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測量的實習報告模板集錦(精選3篇)
實用的測量的實習報告模板集錦 篇1
實習步驟
1。 水準測量:
(1)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測量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借助于帶有分劃的水準尺,直接測定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然后根據已知點高程和測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點高程。
設水準測量的進行方向為從A至B,A稱為后視點,a為后視讀數;B稱為前視點,b稱為前視讀數。如果已知A點的高程HA,則B點的高程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點的高程也可以通過水準儀的視線高程Hi來計算,即 Hi=HA+a HB=Hi—b
(2)水準測量的外業施測:
1)水準點:用水準測量方法測定高程的點。 2)當預測高程的水準點與已知水準點相距較遠或高差太大時,兩點之間安置一次儀器九無法測出其高差。這時需要連續多次設站,進行復合水準測量。每測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預測水準點到已知水準點的高差,從而可得其高程。 3)水準測量的檢核
計算檢核:閉合導線的高差和等于個轉點之間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視讀數之和減去前視讀數之和,因此利用該式可進行計算正確性的檢核。
測站檢核:對每一測站上的每一讀數,進行檢核,用變更儀器法進行檢核。變更儀器法要求變更的高度應該大于10cm,兩次高差之差不應超過規定的容許值,即6mm。
閉合水準路線的成果檢測:理論上各測段高差之和應等于零,實際上上不會,存在高差閉合差,其不應該大于你容許值,即 ,若高差閉合差超出此范圍,表明成果中有錯誤存在,則要重返工作。
碎步測量: (1)碎步點的選擇
碎步點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對于地物,碎步點應選在地物輪廓線的方向變化處,連接這些特征點,便得到與實地相似的地物形狀。對于地貌來說,碎步點應選在最能反應地貌特征的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上。
(2)經緯儀測繪法
觀測時先將經緯儀安置在測站上,繪圖板安置于測站旁,用經緯儀測定碎步點的方向與已知方向間的夾角,測站點至碎步點的距離和碎步點的高程,然后根據這些數據和比例尺八碎步點的位置展繪在圖紙上,并在點的右側注明其高程,再對照實地描繪地形。 操作步驟如下:
1)安置儀器。安置儀器于測站點,測定豎盤指標差,量取儀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準一控制點,作為零方向,設置水平度盤讀數為零。
3)立尺。立尺員依次將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點上。
4)觀測。轉動照準部,瞄準點1點的標尺,讀取水平度盤讀數;又讀上絲和下絲讀數,計算式間距;再讀中絲讀數,豎盤讀數。
5)記錄。將所測讀數依次填入手簿。
6)計算。按視距測量公式方法用計算器計算出碎步點的水平距離,高差和高程。
7)展繪碎步點。
實習總結體會:
為期2周的測量實習終于要落下帷幕,雖然開始時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們的收獲我們大家還是很高興的。我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對以前零零碎碎學的測量知識有了綜合應用的機會。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過程的整體概念有了一個良好的了解,我學會了更熟練的使用水準儀、經緯儀等測量儀器與工具,并且全站儀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對較好的掌握圖根控制測量、地形圖測繪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很好的鞏固了理論教學知識,提高了實際操作的技能。
