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的實習報告范文匯編(通用3篇)
寫生的實習報告范文匯編 篇1
6月5日由我院建筑學和城市規劃專業88人組成的實習寫生團隊順利抵達焦作,結束了為期一周的建筑速寫學習。在實習期間,我們集體游覽了鳳凰古城區、雷公寨、雷公苗寨、雷公洞,觀看了洞天篝火晚會,對鳳凰古城的人文地理、經濟文化以及建筑特點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本文將從鳳凰的人文歷史、經濟文化、地理特征等方面簡單的介紹鳳凰,最后著重從建筑構成方面詳細的介紹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它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環抱,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20xx年12月17日,鳳凰被國務院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從這里走出了文學巨匠沈從文以及自稱“刁民”的黃永玉
鳳凰古城是多民族聚居縣,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漢族、回族,以及解放后分配到這里工作和其他原因來本縣居住的其它民族組成,其中以熱情好客的苗家族為最多。據了解,近幾年因為旅游業的大力發展帶動了鳳凰城經濟的騰飛。但與此同時,鳳凰的工業發展也有了一個實足的進步。繼20xx年鳳凰被列為“中國旅游強縣”后,20xx年鳳凰古城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古城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城內石板小街,古代城樓,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漿聲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寧靜安祥的小城風光。鳳凰古城的建筑形式多樣,有梭形建筑,中間大,兩頭小,或前面大后面小。在古城的南邊街和永豐橋處,我們可以看到眾多房屋相互擠壓,形成了屋門口較大,屋后延伸處空間狹小,這就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造成的。由于群山連綿,古城地區呈現盆狀的結構,要修建房屋沒有足夠的正立面空間,只能向后延展,就形成了長條形建筑。還有有的房屋建造地基是多層次、多臺階,從大門向后延伸地基一階比一階高,又形成了提醒的建筑結構。一線形建筑是鳳凰古城的一大特色,再到門口前對面,一排整齊的古建筑就像一條流水線似的,令人賞心悅目。這樣一排整齊的房屋設計的十分得體,從左到右,一字形的排列十分整齊。從上至下,高矮一致,顯得非常有序。
鳳凰古城地形十分復雜,總體上呈階梯狀,因此鳳凰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也就有了獨具特色的建筑藝術形式,“吊腳樓”是鳳凰古城最典型的一種建筑形式。“吊腳樓”建筑結構主要采用穿斗式木結構做頂,一般四榀三間,或五榀四間,個別六榀五間,前柱吊腳,吊腳樓因此而得。吊腳樓沒有院落,房間只能豎向發展,正好滿足了苗族房屋大都建在3070度得斜坡上這一險惡條件。為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通常都設置三層,底層多用于圈養牲畜和家禽,堆放柴火、農具和儲存肥料等,第二層為全家活動的中心,中間房屋設置現在所謂的客廳。苗家的堂屋與火坑屋是苗家住宅內的中心空間。吊腳樓房屋有很多有點:結構簡單而穩固性強,以柱、枋為基本構件,通過穿斗形成完整的空間,維護與結構分開,墻和我們現代的建筑一樣只起空間劃分作用,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框架結構;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當地木材作為建筑的材料,用小小的木材建成了大房屋;依山而建,因地而建。既節約了更耕地,又適應于山地斜坡建屋,并有良好的通風防潮作用,是名副其實的最為生態的建筑。另外吊腳樓的虛實對比關系強烈,顯現了和諧統一的藝術效果,正立面的木結構穿斗式構架與背立面的靠山面形成了典型的虛實對比。我們知道,苗家居民在白喜事宴請賓客時,常常要舉辦家庭舞會,要跳很多種類的舞蹈,而此類舞蹈頓地為拍,節奏感強,舞者眾多。所以我們看到房屋的立柱和樓枕較密,樓板較厚就是為了增強這種建筑的堅固性。在吊角二樓寬敞的走廊上,裝有美人靠欄桿,是整個陽臺寬敞明亮、舒適,即可憑高遠眺,飽覽賞心悅目的苗嶺風景,又可休息聚會。另外,吊腳樓飛檐翹角,三面有走廊,加上美人靠欄桿的各式花紋,一種極其優秀的建筑藝術就誕生了。
