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類實習報告(精選3篇)
音樂類實習報告 篇1
20xx年x月x日至6月30日,我在xx縣音體美中學初二(2)班進行了為期近三個月的。
音體美中學座落于xx縣縣城南星路中段。學校占地45畝。建筑面積12000余平米。學校現有標準教室28個,專用教室18個,教學樓班班有投影儀,教學樓集教學、辦公、閱覽、實驗于一體。學校實行的是寄宿制。學校現有在校生1788多人。音體美中學師資力量雄厚,教職工103人,任課教師88人。中高級教師10人,中級教師93人,省市級骨干教師5名,縣級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11人。
我在那里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兩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工作
我實習的班級——初二(2)班,全班有56個學生,是一個很優秀的班級,他們的語文老師,也就是我的指導老師同時還是政教處副主任,頗受關注,他們使用的又是我所不熟悉的新教材,這些都讓我頗感壓力,因為我作為他們的實習老師,總是要給他們上課的。雖然我生性不是很內向,但是站在講臺上,有那么多的眼睛看你,我還是會感到緊張。所以第一次試講時,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通過指導老師韓秀麗老師的幫助和鼓勵,我慢慢放開了一些,從心理上克服緊張情緒,不怕出錯,終于可以去講了。由此,我覺得人必須首先敢于去表達自己,不要擔心出丑、丟面子,上了講臺以后,下面有那么多雙眼睛盯著你,期待著你的表演,所以一定不能膽怯,要鎮定從容,大膽地去說去講,自信地去說去獎。即使自己并不確定某些知識點正確與否,帶了講臺之后也不能表現出來。決不能猶猶豫豫,粘粘糊糊。要做到一點——敢于表達自己。
但是怎樣才能上好課,怎樣才能教好他們,又是是我面臨的一個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思考之后,我決定先從指導老師的上課風格入手。既然指導老師教的這么成功,學習他的方法、吸收他的經驗自然是一條捷徑。實習開始的兩周,我便專心聽指導老師的課,揣摩他的教學風格。指導老師也很負責,很熱心地告訴我怎么聽課,在課堂上如何觀察學生,如何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適當的反應,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呢,指導老師的教學風格是把課堂話語權交給學生,用他的話說就是一節課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在聽都能聽明白都能學到東西,這堂課就算成功了。至于如何把話語權交給學生,主要就是采用教師點撥法,即設問析疑。所謂設問析疑,是教師首先由一篇課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回答、分析疑問并由此轉入另一問題,最后把學生引導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中。通過這種設問析疑,在加上適當的討論,某些課文再結合文體特點,采用品味法、朗讀法進行教學。法國教育學家第惠多斯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勵、喚醒、鼓舞聽課者呢?
讓他們參與課堂,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惟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的融入課堂,惟有這樣,學生的語文水平才會有所提高。設問析疑無疑是一個較好保證學生參與課堂的一種的教學模式。經過多次實踐,我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頗多好處,具體的說有助于學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見,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了學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發展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鼓勵學生專心地有禮貌地傾聽,使學生的想法和體驗得到了尊重,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共同創造者。總的說來設問析疑可充分增強學生的創造性、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學生的主動性。
在文言文的教學方面,指導教師韓老師很注重誦讀法。讓學生反復的讀,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鑒賞,在讀中受到熏陶。對那些優秀篇章、名言佳句可反復誦讀體味,做到“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味,乃至愈讀愈有味,趣味無窮。”例如教學《岳陽樓記》這樣的名篇,指導教師就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駢句整齊、瑯瑯上口的特點,領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以及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宏大抱負。讀時要求學生要“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進一步做到有輕有重、抑揚頓挫的讀出感情來,大大增強了閱讀的形象感、意蘊感和情趣感。對要求背誦的文言文,韓老師還加強背誦的指導。其中我了一下讀文言文還要遵循誦讀的步驟和規律。第一,讀準字音;第二,讀清句讀、讀懂文意;第三讀美意境與情感。
