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車間實習報告范文集合(精選3篇)
關于車間實習報告范文集合 篇1
一、實習內(nèi)容
1. SMT技術(shù)的認識
SMT全稱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中文名表面貼裝技術(shù),是目前電子組裝行業(yè)中比較流行比較先進的技術(shù)和工藝。它是一種將短引腳或者無引腳的貼片元件安裝在印刷版表面,再通過回流焊加以焊接組裝的電路連接技術(shù)。其主要的優(yōu)點是:①組裝密度高,電子產(chǎn)品體積小、重量輕,由于貼片元件的體積和重量只有傳統(tǒng)插裝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電子產(chǎn)品體積縮小40%~60%,重量減輕60%~80%;②可靠性高、扛振動能力強、焊點缺陷率低;③高頻能力好,減少了電磁和射頻干擾;④易于實現(xiàn)自動化,提高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省材料、能源、設備、人力、時間等,降低生產(chǎn)成本。
2. 元器件的識別
①SMT車間內(nèi)的元器件主要是貼片元器件,所以采用數(shù)碼法表示,即用三位數(shù)碼標示,數(shù)碼從左到右,第一第二位為有效值,表示數(shù),第三位表指數(shù),即零的個數(shù),單位為歐。
還有一種示數(shù)方法為色環(huán)法,一般用于穿孔插件元器件。原理是用不同顏色的帶或點在電阻器表面標出標稱阻值和允許偏差。國外電阻大部分采用色標法。具體對應示數(shù)如下:
黑-0、棕-1、紅-2、橙-3、黃-4、綠-5、藍-6、紫-7、灰-8、白-9、金-±5%、銀-±10%、無色-±20% 當電阻為四環(huán)時,最后一環(huán)必為金色或銀色,前兩位為有效數(shù)字, 第三位為乘方數(shù),第四位為偏差。 當電阻為五環(huán)時,最后一環(huán)與前面四環(huán)距離較大。前三位為有效數(shù)字, 第四位為乘方數(shù), 第五位為偏差。 ②鐵氧體電感,是一種特殊電感,早期又叫磁珠,具有電感的性質(zhì),又有自身的一些特性。即有很高的導磁率,通常用在高頻電路中,通低頻阻高頻。
陶瓷電感,耐溫值高,溫度恒定。 線繞電感,體積小、厚度薄、容易表面貼裝,具有高功率、高磁飽和性、高品質(zhì)、高能量存儲、耐大電流、低電阻、低漏磁特點;并且具有良好的焊錫性及耐熱性。
③特殊元件放于干燥箱中,濕度<10%。
3. SMT常用知識
①進入SMT車間之前應該穿好防靜電衣和鞋,戴好防靜電帽和手腕。靜電的產(chǎn)生主要有摩擦、分離、感應、靜電傳導等,主要消除的三種原理為靜電中和、接地、屏蔽。
②車間規(guī)定的溫度為25±5℃,濕度為60%10%。
③SMT常用的焊接劑有錫膏和紅膠兩種,需要印制貼片雙面板時,一面選用紅膠焊接,使用波峰焊,其余均可用錫膏。
④目前SMT最常使用的焊錫膏Sn和Pb的含量各為:63Sn 37Pb。錫膏的成分有錫粉和助焊劑,體積比為1:1,重量比為9:1。助焊劑作用主要是去除氧化物,防止二次氧化。
⑤錫膏儲存于2~10℃的冰箱中,保質(zhì)6個月。取用原則為先進先出。取用錫膏時,因現(xiàn)在室溫中放置2~4小時,人工攪拌5分鐘方可使用。