原先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測量知識也都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而相互對照將我的測量知識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現在想來這場痛苦的實習是必要的。
同時在這場實習中讓我再次認識到實習的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每個人的一個粗心,一個大意,都可能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甚至是帶來一生都無法彌補的損失。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這次測量實習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 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雖然有時間我們會因為一些實習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紅面赤,但大家都想著這樣把要完成的這次實習完成的更加完美。
在這次的實習中我們對以前的學習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完成這第一次的任務中我們就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在出學校的時候遇到的問題主要是過往的車輛和人都直接影響了我們測量的正常進行,不過大多數時間都是上課的時間,大家還是很細心的來完成精細的工程測量。在檢驗所測數據的時候,做到發現錯誤立即解決對讀數超線的時候立即返工,同時還發現第三測量工作一般都在規定的記錄表格上如實地反映出測、算過程和結果,表格中有計算校核,∑a一∑b=∑h,這只說明計算無誤,但不能反映測量成果的優劣。外業結束后,進行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在限差允許的范圍內,即按水準路線長度或測站數進行調整,若超過限差,必須重測。只到合格為止。 角度測量。在角度測量對于我們專業科的學生來說要求非常高
,用的是J—2的儀器。這就要求我們一直都秉著做事嚴謹的作風,對于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在每一個間歇點上,檢驗如果超限則立即返工重測。在實習中為了避免大的誤差我們也都總結了不少經驗,例如我們采用盤左和盤右觀測取平均數的方法,可消除照準部偏心誤差、視準軸不垂直于橫軸、橫軸不垂直于豎軸的殘余誤差。但豎軸傾斜誤差不能采用此法消除。豎直角觀測時采用此法可消除指標差的影響。
又如在短邊上的端點觀測角度時要特別注意對中,照準目標時要盡量瞄準目標的底部,因為它們對測角的影響與距離成正比。為了消除度盤的刻劃誤差,需要配置度盤的位置,每測回變換進行配置。在角度測量時我們遇到的主要問題是主要是儀器下沉和路邊行人帶來的影響。
這次實習過程里我深深體會到通過這次實際的測量實習,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驗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碎部的測量、導線的測量和地形圖的繪制,橋控網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
實用的測量的實習報告模板集錦 篇2
一、目的與要求
1.了解DJ6型光學經緯儀各主要部件的名稱和作用。
2.練習經緯儀對中、整平、瞄準和讀數的方法,掌握基本操作要領。 3.要求對中誤差小于3mm,整平誤差小于一格。
4.掌握測回法觀測水平角的觀測順序、記錄和計算方法。上、下半測回角值互差不超過±40″。
二、實習時間
20xx/3/28 南京工業大學虹橋校區 操場
三、實習目的
1. 掌握水平角的觀測方法。
2.掌握水平角及表盤讀數的記錄與計算方法。
四、實習任務
在校園內選擇一控制點做測站點,距測站點約80米長的的場地上選擇另兩個放置觀測標志,用dj6經緯儀按要求分別測量其水平角一測回。然后再一次測出另外兩個角的大小,驗證三角形內角和是否為180度,來驗證測量角度的準確性。
五、測量原理和經緯儀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安置經緯儀在測量角度以前,首先要把經緯儀安置在設置有地面標志的測站上。所謂測站。即是所測角度的頂點。安置工作包括對中、整平兩項。 1.對中【對中的目的是是儀器的中心與測站點(標志中心)處于同一鉛垂線上】
