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類實習報告模板合集(通用3篇)
美術類實習報告模板合集 篇1
一、調查目的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人為本,要求每個學生都能擁有一顆積極向上、健康的心靈以及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這種發展的途徑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作為支撐學校生命線的課堂教學,在其中卻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任務。美術是學生學習藝術的基礎課程,每周的課時量并不多,并且它將隨著年級的增高而逐漸減少。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獲得終身所需的素養呢?基于這樣的想法我覺得有必要在學生中進行一次問卷調查,從而為教學的改進提供理論依據。
二.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5日
三、調查對象:
塘廈第二小學學生
四、調查方法:
問卷法
五、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的內容是:
(1)調查學生對美術課的喜歡程度。
(2)調查學生教學活動的參與度。
(3)調查學生對課堂作業的感受。
六、調查結果
1、調查學生對美術課的喜歡程度
(1)你喜歡上美術課嗎?
A.喜歡B.有點喜歡 C.不喜歡
(2)你上美術課的心情如何?
A.愉快 B.一般 C.不愉快
經調查得知:80%的學生是喜歡上美術課的,17%的學生有點喜歡,只有3%的學生不喜歡。79%的學生把繪畫過程作為非常開心和愉快的活動。19%的學生感覺一般,只有2%的學生不愉快。由數據分析可得,大部分得學生換是喜歡上美術課的,這種自發性的行為促使學生常常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狀態。
2、調查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情況
(1)你喜歡與同伴一起參與所學美術課題內容的討論嗎?( )
A.喜歡B.有時會 C.不喜歡
(2)你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愿意談自己感受嗎?
A.愿意 B.不愿意
(3)你愿意接受同學的建議嗎?( )
A.愿意 B.不愿意
從數據反映的情況看:98%的學生對課程內容很喜歡,具體表現在普遍愿意參與課題內容的討論,普遍喜歡與人合作和交流。76%的學生很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愿意說出自己的心理感受。95%的學生愿意接受別人提出的建議。但是他們希望提建議的同學能說得明確些。從這些想法中我感到學生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愿望。23.8%不愿意展示自己作品的學生感到自己的作品畫得不好。4.8%不愿意接受同學建議的學生感到老師的評價才是最重要的。
3、調查學生對美術課堂作業的看法
(1)你對完成美術課堂作業的信心如何?( )
A.充滿信心 B.沒有信心
(2)你完成作品后的感覺是?( )
A.興奮 B.一般
(3)你在沒有完成作業后時的心情?( )
A.很平靜 B.無所謂 C.很著急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92.8%的學生在完成課堂作業前很自信,但在作品完成后只有76.1%的學生感到很興奮,其中的落差是在繪畫的過程中丟失的。此外,在調查中還顯示:83.4%的學生在作業落后時心情表現得非常平靜和無所謂。那么為什么學生在作業落后的情況下普遍心情很平靜呢?一方面折射出學生對作品的執著態度他們不愿意由于時間的關系而馬馬虎虎的對待自己的作品。因此,希望老師能給她帶回家繼續畫;另一方面我想這也許和我們平時的評價體系有關。因為我們的學生心理很清楚,評價作業的是老師,一張沒有完成的作業能在老師那里得到一個好成績嗎?