音樂類實習報告 篇2
自20xx年xx月進入電視臺播音頻道,在前輩們的幫助下,經過我不斷的學習理論知識和參與社會實踐,我的綜合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我努力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功底扎實、知識結構完善、適應能力強、具有團體協作精神的青年。從出鏡、配音、撰稿到后期編輯,我親身參與了全部工作,真正地了解電視節目的整個制作到播出的過程。最 讓我難忘的是參與了大型直播的導播工作,在這次的直播中,我深切的感受到配合、協作和團結的精神是多么的重要。
總而言之,在播音頻道實習,讓我獲益良多。現在即將畢業,走進社會,我對接下來的工作和生活有所期待,并會更加努力應對。感謝演藝學院,感謝電視臺播音頻道。
音樂類實習報告 篇3
今天,老師通知我們要去本校附小見習一節音樂課。于是下午,我們懷著一絲緊張、一絲興奮來到了上師大附小
其實在這之前,我們在上一節叫藝術原理的課時,老師不乏給我們看過一些我們的學長學姐實習時候的攝像。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多學多看多吸取經驗,以至以后我們自己去實習,自己站到這個三尺講臺上的時候,不再不知所措,不再毫無章法。而如今,讓我實實在在的親身去感受一場見習,讓我感到十分高興。
可能,在世人的印象中,音樂課由于不是一門主課,它不在教學升學計劃中,因此,在中小學中它并不特別受到各方面然門鎖重視。長期以往,便造成人們覺得音樂課是一門教起來很輕松的課,根本不需要備課,上課只要隨便拿張CD放一放,或者隨便教兩首歌唱唱就算了的課。而如果一直這樣,世人不重視、教師沒有熱情。那么在學生心中音樂課也將淪為一節可有可無的課。事實上,在我高中的時候,我們學校的音樂教師確實沒有盡力給我們上課,而只是帶我們去一間在我們學校屬于比較偏僻的教師,然后讓我們在里面自由活動,不要太吵就可以了。有這也是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音樂課感到很失望。
而今天這場見習,使我又對音樂課燃起了希望,也對將來上好每一節音樂課點燃了激情和期待。在小學的課堂中,紀律是很難把握的,然而我在見習時所看到的那位老師讓她的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去想其他,學生的熱情跟著老師翩翩起舞.還有她的新課程的思想鋪滿課堂,我當即就對這樣一位老師肅然起敬,我真的很
佩服她.我認為小學教育特別講究藝術性,就象一個演員,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而小學同學那語言表達不是等閑之輩都能隨便接受明白的。于是,掌握小學生心理活動,了解他們所處時代的用詞用語,包括甚至某些“新名詞”,都是讓老師與學生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的有效手段。
據那位老師課后跟我們講:備好一節課其實不容易,尤其對于一個經驗尚淺的年輕教師,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都不一樣,理解和接受能力也有高低,還有最難克服的'是小學生的注意集中力時間短,并且每個小朋友的注意集中時間都不盡相同,這就給我們教師上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備課要注意的事項,要多聽多看。學多點東西充實自己,在上課時才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再能在面對他們的“童言無忌”時從容不迫。老師還對我們說備好一節課要首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要別人。這就充分體現了現在的老師對他們所上的課的用心程度。如何設計好這節課的方案:要在這節課中囊括教學所必須的知識,同時也要注意到它的趣味性、時間的控制等。熟練地掌握一些多媒體教學軟件,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多媒體教學越來越流行,幾乎深入到了每個學校。所以熟練地掌握幾種多媒體教學軟件是非常必要的。多媒體可以讓教學更生動更有趣也更直觀。對學生們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有很大的幫助。上課時語言要流暢清晰:如果老師在上課時老師說話磕磕巴巴,含含糊糊,怎能控制住學生的調皮?怎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等等這都是一個優秀的老師所要學習的。
通過這見習活動,切身感受一次老師教課,親耳聽了老師給我們講解經驗和教誨,我真的覺得獲益頗多。說一句比較俗的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但是這確確實實是我的真實感受。孩子是祖國的花朵,而老師就是那個辛勤培育他們并且伴隨他們成長的園丁。我為教師這份職業而驕傲,雖然我如今還不能算上一名教師,但是我這朝著那份光輝燦爛的職業而努力,孩子們,你們聽到我的腳步聲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