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通用3篇)
路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目的
通過對xx高速公路、xx高速公路的實地實習認識,使我們對高速公路的路基處理、瀝青路面的施工、道路的設計、公路橋梁的設計與施工以及其它公路相關設施的設計與布置,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認識,加深了我們對所學課程知識的理解,使學習和實踐相結合。
二、實習時間
20xx年x月x日-x月x日
三、實習地點
xx高速公路、xx高速公路的部分施工工地。
xx高速公路起于西安繞城高速公路南段曲江互通式立交,止于xx縣九里灣,路線全長64.714公里。
公路是國家規劃的西部大通道xx高速公路在xx省境內的重要路段,也是xx省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12條公路勘察設計典型示范工程之一。本項目是在建的路口至xx高速公路向東延伸段,已建成的至xx高速公路向西延伸段,途經國際機場。
四、實習內容
路基部分:路基的實習主要在永咸高速公路的部分施工工地包括了地基處理、路堤、橋涵等內容。
1.路基處理
該路段位于濕陷性黃土地區,處理辦法就是換填土法。就是將上面80公分路床范圍內的多余的土全部挖掉,然后分層回填上50公分的素土,上面是沙粒。但是這種情況很不好的一點就是沙粒遇到水之后,水還會下滲到路基的黃土上,破壞了了其穩定性。于是對原設計進行了變更,就是將原來80公分的土挖掉,先進行全段碾壓,碾壓后回填上40cm素土,再上面40cm5%的石灰土,然后在兩側設計盲溝。
對于濕陷性黃土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沖擊碾壓,二是強夯法。對比二者機能后,該路段全部強夯處理。處理方法工序是:首先進行清表;然后就是按照設計要求打網格,進行土方調配設計;最后確定機械的夯實機能(120噸米,60噸米)。
另外,對結構物的處理。由于濕陷性黃土對結構物會有很大的影響,處理方法就是先把基坑開挖,然后用大噸級機械進行強夯,保證結構物安全。
對于路堤的處理,用碾壓夯實法。其機理是:土是三相體,土粒為骨架,顆粒之間的孔隙為水分和氣體所占據。壓實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組合,彼此擠緊,孔隙縮小,土的單位重量提高,形成密實整體,最終導致強度增加,穩定性提高。
方法是先原地面進行碾壓,用環刀法測定密實度;再進行分層填土碾壓,用灌沙法測密實度。壓實是意:在機具類型、土層厚度及行程遍數已經選定的條件下,壓實操作時宜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緣后中間(超高路段等需要時,則宜先低后高)。壓實時,相鄰兩次的輪跡應重疊輪寬的三分之一,保持壓實均勻,不漏壓,對于壓不到的邊角,應輔以人力或小型機具夯實。壓實全過程中,經常檢查含水量和密實度,以達到符合規定壓實度的要求。
土方施工的工序是:粗平——放樣——打灰線——精平——測壓實度。碾壓機械采用羊足碾壓實。
2.橋涵
高速公路由于等級高,全線封閉、立交,加上跨河谷等,所以橋梁甚多。我們實習的主要包括咸陽機場高架橋和雙星溝大橋兩段。
這段咸陽機場高架橋全長980米全部采用預應力組合箱梁和現澆梁,單梁跨度為25米,采用張拉工藝,在梁內布置預應力鋼角線,減小形變增加承載力。
雙星溝大橋是一個2×85米T型鋼構橋,其上部工藝采用掛籃懸臂澆筑法。現在兩橋墩做到38米左右,設計高度為51.5米,下面樁基深達75米。墩身采用的是箱型薄壁墩,上部3米為合攏段,將兩墩硬性的連接在一起,增加起整體效果。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澆注,澆筑中有散熱設計。
3.路面部分
路面的實習主要集中在西柞高速公路的工地(瀝青路面)。這條高速路采用了廠拌法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工藝。其路面由面層、基層、底基層組成。面層分:上面層5cm、中面層7cm、下面層10cm。其材料有改性瀝青、粗細集料等。基層為二灰穩定碎石;底基層為二灰穩定土。
