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實習報告匯編(精選3篇)
施工實習報告匯編 篇1
一、實習地點:
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12月1日在燕大設計院實習。
二、實習要求:
根據《設計院綜合實習手冊》的教學任務書要求,我參與完成了綏中中科拜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新建廠區辦公樓的施工圖繪制。
三、實習意義:
三個月的實習,使我了解了建筑設計從前期準備到施工圖設計各階段內容、要求及相互關系;熟悉了建筑師工作的基本方法;理解并親自體驗了各工種之間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及建筑師的綜合協調作用。方案設計與施工圖繪制,讓我進一步了解了建筑設計的相關標準和規范,并且對學好建筑結構、建筑技術、建筑設備、建筑材料和建筑經濟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實習中,我還涉及城市規劃及城市設計的領域,對城市設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將書本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積累了一定的知識與經驗。
四、實習內容:
建筑為多層框架結構,建筑位于華龍道與新廣路交口處,臨城市主要道路,消防車可以通過。該工程地上分為三部分,包括三層商業裙房、28層辦公及24層住宅(其中一、二層為商鋪)。三部分相對獨立,裙房部分用室外連廊連接。建筑地上部分為高層辦公及住宅,商業裙房,地下部分為汽車庫及設備用房。
建筑高度98m(最高處),地上辦公部分28層,住宅部分24層,裙房3層,地下1層。
本工程的結構類型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耐火等級一級、抗震設防烈度7度。建筑面積為:
總建筑面積: 52234.53㎡
住宅部分建筑面積: 14118.52㎡(其中陽臺面積:262.24㎡)
辦公部分建筑面積: 22260.43㎡
商業部分建筑面積: 8780.3㎡
連廊建筑面積: 390.28㎡
地下室建筑面積: 6685㎡
防火設計
在建筑施工圖的設計中,防火設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防火分區:
該工程地上分為三部分(包括三層商業裙房、28層辦公及24層住宅)。三部分相對獨立,裙房部分用室外連廊連接,各部分之間間距滿足防火規范要求。建筑消防車道距高層建筑外墻大于5米。
裙房每層分為三個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都小于2500平米,辦公及住宅部分每層為一個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都小于2500平米,地下部分面積為6685平米,分為兩個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面積小于4000平米,滿足《高規》防火規范要求。
防火墻:
兩防火分區間采用耐火極限>3小時的鋼筋混凝土墻及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墻作為防火墻,緊靠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小于2米。防火墻上開門為甲級防火門。
安全疏散:
安全出口:本工程每個安全疏散口都是根據每層的防火分區來確定的,每個防火分區至少設有兩個安全出口, 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距離均不小于5.00m,室內疏散樓梯均設置樓梯間。
疏散距離:本工程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房間及位于帶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房間門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分別小于50m,27.5m。
疏散樓梯間和樓梯:根據甲方提供資料, 1~2層面積最大,人最多,每層最多500人(含內部人員),按每百人一米計算,疏散樓梯及外門總寬度各為5米,首層均為直接對外商鋪,滿足疏散要求。
二層疏散樓梯設計寬度:1.50m+4.0mx2+2.0m+2.45m=13.95m>5m
三層疏散樓梯設計寬度:1.50m+2.0m=3.5m
地下室疏散樓梯設計寬度:1.2m+1.2m+2.0m+1.5m=5.9m符合防火疏散要求。
施工實習報告匯編 篇2
一開始到這工地我們被分到放線組,放線是建筑的基礎,對于我們初學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間,我對水準儀﹑經緯儀有了更好的了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測量儀器,更讓我在工地上實踐了儀器的觀測,使我適應了在不同條件下操作儀器。
上夜班是一種讓我們在更惡劣的條件下適應實地操作的技能,要適應最惡劣的環境才能更好的鍛煉自己,讓我們學到更多更堅實。現在初春的夜晚是寒冷的,在困乏和寒冷的交加中,還要完成測量任務,這是一個對于我們剛實習的大學生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體現我們適應能力的考驗。伴隨測量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實我們的實習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磚……是鍛煉我們的意志。雖然我們對于這些鍛煉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時也磨練了我們,然我們體會到社會的味道,讓我們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們要慢慢適應工地生活。