在整個實習期間無論是在專業知識方面,還是生活方面我的收獲都是極大的。在實習的過程中,曾遇見一位十歲的苗族小女孩,我告訴她:“你們家鄉真的好美啊!”那個漂亮的小女孩用不加思索的說道:“雖然我們鳳凰很美,但是祖國還有很多地方比我們鳳凰更美。”當時我們幾位受到的觸動是相當的大,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如此的謙虛,從而足見鳳凰人高尚的品格。鳳凰古城的美不單單只映射在白天,夜晚的美景更是讓人吃驚,到處都是燈火輝煌,讓美麗的小城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在一次晚飯后的走訪中,發現了一個學習建筑棱角的捷徑。為了彰顯古城之美,每個建筑晚上都會配上各式各樣的燈光,燈的安裝一般只會在建筑的輪廓,而晚上夜色一片漆黑的時候,這些燈一亮起,整個建筑的輪廓就會顯現。對我們學習透視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因為在白天畫速寫時一般不會忽視建筑的細節,造成很多同學不能單純的把心全用在外部透視上,從某種程度會受到建筑細部的影響,而晚上我們只用透視建筑的輪廓,對我們初學建筑的人來說,更有益于把握建筑的造型。
鳳凰古城的美是經過千百年的歷史演變而來的。古城建筑文化的構建與古城的軍事、政治、民居、商貿、交通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也是有古城特定的歷史、地理條件決定的,賦有地方特色。古城經歷了無數次的設置、變遷、沒落、復原才形成今天的城市形態,對我們探索民族的建筑藝術有著深遠的意義。
寫生的實習報告范文匯編 篇2
在實訓過程中,有苦有甜。甜的是又認識了很多朋友,經過進一步探討,聊天,從中了解了很多有關攝影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是書本上所沒有的東西,也對今后玩攝影這一專業有了很大的幫助。苦的是每天都在不停地徒步中,面對的并不是平坦的道路,而是曲折的山區甚至山腳、山腰、山頂。我們在15天的實踐學習中,曾獲得的心得總是少不了一個字“累”。不過累中總是有一份甘甜存在。
還記得第一天我們從學校興奮而又期待的坐上去往安陽林州實訓大巴車,一路歌唱,對大山生活以及風景頗有期待。在路上我們不停地狂談著林州的神奇之處,也聆聽著老師曾經的經歷、經驗。聽起來都是那么的美。
當車接近林州山景時,我們徹底驚訝了,或許我們沒有見過真正的大山美景,或許我們見過的只是不堪雄偉的山景。我們不敢再妄談,而是一聲聲中吐露出驚訝的贊美之語。有的伙伴兒卻已經情不自禁的拿起相機沉入拍攝大山美景之中。一次次的逼近,一步步的深入,我們終歸在驚訝的話語中到達了目的地。
我們卸下了自己攜帶大山生活所需的包袱,走進山中農家小院,對小院住處多了好多的疑問以及顧慮,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華麗彈簧,而是簡陋又簡潔的山中素雅間。
我們知道這并不是天堂,并不是玩耍的地方,對我們現在的身份來講,這次實訓就是地獄之中的折磨,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在有準備的前提之下體會度過近半月的林中寫生,其實我們將會在這些天中,愛上這個地獄之窟,第一次接受這樣素雅的大自然生活,其實頗有一般享受在其中。第一天待定生活結束,緊接著就是正規步入第二天的徒步爬山中,緊張而又活躍的我們在老師的帶動下,不停地拍照、玩樂,很快樂,但又很累。當我們回到住處,徹底泄氣了,渾身的疼痛不得不讓我們啰嗦再啰嗦。沒有人能夠聆聽自己的廢話,因為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感受,開飯時當我們搖搖晃晃拿著自己的飯碗時,我們才體會到社會的難之又難,承認生活需要付出,才能得之回報。有一名言叫做: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得彩虹?我現在想改一下:不真正進入社會,怎能了解社會呢?
實訓在近半月的生活中,落下尾聲。我們一個個依依不舍的眼神最終還是遠離了大山,十五天對我們來說并不僅僅是十五天,而是我們從未經歷的短途艱辛實踐生活。俗話說:越讓我們做難以啟齒的事我們記得越深刻。或許就是這樣,但這并不難以啟齒而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轉折財富。我們從中不僅得到了鍛煉,學習了我們從未學到過的一樣東西———毅力、堅持。
回到學校后,再回過頭看看自己一路的收獲,拍攝的成果。我們深深感嘆。并對我們的成果感到惋惜。出色的照片少之甚少,張張照片打開后并不是喪失自信,并不是摧毀我們在攝影道路上的意志,而是再一次激勵了我們。這一次實訓讓我們真正了解了自己,見證了自己的能力,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對于我們來說這是最大的收獲,最為成功的地方。就在假期中,自己為自己制定了真正而且較為實際的奮斗目標,之前富有奶氣的我已經變成了心有準備的自己了,并不一天天虛度光陰,這一點或許也讓老師以及家長最欣慰的地方。
安靜的再想一想,在校時間約不到六個月,就要面臨畢業,也就將意味著人生中第一次的自由,這個自由更意味著我們將要遠離學校,其實畢業的滋味想想都那么讓自己揪心,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些迷茫,迷茫中帶有一絲絲擔憂,這時的我們不再說大話,不再妄談將來,而是現在很實際的面對現實。
因此,要樹立正確的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看別人怎么做,多聽別人怎么說,多想自己應該怎么做,然后自己親自動手多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好。
實訓已經結束,我又要開始學習生活了,在兩年的大學生活里,我還需要做很多事情,大學里的點點滴滴,必定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繼續學習,深入實踐,不斷提升自我,努力創造更多的價值!
