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實習報告合集(精選3篇)
中文系實習報告合集 篇1
新聞中心在電臺辦公大樓二樓右側,兩間相通的房子,約三十平方米,擺著十幾張辦公桌,只有幾個領導和編輯在聊天。我和他們打過招呼后心里還有些怯意,但很快,他們問了我一些情況后就跟我聊起了采訪的趣事,使我放松了很多。從他們口中,我才知道那些空桌都是記者的,聽說他們都住在外面,一般都在外面跑新聞,領導都是通過電話安排工作,稿件則由單位郵車送來,若有錄音資料帶記者才來這里和播音員協商處理。
辦公室里的人都是蠻熱情的,辦公室管財務的林姨很熱情地給我向介紹這里的基本情況:電臺每天要播出30分鐘早間新聞和30分鐘午間新聞,均由由新聞中心負責,所以新聞中心每天要制作綜合新聞、體育新聞。其中綜合新聞包括本市新聞(本臺記者稿、通訊員稿、當地日報、晚報新聞剪輯)、國內新聞(主要是新華社電文)、簡訊(上網授國際新聞);體育新聞(上網搜索或本市體育活動)。每次新聞的字數控制在30分鐘×200內(播音員每分鐘可播220個字)。
每個記者每個月要提供140分的稿件,一篇普通會議稿件是6分,會議有錄音的8分,通訊12分,下鄉通訊加錄音17分,個別重大新聞27分。
辦公室里還有一位實習生,她在北京一所高校新聞系讀大三,已經來了一個月,談起采訪條條是道。她說以前在報社里可單獨去采訪,但不能對采訪對象說自己是實習生,否則人家會認為媒體不重視,不配合采訪。她每次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記者采訪安排表,選擇自己喜歡的采訪任務就打電話跟記者聯系,詢問是否可以跟班。我如果想跟記者去采訪也是要自己主動聯系,雖然有些記者說有重大新聞也帶我去,但是等幾個月也未必有重大新聞,更何況記者也很忙,不一定總記得我。
上午給編輯打了幾篇短消息發到省臺,然后就是翻看以往的稿件資料。這些稿件大部分是手寫的,少量才是打印的。這些報道幾乎全是正面新聞,且多是會議新聞,篇幅都很短小。新聞五要素(五“w”)作導語,正文就是用簡略的句子概括的句子事件的大意,一般來說都是用主要領導的發言來歸納。因為上午的新聞下午要播出,所以記者沒多少時間句斟字酌,一般都比較淺顯。
第一次采訪:差點忘了正事。
第三天市里有個全市財政會議,九點開始。我8:40在市政府車場等李記者,進來的人越來越少,左盼右盼都不見他,直到八點五十八分才露面,他說記者不用提前入會場,等會兒按會議的流程只重點聽重要領導的講話就行。
我們剛入會場,工作人員就送來管財政的副市長和財政局局長的講話稿,共三十多頁。李記者告訴我,主要看副市長的講話稿,局長的屬次要的。趁著主持人講話他試了錄音機的效果——這是采訪的首要準備。首先是局長的工作匯報,李記者就拿著兩份稿在畫圈,我則按照前兩天在辦公室看的會議新聞的模式寫這條新聞稿。不久,李記者就選了副市長四段話準備錄音,其余的劃線內容教我抄下來,結果女副市長講話時只提大題目,根本不按稿子讀。會后,當我正津津樂道副市長的美麗音色和優秀的口才時,李記者懊喪地說:“她說得是好聽,但我的錄音就麻煩了。”他要回家重聽完那幾個小時的錄音資料才能決定錄音選段,因為我剛才沒注意錄音的事情也就不好說什么。
(下午,他拿了兩條新聞稿來辦公室給我看。沒想到一個會議可以寫出兩條內容不同的新聞:一條是當天的財政會議,一條是全市去年財政加大投入為群眾辦了實事。他做記者20多年了,有經驗就是不一樣。)
最不自在的一次采訪。
年初一的晚上,市政府在市區赤坎金沙灣觀海長廊和霞山觀還長廊放煙花慶祝新年。我跟黎記者八點半在赤坎觀海長廊停車場等候市長的車隊。半個多鐘后,我們和電視臺的記者按照市里原先的安排坐上一輛面的,正在神侃時卻聽生說市領導一行已步行遠去了,于是我們慌忙下車,慌不擇道地沖過眾多車輛來往的大路向人流方向跑,追了兩百米才跟上領導隊伍,連忙寸步不離貼著走,擔心記漏了什么,其實整個晚上直到煙花結束,領導都沒有發表正式講話,黎記者向新聞中心主任報告了情況,主任說如實報道。對于我,整個晚上半個小時的煙花就像幾個鐘頭,為了聽到領導的發言而沒有跟著記者到群眾中采訪,整個晚上就跟著報社和電視臺的記者候在領導席附近,結果只記到贊助單位,連出席領導也沒記全,因為天黑,十幾個領導在大隊武警的保護下入場離席,我根本就認不出領導的面孔。
在半個月的見習中,我有兩個深刻的感受:即新聞的“新”與“制造”。
新聞講究時效性眾所周知,但能真正感受到時間緊迫的只有記者,上午十二點才結束的會議下午三點就要交稿,而另外一些突發的事情馬上趕上就要馬上發,既要全面又要確認信息的準確,(有時還要處理錄音材料)不能有絲毫的含糊,尤其是重大新聞。