熱拌瀝青混合料適用于各種等級道路的瀝青面層。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瀝青面層的上面層、中面層及下面層應采用瀝青混凝土混合料鋪筑。熱拌瀝青混合料材料種類應根據具體條件和技術規范合理選用。應滿足耐久性、抗車轍、抗裂、抗水損害能力、抗滑性能等多方面要求,同時還需考慮施工機械、工程造價等實際情況。
廠拌法瀝青路面包括瀝青混凝土、瀝青碎(礫)石等,施工過程可分為瀝青混合料的拌制與運輸及現場鋪筑兩個階段。
4.瀝青混合料的拌制與運輸
在工廠拌制混合料所用的固定式拌和設備有間歇式和連續式兩種。前者系在每盤拌和時計量混合料各種材料的重量,而后者則在計量各種材料之后連續不斷地送進拌和器中拌和。該拌和站采用的是3000間歇式拌和機。
在拌制瀝青混合料之前,應根據確定的配合比進行試拌。試拌時對所用的各種礦料及瀝青應嚴格計量。通過試拌和抽樣檢驗確定每盤熱
拌的配合比及其總重量(間歇式拌和機)、或各種礦料進料口開啟的大小及瀝青和礦料進料的速度(連續式拌和機)、適宜的瀝青用量、拌和時間、礦料和瀝青加熱溫度、以及瀝青混合料出廠的溫度。對試拌的瀝青混合料進行試驗之后,即可選定施工的配合比。
材料的運輸是靠卡車直接運到施工路段進行攤鋪。
5.鋪筑
鋪筑工序如下:
(1)基層準備和放樣
面層鋪筑前,應對基層和路基進行檢查處理,確保道路的基層和面層有很好的黏結,減少水分浸入基層。
為了控制混合料的攤鋪厚度,在準備好基層之后進行測量放樣,沿路面中心線和四分之一路面寬處設置樣樁,標出混合料的松鋪厚度。采用自動調平攤鋪機攤鋪時,還應放出引導攤鋪機運行走向和標高的控制基準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 路在施工前應鋪筑試驗段。試驗段的長度應根據試驗目的確定,宜為100~200m。試驗段宜在直線段上鋪筑,如在其它道路上鋪筑時,路面結構等條件應相同,路面各結構層的試驗可安排在不同的試驗段上。
(2)攤鋪
瀝青混合料可用人工或機械攤鋪,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應采用機械攤鋪。
瀝青混合料攤鋪機有履帶式和輪胎式兩種。二者的構造和技術性能大致相同。瀝青攤鋪機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料斗、鏈式傳送器、螺旋攤鋪器、振搗板、攤平板、行使部分和發動機等。
(3)碾壓
瀝青混合料攤鋪平整之后,應趁熱及時進行碾壓。碾壓的溫度應符合規定的要求。壓實后的瀝青混合料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瀝青混合料的分層壓實厚度不得大于10cm。
瀝青混合料碾壓過程分為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階段。初壓用60~80KN雙輪壓路機以1.5~2.0km/h的速度先碾壓2遍,使混合料得以初步穩定。隨即用100~120KN三輪壓路機或輪胎式壓路機復壓4~6遍。碾壓速度:三輪壓路機為3km/h;輪胎式壓路機為5km/h。復壓階段碾壓至穩定無顯著輪跡為止。復壓是碾壓過程最重要的階段,混合料能否達到規定的密實度,關鍵全在于這階段的碾壓。終壓是在復壓之后用60~80KN雙輪壓路機以3km/h的碾壓速度碾壓2~4遍,以消除碾壓過程中產生的輪跡,并確保路面表面的平整。
碾壓時壓路機開行的方向應平行于路中心線,并由一側路邊緣壓向路中。用三輪壓路機碾壓時,每次應重疊后輪寬的1/2;雙輪壓路機則每次重疊30cm;輪胎式壓路機亦應重疊碾壓。由于輪胎式壓路機能調整輪胎的內壓,可以得到所需的接觸地面壓力,使骨料相互嵌擠咬合,易于獲得均一的密實度,而且密實度可以提高2~3%。所以輪胎式壓路機最適宜用于復壓階段的碾壓。
6.排水設施
整個路面為一個拱型,所以一般路面采用坡面向兩側漫流,流入公路兩邊的邊溝中排走;在道路曲線的地段,公路外側設有超高,采用單面排水,在中央分隔帶設有雨水管道,收集曲線外側路面的雨水,再由路基下敷設的橫向排水管流入邊溝。
五、實習總結
通過這次外業的道路實習,使我們對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的設計與施工有了一次比較全面的感性認識,進一步理解接受課堂上的知識,使理論在實際的生產中得到了運用。近年來,我國的公路事業特別是高速公路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并且其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對于從事道路的工作者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作為將要走出學校的學生來說,更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加強實踐和設計能力,這樣更有利于將來的發展,使自己在此領域內也有所作為。
