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暑期實習報告(精選3篇)
電信暑期實習報告 篇1
今年3月有幸被愛因斯特(中國)組織選中,于7月12日至10月8日在芬蘭Oulu的NK Cables 公司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實習培訓。
芬蘭是NOKIA的故鄉,其電信行業是十分發達的。所以,在NK Cables公司里,我有了十分好的機會對于現代化通訊電纜與其接口(Connector)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想,這個世紀是一個通訊信息的時代,進行這 樣的培訓是有很多好處的。開始的幾個星期,我系統性的從理論上了解了不同的通訊電纜與其接口設備,然后,為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對于電纜及其接口的實物 進行了實地的考察與文檔編撰,并且積極地配合著公司人員進行電纜的測試試驗。同時,為了幫助NK Cables公司為其產品進行更好的宣傳,我從網上自學了關于DVD的詳細知識,并且對于DVD技術作了一場報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由于NK Cables公司在中國也有一些生產部門,我幫其作了一些中譯英的工作,便于其更好的了解中國的發展情況。3個月下來,我想,在技術上,我最大的收獲就是 真正了解了通訊電纜及其原理。
在芬蘭生活的3個月里,對于芬蘭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切身的體驗。畢竟是屬于北歐的國家,似乎和世界離的比較遠,顯得十分的寧靜。我去的3個月,是 芬蘭的夏季,人們都很酷愛坐在溫暖的太陽下,充分享受著到了嚴冬難以得到的陽光。芬蘭人的幾大樂趣,一是桑拿(芬蘭浴),他們喜歡在一天勞碌之后,在自家 的小木屋里充分地讓熱氣滲透到自己身體里每一個細胞,真正的得到放松。二是喝啤酒加吃烤腸。也許是因為芬蘭是一個高福利的國家,所以,他們更加會享受7。 5小時工作后的時光。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與自然的接近程度。不管男女老少,他們似乎都很愛在周末或者假日的時候,上山采摘滿山遍野的草莓或者是蘑 菇。原來以為這樣高度發達的國家,人們應該更加習慣于高水準的現代化生活,人人都有一部手機的社會,在我腦海中,似乎應該更加遠離了自然。但是我發現我錯 了!他們的生活更加的屬于DIY。他們會不辭辛苦的將一個下午的時間都用來采摘草莓,然后回到家后,自己釀成果酒或者制作果醬等等。我想,和他們比起來, 我原來的生活似乎離自然太遠,迷失于這座鋼筋水泥的城市。一時的感嘆吧!我想!芬蘭人的性格有些內斂,但是,我認為他們還是很友善的。在OULU這座不大 的城市里,還有著一個中芬友好協會,在8月底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該協會還邀請了所有在OULU的中國人進行了一次以燒烤為主的聚會。
同時,生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工資,我真正懂得了省吃儉用。節省了2個月的工資,與另一位在芬蘭進行愛因斯特培訓的好友去了一趟巴黎。我們最大的 感慨是,在我們那么年輕的時候,用自己的勞動賺來的錢,可以到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看見了傳說中的埃菲爾鐵塔,凱旋門,巴黎圣母院等等的建筑,真的是太值 得驕傲的一件事情。這是一種對自己的肯定,以及對于自己未來信心的一種來源。在此,我真的要感謝愛因斯特組織與浙江大學,可以給我那么好的一次機遇。
在芬蘭生活的一段時間,也遇見了一些中國人,大家在國外生活,其實都很累。但是,他們卻給予我很大的幫助,比如幫著我找房子(OULU的房子實 在很難找,雖然芬蘭愛因斯特組織也在幫我,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還是沒有成功,多虧了在OULU的一幫中國朋友),在(20xx最新信管專業實習報告)此我也想向他們表達我最最衷心的感謝。 曾經聽說,中國人3個人在一起,就成了蟲。但是現在我卻不這么看,在OULU的中國人,他們都相互鼓勵著,支持著,在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上,消除了彼此的 空虛。
簡述了一下在芬蘭的生活,下面有一些自己的感想。
一.關于學習方面
1. 感謝教學研究科為我們安排了很豐富的基礎課程的學習。
a) 現在的社會需要的是綜合性的人才,所以,我們不能只滿足于自己的專業課的學習。在去芬蘭之前,由于研究科的自由選課制度,我選修了一些關于通信方面的課 程,讓我在芬蘭學習通訊電纜知識的時候,省了很多的力氣。同時,研究科幾乎在每一個學期都給我們提供英語課,這樣,使得我們的英語應用水平得以不斷的提高!
