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專業實習報告(通用4篇)
道路工程專業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目的:
通過對普洱市旅游環線二號路A段的實地實習,使我對城市道路的路基處理、瀝青路面的施工、道路的設計、公路橋梁的設計與施工以及其它公路相關設施的設計與布置,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認識,加深了我們對所學課程知識的理解,使學習和實踐相結合
二、實習時間:
20xx年3月13日至20xx年4月17日
三、實習地點:
普洱市旅游環線二號路A段
四、實習內容:
路基部分
路基的實習主要在二號路的部分施工工地包括了地基處理、路堤、橋涵等內容。
1、路基處理:
該路段位于濕陷性黃土地區,處理辦法就是換填土法。就是將上面80公分路床范圍內的多余的土全部挖掉,然后分層回填上50公分的素土,上面是沙粒。但是這種情況很不好的一點就是沙粒遇到水之后,水還會下滲到路基的黃土上,破壞了了其穩定性。于是對原設計進行了變更,就是將原來80公分的土挖掉,先進行全段碾壓,碾壓后回填上40cm素土,再上面40cm 5%的石灰土,然后在兩側設計盲溝。
對于濕陷性黃土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沖擊碾壓,二是強夯法。
另外,對結構物的處理。由于濕陷性黃土對結構物會有很大的影響,處理方法就是先把基坑開挖,然后用機械進行強夯,保證結構物安全。
對于路堤的處理,用碾壓夯實法。提高穩定性。方法是先原地面進行碾壓,用灌沙法測密實度。壓實是應注意:相鄰兩次的輪跡應重疊輪寬的三分之一,保持壓實均勻,不漏壓,對于壓不到的邊角,應輔以人力或小型機具夯實。壓實全過程中,經常檢查含水量和密實度,以達到符合規定壓實度的要求。
2.瀝青混合料的拌制與運輸
在工廠拌制混合料所用的固定式拌和設備有間歇式和連續式兩種。
在拌制瀝青混合料之前,應根據確定的配合比進行試拌。試拌時對所用的各種礦料及瀝青應嚴格計量。通過試拌和抽樣檢驗確定每盤熱拌的配合比及其總重量(間歇式拌和機)、或各種礦料進料口開啟的大小及瀝青和礦料進料的速度(連續式拌和機)、適宜的瀝青用量、拌和時間、礦料和瀝青加熱溫度、以及瀝青混合料出廠的溫度。對試拌的瀝青混合料進行試驗之后,即可選定施工的配合比。
材料的運輸是靠卡車直接運到施工路段進行攤鋪。
3.鋪筑
鋪筑工序如下:
(1)基層準備和放樣
面層鋪筑前,應對基層和路基進行檢查處理,確保道路的基層和面層有很好的黏結,減少水分浸入基層。
(2)攤鋪
瀝青混合料可用人工或機械攤鋪,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應采用機械攤鋪。
(3)碾壓
瀝青混合料攤鋪平整之后,應趁熱及時進行碾壓。碾壓的溫度應符合規定的要求。壓實后的瀝青混合料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瀝青混合料的分層壓實厚度不得大于10cm。
瀝青混合料碾壓過程分為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階段,并確保路面表面的平整。
4、接縫施工
瀝青路面的各種施工縫(包括縱縫、橫縫、新舊路面的接縫等)處,往往由于壓實不足,容易產生臺階、裂縫、松散等病害,影響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施工時必須十分注意。本路段采用的半幅機械施工,中間設計有分隔帶。在施工中有兩臺機械同步攤鋪,則機械間的縱縫應注意處理。
5、排水設施
整個路面為一個拱型,所以一般路面采用坡面向兩側漫流,流入公路兩邊的邊溝中排走;在道路曲線的地段,公路外側設有超高,采用單面排水,在中央分隔帶設有雨水管道,收集曲線外側路面的雨水,再由路基下敷設的橫向排水管流入邊溝。
五、實習總結 :
通過這次旅游環線的實習,使我們對城市道路的路基、路面的設計與施工有了一次比較全面的感性認識,進一步理解接受課堂上的知識,使理論在實際的生產中得到了運用。
近年來,我國的公路事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并且其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對于從事道路的工作者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作為將要走出學校的學生來說,更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加強實踐和設計能力,這樣更有利于將來的發展,使自己在此領域內也有所作為。
道路工程專業實習報告 篇2
1、實習目的
初步認識路基典型橫斷面,路基的基本結構,有關附屬設施,路基排水設備的構造與布置,路基防護與加固設施,使學生對道路工程基本知識有初步了解。
2、實習時間
20xx年8月30——31日。
3、實習地點:
城郊的一條城市道路和一條高速公路。
4、實習內容:
在指導老師的領導下,我們首先看到了道路的施工工地,感覺很曠,經老師講解,道路工程是從事道路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監利、養護等的應用科學和技術。也指所建筑的道路。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道路通常是為陸地交通運輸服務,通行各種機動車、人畜力車、馱騎牲畜和行人的各種路的統稱。按使用性子分為城市道路、公路、廠礦道路、農村道路、林區道路等。
途中老師給我們講解了道路的組成部分:最中間的是車道,路面之下有排水道以及直徑較大的管涵排水道,一半排水道分居車道兩側,管涵排水道在道路中間,水由兩側排水道注入管涵,排水道以外是人行道,再往外是水溝,水溝以外有時還有柵欄。除此之外,老師還給我們講解了道路的基本結構:
(一)路基
