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實訓實習報告(精選3篇)
電工實訓實習報告 篇1
實踐出真知,一味的只早課本上學習,難以出好結果。
一、實習目的
通過一個星期的電工實習,使我對電器元件及電路的連接與調試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打好了日后學習電工技術課的基礎。同時實習使我獲得了自動控制電路的設計與實際連接技能,培養了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獨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養了我與其他同學的團隊合作、共同探討、共同前進的精神。
二、具體如下
1、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維護與修理。
2、基本掌握電路的連接方法,能夠獨立的完成簡單電路的連接。
3、熟悉控制電路板設計的步驟和方法及工藝流程,能夠根據電路原理圖、電器元器件實物,設計并制作控制電路板。
4、熟悉常用電器元件的類別、型號、規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圍。
5、能夠正確識別和選用常用的電器元件,并且能夠熟練使用數字萬用表。
6、了解電器元件的連接、調試與維修方法。
三、實習內容
1、觀看關于實習的錄像,從總體把握實習,明確實習的目的和意義;講解電器元件的類別、型號、使用范圍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確選擇元器件
2、講解控制電路的設計要求、方法和設計原理;
3、分發與清點工具;講解如何使用工具測試元器件;講解線路連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4、組裝、連接、調試自動控制電路;試車、答辯及評分
5、拆解自動控制電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掃衛生
6、書寫實習報告
四、實習心得與體會
對交流接觸器的認識
交流接觸器廣泛用作電力的開斷和控制電路。它利用主接點來開閉電路,用輔助接點來執行控制指令。主接點一般只有常開接點,而輔助接點具有兩對常開和常閉功能的接點,小型的接觸器也經常作為中間繼電器配合主電路使用。
交流接觸器的接點,由銀鎢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耐高溫燒蝕性。它的動作動力來源于交流電磁鐵,電磁鐵由兩個山字形的幼硅鋼片疊成,其中一個固定,在上面套上線圈,工作電壓有多種供選擇。為了使磁力穩定,鐵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環。交流接觸器在失電后,依靠彈簧復位。另一半是活動鐵芯,構造和固定鐵芯一樣,用以帶動主接點和輔助接點的開斷。
對中間繼電器的認識
中間繼電器是一種特殊的接觸器(即開關)。它上面是常閉觸點,下面是常開觸點,當線圈通電后,利用電磁力使上面常閉觸點分開,下面常開觸點閉合。它用于在控制電路中傳遞中間信號。
中間繼電器的結構和原理與交流接觸器基本相同,與接觸器的主要區別在于:接觸器的主觸頭可以通過大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只能通過小電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電路中。
對連接自動控制電路實習的感受:
在一周的實習過程中,最挑戰我動手能力的一項訓練就是連接電路。對我來說,這無疑是一門新的學問,既是一種挑戰,也使我學到了很多有使用價值的知識。這個實習是我最感興趣的實習,因為從小我就喜歡組裝和拆卸。總結這個實習,我感覺自己有時候十分的粗心。剛開始檢測電器元件的時候,由于粗心,竟然將已損壞的元件誤檢測成為正常元件,結果導致我又重新連接線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連接元件過程中,由于事先沒有計劃好元件之間的連接,導致接線在電路板上長距離繞行,既浪費了材料,又使電路板面顯得凌亂。但值得欣慰的是,我連接的線路的接線頭達到了老師講解時提出的似露非露的標準。在這個實習環節中,我明白了細心的重要性。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十分的不足,缺乏鍛煉,在這種情形下無法勝任以后的工作,所以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應該努力的將理論與實際聯合起來,著重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使自己面對以后的工作時有一定的底氣與信心。
五、總結
