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實習報告
我在圖書館作了為期一個星期的實習,期間有辛得到了館領導、老師的教導和幫助,同時,在“圖書館的普通讀者”和“圖書館實習生”兩角色的交叉和轉換中,我對這座朝夕相處的精神食堂有了更深的認識。
平日時常聽同學們說,有了燈光報欄,方便!白天不閉館,真好!有了帶鎖抽屜,省事又放心……也許,還有很多方便被我們“習慣”了、“不經(jīng)意”了,正如我們快速地從圖書館借到一本心愛的書,查到一條急需的信息,而很少考慮這經(jīng)意或不竟經(jīng)意的方便的代價是什么,就象吃蜜糖時極少想到蜜蜂采花釀蜜的忙碌和艱辛。這次實習,使我在對圖書館組織、管理系統(tǒng)了解之余,目睹了一本書從采訪、編目,到流通要走過的全程;數(shù)以萬計圖書分類整理有序流通所需的勞動。讓我親眼看到了常被忽略的方便的另一方面——全館員工的兢兢業(yè)業(yè)默默奉獻。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實習期間一次書廳搬遷工作,四樓法商、外文、港臺、贈書廳之間的調換、合并,涉及23萬冊圖書和大批笨重書架的搬遷。為減少搬遷給讀者帶來的不便,全館動員,放棄雙休,連中午也顧不上休息,午飯是幾塊面包或一個盒飯,加班加點至深夜,把方便留提前還給了讀者。當我置身寬敞了許多的法商書廳借閱時,對自己勞動后取得成果的興奮后,剩下對方便兩字一竄竄長長的解釋——兩手血泡、一身灰塵、滿臉汗水……
在這次實踐中,我更加了解到圖書館對于培養(yǎng)讀書人的重要性,同時也認識到讀書對于培養(yǎng)我們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在現(xiàn)代社會,圖書館無疑是最能提升我們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地方。我們除了接受學校推廣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以外,也要學會與人相處,增強團隊精神以及對自然的親和力等,因此,我們更要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正如歌德所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在現(xiàn)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板都總寫著“有經(jīng)驗者優(yōu)先”,可是還在校園里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jīng)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jīng)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yè)后能真正的走向社會,并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記得老師曾說過學校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里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盡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著學生身份。總之,這個暑假的社會實踐是豐富而又有意義,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描述的,因為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獲,是對“有經(jīng)驗者優(yōu)先”的感悟
在這次實踐中,還有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學習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的,而現(xiàn)實的生活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你會埋怨,實際操作這么簡單,但為什么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的那么吃力呢?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不像在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