電信暑期實習報告 篇2
時間:
20xx.8.24—20xx.8.30
地點:
口腔醫院門診部牙體牙髓科
內容:
導醫
導醫經歷:
天去的是呼叫系統,即咨詢處。剛開始對病人的問題幾乎是一無所知,但是在師兄師姐們的帶領下,我也逐漸熟悉了各個診室的位置以及怎樣從掛號單上判斷是哪個診室。也逐漸記住了各樓層的科室分布、掛號處的分布。經過半天的鍛煉我基本上可以應對患者們提出的問題。這讓我很開心。接下來我每天去了一個診室。但是由于我專業知識不夠,大家都不會給我分配太多的任務。我只是偶爾幫忙拿個東西、換個口杯或其他這樣的工作。護士姐姐們經驗都很豐富,有過來咨詢的患者她們也就回答了。我能幫上的忙不多,覺得有些慚愧。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觀察老師們或師兄師姐們的治療。我看到了很多根管充填。還看到了幾例補牙。還有一個切齦術。收學獲習很網大。
導醫感觸:
感觸醫生高超技藝這次見習讓我深刻感受到用“心靈手巧”這幾個字形容口腔醫生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我去的是牙體牙髓科。這個科室常見的病例是根管治療和補牙。醫生們操作的平臺不過是面積不到一平方厘米的牙齒里面的一個小洞。而他們用的器械大部分也是很小的很精密的,必須要手很巧才能完成這樣的操作。一個根管直徑不過一二毫米,卻要填充進去很多牙膠尖和其他材料。而老師們的操作很嫻熟,就可以在細細的根管里活動自如,靈活地填補和取出各種東西。他們的技藝不禁讓我有些嘆為觀止了。還有一次看到一個老師補牙。用跟牙齒顏色非常接近的材料代替缺損的牙齒,按照牙齒本來的形態,把材料安放到相應的地方,再用工具多次修飾、從各個角度觀看。最后做出來的牙齒真的是可以以假亂真。大概只有口腔醫生自己才能看的出來是一顆假牙齒。我覺得他們治療一個病人,就像是完成一件藝術品一樣,精雕細琢,過程有可能很漫長很耗費時間和心思,但是最后看著做出來的成品,自己心里卻體會到了最大的喜悅。
感觸護士周到服務這次見習接觸的護士姐姐們也很讓我佩服。以前想當然地認為對人和藹是一點都不困難。但是真的到了醫院卻發現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天我熱情高漲,對每個病人真的是盡自己最大努力服務周到。但是隨著一天天工作的勞累,就開始變得煩悶起來。每天回答的問題幾乎都有固定的答案,時間久了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復讀機。于是見到病人說話能簡短就簡短;能不說就不說。而且開始見到病人都是微笑服務,但是后來我覺得掩蓋在口罩下面的表情即使微笑也不會讓人看到,自己的微笑也得不到回應。于是有了口罩的掩蓋,我的表情一度很冷淡。但是護士姐姐們很讓我佩服。她們天天跟病人打交道,跟病人交流時的用語也是只有固定的那么幾句話。但是她們不因為自己的厭倦而改變態度,始終熱心對待病人。而且她們跟醫生配合十分之默契,醫生很少說要什么東西,因為護士們都會提前準備好。這樣看病的效率就非常之高。
感觸求學學無止境這次見習還讓我體會到了一個詞“學無止境”。開始我跟的是教學號,也就是一個老師帶一些研究生或博士生。看著這些師兄師姐們的操作,我覺得他們已經很厲害了。但是接下來幾天又見到“名老專家”們的治療,他們真的是更技高一籌。他們的操作更嫻熟,觀察更仔細,定位更準確;而且,他們對待病人的態度更好,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從而我覺得醫學這個科目真是一個讓人可以,而且必須終身學習的科目。經過進入大學校門之前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和進入大學以后七年或者更長的漫長求學之路,等到畢業的那時候我們可能覺得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在別人眼里經過這么多年學習的醫生也已經很厲害了。但是其實我們剛畢業的那個水平和這些高水平的專家們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在這之后的人生路上我們還要不斷學習,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感觸病人需要呵護幾天的經歷讓我看到了病人的“弱者”形象。來醫院的病人,不管工作崗位、社會地位、個人收入、生活環境如何,在這里似乎都是同一個形象。他們都很尊敬地對待醫生,臉上總寫著一臉焦急,醫生要求陳述病情的時候總是盡力地多說一點,直到醫生說好幾次“曉得了”才會停下。在一個病人的工作崗位和生活圈子里,他也許是一個很優雅的人,也許是一個很張揚的人,也許是一個很沉默的人,但是在醫院里,所有這些性格特點似乎都看不出來。在面對自己的身體時,人往往是最本質的,最真實的。在醫院里,來看病的人,不管是誰,他們面對的是自己的缺陷,自己的身體發膚。這時候他們是弱者。是柔弱的。而能夠補救他們缺陷的,就是醫生。這個想法每每讓我反思自己對病人的態度,讓我想起希波克拉底誓言那莊嚴的誓詞。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面對此時的“弱者”我們醫生擔負這很艱巨也很神圣的任務。
