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業大實習報告集合(精選3篇)
關于業大實習報告集合 篇1
尊敬的老師:
我這次實習的內容是對工程測量知識的實踐化,實習的要求是讓每個同學都對工程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夠達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完成建筑工程測量實習報告。這次實習與以前的課堂實習相比,時間更加集中、內容更加廣泛、程序更加系統,完全從控制測量生產實際出發,加深對書本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掌握與綜合應用,是培養我們理
論聯系實際、獨立工作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質。也是一次具體的、生動的、全面的技術實踐活動。
在實習的第一天,由常允燕老師給我們做了實習的動員。在動員會上,常老師強調了本次實習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水電校地理條件較復雜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給本次實習帶來的困難。并鼓勵同學們努力克服困難,努力完成本次實習。還講解了儀器操作、搬遷中的注意事項,并要求在實習期間自行保管實習備品。本次實習中需要用到的儀器主要有水準儀、水準尺、腳架、經緯儀。當天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室外的測量工作。
(一)實習目的
(1)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2)通過實習,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測量的作業程序及施測方法。
(3)掌握用測量平差理論處理控制測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通過完成控制測量實際任務的鍛煉,提高獨立從事測繪工作的計劃、組織與管理能力,培養良好的咱也品質和職業道德。
(5)熟悉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工作原理。
(二)實習心得
為期兩個星期的工程測量學習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測區是我們重慶市永川區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校區,雖然測區比較大,基本上是整個學校,測繪圖也是我們整個學校的平面圖,為了能盡快地完成任務,我們小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進行測量,我們在測量的過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沒有感到辛苦,反而還能自得其樂。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系起來。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信息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作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建筑工程系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關于業大實習報告集合 篇2
經過這個實習期的檢驗,也發現自身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還不夠扎實,實際操作能力還比較差,溝通協調能力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應對復雜的現實情況處理能力還很欠缺。當然,在工作期間也犯過錯誤
大學生人力資源部社會實踐總結報告本文主要從實習目的,實習時間,實習單位,實習內容,關于S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改善當前問題的建議及措施、實習感悟、幾個方面對人力資源部實習報告進行闡述,其中,實習目的從指導未來的學習重點和發展方向進行講述,實習內容從日常人事變動的手續辦理、招聘進行講述,關于S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從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組織結構和崗位設置不合理、人員的選拔和任用存在不良局面、員工的培訓開發與職業生涯規劃匱乏、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工具沒有充分利用、日常人事管理的流程不規范進行講述,改善當前問題的建議及措施從關于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建設、組織結構和崗位設置、人員選拔和任用、員工的培訓開發和職業生涯規劃、K3系統的開發利用、人事管理流程進行講述,實習感悟從堅持做到與實際結合,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進行講述。本文對人力資源部實習有著參考指導的意義。
一、實習目的
熟悉現實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運作體系和管理流程,把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鍛煉社會實踐能力,并在工作中學習新知識,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提升,以指導未來的學習重點和發展方向。
二、實習時間
20xx-x-——20xx-x-
三、實習單位
S服飾()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以下簡稱S公司)
四、實習內容
(一)日常人事變動的手續辦理
日常人事變動主要有員工新進入職、離職、崗位調動和適用轉正,這些工作都是人力資源部最基礎的人事管理,這也是在S公司實習期間每天必做的工作。根據所在崗位的職責要求和工作流程,可以總結為以下主要內容:
1.入職
(1)核實入職者的身份,檢查其是否帶有身份證、兩張一寸彩色免冠照片及其他相關的學歷或資格證書,身份證或者照片沒帶的則不予辦理入職手續。
