即有遙控碼發出,所按的鍵不同遙控編碼也不同。這種遙控碼具有以下特征:采用脈寬調制的串行碼,以脈寬為0.565ms、間隔0.56ms、周期為1.125ms的組合表示二進制的“0”;以脈寬為0.565ms、間隔1.685ms、周期為2.25ms的組合表示二進制的“1”,解碼的關鍵是如何識別“0”和“1”,從位的定義我們可以發現“0”、“1”均以0.56ms的低電平開始,不同的是高電平的寬度不同,“0”為0.56ms,“1”為1.68ms,所以必須根據高電平的寬度區別“0”和“1”。如果從0.56ms低電平過后,開始延時,0.56ms以后,若讀到的電平為低,說明該位為“0”,反之則為“1”,為了可靠起見,延時必須比0.56ms長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