經過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后專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后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實習使我更深入地接觸專業知識,進一步了解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成本重要性,了解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理論和實際相沖突的難點問題,并通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一、測量放線
在工程開工前,建筑物位置的確定也是很重要的,在從事測量的工作中,我了解到為確定建筑物的位置首先應根據規劃院給定的建筑物坐標點及坐標線、建筑紅線進行定位測量,確定它的位置。
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以外軸線作為基本縱橫線,以絕對標高作為±0。00標高,分別將基本軸線標高引到臨近建筑物上。
(2)建筑物的垂直測量。
A:建立輔助軸線控制網。
B:建立施工線控制網,根據輔助軸線控制網畫定墻邊線、柱邊線等施工線。
(3)建筑物水平標高測量。
建筑物的高程控制。采用分層傳遞法,根據±0。00標高線,將建筑物的標高引至一層柱的豎向鋼筋面上,并以此層向上傳遞測量。
基礎工程: 基礎工程是每個建筑最為關鍵的部分,它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是否合格。而且基礎部分的技術含量也很高。本工程基礎部分包括了土方開挖、排水、筏板基礎施工、底板混凝土。
二、混凝土工程
(一)、模板設計
施工準備:
1.模板安裝前的基本工作:
1)放線:首先引測建筑的邊柱,墻軸線,平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各條軸線。模板放線時,根據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中心線和邊線,墻模板要彈出模板的邊線和外側控制線,以便于模板安裝和校正。
2)用水準儀把建筑水平標高根據實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
3)模板墊底部位應預先找平,雜物清理干凈,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或混泥土成形后爛根。
4)工長事先確定模板的組裝設計方案,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
5)模板應圖刷脫模劑。
(二)、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質量的好壞,既對結構物的安全,也對結構物的造價有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中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
一 . 作業準備:
澆筑前應對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并經檢查鋼筋的水泥墊塊是否墊好。如果使用木模板時應澆水使模板濕潤,柱子模板的清掃口高水平在清除雜物后再封。
二、混凝土現場攪拌:
自拌砼用于防止商品砼暫時供應不上的應急措施和零星砼的現場拌制,原材料和配合比應與商品砼的保持一致。
1 根據配合比確定的每盤(槽)各種材料用量及車輛重量,分別固定好水泥、砂、石各個磅稱標準。骨料含水率應經常測定,及時調整配合比用水量,確保加水量準確。要過稱。
2 裝料順序:一般先裝石子,再裝水泥,最后裝砂子,如需加摻合料時,應與水泥一并加入。如需摻外加劑(減水劑、早強劑等)時,粉狀應根據每盤加入量預加工裝入小包裝袋內(塑料袋為宜),用時與粗細骨料同時加入;液狀應按每盤用量與水同時加入攪拌機攪拌。
3 攪拌時間: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根據施工規范要求確定摻有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
4 混凝土開始攪拌時,由施工單位主管技術部門、工長組織有關人員對出盤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進行鑒定,檢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單要求,經調整后再進行攪拌。
混凝土早期養護
實踐證明,混凝土常見的裂縫,大多數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其主要原因是溫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區的溫度驟降也容易形成裂縫。因此說混凝土的保溫對防止表 面早期裂縫尤其重要。
從溫度應力觀點出發,保溫應達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縫。