七、分析與思考
這些調查數據的呈現對我的促動很大,同時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低年級的學生對美術普遍感興趣,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將用怎樣的途徑讓他們的興趣得以延續呢?低年級的學生喜歡與人合作、交流,那么我們的課堂能給他們提供這種需要嗎?對于自信心不足的學生和課中無法及時完成作品的學生又該給予怎樣的幫助呢?這些需要思考的問題為我今后改進課堂教學提供了依據,也因此產生了一些想法,想在教學中進行嘗試。
一、面向全體,創設分層作業目標。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學生的個性差異決定了學生的個體能力的不平衡。面對這種差異我想以教材為載體,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從過去對作業的統一標準再細分成基礎、深化、探究三個標準。讓學生在繪畫時能根據自己的實際和心理感受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目標。
(1)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選擇基礎層面的作業目標即掌握最基本的形與色。
(2)一般的學生可以選擇深化層面的目標也就是在形與色的基礎上還要考慮畫面的美觀。
(3)那些特別好的學生則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畫出新穎,有創意的作品。以上所設想的分層目標是想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始有終的保持他愉悅的心情;
也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短時期內能獲得成功感。但目標的設定還應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調整。
二、關注情感因素,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美術課堂的直接結果是學生的作品,這些作品只能在十幾分鐘的時間里完成。作品可能是粗糙的;可能是細膩的;可能是夸張的,可能是平淡的。這些我們都能通過作品去了解。但是學生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開心嗎?他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這些都是無法在作品中體現出來。因此作品完成的過程其實是學生心理、智力、技能、情感交融的過程。由于這樣的思索我想從作品的評價上去考慮改進,具體設想為:
(1)擴大評價的領域,注重三維目標中的“情感與態度”。
①、作品完成后,學生運用自我感覺給自己打分,以星數表示自己在繪畫過程中的感受程度。這種感覺可以是對繪畫的投入程度;可以是繪畫時的心情;可以是技能的掌握程度。運用自我評價發現自己的長處,覺察自己的不足,在內心情感的表露中為改變學習效果提供必要的幫助。
②、學生運用互評方式為對方打分,可以說說同學畫面成功之處,也可以說說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逐漸地學會欣賞、學會診斷、學會正確的對待他人的評價。 ③、教師運用點評形式解決學生間爭議的焦點、對知識點的把握等問題以此豐富評價過程。
④、運用綜合評價方式,用表格形式設定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評價內容以
A、B、C、形式進行評價。
(2)利用資源為學生提供展示作品的舞臺。
①利用學生成長記錄冊的功能,記錄學生一學期來最滿意的作品數與家長、老師溝通。
② 在成長記錄冊上用畫面形式記錄一幅學生最滿意的作品。
三、建立個別學生檔案袋;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的基礎課程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因此有的學生很早就已經踏入了藝術的大門,他們的技能往往超越了同年齡的學生。雖說是少數人但還是給我們有些學習上不自信的學生帶來某種挫折感,覺得自己總是技不如人,對于這樣的學生我想嘗試采用橫向的比較方法讓他樹立自信。由于美術作品大多數是以平面的形式呈現的,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能把學生的作品以照片形式收集個別學生課堂作品,用文件夾的形式進行保存。采用縱向比較的方式,讓這些學生在學習中感到自己的進步,展示他們的藝術才能,從而樹立自信,獲得成功感。
美術類實習報告模板合集 篇2
一、 教學計劃貫徹情況 教學中認真遵照教學大綱要求,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廣素質教育,按時按質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工作上兢兢業業,愛校如家,對學生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二、教學工作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認真遵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遵循美術教育原則,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同時在課堂上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盡心的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學到了一定的基礎知識,掌握了美術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時也學會了判斷美和創造美,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中,我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我認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我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形式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魅力。