制造新聞,一般人都可能想是策劃報道,但實際上有時候并不需要策劃。一般的會議,或是市領導慰問或下鄉之類才會打電話通知新聞中心安排記者跟隨,其余新聞就要靠記者自己跑。春節前,各個娛樂場所公園景區準備搞特色活動、各縣市辦什么春節特色文化,還有春運報道。黃金周過后,又一批新聞來了,各部門都統計了黃金周的整體情況,記者可以到旅游局、交通局、衛生部門、火車站等單位了解其在黃金周發生的情況,比如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春運火車站如何應對春運高峰等等。其他時候也是這樣,每天都可以制造新聞。去任何單位前要聯系好值班領導再去,否則記者去了沒領導沒空接待,其他的工作人員一般不接受采訪。記得年初三,我到火車站了解春運情況,問了售票小姐幾各問題后,她就懷疑我是記者,說她不接受訪問,領導才可以,結果當天他們領導剛好不在,我不能確定她提供的信息的真偽,結果本來可以寫成一條很及時的新聞向市民報道火車站最新消息的機會就浪費掉了。另外記者平時也要拓寬自己的交際網,與各個單位人員混熟了,朋友多了有什么消息就會及時通知。
中文系實習報告合集 篇2
本人在XX學院學習兩年漢語了,從一個漢字也不認識的高中畢業生,到現在已能流利地聽、說、讀、寫中文,并且將在今年7月完成學業,取得xx大學專科畢業證書和北京華文學院中級班結業證書。現將本人畢業前的實習情況匯報如下。
實習概況
我們于xx年x月x日至12月10日在福建省實習,了解另一所母校———xx大學,了解其海外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對學習中華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增進對祖籍國的情感和學習漢語的自覺性。
實習內容
首先是了解母校。xx大學華文學院是對外漢語教學單位,是中國教育部首批公布的有資格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之一,是國務院僑辦首批華文教育基地之一,是國家漢辦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校之
一。 華文學院的前身———集美學生補習學校是經國務院批準,并委托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于1953年主持創辦,專門招收海外學生、華裔青年以及外籍學生的特色學校。為適應海外華文教育迅速發展的需要,1997年國務院僑辦決定將集美僑校并入xx大學,與xx大學對外漢語教學部合并,成立華文學院。這就是我的母校。
其次,我們與三年級(下)的同學一起聽報刊閱讀課:“遏制 ‘白色瘟疫’的蔓延”。這節課非常有意思,老師的教學方法很好,不但讓我們動腦筋回答問題,而且給我們有關的文章和照片,讓我們更了解閱讀的'內容。
另外,我們和xx大學的師生一起進行交流和聯誼,互相介紹了在北京和廈門學習、生活的體會。這是我第一次在很多人面前用漢語發言,講北京的氣候,尤其是廈門人沒有感受到的冬天。雖然那時很緊張,但我非常高興,因為有這樣的機會鍛煉自己,提高漢語水平。
學校還安排我們參觀了今年開始使用的新校區。新教學樓的面積比舊樓大很多,很現代,風景很美,設備先進而且充足,這引起了我讀專科以后到xx大學繼續讀本科的興趣。
然后,我們又聽了一次課———介紹福建概況。福建是我的祖先出生的地方,聽了這門課以后,我可以理解我的祖先過去所經歷的艱難和他們對故鄉的深厚情感,這讓我既感動又興奮。
xx大學有兩個校區,一個在廈門,另一個在泉州。我們也參觀了泉州校區,那里生態環境很好,花香鳥語詩情畫意,為學生提供的設備非常好,學費也不高。對我來說,是很值得去上的大學。
學校安排的實習活動豐富多彩,我們還游覽了廈門的名勝古跡和武夷山等地,去過的地方都既美又獨特。我最喜歡鼓浪嶼。廈門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世界一流的鋼琴博物館,展示了產自世界各地的稀世鋼琴珍品。此外,最吸引我的是土樓。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它以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筑模式”。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我家也是客家人,所以我對土樓很感興趣,到那兒好像回到家里一樣。
收獲
1.通過聽課、學習、交流,親眼看到福建的名勝古跡,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而且提高了對學習中華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2.了解了我的母校———xx大學華文學院。
3.作為華裔新一代的我,找到了祖輩的足跡,感受到故鄉———福建山美水美,是我們海外兒女魂牽夢繞的故土。
結語