總的來說,我對這門課是熱情高漲的。
第一,我從小就對這種小制作很感興趣,那時不懂連接和組裝,卻喜歡把東西給拆來裝去,但這樣一來,這東西就給廢了。現在的電工實習課,正是學習如何把東西裝回去。每次完成一個步驟,我都像孩子那樣高興,并且很有成就感。
第二,電工電子實習,是以學生自己動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親手設計、制作、組裝與調試為特色的。它將基本技能訓練,基本工藝知識和創新啟蒙有機結合,培養我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作為信息時代的大學生,作為國家重點培育的高技能人才,僅會操作鼠標是不夠的,基本的動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創造的基礎和必要條件。
通過一個星期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與有收獲:
一、對電工技術的理論有了初步的、系統的了解。我了解到了控制電路板圖的設計制作與工藝流程、連接電器元件的技巧等。這些知識不僅在課堂上有效,對以后的電工技術課的學習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著現實意義。
二、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是個很大的鍛煉。實踐出真知,縱觀古今,所有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沒有足夠的動手能力,就奢談在未來的科研尤其是實驗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實習中,我鍛煉了自己動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做控制電路組裝與調試時,好幾個元件的間距特別小,稍不留神,就把連接好的接線又弄斷了,但是我還是完成了任務。最后,特別感謝在實習過程中所有幫助過我的老師和同學。
六、建議
1、本次實習中,一些工具數量太少(比如萬用表),經常出現幾個小組共用一件工具的情況,建議以后能增加工具的數量;
2、建議將儀器存儲柜中有故障的儀器和無故障的分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電工實訓實習報告 篇2
一、實訓時間
二、實訓地點
電工電子實習基地
三、指導老師
四、實訓目的
1、熟悉電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2、了解安全用電的有關知識及觸電的急救方法。
3、掌握電工基本操作技能。
4、熟悉電動機控制電路的調試及故障排除方法。
5、熟悉電動機板前配線的工藝流程及安裝方法。
6、了解電動機正轉反轉電路設計的一般步驟,并掌握電路圖的繪制方法。
7、熟悉常用電器元件的性能、結構、型號、規格及使用范圍。
五、實訓資料
(一)常用低壓電器介紹
1、螺旋式熔斷器
螺旋式熔斷器電路中最簡單的短路保護裝置,使用中,由于電流超過容許值產生的熱量使串聯于主電路中的熔體熔化而切斷電路,防止電器設備短路或嚴重過載。它由熔體、熔管、蓋板、指示燈和觸刀組成。選取熔斷器時不僅僅要滿足熔斷器的形式貼合線路和安裝要求,且務必滿足熔斷器額定電壓小于線路工作電壓,熔斷器額定電流小于線路工作電流。
2、熱繼電器
熱繼電器是用來保護電動機使之免受長期過載的危害。但是由于熱繼電器的熱慣性,它只能做過載保護。它由熱元件、觸頭系統、動作機構、復位按鈕、整定電流裝置、升溫補償元件組成。其工作原理為:熱元件串接在電動機定子繞組仲,電動機繞組電流即為流動熱元件的電流。電動機正常運行時熱元件產生熱量雖能使雙金屬片彎曲還不足以使繼電器動作。電動機過載時,經過熱元件電流增大,熱元件熱量增加,使雙金屬片彎曲增大,經過一段時光后,雙金屬片推動導板使繼電器出頭動作,從而切斷電動機控制電路。
3、按鈕開關
按鈕開關是用來接通或斷開控制電路的,電流比較小。按鈕由動觸點和靜觸點組成。其工作原理為:按下按鈕時,動觸點就把下邊的靜觸點接通而斷開上邊的靜觸點。這種按鈕有四個接線柱,成對使用。常態時,如果接上邊的靜觸點電路就是閉合的,稱為常閉開關,如果接下邊的靜觸點電路是打開的,稱為常開開關。
4、交流接觸器
接觸器主要作用于頻繁接通或分斷交,直流電路并且能夠遠距離控制電器。由電磁機構,觸點系統和滅弧裝置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為:當線圈通電以后線圈電流產生磁場,產生足夠的電磁吸力使銜鐵吸合。銜鐵帶動觸頭動作,使常閉觸頭斷開常開觸頭閉合。當線圈斷電時電路吸力消失,銜鐵在反作用彈簧的作用下釋放觸頭,恢復原狀。選取接觸器時,要根據所控制負載的工作性質,負載輕重,電流類別及被控制對象的功率和操作狀況,控制回路要求選取線圈的參數進行選取。
(二)常用典型電路分析