路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概況:
1、實習時間
20xx年3月2日至3月23日
2、實習地點
xx高速路
3、工程概況
岳臨高速是指岳陽到臨武縣的高速公路,而我們實習的具體則是岳臨高速的潭衡西高速路段。衡西高速起于湘潭市的塔嶺,接潭邵高速公路(G60),跨衡邵高速公路(S80),終于衡陽市的鐵市,與衡棗高速公路(G72)相接。線路全長139.104公里,總投資90多億元。據了解,潭衡高速主線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6米,采用瀝青砼路面,設計特大橋2座,大橋20座,中橋42座。
青山橋是湖南湘潭縣青山橋鎮鎮政府建設的橋梁改造工程,由湖南永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該橋跨越涓江,是一座預制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橋梁工程計劃總投資約130萬元。
二、實習目的
星期五的這一天,開始了我們大學四年里的最后一次實習,這是對我們即將開始的畢業設計鋪了條路。時間不長,但是對我們來說,這卻也是極其珍貴的一次體驗。青山橋,位于湘潭市湘潭縣青山鎮。是我們這次實習的目的地,行程安排對我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而道路專業的學生所學習的是岳澧高速公路,本次實習,時間雖短,但基本達到了為畢業設計收集資料,完善所學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畢業實習的實質是畢業前的模擬演練,在即將走向社會,踏上工作崗位之即,這樣的磨礪是很重要的。希望人生能由此延展開來,真正使所學所想有用武之地.土木工程的學習,不僅要注意知識的積累,更應該注意能力的培養,為此,學校為了讓大家對本專業有更好的認識,組織了一次簡單的外出實習,好讓大家可以將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聯系到實際當中。
進入路橋專業已經三年了,生產實習是整個教學計劃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較強的環節。其對本土學生建立正確的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專業知識學習態度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
三、實習內容:
通過本次實習參觀中,我們主要了解了如下內容:
1.實際觀察各種路橋模型,理論聯系實際,認識并了解路橋的結構。了解護坡在現實中的構造。
2.通過自己實地的觀察并記錄,為畢業實習做好基礎。
3.了解橋梁在交通中的作用,對于不同跨徑所采用的橋型。
4.了解橋址選擇依據,及其與河流走向的關系的內容和要求。這是畢業設計中水文計算的.基礎,并且需要了解基礎的選址條件。
橋梁設計是一項比較復雜,工作較為繁瑣的過程。我們坐車到岳澧高速公路,在那里我們看到了到了引橋,實際上路橋是不分家的專業,兩項工作可以說是交叉進行著的。引橋是引橋橋臺連接到主橋橋孔的部分,比如兩岸陸上橋梁,稱為引橋。也就是將車輛引導到橋上的一段路。有好多江河需要通航,所以架在其上的橋梁都要求有足夠的高度。引橋的坡度不能太大,所以橋越高,引橋就越長,這樣才能使車輛輕松爬上橋。而它的作用就是橋面與地面往往存在高度差,為了使交通工具能夠并易于通過橋,就需要用引橋來把這個高度差化為斜坡。便于車輛行駛的平緩度和考慮到的通航條件。
再就是關于橋墩,墊石,支座的了解。以前我們都只是在理論知識的學習所認識到這些基本的東西。橋墩上面就是墊石,再然后就是支座。橋墩上的墊石叫支座墊石,是調整橋墩與橋面板之間由于施工而引起的偏差(誤差);另外,支座墊石又是支撐橋面板的主要承載體,由于支撐面積小,所以它的混凝土強度一般要比橋墩混凝土強度高,里面的鋼筋含量也要高。這就是我們在引橋那塊所看到的東西,故而了解了這些結構的作用。收獲還是有的。
