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作實習報告模板集合(精選3篇)
關于工作實習報告模板集合 篇1
大學期間是一個從求學時代逐漸轉步入社會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只有課堂上的知識那是遠遠不夠的,實踐是大學生活中除了課堂以外最好的老師,也是讓我們逐漸步入社會的一個有效方法。實踐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經歷實踐的磨練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夸夸其談而已。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真正的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所以實踐實習的過程是大學生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大學生的成長,必須要勤于實踐。將自己課堂上所教授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實習過程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并在實踐實習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將來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校的產學合作教育活動給了我們豐富的實踐機會與不小的挑戰。面對這樣一個機會和挑戰,我們自然也理應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實習實踐工作。時間過的很快,緊張的六個星期的實習生活轉眼間就結束了,在這一個多月里我收獲了不少平時所沒有接觸的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知識。通過這次實習活動實在是獲益良多。
實習時間是20xx年7月1日至8月15日的六個星期。期間我一直在XX公司實習。這是自己第一次比較正式的實習活動,開始與以往學校寢室完全不一樣的生活。雖然不是正式的員工,只是去“見見世面”的實習生,但是面對自己的實習工作和學習,也不能草草的敷衍了事。工作中要時刻保持謹慎的態度,不能太過草率也不能過于保守,要學會負起自己的責任并勇于承擔自己過錯所導致的后果。
這次實習的任務主要是了解工程預算報價的簡單流程和方法,并做一些簡單的報價和預算等一系列實踐。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會看圖紙。問了問老員工們怎樣才能做好預算報價工作。他們說首先你得有建筑的基礎知識,然后最主要的就是看圖的能力,最好有施工現場的實際經驗。建筑工程預算,其實沒什么高深的技術,能看懂圖紙,會加減乘除、開方也就夠了。如果你能把科學計算器用熟的話,那工作就更簡單了。預算員很好做,特別是從技術口轉到預算口,那就更容易了。做預算不難,但做好了也不容易,難就難在經驗積累上。除了經驗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看圖了,這也是我最主要需要學習的地方。首先來說一下看圖紙。為了能夠更加明白和了解設計者的畫圖目的,圖紙中具體的一些細則,我仔細翻閱了辦公室里的很多圖紙。還好由于自己在學校里也曾學過機械制圖,所以似乎并沒有感覺到有多少難。由于是工程施工類的圖紙,經常是一整幢樓的大圖,和具體樓層細節的小圖,仔細看完還很頭痛的。面對自己不懂的地方能夠主動去找老員工們虛心請教,對見解不同的地方也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爭取把每處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明白。看圖是預算報價最重要的環節,看不懂圖就無法做出合理的造價,更不要說算出整個工程量的總報價等等了。短短的一個多月里自己主要就是跟這些圖紙打交道了,比學校里的機械制圖那是復雜的多了。自己只能簡單的算一算材料的使用情況,由于不知道價格,所以自己也只是算算量而不算是真正的報價預算了。但就單單是看了一個多月的圖紙就讓我受益匪淺,比平時課堂上枯燥無味的課程要有趣生動的多了。
除了看一些工程預算的圖紙以為,自己還仔細了解了一下公司關于項目預算的一些具體細節,一些材料的計算方法。很多東西實際算起來和圖紙上是不完全一樣的,這就需要員工的經驗和畫圖者的水平了,這之間很容易出一些問題。在看圖過程中,很容易忽略掉一下細節,具體的這些由于時間關系,自己也沒有過多的探究,畢竟跟自己所學的相去甚遠了,這次實習重在過程而輕在結果,能夠在實習實踐過程中有所收獲我認為我已經完成了學校領導老師所開展合作教育目的的初衷了,就是給我們一個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機會,并借此機會實踐一下平時所學的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關于工作實習報告模板集合 篇2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我是智能與視訊部實習生雷勇波,暑期實習即將結束,下面就對我這兩個月的實習工作做一下總結:
今年暑假是我大學生涯最后一個暑期,暑假開始前就希望利用這次暑期找一份實習工作。在接下來的校園招聘中,很榮幸能被江西電信信息產業有限公司聘為實習生。7月初,帶著堪比南昌夏天的熱情來到信產公司,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實習。
我的實習職位被安排在智能與視訊部智能應急組,做視頻會議相關工作。在導師與同事的幫助下,很快的了解了小組的工作,“政務網視頻會議系統改造”就是小組近期的主要項目之一。我的實習工作也就自然的跟著這個項目流程來展開,從最開始的項目工程圖到綜合布線,再到調試,都參與了進來。在這些工作過程當中,從最初的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漸漸的熟悉起來,直到對整個流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從中,我學會了CAD工程制圖,掌握了這個系統的綜合布線等專業知識。其中CAD制圖更是從零開始學起,經過努力,在短時間內對其有了掌握。這些都是做這個項目的工作帶來的收獲。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導師,他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謝謝你。
在整個實習過程當中,除了學到很多視頻會議方面的專業知識外,也學到了很多在學校里沒機會學到的東西,更是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體驗到了職場生活與學校生活的不同,使得個人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這也達到了我的實習目的。
實習工作期間,也有些做得不足的地方,比如,工作缺乏主動性,執行力不夠等等。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結合自己在工作中的細心、努力等優點,將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感謝江西電信信息產業有限公司,讓我有了這次實習的經歷,讓我有幸與公司同事共同度過了這個愉快的夏天。
謝謝!