4. SMT主要工藝流程和注意事項
流程為:錫膏印刷――→元件貼裝――→回流焊接――→AOI光學檢驗――→合格 運走→不合格 維修
①印刷,使用錫膏印刷機,是SMT生產(chǎn)線的最前端。
其工作原理是先將要印刷的電路板制成印版,裝在印刷機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機把錫膏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圖像的地方,再轉(zhuǎn)印到電路板上,從而復制出與印版相同的PCB板。
所準備的材料及工具主要有:錫膏、鋼板、刮刀、擦拭紙、無塵紙、清洗劑、攪拌刀。鋼板材質(zhì)為不銹鋼,厚度一般為0.12mm或0.15mm,鋼板常見的制作方法為:蝕刻、激光、電鑄。鋼板開口要比PCB板的焊盤小4um防止錫球不良現(xiàn)象。印刷時,焊膏要完全附著在焊盤上,檢查時,看焊盤是否反光。印刷時,先試刷幾張,無問題方可生產(chǎn)。 ②零件貼裝,其作用是將表面組裝元器件準確安裝到PCB的固定位置上。所用設備為貼片機,位于SMT生產(chǎn)線中印刷機的后面,其工作原理為元件送料器、基板(PCB)是固定的,貼片頭在送料器與基板之間來回移動,通過光學照相機確定元件,然后將元件從送料器取出,經(jīng)過對元件位置與方向的調(diào)整,然后貼放于基板上,從而實現(xiàn)高速、高精度地全自動地貼放元器件。貼裝應按照先貼小元件,再貼大元件的順序。 貼裝常見問題:
元件吸取錯誤,可能的原因有(1)真空壓強不足(2)吸嘴磨損、變形(3)供料器影響(4)吸取高度影響(5)片式元件來料問題。
元件識別錯誤,主要原因有(1)元件厚度錯誤(2)元件視覺檢查錯誤
飛件,即元件在貼片位置丟失,主要原因有(1)元件厚度設置錯誤(2)PCB板厚度設置錯誤(3)PCB自身原因。
③回流焊接,其作用是將焊膏融化,使表面組裝元器件與PCB板牢固焊接在一起。所用設備為回流焊爐,位于SMT生產(chǎn)線中貼片機的后面,對于溫度要求相當嚴格,需要實時進行溫度量測。
優(yōu)點有:焊膏定量分配,精度高、受焊次數(shù)少、不易混入雜質(zhì)且用量少、焊點缺陷少。
焊接通道分為4個區(qū)域:
(1)預熱區(qū)(加熱通道的25%~33%):在預熱區(qū),焊膏內(nèi)的部分揮發(fā)性溶劑被蒸發(fā),并降低對元器件的熱沖擊。
要求升溫速率為1.0~3.0℃/秒,若升溫太快,可能引起錫膏的流移性。
(2)侵濡區(qū)(加熱通道的33%~50%):該區(qū)域內(nèi)助焊劑開始活躍,化學清洗行動開始,并使PCB在到達回函去前各部分溫度一致。
要求溫度130~170℃,時間60~120秒,升溫速度<2℃/秒
(3)回焊區(qū)
錫膏中的金屬顆粒融化,在液態(tài)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形成焊點表面。
要求:最高溫度210~240℃,時間183℃以上40~90秒
若峰值溫度過高或回焊時間過長,可能導致焊點變暗,助焊劑殘留物炭化。若溫度太低或回焊時間太短,可能會使焊料的潤濕性變差而不能形成高質(zhì)量的焊點,從而形成虛焊。
(4)冷卻區(qū)
要求降溫速率<4℃/秒 冷卻終止溫度最好不高于75℃
若冷卻速率太快,可能會因承受過大的熱應力而造成元器件受損,焊點開裂;若冷卻速率太慢,可能會形成較大的晶粒結(jié)構(gòu),使焊點強度變差。