在安置儀器以前,首先將三腳架打開,抽出架腿,并旋緊架腿的固定螺旋。然后將三個架腿安置在以測站為中心的等邊三角形的角頂上。這時架頭平面即約略水平,且中心與地面點約略在同一鉛垂線上。
從儀器箱中取出儀器,用附于三腳架頭上的連結螺旋,將儀器與三腳架固連在一起,然后即可精確對中。
2.整平【整平的目的是使儀器數軸在鉛垂位置,水平度盤處于水平位 置】
經緯儀整平的目的,乃是使豎軸居于鉛垂位置。整平時要先用腳螺旋使圓水準氣泡居中,以粗略整平,再用管水準器精確整平。
由于位于照準部上的管水準器只有一個,可以先使它與一對腳螺旋連線的方向平行,然后雙手以相同速度相反方向旋轉這兩個腳螺旋,使管水準器的氣泡居中。再將照準部平轉90°,用另外一個腳螺旋使氣泡居中。這樣反復進行,直至管水準器在任一方向上氣泡都居中為止。在整平后還需檢查光學對中器是否偏移。如果偏移,則重復上述操作方法,直至水準氣泡居中,對中器對中為止。
3.瞄準
水平角觀測時,應盡量照準目標的底部。當目標較近時,成像較大,則用單絲平分目標;當目標較遠時,成像較小,則用雙絲夾住目標或用單絲與目標重合。
豎直角觀測時,應用中橫絲照準目標頂部或某一預定部位。 4.讀數
讀數時,打開并轉動反光鏡,使讀數窗內亮度適中,調節讀數顯微鏡的目鏡,使度盤和分微尺分劃線清晰,然后,“度”可從分微尺中的度盤分劃線上的注字直接讀得,“分”則用度盤分劃線作為指標,在分微尺中直接讀出, 并估讀至0.1′,兩者相加,即得度盤讀數。
測回法測水平角
當所測的角度只有兩個方向時,通常都用測回法觀測。如下圖所示,欲測
OA、OB兩方向之間的水平角∠AOB時,在角頂O安置儀器,在A、B處設立觀測標志。經過對中、整平以后,即可按下述步驟觀測。
(1)將復測扳手扳向上方。松開照準部及望遠鏡的制動螺旋。利用望遠鏡上的粗瞄器,以盤左(豎盤在望遠鏡視線方向的左側時稱盤左)粗略照準左方目標A。關緊照準部及望遠鏡的制動螺旋,再用微動螺旋精確照準目標,同時需要注意消除視差及盡可能照準目標的下部。對于細的目標,宜用單絲照準,使單絲平分目標像;而對于粗的目標,則宜用雙絲照準,使目標像平分雙絲,以提高照準的精度。最后讀取該方向上的讀數a左。
(2) 松開照準部及望遠鏡的制動螺旋,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粗略照準右方目標B。再關緊制動螺旋,用微動螺旋精確照準,并讀取該方向上的水平度盤讀數b左。盤左所得角值即為:左a左b左。以上稱為上半測回。
(3) 將望遠鏡縱轉180°,改為盤右。重新照準右方目標B,并讀取水平度盤讀數b右。然后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照準左方目標A。讀取水平度盤讀數a右,則盤右所得角值右a右b右。以上稱為下半個測回。兩個半測
2回角值之差不超過規定限值時,取盤左盤右所得角值的平均值,
即為一測回的角值。根據測角精度的要求,可以測多個測回而取其平均值,作為最后成果。觀測結果應及時記入手簿,并進行計算,看是否滿足精度要求。
左右
角度測量的原理及相關基本概念
水平角的測量原理
水平角概念:從一點到兩目標的方向線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β。如下圖
為了測定水平角β,那么可設想在過角頂B點上方安置一個水平度盤,水平度盤上面帶有順時針刻劃、注記。我們可以在BA方向讀一個數n,在BC方向讀一個數m,那水平角β就等于m減n,用公式表示為
β=右目標讀數m-左目標讀數n
水平角值為0~360°。
六、實驗步驟
1.選定1,2, 3號點,分別在地上坐上標記
2.在1放置經緯儀,2,3點放置觀測標志,盤左順時針測量讀數,記錄數據,盤右逆時針讀數,記錄數據,為一個測回
3. 在2放置經緯儀,1,3點放置觀測標志,盤左順時針測量讀數,記錄數據,盤右逆時針讀數,記錄數據,為一個測回
4. 在3放置經緯儀,1,2點放置觀測標志,盤左順時針測量讀數,記錄數據,盤右逆時針讀數,記錄數據,為一個測回 5.計算三個角內角和相加是否為180度
七、數據記錄與計算
水平角測量記錄表
八、誤差分析
(一) 儀器誤差
1.儀器檢校不完善留下的殘余誤差,如視準軸與垂直軸本身不垂直、橫軸傾斜、水準管不垂直于垂直軸的誤差等。儀器制造加工不完善或儀器放置過久有些零件受到小的損害等都會引起讀數誤差。 (二)觀測誤差
1.整平誤差:儀器整平時由于下午有點風,所以氣泡沒有嚴格居中。
2.目標偏心誤差:準確測量時要求照準的標桿豎直在標志中心,而測量時標桿總會有一點的偏差,就算是瞄準底部還是存在偏心,只是程度比較小,所測得的角度中必然會有一定的偏心誤差。
九、體會與心得