寫生的實習報告范文匯編 篇3
一、實習目的:
1、感受地域文化特色,提高藝術修養和藝術審美能力,對自然風景與環境的觀察力,分析能力,繪畫處理對象的表現力,提高對自然景觀物體的刻畫、取舍、構圖等諸多能力;加深對文化內涵的主題的素材的收集,表現和再現能力。
2、提高寫生色彩和速寫表現力,增強風景、植物、花卉、古建筑、古山石、磚瓦、色彩等表現能力,提高速寫技法與速寫刻畫表現能力。
二、實習時間:
三、實習地點: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迪慶香格里拉市、麗江市
四、實習安排:
5月30日乘火車,次日到昆明,轉乘大巴到大理,6月1日參觀大理喜洲白族民居,2日去雙廊古鎮寫生,3日在大理古城寫生,4日上午去沙溪古鎮,然后乘車到香格里拉,5日游覽獨克宗古城并進行藏民家訪,6日自由寫生,7日去麗江并經過拉市海,8日麗江古城自由寫生,9日束河古鎮自由寫生,10日回昆明,參觀民族文化博物館,晚上乘火車返校,后日到達學校。
五、實習總結:
這次水彩寫生老師帶我們到云南的的三個地方——大理、香格里拉以及麗江,全是特別美麗的地方。好多朋友聽說我到這幾個地方實習時,紛紛想讓我帶點特產,這幾個地方實在是名氣太大,不論是一路順瘋和一米陽光,還是天龍八部,以及好多好多的著名的電影電視都與這幾個地方有著有著無比親密的聯系。
我們的云南之行需要經過半個中國,光是單程的火車就需要坐上三十多個小時,這是我第一次坐這么長時間的火車。雖然旅途注定很是艱辛,但是我們大家依然是滿懷期待。我的心里也是特別的高興,因為我就要去一個被稱為“距離天堂最近的地方”-----Shangri-Le(香格里拉),那是一個神圣的地方,而且我們班里的一位同學就是來自那里的。
終于我們經歷的漫長的等待,來到了云南。首站大理,不管是大理國還是南詔,我們都早已熟悉于腦海。蒼山洱海綿綿無期,我們終于來到了這里,這里確實是一個特別美麗的地方。歷史悠久的大理古城建造在東西綿延的蒼山和洱海之間,地理位置很是優越。云南是少數民族同胞最聚集的地方,大理當然也不例外,這里的主要少數民族是白族,不論是段家的扎染工藝還是當地的三道茶,都給我們留下的深深的印象,雙廊古鎮,沙溪古鎮,茶馬古道的痕跡依存,像是一場穿越劇。特別喜歡這里的白墻青瓦建筑,給人一種清新亮麗的感覺。
在大理考察三天后,我們來到了“人間天堂”——香格里拉,在來的路上,我們看到過水拍云崖暖的金沙江,還有常年冰雪不消的玉龍雪山,以及香格里拉大峽谷,路上的人和車越來越少,我們的車也在用力的'往上爬,耳邊總是有點嗡嗡作響,聽同學說,這是由于海拔上升而造成的輕微高原反映,過會兒就沒有事兒了。然后就沉睡于窗外的藍天白云,青山碧水中,這里的云朵真的很白,就像一團團柔軟的棉花糖,好甜好甜,,無意之中,我們見到了越來越多的白塔,還有曬青稞的架子,小溪淌水的草原,,才發覺已經進入了這美麗的香格里拉。后來,我們來獨克宗古城,到擁有世界上最大轉經輪的龜山公園以及美麗的月光廣場,去體驗藏民的休閑時光,我也曾坐上這座小城的公交,四處游蕩,感受這里的生活,有熱情的司機,有談笑風生的小青年們,也有去集市上購買為一家人準備可口飯菜的大媽,背著魚簍,新鮮的鯉魚在里面蹭來蹭去,路邊成群結隊的僧人,,,這里的每個人都有著快樂的故事,美好的回憶,讓我這個游蕩于此的外來者也十分陶醉。愛上了這里的牦牛火鍋,這里的每一種生活,這里的一切。然后我們在不舍中離開,真的喜歡上了這里。
再后來,我們來到了艷遇之都——大美麗江。有拉市海,有草原,有馬,愛上了香格里拉,也愛上了這里,后來我發現我是愛上了彩云之南。第一次騎馬,去感受曾經的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感受拉市海。然后我們來到很是熱鬧的麗江古城,這里是我見到過的云南最熱鬧的地方,到處的酒吧,到處的人,怪不得說這里是艷遇之都,而束河古鎮就是另外一種景象了,靜靜的,像是一個羞澀的姑娘,確實,束河是羞澀的,據說你永遠無法正確地預測古鎮的天氣,每逢陰云必滴雨,我想大概是因為束河距離玉龍雪山太近的緣故了吧。
最后,我們終要回去。的確,云南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不,是一群美麗的地方,彩云南現,讓人深深地陶醉,我發現,我已經愛上了這里,藍天與白云相伴,青山和碧水嬋娟,天連著水,云繞著山,常年冰封的雪山,奔流不息的金沙江,總是給人一種不同的感受。開始對云南依依不舍,但是終究是要回去的,因為我們還要繼續明天的路,繼續你的夢。
總之這次實習,見識了好多東西,包括美麗,以及知識,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水彩寫生能力,對大自然的色彩感知能力也隨之增強了。相信一定對我以后的專業知識學習會有很大幫助。這次云南之旅真的收益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