④AOI光學檢驗,原理是機器通過攝像頭自動掃描PCB,采集圖像,測試的焊點與數(shù)據(jù)庫中的合格的參數(shù)進行比較,經(jīng)過圖像處理,檢查出PCB上缺陷,并通過顯示器或自動標志把缺陷顯示/標示出來,供維修人員修整。所使用到的設備為自動光學檢測機(AOI),位置根據(jù)檢測的需要,可以配置在生產(chǎn)線合適的地方。可檢測的問題有:少錫/多錫 、無錫、短接、漏料、極性移位、 腳彎、錯件等。
若檢測出有問題,有檢查員標示出問題位置,交由維修區(qū)維修。維修常用工具有烙鐵、熱風拔取器、吸錫槍、鑷子等。
關于車間實習報告范文集合 篇2
實習人:汪碩蘋(技術(shù)部玩具組) 實習時間:
實習地點:三樓裝配車間
實習目的:
車間組成構(gòu)架:卷繞車間和注液車間,其中卷繞車間有卷繞、全檢、熱壓封口、測短路、熱壓定位、撬口、配組、焊極耳、貼膠紙、切極耳、裁隔膜等工序,注液車間有烘烤、注液、抽氣、封口等工藝。
卷繞車間大致基本工藝流程:
對于不需要組裝的電池:裁隔膜→卷繞→貼膠紙→熱平壓→測短路→熱定位→熱壓封口(頂封包括兩次軟壓封口,側(cè)封為一次熱壓封口)→貼膠紙→全檢→撬口
對于需要組裝的電池:對電芯切極耳配組→焊極耳→修整極耳→貼高溫膠
注液車間的大致工藝流程:從卷繞車間接料→烘烤除水→注液→抽真空封口→送化成車間 各組成部分的作用:
隔膜:隔膜是一種復合膜,其特性是要求有較大的離子通透性和電阻絕緣性,好的隔膜應具備較大的孔隙率以及合適的孔徑,以及高熔點、高化學穩(wěn)定性、高機械強度、耐磨、耐刺穿、低厚度以及電池體系發(fā)生異常溫度升高時能表現(xiàn)出遮斷電流的能力等特點。隔膜材料多為多孔性聚烯烴,如丙烯與乙烯的復合物、聚乙烯均聚物等。目前國際上比較通用的隔膜品牌有美國的celgard和日本的宇部隔膜等。隔膜在電池中的作用是將電極正負極分開,電池工作時離子能盡可能順暢的穿過而不讓電子通過,不能對鋰離子的脫嵌、嵌入過程有較大的阻力,同時要保護電解液和正負極及極耳,不會與其發(fā)生反應。
高溫膠:電池在工作時極耳處溫度會升高,貼高溫膠是防止溫度過高損壞電池產(chǎn)生短路現(xiàn)象。 各工序要注意的事項:
1、卷繞:卷繞時不能讓隔膜和極片受到損壞,要防止粘灰塵、粘油、粘水等,要保證正極完全被負極包住、隔膜完全包住負極,原因是保證正極的完全反應,防止電池在工作過程中內(nèi)部會產(chǎn)生離枝晶造成電池短路,轉(zhuǎn)好的電芯目測極耳要在一條邊上間距合適、沒有高低腳、不漏黑、不折膜等,目測合格后測短路,測試合格送下一工序熱平壓。
2、熱平壓:對各種不同型號的電芯要設置合適的熱平壓溫度及熱壓力度,熱平壓時要將電芯擺整齊,壓完測短路。
3、熱壓定位熱壓定位為熱壓封頂?shù)那捌诠ぷ鳎康氖菍④洶ΨQ定位折好。熱壓定位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定位點的`位置。
4、貼保護膜:貼保護膜的作用是防止注液時電解液粘到軟包膜上損壞電池,要注意的事項是保護膜要貼到正中間位置,且要貼齊、貼緊無氣泡。
5、熱壓封口:熱壓封口包括頂封和側(cè)封,側(cè)封為一次熱硬封,要把握好的是不能因為封口時間過長或溫度過高導致過封或因為封口時間不夠或溫度過低導致封口不熔。頂封為兩次軟封,且要注意第一次封為軟刀對極耳邊(即軟刀對淺坑)第二次頂封為硬刀對極耳邊(即軟刀對深坑),同樣頂封除了要防止出現(xiàn)過熔和不熔外還要防止出現(xiàn)封后不現(xiàn)極耳膠或極耳膠突出。