接著我們從引橋下面翻山越嶺來到了已經通車的高速上面。為此補充一句,不要隨意上高速。請注意安全。當老師說了一句,最重要的是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這才是重要。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沒錯。我們隨著老師走在平坦的高速路上面,這就來到了引橋的上面。也就是上部結構。橋梁上部結構由橋面、主梁和支座三部分組成。
1.橋面 供車輛和行人直接走行的部分。
2.主梁 橋梁主要承重結構,是橋梁上部結構的主體。鐵路橋的主梁,一般為兩片。小跨度的主梁間距不大,橋面可直接鋪在主梁上。也有采用多片主梁的。主梁可做成實腹的板梁,桿件連成的剛架或桁架,主梁與橋面、聯結系結合而成的箱梁。
3.支座 橋梁上部結構的支承部分。其作用是將上部結構的支承反力(包括豎向力、水平力)傳遞給橋梁墩臺,并保證上部結構在荷載的作用和溫度變化的影響下,具有設計要求的靜力條件。支座有活動支座和固定支座兩種,可用鋼、橡膠或一定標號的鋼筋混凝土制作。橡膠支座是一種新型支座,具有重量輕、高度低、構造簡單、加工制造容易、用鋼量少、成本低廉及安裝方便等優點。
與此同時橋面也需要進行處理,考慮到溫度的原因,應避免開裂。故而伸縮縫就必不可少,為保證在氣溫變化、混凝土收縮與徐變、以及荷載作用等因素影響下,橋跨結構能夠按靜力圖式自由地變形,并保證車輛平穩通過,應在兩相鄰梁端之間、梁端與橋臺背墻之間設置伸縮縫,并在伸縮縫處設置伸縮裝置。在伸縮縫附近的欄桿、人行道等結構也應斷開,以滿足梁體的自由變形。橋兩側的護欄的作用是使車輛與車輛或車輛與行人分道行駛以及防止車輛駛離行車道位置而設置的防護措施。這個在我們上學習做的課程設計里面有設計到,這個護欄的尺寸一般得根據它的防撞等級來定的。而且我們走上上面的時候有著十分強烈的感受,就是關于橋面的坡度的問題。橋面縱坡一般來說在最大不能超過5%,城市里面一般不超過3%,而縱坡一般維持在1.5%—3%左右。
中途我們停車,參觀到一種橋,先簡支后連續。先簡支后連續橋梁結構就是兩跨及兩跨以上的預應力混凝土梁通過現澆混凝土形成連續結構。橋臺位于橋頭引道處,在岸坡與路基相接;橋墩位于橋梁中間部位;蓋梁位于橋墩頂部,連接橋梁上部構造。主要作用是支撐橋梁上部結構,并將全部荷載傳到下部結構。蓋梁兩邊設置擋塊就是橋梁抗震擋塊,是防止橋梁在橫向地震力作用下發生橫向較大的位移。當有地震產生震感的時候,橋面會向兩邊移動,擋塊作用就在于有效的防震作用。
行程還在繼續,當然我們的實習也還在繼續。下個目的地就是我們主要的目的地的正在施工的青山橋。在車上我們能夠感受到行車的舒適感,當過橋的時候,老師會叫我們注意感受,橫坡,縱坡和超高。看到高速公路兩邊的護坡,我們會有所不解,護坡不就是為了避免滑坡嗎?可是一路上過去,我們都能夠看到這種我們并不想看到的畫面。有同學問,為什么這種滑坡得了護坡,都是工程護坡和植被護坡相結合的形式,是不是這種形式根本滿足不了護坡的目的呢?答案是否定的。蔡老師給出了答案,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根據當時的測試數據所進行的方案,而對于當時來說土層還比較堅硬,通過多年來的雨水沖擊和風化影響,可能這里的土層結構產生了變化,而這種形式的護坡就無法再提供到保護的作用了。所以建議,每隔幾年進行重新檢測,對護坡重新定義,以保護到高速公路上的行車人員。安全行駛,放心行駛。在車上的大部分同學曾以為那是一座很大的大跨結構的橋,直到我們去了才知道。想象和現實還是有差距的,不過無非大小,只要能學到東西,這才是我們出去見習的重點。那是一座看上去大概20m左右的橋。還在緊鑼密鼓的施工過程中,我們一到,老板就迎接了我們。一眼望去,橋梁最重要的下部結構已經基本完成,正在晚上橋面上的工程。該橋實施的結構不連續,橋面連續的形式。這種橋面連續是為了行車順暢而設置的,并不是真正的連續梁,在計算中還是按簡支梁結構;結構連續是真正的連續,在計算中按連續梁結構計算。這種橋面連續主要是為了保證橋面的平穩性和行車的舒適性。一般在小跨徑橋型運用的比較多。橋梁的建造一般會在橋墩的地方設置伸縮縫,主要是為了防止溫度的作用而產生的開裂。在我們參觀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天公不作美。開始下起了蒙蒙細雨,所以我們開始返程。離開的時候,那位老板很客氣的給我們買了水,心里很感恩。
四、實習總結:
實習結束了,學習到了一些很有用的東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總之,做人做事,都要腳踏實地,才會有扎實的基礎。希望自己畢業時可以交出一份還算滿意的答案!