為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在美術教學中,我還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矗因此,我選擇了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美術知識和機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同時,要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到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矗
三、 經驗和教訓 1.教師要認真貫徹本教學大綱的精神,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 雙基訓練的關系。在傳授雙基、培養能力過程中,加強思想品德教
育。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 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審美能力。
2.要貫徹啟發式原則,采取多種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生動 活潑 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
3.教師應加強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圖片、美術作品及放映幻燈、影片、錄像片等教 學手 段和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直觀教學。
4.要關心美術教學的改革和發展,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實驗,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5.學業考核以平時成績為主,考核可采取多種方式。
6、對學生美術學習的評價要 盡可能做到態度習慣養成和知識能力發展并重,并鼓勵大膽創進和個性發揮,即著眼于實際成 績,更注重未來發展。
7、美術教學要盡量注意學科間的聯系。如在講到點、線、面等概念時,可聯系數學中的相關概念來解釋。
四、自身素質 課堂之余,我認真參加了學校以及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政治業務學習外,還訂閱了教育教學刊物從理論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積極參與學校和市里的各種競賽,并獲得良好的成績。并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自己能更好的進行教育教學工作,能更快地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教學模式。
作為一名教師,我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處處以“師德”規范自己的言行,遵紀守法,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本學期擔任一至六年級美術課,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身業務學習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鑒賞能力、創作能力。閱讀報刊雜志 ,學習教育理論,把握教育動態,了解教育信息、總結點滴經驗。回顧這一階段的工作,雖有酸甜苦辣,付出了許多許多,但值得欣慰的是,學生在思想和學習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一、課堂教學方面:課堂是教與學的主要場所。我踏實鉆研教材,設計好教案,采用各種適合學生心理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觀察、思維、鑒賞能力有所提高。具體體現:
1、以興趣為主線,優化課堂教學。根據內容與活動要求創設相應的情景或用直觀的方法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故事誘導法、展示畫面法、直觀演示法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持久的學習興趣。
2、以媒體為中介,強化課堂教學。緊跟時代步伐,我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媒體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至使美術課堂上學生學習情趣高張、思維活躍,教學質量有了提高。
3、以評價為宗旨,深化課堂教學。采用多種形式進行作業展評。如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說畫、寫畫的作業形式駕起美術課與其他學科相
聯系的橋梁,豐富教學內容,以畫、話、文為基點,激發學生審美情趣,調整學生繪畫心態,開拓學生創造思維,使學生形成愛繪畫的內驅力。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促進學生發展。在課堂上成為學生的幫手,生生活上成為學生的朋友。
4、以反思為手段,促進個人成長。本學期我積極撰寫論文、反思并在教學中促進了自身的成長。