6、撬口:熱壓封口全檢合格后進行撬口,撬口的作用是方便注液操作。對于不需要組裝的電池,撬口后經(jīng)全檢合格的送往下一工序注液車間。對于需要組裝的電池,在電芯熱平壓檢測合格后,用超聲波點焊極耳、點焊極耳后修整極耳,修整完后將兩個電芯用膠紙捆綁,捆綁后焊極耳片(正極為鋁片負極為鎳片),焊好貼高溫膠,后面工序跟前面相同。 注液車間:
1、注液車間的基本工藝流程:從卷繞車間過來的電芯按工藝要求放人烘箱內(nèi)烘烤除去水分,
待烘烤完畢取出進行注液操作,注好液后將電池放人抽真空轉(zhuǎn)盤機中進行封口,封口后進行老化處理。注液工藝控制的重點是各階段的時間以及上一階段與下一階段的時間間隔要控制好,工藝要求電池注好電解液到真空封口的時間要小于20秒。公司用到的電解液有東莞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的LD—124B、廣州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TC—E608F、TC—E608E、TC—E608C、TC—E233H、TC—E231H以及諾來特科技等品牌和型號。電解液在電池中的作用是為電池內(nèi)部反應的進行提供反應介質(zhì),也就是為離子在電池中的移動提供通道,其成分主要是LiPF6及EC+DEC等碳酸酯類溶劑,其理論特性要求是鋰離子電導率高、電化學窗口大即分解電壓高、熱穩(wěn)定性好、化學穩(wěn)定性好即與電池體系的各種電極材料、集流體、隔膜、極耳、膠黏劑等基本上不發(fā)生反應,而且竟可能的能促進電極可逆反應的進行、安全無毒性且成本較低。
關于車間實習報告范文集合 篇3
第一周:
時間過的很快,一個星期就過去了,在這里,我們一行的同學一起先進行了為期3天的上崗前培訓,培訓的內(nèi)容是:1.公司的基本情況,比如發(fā)展歷史,人員數(shù)量,產(chǎn)品的賣點等等。
2.公司的基本制度比如:上班時間,下班時間,節(jié)假日的放假情況等。
3.公司的組成,有多個車間組成的:C1C2C3車間B1B2B3車間A1車間D1車間等。
4.公司的業(yè)余安排等,每個星期的一三五晚上有最新的電影免費在二樓的食堂播放等。最后一天的下午和單位簽署了勞動合同。工作的地點也去看過了,迷迷糊糊之間,一個星期過去了。很多東西在培訓時說過,但有一點記住了,這個公司是20xx年前亞洲最大的此類專業(yè)的公司。公司的每一個車間,都和其他地方的小加工廠有的一比,這或許是驕傲的一個賣點吧。感覺很不錯。
第二周:
這是我們來這里的第二個星期了,漸漸地對這里有了一點熟悉,但是工作上的事還是只能做一些簡簡單單的,畢竟我們還剛來不久,等日子長了我們就會慢慢的上手了。公司里面有自己的一套人員培養(yǎng)政策,剛進來的員工都是從省模開始。省模這樣的工作都是一些手上的活,算不得怎樣的辛苦,總的說起來最大的不滿,那就是繁瑣,單調(diào),每天上班就坐在省模組里,手里拿著油石在模具零件上磨啊磨啊的,因為無聊,就給自己找一些活干,但是手上的活也不能落下,那就只有是零件咯,這是動模鑲件,這是定模鑲件,這個是一模兩腔玩具電池殼模具,這個是一模一腔的風扇葉模具。在專業(yè)的模具廠里就是有一個好處,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形狀的模具,這對于剛剛出來的學生是很有誘惑力的,特別是專業(yè)對口的時候。很興奮。
