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用品的副作用實踐報告
編寫人:葛云鵬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追求美貌的現代青年也越來越多,各種可愛,各種妖嬈的背后,一定離不開化妝品的幫助,但是對于它的真正了解又有多少呢?對于它的副作用又知道多少呢?對于這個歌問題,做出以下報告。
那么什么是化妝品呢,我們系統的了解一下, 化妝品是指以涂抹、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散布于人體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膚、毛發、指趾甲、唇齒等,以達到清潔、保養、美容、修飾和改變外觀,或者修正人體氣味,保持良好狀態為目的的化學工業品或精細化工產品。化妝品中使用較多的防腐劑甲醛是一種常見的致敏劑,雖然很少有化妝品把甲醛作為防腐劑使用,但化妝品中許多其他防腐劑在使用后,同樣可以釋放出甲醛。作為危害人體健康的一大殺手,在化妝品中竟也有。所以要慎用化妝品,那么生活中的化妝品有哪些呢?
按使用目的分類按使用目的分類按使用目的分類按使用目的分類
1. 清潔化妝品 用以洗凈皮膚
2. 毛發的化妝品。這類化妝品如清潔霜、洗面奶、浴劑、洗發護發劑、剃須膏等
3. 基礎化妝品 化妝前,對面部頭發的基礎處理。這類化妝品如各種面霜、蜜,化妝水,面膜,發乳、發膠等定發劑。
4. 美容化妝品 用于面部及頭發的美化用品。這類化妝品指胭脂,口紅,眼影,頭發染燙、發型處理、固定等用品。
5. 療效化妝品 介于藥品與化妝品之間的日化用品。這類化妝品如清涼劑、除臭劑、育毛劑、除毛劑、染毛劑、驅蟲劑等。
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接觸到的,那么在詢問醫師后,我們了解到了它們的實質:化妝品(包括各種洗發、染發劑、護膚霜脂、洗面奶、指甲油等)都是化學合成品。它既有對人體保護和美化的功能,也會揮發出各種有害物質,對人體皮膚有較大的刺激作用,有的還會引起皮膚水腫、瘙癢、斑疹等“化妝品皮炎”。生活中常見的化妝品多由各種色素、香料,以及防腐劑、殺菌劑等原料加工而成,有些特殊用途的化妝品中還要加入育發、染發、燙發、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曬等成分。有的人使用后,往往會出現面頰紅腫、流水、瘙癢、皮炎等損傷面容或引起皮膚變態反應,尤其是長時間使用染發劑,不僅易引起接觸性皮炎,還會引起其它一些疾病。在化妝品中要數染發劑的副作用引起的過敏反應最多了。據調查,大量使用染發劑易患血液病和霍奇金病。因此,不應輕視化妝品的副作用。一方面要盡量少用,不要濫用;另一方面要細心選擇,一定要選用質量好、副作用小、適合自己皮膚特點的化妝品。對本身有皮膚過敏史者尤其要小心,如果一旦發現化妝品對白己皮膚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副作用還有一個來源就是使用不當導致變質。通常化妝品最主要的成分是油份和水分,微生物的滋生也需要水,因此只要含有水分,就會造成化妝保養品的細菌污染、酸敗,其他如甘油、多元醇類等保濕成分既可提供細菌等微生物的碳素來源,而蛋白質、氨基酸等主要成分則提供微生物最好的氮素來源,在使用化妝品期間,產品開關與手指直接接觸的機會可能近百次甚至更多,非常容易加速細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因此若不適當添加所謂的防腐劑或者是抗菌劑,便容易造成化妝品的氧化或污染變質。 化妝品中所含的化學成分直接刺激皮膚或因過敏反應引起的皮炎,或經皮膚吸收后引起的全身毒性反應。
化妝品的副作用比較常見,最多見的是皮炎,又稱化妝品皮炎。但由于長期使用化妝品而引起血液和內臟器官損害,甚或引起癌癥者,尚少報道。由于人類長期接觸外界因素太多,有時很難判斷是否因化妝品造成,故化妝品副作用的發生率很難估價。有報告,使用一個月的化妝品后,大約100萬使用者中可有680人發生副作用。 影響化妝品皮炎發生的因素 化妝品皮炎的發生,可由于化妝品成分的原發性刺激、變態反應性、光毒性和光變應性等機理引起。
那么對于影響化品的因素具體有哪些呢?
影響其發生的因素有:
①化妝品與皮膚接觸時間的長短。接觸時間長者易引起反應;
②皮膚的部位。某些特定部位的皮膚較易發生反應,例如眼周圍皮膚;
③化妝品堿性的強弱。堿性強的化妝品易引起反應。例如脫毛劑和直發劑,其ph值在12或12以上者易引起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