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員的實習報告分析
首先我想說說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肇州縣廣播電視局隸屬于肇州縣縣委,直接管轄單位是肇州縣縣委宣傳部,肇州縣廣播電視局下設兩個臺,肇州電視臺和肇州人民廣播電臺,肇州電視臺又分為肇州綜合頻道和肇州影視文化頻道,自辦節目每天約四十小時,是大慶市縣屬傳播單位中的佼佼者,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原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分屬于兩個單位,現改革為臺局合一制,改名為縣廣播電視局。全局約70人,包括記者,編輯,播音與主持,管理層有局長,臺長,辦公室主任。很幸運的是,剛剛到肇州電視臺就有了一次在縣委學習的機會,因為臺局剛剛合一,企業化改革還沒見成效,臺里大量擴招,我也是其中一個,學習關于事業單位改革的相關內容。
其實和其他地方的事業單位一樣,凡有收入的事業單位,都應積極試行企業化管理,充分利用自己的人力、技術、設備等條件,廣開生產門路,擴大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合理組織收入,逐步提高經費的自給水平和收入水平。肇州電視臺員工資金除縣財政局撥款外,電視臺廣告所得的各項費用都由廣播電視局自行管理。這就涉及到廣告費用,各項收費要公平合理的問題,當然是不得隨便提高收費標準,亂收亂斂,轉嫁負擔。也不能任意降低服務質量,不按計劃完成工作任務。
為了避免這一系列的問題,縣委高度重視,為了保證其合理運行,規定各項收費的標準。其實事業單位試行企業化管理后,單位的性質、任務不變。在保證完成事業計劃的前提下,盡力擴大社會需要的服務項目,制定收費標準,收取合理的服務費用。單位財務開支標準仍按有關規定執行。增加的收入和節省的經費補貼,留給單位用于發展事業,開展多種經營,建立后備基金,舉辦集體福利事業和發放職工獎金。
對超額完成事業計劃和增收節支成績顯著的單位,按有關規定報經批準,職工獎金可略高于一般事業單位。國家撥給單位的正常事業經費和各類定額補貼,我剛剛在網上查詢到可從一九八三年起,參照一九八二年預算安排,確定一個基數,一定幾年不變,包干使用,節余留用,超支自補。對收大于支較多的單位,主管部門也可適當集中一部分資金,統籌解決本系統事業單位的經費不足。對因遭受重大自然災害,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單位又無力解決的,經過審查,可由事業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酌情幫助解決。
事業單位試行企業化管理,要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分期分批地進行。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后,要努力改善經營管理。做到有比較健全的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生產經營、財務、物資管理和獎罰等制度;有控制職工定員定額的措施;有比較完整的原始記錄和帳表;有比較合理的消耗定額;有按年、按季編報的財務收支計劃,能正確核算成本和盈虧;使經濟效益有顯著的提高。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是克服經營管理上“吃大鍋飯”的弊病,用經濟手段辦好事業的一項重要措施。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經常檢查、督促,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各級事業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要密切配合,本著塊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原則,對本地區、本系統事業單位現有的人、財、物力和技術設備的利用情況,經營管理水平,財務收支狀況和增收節支的潛力,進行分類排隊,分別提出增收節支和經費自給率的要求,制定分批實施的具體規劃。從現在起要搞好一批試點單位,取得經驗,逐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