1、點動控制電路
點動控制電路,工作原理為:按下sb按鈕,km線圈通電吸合,主觸點閉合,電動機啟動旋轉。松開sb,km線圈斷電釋放,主觸點斷開,電動機停止旋轉。
2、三相異步電動機啟動/停止運行控制電路
三相異步電動機啟動/停止運行控制電路,既可實現電動機連續旋轉又可實現點動控制電路,并由手動開關sa選取。當sa閉合時為連續控制,sa斷開時則為點動控制。
3、三相電動機正、反轉(雙重互鎖)運行控制電路
三相電動機正、反轉(雙重互鎖)運行控制電路。工作原理為:正轉時,按下sb2,km1通電并自鎖,電機m正轉運行,串聯在km2線圈回路的km1常閉觸點斷開,保證km1與km2不一樣時帶電。要反轉時,先按下停車按鈕sb1,km1斷電,電機停車;再按sb3,km2通電并自鎖,電機m反轉,串聯在km1線圈回路的km2常閉觸點斷開,也保證km1與km2不一樣時帶電。
(三)安裝工藝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學習了塑料配線槽配線方式,塑料配線槽配線方式的基本要求為:
(1)配線前應認真閱讀電氣原理圖,安裝接線圖,然后思考導線走向。
(2)根據負荷大小和回路不一樣及配線方式選取導線規格,型號和顏色。
(3)先配主電路,后配控制回路。
(4)電氣控制柜內配線應整齊美觀,橫平豎直,轉角處成90度直角,成排成豎的導線應用鋼精軋頭固定,控制柜與外部連線的導線在柜內的部分導線端應穿塑料管或用線繩,布帶,塑料帶綁扎。
(5)敷設導線時,應盡量減少交叉或架空線,導線敷設不能妨礙電器元件拆換。導線端部應采用套管標上線號。
(6)導線與接線端子連接時,線頭如彎成羊角圈,應與壓緊螺釘的旋緊方向一致。
(7)配線完畢后,根據圖樣檢查接線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后,緊固所有緊壓件。
(四)安全用電常識
1、觸電的種類:包括單相觸電,兩相觸電,跨步電壓觸電,懸浮電路上觸點等四種。
2、電流會對人體造成電擊和電傷兩種傷害。觸電時,電流對人體的傷害程度與下列因素有關:電流強度(可分為感覺電流,擺脫電流,致命電流)的不一樣;電流透過人體的持續時光的不一樣;電流頻率的不一樣;電流途徑的不一樣;電壓的電流的不一樣。
六、實訓心得與體會
在本次實習中,自我學到了許多以前沒接觸過的知識。在此過程中,把這些運用到實踐中,鍛煉了自我的潛力。這次實習不僅僅注重自我的思考潛力,還注重自我的動手潛力。好多東西看起來很簡單,看電路圖也懂,但是要自我親自去做時,你才發現理論和實踐有多大區別。看一個東西簡單,但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些東西也與你想像的不一樣,我們這次實驗就是要跨過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
電工實訓實習報告 篇3
一、項目編號:
二、實訓課時:
4學時
三、實訓目的
(1)正確識別、檢測基本元件;
(2)熟悉電路各元器件的作用;
(3)學會焊接簡單電路板并能對電路板進行檢查與調試;
(4)掌握專用檢測工具、設備、儀器的使用。
四、實訓要求
1.學生在做實訓之前要先學習本指導書,理解電路工作原理,在作業過程中要按操作步驟進行操作。
2.學生5~8人分成一組,每組配一套工具,每2~3兩組配一位教師。教師先應采用邊示范邊講解的教學方式,在學生動手做時,指導教師應指導、規范學生的動作和程序。每位同學必須嚴格按照本指導書給出的操作步驟和技術要求,動手完成規定的制作任務。
3.通過學生寫實訓報告,歸納和總結直流穩壓電源的組成和工作原理,能分析與描述它們的工作過程和電路分析;能形成正確的電路檢查、元件檢測的工作思路。
五、實訓設備
直流穩壓電源的制作實驗中所需工具、儀器、設備和輔料見表1。
表1直流穩壓電源的制作實驗中所需工具、儀器、設備和輔料清單
六、電路原理
如下圖所示,變壓器T1構成變壓回路,將交變電ui(220V,50Hz)變換為低壓交流電壓u2(15V)。二極管組成的橋是電路與變壓器T1的二次繞組一起構成單相全波整流電路,輸出脈動的直流電壓。經電容器C1、C2濾波,將脈動的直流電轉換為波動較小的平滑直流電。集成電路IC1(7805),將平滑直流電轉換為穩定的恒定直流電。電容器C3、 C4起進一步穩定輸出電壓的'作用。電阻器R1與發光二極管LED構成電路狀態指示電路。
七、操作步驟
1、識別元器件并利用萬用表檢測其質量好壞;
2、電路板裝配應遵循“先低后高、先內后外”的原則,先安裝電阻器、二極管、開關,然后安裝電容器、集成穩壓器、二極管整流橋,最后安裝變壓器。
3、電路的測試:先測試變壓器輸出電壓U2,再測試整流、濾波后電壓,最后測試穩壓后輸出電壓;
4、總結、測試電路功能并查找故障、評價產品性能與質量。
八、注意事項
1、注意安全用電;
2、在焊接時注意電容器、二極管等元件的極性;
3、注意集成穩壓器的輸入、輸出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