二、特長培養,堅持不懈。我除了認真上好每周26節的美術課外,還開展了每周兩節的美術興趣課的教學工作。課外興趣輔導,學生特長培養,投入的工作量是沒有底的。讓學生學會關心周圍的事物,留意身邊的書籍,學會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進行創作或是寫生。
除此外還積極完成校內的各項指令性工作,團結同事,盡自己所能幫助同事解決制作教具上的一些問題等。
“不畏勞苦才能到達理想的頂峰”,今后我將以此為起點,努力工作,虛心好學,去迎接更加燦爛的明天。
20xx年x月x日
美術類實習報告模板合集 篇3
一、實習目的
練習色彩的運用,構圖,了解徽派建筑。
二、實習時間
20xx年9月5號——20xx年9月16號
三、實習地點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
四、實習單位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系
五、實習內容
色彩
徽州的九月,山清水秀,稻香點點,絲毫沒有讓人察覺秋已臨近。金黃的稻田,翠綠的桑葉,清零的池水,加之徽派建筑特有的黑白相見,徽州呈現出她特有的秋的韻味。豐富的色彩,恬淡的景致,想把這些畫面準確的表現出來,需要我們對色彩的高度把握。
首先要來了解我們經常運用的幾大色系,紅色系:深紅、大紅、朱紅、玫瑰紅、肉色、橙紅,棕色系:赭石、熟褐,黃色系:橘黃、土黃、中黃、檸檬黃,綠色系:深綠、橄欖綠、中綠、粉綠、淡綠、黃綠、翠綠、草綠、等,藍紫色系:普藍、群青、湖藍、紫羅蘭、青蓮, 灰度:煤黑、鈦白、培恩灰 。
了解水粉色彩的特性,水粉顏料大部分顏色是比較穩定的,如土黃、土紅、赭石、桔黃、中黃、淡黃、橄欖綠、粉綠、群青、鈷藍、湖藍等等。但是,深紅、玫瑰紅、青蓮、紫羅蘭等顏色就極不穩定,容易出現翻色,不易覆蓋。水粉顏色的透明色彩種類較少,只有檸檬黃、玫瑰紅、青蓮等少數幾種顏色。而且,水粉在濕的時候,它顏色的飽和度很高,而干后,顏色失去光澤,飽和度大大降低,這就是它顏色純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過稀釋或含粉質顏料較多的淺顏色來實現的。它的干濕變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顏色只加少許,在濕時和干時,其明度就表現出或深或淺的差別。
當地色彩豐富,如何進行色彩的組合,不僅要有色彩的感覺,還要清楚色彩的組合搭配規律,了解色彩的性格。
構圖
這次實習過程中還嘗試了多種構圖方式。垂直式構圖,南屏的水車和樹林強調豎向線條,充分顯示出了樹木的高大,同時增強了畫面的深度感,更體現出了樹林的蒼幽。水平式構圖,南屏的河岸,更多的是強調水平線條,以及水面,給人以平靜,舒緩穩定之感。交叉構圖,巷子的刻畫,兩側的房屋,所有的線條向巷子的中心收縮,強調出其透視感,把人們視線引向深處。 應用的最多的應屬三角形構圖,主要在刻畫建筑單體時,為了保持畫面的平衡。S形構圖,對田間小路的刻畫,S形的道路將大片的黃色稻田分隔開,將景色引向深處,看上去更有韻律感,產生優美、雅致、協調的感覺。
建筑
徽派建筑給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應該是白墻黑瓦,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鏤精湛,不論是村鎮規劃構思,還是平面及空間處理、建筑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都充分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南屏的倚南別墅,葉氏宗祠,西遞的牌坊。馬頭墻,小黑瓦,加上石雕、磚雕、木雕更加顯現出了徽派建筑獨有的古雅,簡潔中不乏富麗。
以山為屏,建筑聚集,高低錯落,青山綠水間,黑白點點,如詩如畫。徽州古民居受文化傳統和優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形成獨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風格。粉墻、瓦、馬頭墻、磚木石雕以及層樓疊院、高脊飛檐、曲徑回廊、亭臺樓榭等的和諧組合,構成徽派建筑的基調。
徽派古民居規模宏偉、結構合理、布局協調、風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裝飾在門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磚、木、石雕,工藝精湛,形成多樣,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民間故宮”之稱的宏村承志堂前廳橫梁上的“唐肅宗宴客圖”和“漁樵耕讀”、“琴棋書畫”等木雕精品,每每令旅游者驚嘆不已。徽州民居講究自然情趣和山水靈氣,房屋布局重視與周圍環境的協調,自古有“無山無水不成居”之說。徽州古民居大多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依山傍水,與亭、臺、樓、閣、塔、坊等建筑交相輝映,構成“小橋、流水、人家”的優美境界。宏村,背靠古木參天的雷崗山,前臨風光旖旎的南湖,傍依碧水縈回的浥溪河,整個村落設計成牛形,景色極為秀麗,有“中國畫里的鄉村”之稱。徽州古民居,多為三間、四合等格局的磚木結構樓房。兩層多進,各進皆開天井,充分發輝通風、透光、排水作用。人們坐在室內,可以晨沐朝霞、夜觀星斗。經過天井的“二次折光”,比較柔和,給人以靜謐之感。雨水通過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陰溝,俗稱“四水歸堂”,意為“肥水不外流”,體現了徽商聚財、斂財的思想。民居樓上極為開闊,俗稱“跑馬樓”。天井周沿,還設有雕刻精美的欄桿和“美人靠”。關麓的“八大家”就是由八個兄弟的20幢民居屋舍相貫、院庭聯幢而成。
徽派民居在室內裝飾和擺設方面也極為講究。正堂掛中堂畫,兩側中柱上貼掛楹聯透出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徽商賈而好儒、崇文重學的思想。廳內陳設條桌,桌上東邊放一花瓶,兩邊擺一古鏡,中間是時鐘,寓意徽商在外永遠平安。走進徽州,人們可以從眾多鱗次櫛比的古民居中看到“東方文化的縮影”。
南屏,關麓,屏山,宏村,西遞永遠的徽州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