2)防止混凝土超冷,應該盡量設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溫度不低于混凝土使 用期的穩定溫度。
3)防止老混凝土過冷,以減少新老混凝土間的約束。
施工實習報告匯編 篇3
期盼已久的施工工種實訓終于如期開始。建筑工程是一項龐大而復雜地系統工程,施工質量決定著“萬里長城”能否建立,施工人員起著舉足輕重地作用。作為一名未來的施工員,我必須認清自己身上所肩負的重任,注重細節,對此我將實訓中所學的知識做了一些總結。
第一周我們進行了砌筑工程。首先我們做了第一步工作—抄平放線。我們用卷尺,按照勾股定理的原理在地面上定出了軸線,然后用墨線彈出。接著進行第二步工作—擺磚,我們按照一順一丁的方法在地上擺了出來,通過調整灰縫寬度,使磚砌體灰縫均勻,組砌得當,盡可能減少了不必要的砍轉。我們將擺好的磚砌了兩皮,然后進行了第三步工作—盤腳掛線。我們每5皮一次盤腳。在砌磚前要對磚澆水,使磚有足夠的含水率。在砌磚時要注意細心。在砌到第三皮時我們將丁磚誤放成了順磚,最后只得將轉拆掉重新砌筑,這樣既浪費了材料又浪費了時間。在盤腳時我們每隔2-3皮用垂線吊一吊,在砂漿為硬化前做一些適當的調整,以保證角部磚的垂直度符合規范要求。我們在兩端用磚線拉住,然后把線擱在要砌筑的磚上,這樣可以控制砂漿厚度,保證墻的平整度。緊接著我們進行了第四步工作砌筑。我們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在砌筑時,由于磚的大小不一致,導致在某些位置整塊磚放不下,我們不得不將轉砍掉。為了提高磚砌體的整體性、穩定性和承載力,在砌筑時我們必須注意上下皮錯縫搭接。按照規范要求上下皮順轉和丁磚的搭接長度必須要達到磚長的四分之一,但在但在實際砌筑時并未達到要求。砌筑時還有豎向標高的控制問題,指導書要求我們用皮尺丈量。我們用調整灰縫的方法來控制標高。在預留孔洞時,我將b軸線用垂線引側到磚墻上,然后兩邊各畫125mm,這樣就確定了孔洞的尺寸。在砌筑時要注意砂漿的飽滿度,砌筑時做到砂漿飽滿,確保砂漿飽滿度不低于80%。每天做完后我們要及時清理落地灰。最后我們用水準儀測出80cm控制線并在磚墻上用墨線彈出。
第二周我們進行了模板工程的制作。我們首先制作梁底模板。我們根據現場尺寸下料,用墨線在板上彈上,再用刀切割下來,緊接著用木條釘上,這樣梁底模板就做成啦。然后我們做三角支撐。因為支架頂撐必須比梁寬,梁寬25cm,所以頂撐做成35cm。因為梁底標高為1.1m,所以立桿做成1.08m,由于地面不
平,我們發現三腳架太低,我們在底部加墊木楔來調整標高。然后我們進行了兩側模板的制作。在制作時,因為要留出樓梯踏步寬度1200mm,所以梁側模板尺寸為370×1800.然后按照梁底模板制作的方法來制作側模。之后我們進行了平臺樓板的制作,然后用釘子在三角支撐上釘牢。在釘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問題。由于在前面盤腳的時候不夠仔細,墻角的垂直度出現了較大的偏差,以致于墻角出現了很大的空隙;樓板的中間支撐的三腳架沒有放正,導致樓板在中間一段出現了空隙。緊接著我們在四周釘上側模以形成整體。最后我們進行了最難的工序—樓梯模板的制作。首先我們按照勾股定理的原理計算出樓梯地板模板的長度,寬度為1200mm,相關尺寸在板上用墨線彈出,用刀切割下來,在用據切下木條釘在板上。然后我們再制作梯高模板,根據圖紙尺寸為161mm×1200mm,模板制作完畢后再把它們釘上去。在釘的時候碰到了一些問題。首先是控制樓梯踏步高位置的問題,我們查閱了圖紙并在墻上用墨線彈出。如何把木條釘在墻上呢?我們把木楔釘在墻上,樓梯模板用釘子抵住,防止模板滑動。為了提高模板的穩定性,我們做了兩個三角支撐。
第三周我們進行了鋼筋工程的制作。首先我們根據圖紙的要求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我查閱了相關書籍得到90°彎曲調整值為2d,45°為0.5d,180°彎鉤系數為6.25d,再加上鋼筋的直線段長度就可以計算出鋼筋的下料長度。接下去時按下料長度截取鋼筋,截鋼筋時注意尺寸不要量錯,要不然會影響到下一步工序的進行。緊接著我們便是在鋼筋上劃線。劃線時要注意減去鋼筋彎曲調整的系數,不能按照標注的尺寸直接劃線。在彎鋼筋時注意板距為2cm左右。在彎時要把鋼筋放平以防止鋼筋變形。如彎的數量多可以做標記比如說釘釘子。接下去我們開始梁鋼筋的幫扎。梁的箍筋從柱邊50mm開始放置。我們用鋼筋鉤將扎絲綁扎在梁的鋼筋上。我們用“十字花扣”的方法幫扎。我們再進行板和樓梯鋼筋的幫扎。在幫扎前要把模板清理干凈,我們先幫扎下層的雙向鋼筋,
如有電線管的話要放電線管。接著我們幫扎梁的上層鋼筋,上層也是雙向筋。樓梯先放受力筋,再放分布筋,受力筋間距為150mm,分布筋間距為200mm,其中靠近梁的部分要伸進梁,保護層為25mm。
最后經過老師的驗收,我們把鋼筋模板拆磚一一拆掉。
通過砌筑墻柱,讓我們掌握砌體砌筑過程的選材,選擇組砌形式的控制
過程級質量要求。通過鋼筋的加工,讓我們掌握鋼筋的下料長度及綁扎的具體操作流程,并熟悉構件的構造要求。通過模板工程,讓我們掌握關于樓梯梁,板模板的制作及連接,支撐的加工及位置的設置。
通過為期3周的工種實訓,讓我們的動手能力、協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通過現場的模擬,讓我們能盡快適應施工現場的環境,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通過實訓讓我明白了建筑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是能否成為一個優秀的項目管理者的關鍵。
通過本次實訓讓我體會到了“建筑”的艱難,但我會憑著自己的毅力堅持下去。我既然選擇了建筑也就選擇了堅持。我相信因為我的激情與堅持,我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