第三周:
來到這里已經(jīng)是第三個星期了,由于還是進廠里的第一個月,所以星期六不用上班,晚上也不用加班,至少我的車間里面的制度是這樣執(zhí)行的。有些同學的車間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在第二個星期就要星期六上班去。現(xiàn)在的工作還是省模,沒辦法,制度是這樣設置的,只有等上位者走了,下面的小卒才頂上去,說起來都心碎,這就是打工仔的心酸一面。省模很輕松,都是手上的活,但是,有一點很郁悶,那就是工作的重復性,每天都是重復一個動作,這樣也太折磨人了,有時候都覺得自己像是一個機械,機器人般動手,移動到一定的距離后返回,額,就系那個直線電機一般,做這自己認為最有規(guī)律的往復運動。在車間里的人相處的不算太壞,因為在上班時候不能有太多的交談,下班后又急急忙忙的分開了,有點失敗,好像只記得組長。
第四周:
這一周的工作還是省模,不過心態(tài)好像好多了。因為在這里的基本工作都做了一些了解。省模主要是先用油石打磨去刀紋,油石使用時要配合研磨液。剛開始時還鬧了一個笑話,我誤認為是水了。當時真不好意思啊,這就是典型的學不專,記不全。接著是二百四號的砂紙,四百號的砂紙,八百號的砂紙,一般到八百好就已經(jīng)達到要求了,有些要求更高的用到了一千二百號的砂紙,磨出來的零件都可以照出自己的影子了。這就是所謂的鏡面啦。廠里的食堂伙食還不錯,至少我認為和學校里的不會差到那里去,有時候覺得更好一些。宿舍是四到五個人住,條件有些簡陋,不能使用大功率的電器,甚至要在宿舍里使用電視機都得提出申請,夠寒酸的。晚上還會有老鼠來光顧沒有藏好的食物,太可怕了。
第五周:
這里是一個新的開始,因為我已經(jīng)調(diào)離了枯燥無味的省模組了,來到了制模六祖。這是星期三的下午,車間主任突然出現(xiàn)在我面前,要我放下手里的工作跟他走,剛開始還以為是要我去打雜呢,因為是新人,被拉出去打雜比如掃地等是不可避免的。沒想到他把我?guī)У搅似綍r上下班常常看到的制模小組的組長前面,對我說,這是你的組長,以后你就在這里工作了,接著就走開了。下面的內(nèi)容就有些公式化了,就像有些的查戶口般,什么名字?那里人?在不關系到隱私或者秘密的情況下,我叫,惠州的。剛來到能做什么呢?看客,就是這樣,現(xiàn)在旁邊看看,但有些什么活,做什么樣的活。熟悉一下工作環(huán)境,工作的工具放置在什么地方,熟悉一下組員,幫忙一下打下手,比如傳遞一下工具
第六周:
制模組的工作就比省模組忙多了,雖然來到這里已經(jīng)一個多星期了,但是基本沒有自己獨立完成一項任務,能夠做的了 的還是打下手,傳遞工具啊,搬搬模具零件,模板模呸啊什么的。環(huán)境倒是了解的不少:制模組是一個獨立的小團隊,獨立負責整套模具的加工裝配,組里配備有四臺銑床,兩臺粗銑,兩臺精細銑床。就是利用這樣的設備完成除了數(shù)控加工以外的加工工作,比如鉆運水孔,頂針孔,呸料的粗加工小鑲件的加工等等,組員的組成是一個老師傅就是組長,一個工作了十年的老工人,這個老是工齡上的。三個工作了二到四年的小師傅,和一個工作比我先六個月的組員。可能是有代溝的存在吧,我倒是和最最小得工人談的最多,每天都跟在他身后站站工具認識的倒不少了,這里最大的一點是銑床叫羅床。
第七周:
不得不感嘆一下的是時間的快速流逝。這一周,我有了新的收獲,那就是創(chuàng)造了不少自己的第一,第一次上機,那是星期二,那個小小師傅在鉆孔,對好刀,調(diào)整好距離在擠壓往下鉆孔,我看的手癢癢的,就過去說,讓我來試一試把,感謝學校,感謝老師在學校的時候安排了金工實習的工作,以至于在這里能夠很快上手,領悟工作要訣,向下的壓力要均勻,壓下一個距離后要把刀推出來,這是為了排去鉆出來的鐵屑,還有在鉆孔的時候,一手向下壓鉆頭,另外一手記得往孔里加冷卻液,一種乳白色的水基冷卻液。第一次去倉庫借工具,因為有很多的工具組里配備的并不全面,雖然借來并不是自己在使用,但是還是很有成就感的,這或許也是熟悉環(huán)境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吧。收獲不小
第八周:
制模組和省模組的區(qū)別是什么,最大的一點是,省模的是坐著的,制模的是站著的工作。
開機器是不能坐著的,搬運配料更是不能坐下咯。這個星期,我,完成了裝夾工件,用尋邊器校直的工作,剛開始看到前輩指點的時候覺得沒有什么難處的,不就是一邊移動X軸一邊在Y軸小心的敲敲打打的,有什么困難?
當自己在操作的時候就有些不好意思啊說出來的,本來是想這完美的,就慢慢的來,左邊敲打一番移動到X軸的右邊右敲打一番再移動回來,磨磨蹭蹭蹭蹭磨磨的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完成,小小師傅實在看不過眼了,就跑過來幫了一把,啪啪啪啪,十分鐘搞定。經(jīng)驗啊,這就是活生生的最好的例子了。因為有這次的打擊,在遇到需要校直的時候,我都毛遂自薦繡上一把,現(xiàn)在,我能夠在五分鐘能完成了,雖然其他人能夠在三分鐘內(nèi)完成。還是很不錯的。
第九周:這個星期的工作就要復雜多了,也是更忙一些了,怎么說也是在這里混了一個月的人了,比如:在加工鉆孔的時候。自己找鉆頭,在懶得找的時候就去倉庫借,反正小心的使用是不會用壞的,也是省力多了。這里工作有一點很是擔心,這里的模具在裝配前都要清洗一番,因為在之前模具表面是要涂抹一層機油用于防銹的,根據(jù)相容原理,清洗劑是有機物的一種天那水,主要成分是二甲苯,揮發(fā)性極強易燃易爆有毒,是危險品。將乙酸乙酯、乙酸了酯、苯、甲苯、丙酮、乙醇、丁醇按一定重量百分組成配制成混合溶劑,稱之為香蕉水。純香蕉水是無色透明易揮發(fā)的液體,有較濃的香蕉氣味,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種有機溶劑,易燃,主要用作噴漆的溶劑和稀釋劑。每天都和這樣的危險品接觸,會不會對身體有害?值得考慮考慮。
第十周:
這個星期要說的事兒可就多著了,學習磨刀,這是作為一個技術(shù)工人的基本本領。剛開始時,沒有想過磨刀,以為找到就可以了,有一次拿著一把刀去請教時,竟然被對方取笑會不會磨刀的啊,自己確實不會,請教了要領,在沒有事兒安排的時候就去學著磨刀,經(jīng)過兩天的努力,終于可以有可以哪的出手的作品了,雖然只是最最簡單的鉆頭,這也是自己的成就啊,為我喝彩鼓勵吧。還去學習了平面磨床的操作,一個絲一個絲的精度,最大Z軸五個絲,兩手共同努力:右手做著規(guī)則的逆時針運動,左手則順時針、逆時針的轉(zhuǎn)動,很是刺激,想一想,這不是開發(fā)右腦的最好的一種放松方式?呵呵,想的太多了。
時間也過去兩個月了,工資也拿過一次,不多只有八百來塊,但是這是自己讀書N年來的第一桶金。我真的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