關于工作實習報告模板集合 篇3
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已經結束了,短短的一個月,讓自己學到了許多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從3月8日進入育才中學的那一刻起,我就深知自己不再只是一名學生,而且還扮演著人民教師和心理咨詢師的角色。所謂為人師表,我都時刻注意著自己的著裝,力圖為老師和同學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我的指導教師是育才中學初xx班的班主任x老師,工作是班主任助理,并且在學校心理咨詢室做咨詢老師。
因為不是師范類專業,沒有教學任務,所以班主任助理的工作就為周一升旗和平時的跟班,觀察學生,并且做了一期道德認知發展的主題班會。同時,在咨詢室和另外兩名一起實習的同學為學校辦了兩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板報,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第一部分:道德兩難判斷——“ 海因茲偷藥”班會活動
一、活動目的
目前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途徑多種多樣,有學科教學滲透,有純粹課堂道德教學(如思想品德課),有校園文化建設的環境性、隱性的課程影響,有日常行為規范養成等等。然而在實習中,德育工作往往是死板的說教,反而因其明示特性過于強烈而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顯得蒼白無力。在育才中學實習期間我也發現了這類問題。因此,我希望嘗試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主體發展性德育模式)對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進行了解,并促進積極的道德思維從而促進其道德認知的發展。
二、理論基礎
勞倫斯科爾伯格(L.Kohlberg/1927-1987)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也是現代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創立者。沿著皮亞杰(Jean Piaget,1896——1980)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的路線,在兒童道德認知發展與道德教育領域構建了一個包括道德發展的哲學、道德發展的心理學以及道德教育的實習策略的龐大理論體系。“道德兩難問題討論法”是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運用于兒童道德教育實習而提出的重要方法。
所謂“道德兩難”,是指同時涉及兩種道德規范且兩者不能兼顧的情境或問題。它以道德兩難故事為基本材料,讓兒童對故事中的道德問題進行討論并回答圍繞該故事提出的相關問題,以此判斷兒童所處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并引導和促進其進一步發展的方法。該方法的關鍵在于要以兩難故事誘發兒童的認知沖突,促進積極的道德思維從而促進其道德判斷的發展。他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為促進道德判斷和道德思維能力的發展。
最著名的道德兩難的例子就是科爾伯格虛構的“海因茲偷藥救妻兩難”,“不許偷盜”和“救人性命”,兩條道德規范狹路相逢,發生不可避免的沖突。海因茲必須在二者之間做出抉擇,遵守“不許偷盜”規則必須違背“救人性命”的規則。任何行為決斷都會違背其中的一條規范,所以“道德兩難”。
(故事內容及問題,見附錄一)
科爾伯格通過對10多不同國家的被試進行研究,發現盡管種族、文化和社會規范等各方面都不相同,但人的道德判斷隨年齡發展而發展的趨勢卻是一致的,他發現的道德判斷的3種水平和6個階段具體是:
(1)前習俗水平(0~9歲):處在這一水平的兒童,其道德觀念的特點是純外在的。他們為了免受懲罰或獲得獎勵而順從權威人物規定的行為準則。根據行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關系判斷好壞是非。這一水平包括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根據行為的后果來判斷行為是好是壞及嚴重程度,他們服從權威或規則只是為了避免懲罰,認為受贊揚的行為就是好的,受懲罰的行為就是壞的。他們還沒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處在這一階段的兒童對海因茲偷藥的故事可能會作出這樣兩種不同的反應:贊成者認為,他可以偷藥,因為他先提出請求,又不偷大的東西,不該受罰;反對者則會說,偷藥會受到懲罰。
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取向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道德價值來自對自己需要的滿足,他們不再把規則看成是絕對的、固定不變的,評定行為的好壞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如他們對海因茲偷藥的故事可能會有這樣的說法:贊成者會說,他的妻子需要這種藥,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反對者則會說,他的妻子在他出獄前可能會死,因而對他沒有好處。
科爾伯格認為,大多數9歲以下的兒童和許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認識上都處于前習俗水平。
(2)習俗水平(9~15歲):處在這一水平的兒童,能夠著眼于社會的希望與要求,并以社會成員的角度思考道德問題,已經開始意識到個體的行為必須符合社會的準則,能夠了解社會規范,并遵守和執行社會規范。規則已被內化,按規則行動被認為是正確的。習俗水平包括兩個階段。
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定向階段,也稱“好孩子”定向階段。處在該階段的兒童,個體的道德價值以人際關系的和諧為導向,順從傳統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見,謀求大家的贊賞和認可。總是考慮到他人和社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