路基的斷面型式有:填方路基;路塹;半填半挖路基。從材料上分,路基可分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種。
(二)路面
絕大部分路面的結構是多層次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狀況、土基支承條件和自然因素影響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頂面采用不同規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別鋪設墊層、基層和面層等結構層。
1、面層
面層是直接同行車和大氣相接觸的層位,承受行車荷載引起的豎向力、水平力和沖擊力的作用,同時又受降水的侵蝕作用和溫度變化的影響。因此面層應具有較高的強度、剛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溫穩定性,并且其表面層還應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面層可由一層或數層組成,高等級路面面層可劃分為磨耗層、面層上層、面層下層,或稱之為上(表)面層、中面層、下(底)面層。
下午,我們去了教室,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公路與城市道路的相關知識:
(一)中國公路建設:
20xx年底,我國公路總里程達到345.70萬公里(包括村道)。高速公路達到4.53萬公里。20xx年底西部8條通道已建成74.4%;國家高速公路網已建成41.2%;“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完成建設任務的94%,計劃于今年全線貫通。
自1998年以來,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每年的總投資額在3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國道主干線規劃有望在20xx年以前實現。根據交通部的規劃,到20xx年,中國將建成國家骨架公路網,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預計將達到7萬公里。
(二)公路等級的劃分:公路根據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以下五個等級:
1、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并應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
四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輛。
六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輛。
八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輛。
2、一級公路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并可根據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
四車道一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輛。
六車道一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輛。
3、二級公路為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
雙車道二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輛。
4、三級公路為主要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
雙車道三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車輛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__—6000輛。
5、四級公路為主要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或單車道公路。
雙車道四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車輛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__輛以下。
單車道四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車輛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輛以下。
五、小結與體會:
這次短時間的實習中,我加深了對土木工程專業的了解。通過到施工現場的認識實習,我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綜合理解,并根據需要豐富和擴大專業知識領域,進一步培養了獨立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參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通過實踐活動,我建立起了初步的工作意識,激發了我對土木工程后續工程的求知欲,為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奠定感性認識基礎。通過在現場的實際感受和認識,以及各老師的認真講解,我了解了道路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管理的相關內容,同時學習了其他相關內容如工程機械,工程造價,工程監理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等知識。作為將來土建類的人才,我們要學習工人們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認真學習,學牢我們的專業知識。
