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學實習報告
住宅樓現澆板裂縫控制技術措施:住宅現澆板裂縫的防治,材料是基礎,設計是前提,施工是關鍵,管理是保證。
一、材料:
(1)現澆板鋼筋應優先選用延性、韌性和可焊性較好的hpb335級熱軋鋼。(2)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用砂,石子中的含泥量應控制在2%以內,嚴禁使用細砂、泥砂。
二、設計:
(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規則,避免平面狀突,特殊條件下采取在不規則處設置雙層雙向鋼筋網片或暗梁的方法進行處理。(2)屋面板應設置保溫、隔熱層,保溫層厚度應根據材料的參數進行熱工計算,然后確定其厚度。(3)剛性屋面防水層應按規范要求及屋面節點設計詳圖設置分格縫隙,分格縫內應嵌填密封防水材料。(4)住宅建筑平面較為復雜或因工程需要建筑物長度超過規范規定的伸縮縫間距時,宜選用相應的結構計算軟件進行砼樓板的溫度分析。確定溫度應力集中的部位,從而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5)適當加大板厚,單向板厚不小于1/30l,雙向板厚不小于1/35l,且樓板最小厚度不小于90mm,屋面板最小厚度不小于100mm。(6)住宅樓工程結構伸縮縫設置與砼構件保護層厚度應嚴格按照相應規范的規定執行。(7)當現澆板強度等級大于c30時應優先使用高性能砼。(8)現澆板的裂縫隙控制應根據其建筑與結構特征,采取結構加強與必要時釋放應力的設計原則進行處理。
三、施工:
(1)現場攪拌的混凝土,水灰比不得大于0。55,在拌制時要嚴格控制水的用量。(2)預拌商品混凝土應控制摻合料的摻量,粉煤灰摻量不得超過水泥用量的15%。(3)使用混凝土外加劑摻量。(4)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細骨料,應采用中砂。有條件的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纖維等抗裂材料。(5)嚴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現場攪拌的混凝土塌落度應小于50mm,泵送混凝土的塌落度應小于150mm。(6)樓板施工縫留置位置必須符合現行施工規范的要求,不得設置在負彎矩鋼筋的末端300mm范圍內,施工縫與平行的預埋管線間距應大于600mm。施工縫在二次施工時必須清除松動層,在結合層處鋪設原漿或界面結合劑。(7)混凝土樓板澆筑后,施工單位必須按設計和現行規范要求,采取適當養護措施,確保養護工作質量,現澆混凝土板澆筑后應在12小時內進行覆蓋和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小于7天,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8)結構施工速度不得過快。現澆灌板養護期間,當混凝土強度小于1。2mpa時,不得進行后續施工。(9)吊運上來的建筑材料應輕拿輕放,分散就位,不得過多地堆放,以減少樓面荷載和振動。(10)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11)預埋于現澆板內的管線必須位于底板鋼筋的上部,現澆板的中部,預埋的管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4,當預埋的管徑超過板厚的1/4時,應沿預埋管線方向增設鋼筋網片,網片的寬度不宜小于240mm。(12)預埋管線在敷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穿越,三根預埋管線不得交于一點,當三根(或多根)預埋管線組成三角形(或多邊形)時,邊長不應小于1500mm。(13)在多根(三根及其以上)預埋管線的集散處,預埋管線應采用放射形分布,避免緊密平行排列(間距小于100mm)以確保預埋管線底部和管線間的混凝土澆筑順利,振搗密實。多根預埋管線的集散處,應在預埋管線的上下增設加強鋼筋網片(應采用¢6-¢8鋼筋網片),間距不大于100mm,覆蓋范圍應超過最外管線150mm且止于管線之間間距大于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