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育的實習報告錦集(精選3篇)
有關教育的實習報告錦集 篇1
第一次站上講臺……
第一次被稱作“陸老師”……
第一次完整講完一堂課……
在很多很多的第一次中,我開始了我的教育實習。20xx年9月6日至20xx年11月7日,我在如皋師范附屬小學進行教育實習,兩個月的實習工作,我學到了不少在高校理論課本上無法學到的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通過這次教育實習,教師和班主任的工作讓我體會到了教育的辛苦和快樂。
這次實習的工作主要分成兩大塊:教學實習工作和班主任實習工作,另外我還做了一個關于高中英語課多媒體輔助教學現狀的調查。任務完成情況如下:
1、教學任務。在教育實習的八周內,我分別聽取了指導教師蔡慧芝老師的5節信息技術課,其他信息信息技術教師授課2節;聽取組內同學講課16節,組外同學講課12節;共完成了4個新課的實習教案。備課我們采取的方式是小組內整合,就是每位成員先自己尋找資料,想好教學的大體思路并作出ppt課件,然后我們一起試講、討論并確定知識的重難點等,然后再各自根據需要修改并制作自己的課件,這樣做的一個好處就是能集合大家的意見和思路,使教案的無論從方法還是內容以及講授技巧創新性等都比較好,雖然花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來討論和寫教案做課件,但我覺得挺值得。在上課方面我們每次上課之前都要抽出時間進行小組內部的三輪試講,除了小組內大家相互提出意見和建議外,指導老師也很負責基本上每次都聽并給予意見,我們通過試講及時地發現問題,尋找應對策略,這樣更有利于我們的講課,我們成功的完成教學任務這一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2、班主任工作。在日常方面,按照要求每天7:10按時到班,檢查班級情況并督促每天的早讀情況;和班級學生一起參加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檢查每天的眼保健操;中午,管理班級的午休秩序;傍晚,監督班級值日和晚自習。平時,注意和同學們的交流,解決他們的學習、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問題,也通過網絡等加強溝通,并通過個別訪談的方式了解學生所碰到的各類的問題,同時還了解學校德育工作的特色等為教育調查做準備,積極配合學校的各項活動。班主任實習期間,我根據調查并結合實際,給同學們開了三次班會,其中兩次為主題班會,特別是“心有靈犀---溝通、贊美”主題班會的內容以結合游戲的形式達到了較好的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班主任吳玉丹老師出差期間,組織、安排學生進行體育節和運動會各項事宜的準備,在高一(10)班出色的運動會戰績中落下了圓滿的帷幕。
3、教育調查。我的教育調查是有關于高中英語課多媒體輔助教學現狀的調查,實習我們小組成員各自的的調查問卷大綱經過指導老師的.審閱修改后打印出調查問卷,走訪學生進行抽樣調查,最后統計調查結果并撰寫教育調查報告。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上好課是最基本的要求。雖然在上個學期我們也學過《課堂教學技能訓練》、《信息技術教學法》等課程,也進行過微格教學和模擬課堂,在教育實習之前也去過溫州中學見習,但真正的中學教學對我來說還是第一次。從學生轉變為老師,這之間需要付諸很多的努力,經過這次教育實習,我收獲了很多,愿意同大家一起分享。
關于聽課。我認真閱讀了教材中的相關章節,思考如果是我來講我會怎么講。到了聽課時,我會認真做好聽課筆記,聽課的重點是注意任課老師講解過程中與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老師的優點。同時簡單記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師為什么會這樣講。每個老師各有特點,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同時,我注意學生的表情反應,而思考以后我要以怎樣的形式方法去上課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備學生”。信息技術本來就是一門探索性很強的科目,所以如果老師一味的講解一方面會顯得枯燥,另一方面學生也沒有興趣聽講,更達不到他們自己探索發現的目的,作為一門工具學科,我們必須通過盡可能簡單、輕松的操作培養使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每堂課我們都花費很大的精力去細致的備課,有時候做到很晚但我們覺得值得。