道路工程專業實習報告 篇3
前 言:《土地測量與制圖》是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進一步鞏固和深化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測量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基本功訓練和土地資源管理人員素質的培養,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
實訓任務:
(1)圖根控制測量(包括選點、埋石、觀測和計算);
(2)1:1000大比例尺地形測圖。
實訓要求:
1、熟練掌握常用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圖根導線測量、三、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和計算方法;
3、熟悉經緯儀測圖的基本方法和測圖過程。
實訓項目:此次教學實習是對學校的基本地形及地物狀況進行測量與制圖。學校總共被分為8個測區,本小組負責第五區的測量與制圖。
測區的情況:本小組此次負責測量和制圖的是第五區,該區域內地形和建筑物的布局比較簡單,其基本狀況如下:建筑物:A樓教學樓;B樓教學樓;C樓教學樓。
廣場:樹人廣場
池:月亮灣;A樓后面的池。
其他:文科實驗樓與A樓之間的草坪及其其中的兩條長廊;計算機中心前的弧形道路。
作業方法:圖根控制測量。
我們了解可測圖范圍、控制點的分布,在此基礎上在小組的測圖范圍建立圖根控制網。在建立圖根控制時,根據測區高級控制點的分布情況,布置成附合導線、閉合導線。圖根點的密度根據測圖比例尺和地形條件而定。
其中圖根導線測量的內容分外業工作和內業計算兩個部分。
(一)圖根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1、踏勘選點
我們組在指定測區進行踏勘,了解測區地形條件和地物分布情況,根據測區范圍及測圖要求確定布網方案。選點時在相鄰兩點都各站一人,相互通視后方可確定點位。
選點時按照指導書,注意了以下幾點:
①、 相鄰點間通視好,地勢較平坦,便于測角和量邊;
②、 點位應選在土地堅實,便于保存標志和安置儀器處;
③、 視野開闊,便于進行地形、地物的碎部測量;
④、 相鄰導線邊的長度應大致相等;
⑤、 控制點應有足夠的密度,分布較均勻,便于控制整個測區;
⑥、 我們組間的控制點應合理分布,避免互相遮擋視線。
點位選定之后,應立即用油漆畫“十”字做好標記,并用油漆編寫組別與點號。導線點應分等級統一編號,以便于測量資料的管理。為了使所測角既是內角也是左角閉合導線點可按逆時針方向編號,選點完成后,需要繪制本測區內永久性測量標志的點之記圖。
2、平面控制測量
因地形限制圖根導線出現無法附合,我們組就布設支導線。支導線不多于4條邊,長度不超過450m,最大邊長不超過160m。邊長單程觀測1測回。水平角觀測首站應連測兩個已知方向,采用DJ6光學經緯儀觀測1測回,其它站水平角應分別測左、右角各1測回,其固定角不符值與測站圓周角閉合差均不應超過±40″。
(1) 導線轉折角測量
導線轉折角是由相鄰導線邊構成的水平角。一般測定導線延伸方向左側的轉折角,閉合導線大多測內角。圖根導線轉折角可用6″級經緯儀按測回法觀測一個測回。對中誤差應不超過3 mm,水平角上、下半測回角值之差應不超過40″,否則,應予以重新測量。
(2) 邊長測量
邊長測量就是測量相鄰導線點間的水平距離。經緯儀鋼尺導線的邊長測量采用鋼尺量距。鋼尺量距應進行往返丈量,其相對誤差應不超過1/3 000,特殊困難地區應不超過1/1 000,高差較大地方需要進行高差的改正。由于鋼尺量距一般需要進行定線,故可以和水平角測量同時進行,即可以用經緯儀一邊進行水平角測量,一邊為鋼尺量距進行定線。
(3) 連測
為了使導線定位及獲得已知坐標需要將導線點同高級控制點進行連測。可用經緯儀按測回法觀測連接角,用鋼尺(光電測距儀或全站儀)測距。
3、高程控制測量
圖根控制點的高程一般采用普通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得,山區或丘陵地區可采用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根據高級水準點,沿各圖根控制點進行水準測量,形成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
水準測量可用DS2級水準儀沿路線設站單程施測,注意前后視距應盡量相等,可采用雙面尺法或變動儀器高法進行觀測,視線長度應不超過100 m,各站所測兩次高差的互差應不超過6 mm。
(二)圖根導線測量的內業計算
在進行內業計算之前,應全面檢查導線測量的外業記錄,有無遺漏或記錯,是否符合測量的限差和要求,發現問題應返工重新測量。
計算時,角度值取至秒,高差、高程、改正數、長度、坐標值取至毫米。
道路工程專業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目的:
通過至左高速公路和永賢高速公路的現場實踐知識,我們對路基處理、瀝青路面施工、道路設計、公路橋梁設計與施工以及其他公路相關設施的設計與布置有了全面的感性認識,加深了對課程知識的理解,使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二、實習時間:
5月27日-6月10日
三、實習地點:
xx高速公路和永賢高速公路部分施工現場
Xi安-柞水高速公路起于Xi安繞城高速公路南段曲江立交,止于柞水縣九里灣,全長64.714公里。