路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概況:
1、實習時間
3月2日至3月23日
2、實習地點
湖南湘潭市岳臨高速
湖南湘潭市青山橋鎮青山橋
3、工程概況
岳臨高速是指岳陽到臨武縣的高速公路,而我們實習的具體則是岳臨高速的潭衡西高速路段。衡西高速起于湘潭市的塔嶺,接潭邵高速公路(G60),跨衡邵高速公路(S80),終于衡陽市的鐵市,與衡棗高速公路(G72)相接。線路全長139.104公里,總投資90多億元。據了解,潭衡高速主線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6米,采用瀝青砼路面,設計特大橋2座,大橋20座,中橋42座。
青山橋是湖南湘潭縣青山橋鎮鎮政府建設的橋梁改造工程,由湖南永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該橋跨越涓江,是一座預制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橋梁工程計劃總投資約130萬元。
二、實習目的
星期五的這一天,開始了我們大學四年里的最后一次實習,這是對我們即將開始的畢業設計鋪了條路。時間不長,但是對我們來說,這卻也是極其珍貴的一次體驗。青山橋,位于湘潭市湘潭縣青山鎮。是我們這次實習的目的地,行程安排對我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而道路專業的學生所學習的是岳澧高速公路,本次實習,時間雖短,但基本達到了為畢業設計收集資料,完善所學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畢業實習的實質是畢業前的模擬演練,在即將走向社會,踏上工作崗位之即,這樣的磨礪是很重要的。希望人生能由此延展開來,真正使所學所想有用武之地.土木工程的學習,不僅要注意知識的積累,更應該注意能力的培養,為此,學校為了讓大家對本專業有更好的認識,組織了一次簡單的外出實習,好讓大家可以將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聯系到實際當中。
進入路橋專業已經三年了,生產實習是整個教學計劃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較強的環節。其對本土學生建立正確的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專業知識學習態度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
三、實習內容:
通過本次實習參觀中,我們主要了解了如下內容:
1.實際觀察各種路橋模型,理論聯系實際,認識并了解路橋的結構。了解護坡在現實中的構造。
2.通過自己實地的觀察并記錄,為畢業實習做好基礎。
3.了解橋梁在交通中的作用,對于不同跨徑所采用的橋型。
4.了解橋址選擇依據,及其與河流走向的關系的內容和要求。這是畢業設計中水文計算的基礎,并且需要了解基礎的選址條件。
橋梁設計是一項比較復雜,工作較為繁瑣的過程。我們坐車到岳澧高速公路,在那里我們看到了到了引橋,實際上路橋是不分家的專業,兩項工作可以說是交叉進行著的。引橋是引橋橋臺連接到主橋橋孔的部分,比如兩岸陸上橋梁,稱為引橋。也就是將車輛引導到橋上的一段路。有好多江河需要通航,所以架在其上的橋梁都要求有足夠的高度。引橋的坡度不能太大,所以橋越高,引橋就越長,這樣才能使車輛輕松爬上橋。而它的作用就是橋面與地面往往存在高度差,為了使交通工具能夠并易于通過橋,就需要用引橋來把這個高度差化為斜坡。便于車輛行駛的平緩度和考慮到的通航條件。
再就是關于橋墩,墊石,支座的了解。以前我們都只是在理論知識的學習所認識到這些基本的東西。橋墩上面就是墊石,再然后就是支座。橋墩上的墊石叫支座墊石,是調整橋墩與橋面板之間由于施工而引起的偏差(誤差);另外,支座墊石又是支撐橋面板的主要承載體,由于支撐面積小,所以它的混凝土強度一般要比橋墩混凝土強度高,里面的鋼筋含量也要高。這就是我們在引橋那塊所看到的東西,故而了解了這些結構的作用。收獲還是有的。
接著我們從引橋下面翻山越嶺來到了已經通車的高速上面。為此補充一句,不要隨意上高速。請注意安全。當老師說了一句,最重要的是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這才是重要。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沒錯。我們隨著老師走在平坦的高速路上面,這就來到了引橋的上面。也就是上部結構。橋梁上部結構由橋面、主梁和支座三部分組成。