(2)收取入職者的身份證、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及其他相關資格證書的復印件,沒有復印件的提供復印,同時向入職者提供試用版的《新員工入職指引》并簡單介紹操作流程。
(3)提供《錄用審批表》給入職者,讓其拿到所入部門請部門領導審批。
(4)經部門經理審批后,收回《錄用審批表》,檢查填寫是否規范、完整。
(5)指導入職者簽訂《勞動合同》,需要簽訂保密協議的崗位同時要簽訂公司的《保密協議》,辦理廠牌、工作證。
(6)簽訂完成后,再次檢查入職者材料(應聘登記表、錄用審批表、合同/保密協議、照片、身份證復印件、學歷/資格證書復印件、內部人才推薦表)是否齊備。
(7)將新入職者材料交予招聘主管和經理審批,有疑問的地方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確認。
(8)經審批通過的及時錄入本月人事報表新進員工名單中并在員工花名冊中添加此人且以紅色做標記表示本月新近,然后在K3系統中將新入職者的基本信息和合同信息錄入,完畢后將入職者的所有資料歸檔。
2.離職
(1)提出離職申請的員工,至人力資源部領取《辭職申請書》。
(2)經部門領導審批、簽字同意后,收回《辭職申請書》并提供《離職交接表》與離職員工,簡單交代其去各部門辦理工作交接。
(3)待離職員工辦理完畢上交《離職交接表》時,檢查各項交接工作是否交接完畢,相關的各部門是否已簽字確認,確認辦理完全后,收回其廠牌、工作證,簽字確認。
(4)將離職人員資料交給經理審批,審批完成后錄入本月人事報表離職員工名單中,并在員工花名冊中將其刪除,同時在K3系統中刪除該離職人員信息,完成后將離職員工資料歸檔。
3.轉正
(1)按合同約定轉正時間到期的或申請提前轉正的人員,至人力資源部領取《普通員工轉正考核表》,并由本人寫一份書面的轉正申請書一并交至部門領導考核、審批。
(2)部門領導根據轉正申請人在試用期內的工作表現,就《普通員工轉正考核表》做出考評,并給予相關意見。
(3)經部門簽字同意轉正的人員將轉正考核表和轉正申請書交至人力資源部審批。
(4)檢查上交的轉正考核表及轉正申請是否規范、完整,轉正時間是否符合規定,部門意見是否明確,不符合或不清楚的則及時向領導請示,并與相關部門溝通確認。
(5)將符合轉正的申請交予經理審批,經審批同意的錄入本月人事報表轉正人員名單中,并在K3系統中做相應的修改,完成后將轉正人員的轉正資料歸檔。
4.調動
(1)有關部門提出人員需求,由員工提出調動申請,經所在部門同意調出及接收部門考核同意接收后,至人力資源部領取《崗位調動申請表》。
(2)由申請人填寫崗位調動申請表,交至調出部門和接收部門審批,并由兩部門寫明調動時間和調動前后的薪資及考察時間。
關于業大實習報告集合 篇3
1前言
花生,原名落花生(學名:Arachis hypogaea Linn.),屬薔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根部有豐富的根瘤;莖直立或匍匐,長30-80厘米,莖和分枝均有棱,被黃色長柔毛,后變無毛。葉通常具小葉2對;托葉長2-4厘米,具縱脈紋,被毛;葉柄基部抱莖,長5-10厘米,被毛;小葉紙質,卵狀長圓形至倒卵形,長2-4厘米,寬0.5-2厘米,先端鈍圓形,有時微凹,具小刺尖頭,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被毛,邊緣具睫毛;側脈每邊約10條;葉脈邊緣互相聯結成網狀;小葉柄長2-5毫米,被黃棕色長毛;花長約8毫米;苞片2,披針形;小苞片披針形,長約5毫米,具縱脈紋,被柔毛;萼管細,長4-6厘米;花冠黃色或金黃色,旗瓣直徑1.7厘米,開展,先端凹入;翼瓣與龍骨瓣分離,翼瓣長圓形或斜卵形,細長;龍骨瓣長卵圓形,內彎,先端漸狹成喙狀,較翼瓣短;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柱頭頂生,小,疏被柔毛。莢果長2-5厘米,寬1-1.3厘米,膨脹,莢厚,種子橫徑0.5-1厘米。花果期6-8月。花生宜氣候溫暖,雨量適中的沙質土地區,生長季節較長。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國、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發油等化妝品的原料。
2.研究過程 2.1研究背景
花生是廣東重要的油料作物,廣東是我國南方最大的花生生產區。以20xx年為例,廣東花生的種植面積為315khm2,總產為800kt,分別占全國花生播種面積和總產的7.13%和5.39%,位居全國第四位。20xx-20__年廣東花生年均播種面積占全省農作物的6.59%,與糧食作物的比例是1:8.9,是廣東的第二大作物。花生的產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氣候、土壤、溫度和栽培措施。
2.2研究的內容及意義
我們本次實驗以豫花18號、粵油7號兩個花生品種作為實驗對象,其中豫花18號為北方品種,粵油7號為南方品種。采取秧盤育種的育種方式,利用廢棄田埂作為栽培地。研究花生在特定條件下的生長發育特點,以及不同栽培措施對于其生長情況及產量的影響,探究提高花生產量的因素。
2.3研究方法
本次實驗花生小區的種植面積約3平方米,采取定點種植的方式,每穴兩株,株行距為40X25cm,收獲后測量其單株產量時共做了10個重復,分別計算其平均單株粒重和理論產量。
3.研究成果
(表一)粵油7號花生第一組理論產量
株距 (cm)
40
25 行距(cm)
每畝株數(株) 6667
平均單株籽粒重(g)
4.65
理論產量(kg/畝)
31
收獲的對象為花生的有效粒果,最后測得其平均單株籽粒重為4.65g,利用公式:理論產量=每畝株數*平均單株籽粒重(kg/畝)得出最后理論產量為31kg/畝。
(表二)粵油7號第一組葉綠素含量表
上表為花生品種粵油7號花生全部21穴在5月15日所測的葉綠素含量數據,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株型的花生葉綠素含量比較高,少部分株型花生葉綠素含量低。兩者之間差距較大,總體波動范圍為29.2-45.3之間。
(表三)粵油7號第一組花生生態指標調查情況
4.結論與總結
本次實驗花生的各種生理指標都比正常值要低,特別是畝產只有31kg/畝,嚴重偏離了實際。這些指標的不正常反應出了栽培措施上的缺失。首先在土地質量上,我們的試驗小區的田以粘土為主,水分含量較多,土壤非常容易板結,土質堅硬,這些條件的出現不利與花生根系的發育以及后面的下針,同時對于根系進行有氧呼吸也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另外再施肥上,因為在前期完全沒有下底肥,花生的營養生長完全是依靠貧瘠土地所提高的養分,所以花生在生長的中期普遍表現出了植株矮化,葉色發黃,這些情況的出現,嚴重阻礙了花生分枝的產生,成為了抑制產量的一個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