永壽至咸陽高速公路是銀川至武漢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是陜西省國家規劃的西部大通道。也是陜西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12條公路勘測設計典型示范工程之一。本項目為建設中的鳳翔路口至永壽高速公路東延工程,Xi至咸陽高速公路西延工程,途經Xi咸陽國際機場。
四.實習內容:
路基部分
路基實踐主要包括永賢高速公路部分施工場地的地基處理、路堤、橋涵。
1.路基處理:
該路段位于濕陷性黃土地區,處理方法為填土置換。即路基以上80 cm范圍內的多余土全部開挖,然后將50 cm的素土分層回填,上面撒上沙粒。但這種情況不好的地方是,沙子遇到水后,水會滲到路基的黃土里,破壞其穩定性。因此,改變了原來的設計,即先開挖原80 cm的土,整段碾壓,碾壓后回填40cm素土,然后在上面鋪40cm5%灰土,然后在兩側設計盲溝。
濕陷性黃土的處理方法有兩種:沖擊碾壓和強夯。比較兩者的作用后,對所有路段進行強夯處理。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清理桌子;然后根據設計要求,采用網格進行土方調配設計;最后確定機器的搗固功能(120噸米,60噸米)。
此外,結構的處理。由于濕陷性黃土對結構物的影響較大,處理方法是先開挖基坑,然后用大噸位機械進行強夯,以保證結構物的安全。
路堤處理采用碾壓法。其機理是土壤是一個三相體,土壤顆粒是骨架,顆粒之間的孔隙被水分和氣體所占據。壓實的目的是將土壤顆粒重組,相互擠壓緊密,減少孔隙,增加土壤的單位重量,形成一個緊湊的整體,最終導致強度和穩定性的增加。
方法是先碾壓原地面,用環刀法測量密實度;然后進行分層填筑碾壓,用填砂法測量密實度。壓實應注意:在已選定機型、土層厚度和行駛次數的情況下,壓實作業應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后中(超高路段如有必要,宜先低后高)。壓制時,相鄰兩次的輪軌應重疊輪寬的三分之一,以保持壓實均勻無滲漏。對于無法壓實的角落,應使用人力或小型機器進行壓實。在整個壓實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含水量和壓實度,以達到規定的壓實度要求。
土方施工的工序是:粗平樣、灰線、細平測量壓實度。
碾壓機械用羊腳碾壓。
2.橋梁和涵洞:
由于高速公路等級高,全線封閉互換,穿越河谷,橋梁多。我們的實習主要包括咸陽機場高架橋和雙星溝大橋。
咸陽機場高架橋長980米,均采用預應力組合箱梁和現澆梁。單梁跨度25米。采用張拉技術,在主梁內布置預應力鋼角線,減少變形,增加承載力。
雙星溝大橋為2×85 m T型鋼結構橋梁,上部工藝采用掛籃懸臂澆筑法。目前兩個橋墩長約38米,設計高度51.5米,下方樁基深75米。墩身采用箱型薄壁墩,上部3m為封閉截面,剛性連接兩墩,增加整體效果。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有散熱設計。
路面部分
路面實踐主要集中在西祖高速公路的施工現場(瀝青路面)。該高速公路采用廠拌法熱拌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其路面由面層、基層和底基層組成。表層:上層5cm,中層7cm,下層10cm。其材料包括改性瀝青、粗細骨料等。基層為二灰穩定碎石;底基層為二灰穩定土。
熱拌瀝青混合料適用于各種等級道路的瀝青路面。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的瀝青路面的上、中、下層應鋪筑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材料類型應根據具體情況和技術規范合理選擇。應滿足耐久性、抗車轍、抗裂、抗水損害、抗滑動等要求。同時還要考慮施工機械和工程造價的實際情況。
廠拌瀝青路面包括瀝青混凝土、瀝青碎石等。施工過程可分為瀝青混合料攪拌運輸和現場攤鋪兩個階段。
1.瀝青混合料的攪拌和運輸
工廠用于混合混合物的固定混合設備有兩種:間歇式和連續式。前者測量每塊板混合時混合物中各種材料的重量,后者在測量各種材料后連續送入混合器混合。攪拌站采用3000間歇式攪拌機。
瀝青混合料拌和前,應按確定的配合比進行試拌。試拌時,應嚴格計量所用的各種礦物材料和瀝青。通過試拌取樣檢驗,確定熱拌(間歇式攪拌機)各板塊的配合比和總重量,或各種礦料進料口的開口尺寸,瀝青和礦料進料速度(連續式攪拌機),適宜的瀝青用量,攪拌時間,礦料和瀝青的加熱溫度,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試驗瀝青混合料試驗后,可選擇施工配合比。
材料由卡車直接運輸到施工段進行攤鋪。
2.路面石
攤鋪過程如下:
(1)基礎準備和放樣
鋪設面層前,應對基層和路基進行檢查,以確保路面的基層和面層有良好的粘結,減少基層的浸水。
為了控制混合料的攤鋪厚度,基層準備好后測量放線,沿路面中心線和路面寬度的四分之一設置取樣樁,并標出混合料的松散攤鋪厚度。用自動找平攤鋪機攤鋪時,還應放出指導攤鋪機行駛方向和標高的控制基準線。試驗路段應在施工前鋪筑在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上。試驗段的長度應根據試驗目的確定,應為100 ~ 200米。試驗段應鋪設在直線段上。在其他道路上攤鋪時,路面結構和其他條件應相同,路面各結構層的試驗可安排在不同的`試驗路段。
(2)攤鋪
瀝青混合料可采用人工或機械攤鋪,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宜采用機械攤鋪。瀝青攤鋪機有兩種:履帶式攤鋪機和輪胎式攤鋪機。它們具有相同的結構和技術性能。瀝青攤鋪機的主要部件有料斗、鏈式輸送機、螺旋攤鋪機、振動板、攤鋪板、行走部分和發動機等。
(3)滾動
瀝青混合料攤鋪整平后,趁熱及時碾壓。軋制溫度應符合規定要求。壓實的瀝青混合料應滿足壓實度和平整度的要求,瀝青混合料的分層壓實厚度不得大于10厘米。