收獲體會: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驗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經驗教訓:標志點很重要,標志點的選取準確決定了測量的精確性; 實驗儀器的整平對實驗數據的誤差有很大的影響;
水平角測量均需檢查誤差,超過差限一定要重新測量;
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的進度。
實用的測量的實習報告模板集錦 篇3
一:前言
我們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工程測量實習”,我們主要負責測量學校圖書館四周廣場草坪的地形圖有。圖書館坐落于學校主干道西側,東鄰第一教學樓和藝術系教學樓,南面隔著一個廣場與中專樓相接,西面是學校一條副干道,北面是第一宿舍區。圖書館有七層,南面是主門,東西分別有兩個側門。圖書館的地形為南低北高,東低西高之勢。測量上可能會有肯定難度,但正好是我們需要的一個挑戰,讓我們變得更加嫻熟。
然后我們將有關數據、繪制圖幅為A3紙,比例尺為1:500的地形圖一張、每個人設計一個建筑物,并施工放樣。我們的測量主要將分成四個階段,分別為:掌握點的測量、碎部測量、CAD繪圖和施工放樣。
二:實習目的
本次測量實習通過地形圖測繪和建筑物測設,可增加動手力量和清晰的知道測設和測定地面點位的概念,提高應用地形圖的力量,為今后解決實際工程中有關測量工作的問題打下基礎。
三:任務和要求
1.測繪圖幅為A3紙,比例尺為1:500的地形圖一張。
2.計算出測設建筑基線外廓軸線交點的數據,然后將它們測設于實地,并做必要的檢核。
3.
了解儀器的構造及用法方法。
四:實習內容:
第一階段:掌握測量
掌握測量實習采納了閉合導線的形式我們選了4個掌握點。測出4個掌握點的高程,觀測角,點之間長度,進而再算出掌握點在圖上的坐標。
其次階段:碎部測量
碎部測量通俗講就是圍圍著每個掌握點,將四周的地物表示出來。將空地的高程測出。詳細過程是:將經緯儀水平刻度置零,然后照準地物,讀出數值,然后量出掌握點到地物的距離。負責繪圖的人將地物利用半圓儀和三角板將其展在圖上。對于不能夠測到的地點需要另找掌握點,利用經緯儀找到此點的角度,然后利用皮尺量出距離。自以此點測地物。測高程時利用經緯儀測出需要測定的點的角度,在量出到測定點的距離。讀出測定點的尺子的讀數,再量一下經緯儀的高度。
第三階段:施工放樣
我們取了4個點進行實際中的放樣,依據圖中的四個點坐標計算出每個掌握點距放樣點的距離,計算出距基準線的角度,用經緯儀設好角度之后,利用測釬找到此點,放樣完成。(我們以
4掌握點為基準點。)
五:心得體會
第一天的掌握測量:
掌握測量實習采納了閉合導線的形式實習開頭的第一天,這天我是懷著較輕松的心情去到了測量現場。但通過了一些點的測量之后,就體會到了實習不是那么的輕松。首先我們選了4個掌握點,大致圍圍著圖書館。我們隨即開頭在一天時間內測出4個掌握點的高程,觀測角,掌握點之間的長度,進而再算出掌握點在圖上的坐標。這是一項非常復雜而又特殊重要的工作,由于它關系到以后的碎部測量能否順當進行。計算出個掌握點的坐標值,并將其展在繪圖紙上。
第一天雖然做事效率低可是我們組一起,但我們對操作已經很熟識了通過這次實習,熬煉了許多測繪的基本力量。首先,是熟識了全站儀的用途,嫻熟了全站儀的各種用法方法,把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打算,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于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于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于變動中而難以掌握,屬于可變動誤差來源)。了解了如何避開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削減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
(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等等各種措施。通那一天收工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很疲憊了。我們一起吃飯的時候好好總結了這一天實習中出現的問題,確定了每個人以后實習的詳細分工。同時我們還一起規劃了每天要做的內容。這樣一來我們做事就更具高效性更有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