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暑期實習報告模板匯編(通用3篇)
有關暑期實習報告模板匯編 篇1
暑假期間我一直在工作,沒有回家,我工作的地方是一家復印社,這是我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我知道自己的能力需要提高,接觸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東西也許會更加的鍛煉自己的能力。從連一個方面來說,我也沒有找到一份合適自己的工作,我想我應該做的好一點,我會努力的。
我于放暑假一個月期間在復印社做兼職工作,主要是給人家幫幫忙,做一些簡單的計算機操作。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一個月時間覺得自己又成熟了許多,學到了許多,主要總結了以下幾點:
1、在學校談戀愛不太現實,當然很多人都喜歡浪漫的愛情,學校的愛情更是純潔,愛情也不是只有兩個相愛的彼此相愛就可以走到一起了,通過認識外面的人,聽到的身邊的故事,再加自己新身感受到的,我認為愛情不能缺少了物質基礎,因為現在就是金錢社會不是嗎?
2、 一分錢來之不易,不能浪費了,花父母的錢沒覺得什么,買衣服等等大手大腳的就給花了,可是自己拿著自己掙的錢的卻一分錢也不舍得花,因為親身體會到了一分錢得來不易了,所以以后可不能再浪費了。
3、感覺還是在學校好,在校的時候就總盼著放假,早點出去工作,可是工作就盼著早點回學校,哈哈感覺還是在學校好,因為想與我朝夕相處的同學和老師們。
4、自己懂的太少,新學期必需好好學習就簡單的中微本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了,沒想到工作中,出了很多幼稚的問題,當然也有的是自己不會。現在感覺畢業那天在慢慢的靠近,與此同時壓力也隨之而來。看到了競爭的激烈,也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總之自己懂的太少,新學期必需要好好學習
5、珍惜在校時光,與同學們一起努力,共創美好明天!
6、找工作辛苦主要因為我們做的是短期而且又沒有工作經驗,所以很多公司將我們拒之門外,有的就是工作合適了,第一范文網 人家只留一個人(可是我們三個是不能分開的),還有就是關于計算機的工作不是很多,于是我們為了工作整整跑了一天,總之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苦”。
7、我們社會經驗太少,容易上當受騙。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一條關于鐘點工,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的招聘信息,我們欣喜若狂,根據上面的地址,找到了那家公司,進去才知道那所謂的公司原來是中介。中介的負責人給我們看了招聘一攬表中確實是一些鐘點工,宣傳員,抄寫這類的工作。跑了一天沒找到工作,心里當然著急,在這多呆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錢啊。她說只要辦一張會員卡,當天就會推薦工作,看到來的人這么多,辦了張會員卡,就去外面等著推薦工作去了。
負責推薦工作的人,給我們的只是幾個招聘單位的電話號碼,我們給那幾個單位打電話不是招滿了,就是手機停機了,哎!再想要回自己的的錢,門都沒有了,就當是花錢買了個經驗吧!
8、辛苦中感受到親情的溫暖第二天我們在姚家小區找到了一份復印社的兼職工作,管吃住。所以當天就在那工作了,因為剛去環境等不怎么熟悉,工作中難免會出錯,所以沒少挨批評,心里也不是滋味,也為自己懂得太少的緣故吧!
沒想到我們住的地方比起學校的集體宿舍來都差遠了,四面不透風,還住上鋪,四大火爐之一——濟南的夏天從來都沒有感覺這和熱過。記得那天晚上熱的頭暈腦脹的,我們三個都熱感冒了,隨便找了張報紙扇著坐了一晚上。一天早剛一開機爸爸就打來電話,很著急的問我:“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怎么打電話總是關機?你在那還好吧?怎么也不給家里打電話呢?”聽出我的聲音不對勁,爸爸問我怎么了?不行就回來吧。我只能告訴爸爸我沒事,放心好了。掛了電話才看到爸爸的未接電話30多個,強忍住打轉的淚沒掉下來,嘿嘿心里還酸酸的。
9、人際關系太復雜,不懂得如何處理。那家公司有20多個人,但從工作中總感覺她們不是那么的容易靠近,好像隔著一堵墻似的,總是保持一定的距離,老板也難溝通,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更是很自私,也許是自己不懂得溝通的技巧吧!