瀝青混合料的碾壓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初始壓實、再壓縮和最終壓實。首先用60 ~ 80kn雙輪壓路機以1.5 ~ 2.0km/h的速度碾壓兩遍,使混合料初步穩定。然后用100 ~ 120 kN的三輪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再壓縮4 ~ 6次。碾壓速度:三輪壓路機3公里/小時;輪胎壓路機的速度是每小時5公里..再壓縮階段,碾壓至穩定,無明顯輪跡。再壓實是軋制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混合料能否達到規定的密實度取決于這一階段的碾壓。重壓實后,用60 ~ 80kn雙輪壓路機以3km/h的碾壓速度進行2 ~ 4遍終壓實,以消除碾壓時產生的輪跡,保證路面的平整度。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社會性的活動,是從學校到社會的紐帶,是學校學習到社會工作的大模塊。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做好社會實踐是非常重要的。從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來看,他經歷了無所事事的童年,學生在學校的忙碌時光,然后是社會工作階段,實踐就像一條連接學習和工作的鏈條。實踐是學生將所學應用于實踐的過程。學習的目的是利用它,也就是指導他們的工作,而實踐恰恰起到了正確應用所學文化理論知識的作用。我們必須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用實踐來指導理論。只有把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才能體現其價值。實習是一個訓練的平臺,也是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
通過實踐,努力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找出它的不足,然后反饋給學習,這樣會提高自己的能力。新聞學主要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很強的實踐能力,接觸的對象包羅萬象,獨一無二,真實新鮮。真理是新聞的生命。練習給初學者提供了鍛煉的機會。實踐教會記者如何觀察事物,如何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如何用事實說話,如何及時制作新聞。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抓“活魚”和“搶”新聞。實踐是從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走好第一步,以后自然會向網通學習。
在新聞機構實習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他們的新聞采訪和寫作能力,掌握采訪的基本方法,掌握新聞電視節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有經驗的記者和編輯學習,交流經驗。去現場采訪,接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刻理解,真情實感寫出至關重要的新聞作品。新聞學實習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只有深入實地做實際調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了解面試的基本流程,知道什么是面試?新聞采訪的突出特點是實用性強,注重應用和操作。現場采訪是新聞的第一課,是收集新聞信息、報道新聞的第一步。
2.采訪后寫作新聞寫作是新聞生產的第二步,是對采訪中收集的信息和新聞事實進行進一步加工和制作的過程,是對采訪的進一步補充。只有自己收集、自己寫點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努力做到“從群眾中來,到觀眾中去”,把時代精神寫進作品,寫出有價值的東西,寫出人們關心的東西。
3.編輯整理寫好初稿后,編輯整理修改稿件是新聞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俗話說“文章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辟的文章。新聞話題的提煉也是必要的,因為新聞話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可以通過選材、結構安排、導語立意、綜合思考來提煉。其次,要寫好新聞導語,熟練運用各種新聞寫作技巧,熟練運用各種新聞語言。
4.印刷出版在短暫的實習期間,我去各地面試,確實鍛煉了我的面試能力,提高了我的提問水平,鍛煉了我的心理素質。真正做到不怯場,使用自如,現場處理靈活。采訪結束后寫了很多新聞文章,熟練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作,尤其是新聞與傳播的寫作,包括各種新聞文體,如動態新聞、綜合新聞、人物新聞、評論新聞、特寫新聞、人物傳播、事件傳播、作品傳播、文體傳播、人物采訪等。還有電視新聞寫作和廣播新聞寫作,涉及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記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實現了記者的角色,如何實現記者的“知”、“才”、“學”,實現記者與編輯的關系?
通過這次實習,我的社會實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得到了加強,語言應用能力得到了增強,寫作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在新聞這條路上邁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