1.橋面 供車輛和行人直接走行的部分。
2.主梁 橋梁主要承重結構,是橋梁上部結構的主體。鐵路橋的主梁,一般為兩片。小跨度的主梁間距不大,橋面可直接鋪在主梁上。也有采用多片主梁的。主梁可做成實腹的板梁,桿件連成的剛架或桁架,主梁與橋面、聯結系結合而成的箱梁。
3.支座 橋梁上部結構的支承部分。其作用是將上部結構的支承反力(包括豎向力、水平力)傳遞給橋梁墩臺,并保證上部結構在荷載的作用和溫度變化的影響下,具有設計要求的靜力條件。支座有活動支座和固定支座兩種,可用鋼、橡膠或一定標號的鋼筋混凝土制作。橡膠支座是一種新型支座,具有重量輕、高度低、構造簡單、加工制造容易、用鋼量少、成本低廉及安裝方便等優點。
與此同時橋面也需要進行處理,考慮到溫度的原因,應避免開裂。故而伸縮縫就必不可少,為保證在氣溫變化、混凝土收縮與徐變、以及荷載作用等因素影響下,橋跨結構能夠按靜力圖式自由地變形,并保證車輛平穩通過,應在兩相鄰梁端之間、梁端與橋臺背墻之間設置伸縮縫,并在伸縮縫處設置伸縮裝置。在伸縮縫附近的欄桿、人行道等結構也應斷開,以滿足梁體的`自由變形。橋兩側的護欄的作用是使車輛與車輛或車輛與行人分道行駛以及防止車輛駛離行車道位置而設置的防護措施。這個在我們上學習做的課程設計里面有設計到,這個護欄的尺寸一般得根據它的防撞等級來定的。而且我們走上上面的時候有著十分強烈的感受,就是關于橋面的坡度的問題。橋面縱坡一般來說在最大不能超過5%,城市里面一般不超過3%,而縱坡一般維持在1.5%—3%左右。
中途我們停車,參觀到一種橋,先簡支后連續。先簡支后連續橋梁結構就是兩跨及兩跨以上的預應力混凝土梁通過現澆混凝土形成連續結構。橋臺位于橋頭引道處,在岸坡與路基相接;橋墩位于橋梁中間部位;蓋梁位于橋墩頂部,連接橋梁上部構造。主要作用是支撐橋梁上部結構,并將全部荷載傳到下部結構。蓋梁兩邊設置擋塊就是橋梁抗震擋塊,是防止橋梁在橫向地震力作用下發生橫向較大的位移。當有地震產生震感的時候,橋面會向兩邊移動,擋塊作用就在于有效的防震作用。
行程還在繼續,當然我們的實習也還在繼續。下個目的地就是我們主要的目的地的正在施工的青山橋。在車上我們能夠感受到行車的舒適感,當過橋的時候,老師會叫我們注意感受,橫坡,縱坡和超高。看到高速公路兩邊的護坡,我們會有所不解,護坡不就是為了避免滑坡嗎?可是一路上過去,我們都能夠看到這種我們并不想看到的畫面。有同學問,為什么這種滑坡得了護坡,都是工程護坡和植被護坡相結合的形式,是不是這種形式根本滿足不了護坡的目的呢?答案是否定的。蔡老師給出了答案,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根據當時的測試數據所進行的方案,而對于當時來說土層還比較堅硬,通過多年來的雨水沖擊和風化影響,可能這里的土層結構產生了變化,而這種形式的護坡就無法再提供到保護的作用了。所以建議,每隔幾年進行重新檢測,對護坡重新定義,以保護到高速公路上的行車人員。安全行駛,放心行駛。在車上的大部分同學曾以為那是一座很大的大跨結構的橋,直到我們去了才知道。想象和現實還是有差距的,不過無非大小,只要能學到東西,這才是我們出去見習的重點。那是一座看上去大概20m左右的橋。還在緊鑼密鼓的施工過程中,我們一到,老板就迎接了我們。一眼望去,橋梁最重要的下部結構已經基本完成,正在晚上橋面上的工程。該橋實施的結構不連續,橋面連續的形式。這種橋面連續是為了行車順暢而設置的,并不是真正的連續梁,在計算中還是按簡支梁結構;結構連續是真正的連續,在計算中按連續梁結構計算。這種橋面連續主要是為了保證橋面的平穩性和行車的舒適性。一般在小跨徑橋型運用的比較多。橋梁的建造一般會在橋墩的地方設置伸縮縫,主要是為了防止溫度的作用而產生的開裂。在我們參觀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天公不作美。開始下起了蒙蒙細雨,所以我們開始返程。離開的時候,那位老板很客氣的給我們買了水,心里很感恩。
四、實習總結:
一天很簡短的實習結束了,學習到了一些很有用的東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總之,做人做事,都要腳踏實地,才會有扎實的基礎。希望自己畢業時可以交出一份還算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