這是一次讓我收獲很多、印象很深的實習。感謝老師們對我的耐心幫助! 通過一年來的學習和這次實習,我體會到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要繼續學習、繼承和發揚她。
中文系實習報告合集 篇3
生命循環往復,日出日落,緣來緣滅。三下鄉的生活總算是體現了。或許真的是經歷了哭泣,才會知道笑的滋味;經歷了失去才懂得珍惜;經歷了痛苦,才能體會真正的幸福。
水緊缺,電業緊缺,連飯也吃了上頓沒下頓,一頓飽足,一頓饑餓,腦海里總存在一片荒涼的念頭,用以形容它的一切語言都是顯得蒼白的。只因農田里唐禿站著的農民與他臉上被風干的縱橫淚痕。
鳳凰涅磐,重獲新生。然而在解脫的日子里,顛簸的車上,肚里卻吞下了沉沉的鉛塊,每向前一步,都十分的艱辛,心中總有一絲牽掛,牽掛他們的純樸,也牽掛那淹滿泥水的農田。
這次下鄉,確實讓我懂得什么才叫條件艱苦,可別把我們的一切歸咎于生活的痛苦與繁重的工作。我肯定,我非常幸福。
還記得永無休止地推著巨石的西西弗嗎?盡管他是人們所公認的苦難的擴大與痛苦的宿影,但是可知道這痛苦的背后,也蘊藏著只有西西弗才能體會才能擁有的幸福!過多的言辭反顯空泛。至少中國成語“否極泰來”教會我們要擁有自信。
兢兢業業的一百二十個小時,唯一留給我的紀念就是漫天紛飛的雨花和那驚人的閃電與雷鳴!面對如此天氣,工作時間也無奈的縮短了再縮短。但工作畢竟是工作,任務就像軍令一樣,軍令如山倒,于是在短暫的艷陽之余,雨中采訪,調查,遠行,早已成了家常便飯。
一個月的雨水究竟給農民帶來了什么?這可以是一道連小學生都能解決的簡單數學題。也可以是一道連數學家也算得頭焦額爛的方程式,但不可少的畢竟是損失,是農民辛勤耕耘背景下的慘重損失!或許,這也可以說是我們這次三下鄉的最大收獲,收獲的并不是苦難,而是感觸,是精神和情感在生活中所迸發的具體體現的感觸,這是一種不可言傳的感覺和發自內心的感動,畢竟苦難是辛酸的,當苦難無情的奪走你的一切時,你才會發覺,原來一直認為距離自己很遙遠的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
這就是這次三下鄉之旅的最大感觸,最大收獲,也是我人生轉站的一個明確的路標。
外企社會實習報告
這個暑假,通過面試,我進入了廣州西門子變壓器公司品質管理部開始實習。對我來講外企是新鮮的,是充滿好奇的。可是多多少少也在電視或網絡上了解過一些,心中有個想法就是在外企工作節奏都是超快的,職工的壓力也是超大的。
關于民間文化的實習調查報告
我們期待已久的暑期社會實習――《探尋文化――尋找hn皮影戲》,在今天總算開始了。這是本人第一次參加社會實習,有點緊張又有點興奮。早上7點半左右,我們團隊在學校門口拍照留念之后,宣告我們的社會實習正式開始了。
紅色之旅社會實習報告
我參加了為切實貫徹落實3月底本院開展的“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習活動暨慶祝建黨90周年紀念活動的紅色之旅,參觀了西柏坡紀念館、抗日戰爭時期的地道戰紀念館、延安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文系社會實習報告
生命循環往復,日出日落,緣來緣滅。三下鄉的生活總算是體現了。或許真的是經歷了哭泣,才會知道笑的滋味;經歷了失去才懂得珍惜;經歷了痛苦,才能體會真正的幸福。
社會實習報告表模板范文
為規范社會實習活動社會實習報告,現對調查報告格式要求如下,請參照本要求施行。 一、調查報告格式及模版 1. 紙張為a4紙,頁邊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裝訂線0.5cm 2. 標題:3號黑體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大學生社會調查問卷實習報告
年月日到月日,這一個月的時間。學校組織在校的級新生參加雙休日社會實習活動,接到通知,班里就開了班會,把各項活動的計劃都布置好,并分成了5個小組,每小組人。我們研究的課題是《當代(深圳)禮品―工藝品及家庭用品設計趨勢》。
大學生農村小學實習報告
回家的時候,農村的小學還沒有放假,因為之前想過要在放假的時候找點事情做,比如找點家教之類什么的,恰好農村的小學只是語文和數學教學為主,由于環境偏僻,條件也很差,所以也沒有開設英語這一課程,得到了這一消息,于是曾經的小學班...
模擬法庭實習報告
大學兩年期間,我們法學專業的學生學習了《刑法》p《刑事訴訟法》p《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和《民法》等一系列的實體法與程序法。為了使同學們能加夠深入,更進一步的理解這些法律,上兩個星期,我們理工學院07級法學全體同學在馮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