有關暑期實習報告模板匯編 篇2
20xx年,真正第一次出校園參加社會實習。出發前旁敲側擊各種打聽,正在收陽臺上凍得硬邦邦襪子的時候聽說到時候住酒店,悄悄把已經交上去的正在實習證明抽了回來。幻想著去吃喝玩樂走馬觀花,下面就說說我20xx年社會實習第一天的日記。
20xx年社會實習的第一天,早上刷牙的時候牙齦有點出血,樓下買來的牙刷毛毛太硬,暗罵自己當時圖省事沒有帶。在門口的早餐店吃了包子跟稀飯,價錢很便宜,味道跟價錢一樣。九點鐘的時候,開了一個簡單的歡迎會,每個人捧著一杯熱開水聽著臺上領導的講話,慶幸時間不是很長。我跟另外兩個室友被分配跟著一個負責客運的師傅,副處(職位,非階級)。師傅很熱心,過馬路的時候特別叮囑我們要看紅綠燈。辦公地點是在集團總公司,掐指一算,四層。大家都很忙的樣子,暖氣,報紙,茶水也很到位。首先拜會了師傅的直系領導,鼓勵一番,著重強調了安全問題,指出學沒學到東西不要緊,安全是必須的。然后回師傅的辦公室,師傅為我們回顧了下過往的成績,累累碩果,介紹了下當前的形式,困難重重,展望了下未來,充滿挑戰。當然我必須實事求是的說,還是有很多有用也實用的東西,都是關于經濟效益的。整個談話在友好融洽的氛圍中持續了四十分鐘。然后,沒有然后了,我們下班了。我們告辭的時候師傅體諒我們說下午可以晚點來。
我用臉測了下空曠環境下的溫度,不很舒適。但是抱著好容易來一趟要轉轉的心態,我們沒有立即回住處,漫步十分鐘后,我們帶著一腔鼻涕出現在了當地的 KFC,實踐證明,兩百多公里的距離沒有改變咖啡的味道,當然還有價錢。后來我們就回酒店,在床上裹著被子熬到時間點應該不會太唐突,我們出發去上班,在下午上班的時候,我們就跟著師傅學習,有不懂的地方就去請教師傅,當然,熱心的師傅會耐心的為我們一一解答,對于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深感尊敬。
有關暑期實習報告模板匯編 篇3
這是邁入大學校門后的第二個暑假,為了使這個漫長的暑假過得充實,為了對這兩年來所學的知識、所培養的能力作一個除期末考試以外的另一個側面的檢驗,所以作為一名師范院校的學生的我,在這個暑期中進行了一次家教實踐活動。現將該次實踐報告的具體情況作如下報告: 實踐對象:川師大附屬實驗學校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成績較差);
實踐目的:對該生一年級所學知識作全面復習、鞏固、提高,使其對即將學習的二年級的知識作初步了解;
實踐過程:
在整個過程的起初的兩三天里,我并未貿然進行實質性的教學活動。我首先翻閱了該生一學期的作業及考試試卷,又向其家長了解了一些情況,我對該生的基本情況有了初步掌握:由于該生一直住校,家長管理較少,造成學習上的長期松懈,基礎較差,具體表現有:20以內的加減法不能準確而迅速的'算出;對拼音字母的識記和正確拼寫有困難;……
針對上述情況,我為該生制定了一個“夯實基礎—逐步提高—超前學習”分三步走的輔導計劃 :
第一階段“夯實基礎”:
20以內的加減運算我出了幾組專題訓練讓其練習:
例:相同的和:1+4= 1+5= 1+19=
2+3= 2+4= 2+18=
4+1= 3+3= …… 3+17=
3+2= 4+2= 4+16=
相同的差:(略)
加減并行:1+2= 8+7=
3-1= …… 15-7= ……
3-2= 15-8=
……
通過大概一周(一周五天,每天兩小時。下同)的練習后,該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都達到了令人滿意的程度。我認為這一階段的教學沒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講究,關鍵在于熟練程度,即所謂“熟能生巧”。所以在這兩周時間里,我保證每天都有足量的書面習題讓其練習,并隨時以口算的方式進行考察來加深印象、鞏固效果。
而在“拼音”方面,對于“字母的識記”,據我觀察,該生屬于“場依存型”——借用心理學的一個術語。在課本所列出的聲母表、韻母表、整體音節表中,按照順序讓其認讀能夠基本正確,然而一旦將順序或單個提取,該生就很容易出現混淆和錯誤,甚至不能認讀。這種情況在識記復韻母時表現得猶為明顯。針對這種情況,我采取的方法是:
“逐漸縮小其所依存的‘場’”和“變換依存的‘場’”,我按照“形相近”和“易混淆”的原則對復韻母又作了劃分:
ai ao an ang en eng ei ie iu ui in ing ……
ai ao an ang ei er en eng iu ie in ing ui un ……
在教其在這種方式下反復認讀后,又對其進行聽寫,逐漸開始打亂順序和單個提取,出現混淆和錯誤的現象大大的減少了。
上述兩者同步進行,耗時看起來長了一些,但我認為“磨刀不誤砍柴功”,只有夯實基礎,才能將后面的教學順利的進行下去。
第二階段為“逐步提高”階段(耗時約三周):
由于第一階段的功夫下得扎實,在“計算”方面,20—100的運算在教其運算規則及少量練習后,50以內的加減法無論口算、筆算都顯得較為輕松;50—100的加減法口算略顯吃力,而筆算則沒有什么問題。唯一容易出現的毛病就是在計算中由于粗心而忽略進位、退位。單純的計算題對于該生來說已經不存在什么知識性的障礙了。
然而,該生卻在“實際應用題”方面存在極大的困難,對其應用題的輔導是整個過程中費時費力最多的一個環節。該生在解答應用題時的主要障礙是:
①對語言文字的表達理解不足;
②對數量關系分析不準確;
③遷移能力較差。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仍然本著“由淺及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我在為其編寫應用題的開初階段:
語言敘述盡量直白,數量關系盡量簡單,涉及數值在20以內;等到這一關過了以后,我便逐漸加大難度,語言敘述,數量關系略顯復雜,涉及數值擴大至100以內。與此同時,為培養該生的遷移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將供其練習過的應用題變換主題后抽取“條件”或“問題”讓其補充完整再解答。經過這番輔導后,該生解答應用題的障礙基本得以掃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