我的想法經過這次導醫我認識到動手的重要性。我覺得自己的動手能力很差,以后要注意鍛煉動手能力,一定要自己找機會多練手。另外還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交流溝通能力。這些對于一個醫生來講也是至關重要的。
導醫印象這次導醫是次時間較長呆在醫院,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初步了解了口腔醫學的分科情況以及牙體牙髓這個科室的常用材料和器械。對治療過程也有了一個很粗略的了解。雖然這些知識都很淺薄,但是我相信在以后學習專業知識時我會回想起這次導醫的經歷,而且這次導醫讓我接觸到的東西可以對以后的學習有所幫助。
這次暑期實習安排的導醫活動讓我受益匪淺。醫院里的老師們和師哥師姐們看到我們有這樣的機會也很羨慕。我覺得我沒有浪費了這次機會,自己有了很大的收獲。次社會實習的經歷就讓我體會到了它的重要性。它是我們在課堂之外另一個學習的機會。如果有機會,以后一定要多參加社會實習活動。
電信暑期實習報告 篇3
暑假已經到來了,在這個暑假里,我選擇了到醫院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本次的活動,讓我學到了很多,動手實踐比在校園學習吸收的快。
今年暑假的社會實踐并不是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但卻是我以一名醫學生的身份到醫院進行與我自己專業相關的一次實踐。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社區醫院的針灸科進行實踐活動。在學校我們學習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雖說有些實驗活動,但尤其對我們大一學生來說,真正動手實踐的機會并不多,更別說與患者接觸了。作為一名醫學生、日后救死扶傷的醫生,我們不僅要有一流的理論知識儲備,更要通過親身實踐體驗,才能讓自己進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自己的韌性,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這就是我們參加社會實踐的真正目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么所學的就等于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后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在針灸科的學習,我已經能熟練地為患者取針、拔罐、做電療,雖說不能真正為患者做針灸、小針刀治療,但我也從中體會到了做一名醫生的不易。針灸科室里一天到晚彌漫著艾灸的香味,就診患者常常會被熏的流眼淚,但這一切對醫生護士來說早就習以為常,一天幾十個病人的門診量常常讓針灸科的主治醫師忙的焦頭爛額。這讓我不禁感慨,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需要的不僅是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臨床經驗,更需要一個強健的體魄與超強的忍耐力。
雖說醫生在醫院工作,環境局限在一個小小的科室里,但常常能與天南地北的患者接觸,所以視野還是比較開闊的。來中醫針灸科治療的患者大多是一些患有頸椎、腰椎疾病的患者或是一些中風后進行康復治療的患者,另外因為針灸治療對于一些急性拉傷的患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所以經常能夠看見進來時叫痛連天的病人回去時已經面露喜色,連聲向醫生道謝的場景。
通過這次的實踐,不僅讓我接觸到了病人,更堅定了我學用并重的理念。人體是一部精密的機器,只有充分了解身體每一部分的構造,不斷實踐后,才能做到下針有神、下刀有神。而我本次實踐的最大體會就是:醫學知識不進行實踐,學起來比較困難,如果理論學習與實踐相互交替進行,不但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同時也會增加同學們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