關于上課。我一共上了4節課,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每堂課還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都會在課后對前一次的課進行討論總結,爭取在下一次課中彌補。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認真聽取指導老師和同組同學的意見和建議,我覺得他們給了我很多的幫助與支持,使我不斷進步。每次課都會有出現不同的問題,這不僅在我現在實習的時候會遇到,以后走向工作崗位也是如此,必須在不斷的失敗、不足中進步,最終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好老師。
有關教育的實習報告錦集 篇2
在入學期之后,我們的老師開始了一個新的工作,也就是教學時期。7月10日是正式的學校時間,那天,我們的老師和平時很早,沖洗完成,開始投入新的工作,我們負責每一行。一些教師在課堂上等待學生報告,一些在門口遇見學生,我和校長在校門口負責帳單和更換票和學生登記等事宜。忙碌的一天終于過去了,那一天的戰斗后,基本上把學生安排好,等待第二天正式上課。
正式班的第一天,我的心激動,雖然我見過我親愛的學生的那一天,但這是正式學校第一天后的第一天,我的心不可避免地會有些緊張和興奮,最后我仍然去領獎臺。我在數學和六年級語言的前三天使用的一些課程,所以我在這些課程的第一節是向學生介紹自己,讓他們了解我,從而更接近學生距離。然而,孩子們比我想象的更可愛,一個一個是如此天真,它讓我放心在同一時間也感到非常滿意,這為未來工作的順利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樣,第一周的學校很快就過去了,學生的表現可以是,也就是說,有些學生的學科太差了,使整個班級更混亂,如果太放縱他們,會使這些情況變得更糟,但是如果他們太嚴格,害怕發揮不好的后果,所以這個問題很難處理。世界上沒有麻煩,恐怕人們,我們的教師團隊總是有辦法。果然,事實上,班級總是會有麻煩的人,我們做老師只是通過各種方式,這些學生的策略,這些方法可以是剛性的,它可以是軟的,但也可能是在學校的第一天終于到來后,我們每個人的心都很興奮,經過這么多天的努力工作,我們應該有一個良好的休息。但是計劃跟不上變化,有些老師提出了一個更好的想法,大家的成果和同一天早上,騎一輛借來的電動車開始了我們的旅程到馬家鄉。一路上,我們在線前唱好歌,在我們的方式,我們有事故收獲,看粗糙的老房子。這是一個不尋常的經驗,總是在聽其他人或只有在電視系列,了解一些故事的蝴蝶愛好者,幸運的足以看到的一天的祭壇的話,心臟充滿情感,訪問后,我們繼續趕緊,很快目的地這是很好的集市!來這么多天,第一次長途購物,我們買物品回來趕上,害怕延遲時間吃午飯,到學校忙后做飯,下午休息,聊天,做游戲等等。所以周末過去了。
由于三年級和四年級的數量相對較小,所以三年級和四年級合并成一個班級。這是為了三年級和四年級的教學無疑是一個挑戰,一個困難,因為兩個年級在一個班級,在班級,必須平衡,合理的分工。在教學中,我先拿一個年級,讓另一個年級的學生做第一本或第一本教科書,然后談談這個年級的課程策略。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當我說三年級,積極的答案是四年級學生,而不是我想告訴對象三年級學生,這導致三年級學習積極不高,雖然我一再強調四年級學生做其他事情,但效果不好。另外,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一起使班級學科變得更糟,他們是非常愛的動作,這是一個男孩是四年級,非常愛,注意不會集中到五分鐘,這使我們的老師是頭痛。一個教訓,我的能量幾乎耗盡。雖然我和其他老師談過,問是否有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但是沒有成功,老師是無奈,但我也試圖改變現狀與我認為這是有效的方式,效果比以前更好。
此外,我也教五年級數學。五年級學科我個人認為,更好,學生更愛學習,也許和他們的年齡有關。每次我在五年級講課,我感到特別輕松和快樂,離開課堂和孩子與游戲,好像他們帶我回到我的童年,一天的疲勞突然消失了沒有痕跡。
六年級的孩子更可愛,在我教六年級的語言之前,但后來學校有一位新老師,我沒辦法,只是不情愿地愛六年級的語言給新老師,六年級的學生,我不再教他們,他們主動找我,請我回去教他們,但我也有我的困難,每次我通過他們的課或校園,他們會出來活躍出來,問好我,問我有機會教他們后來,我的心真的不是味道,眼睛濕潤......
時間很快,很快就結束了我的教學工作,我的心里有很多的沮喪,不愿對可愛的學生;不愿熟悉校園和課堂;不愿意同事;不愿意認真負責的校長;......在尹店里呆了半個月,我學到了很多。
有關教育的實習報告錦集 篇3
實習學校:
實習時間:
指導教師:
指導班主任:
實習生:
實習班級:
實習內容:
實習目的:實習是大學教育最后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實習,使我們在社會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和鍛煉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為我們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積累經驗,并為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準備。
我們懷著難以訴說的心情以及對教師這種職業的神圣的向往,隨著飛駛的列車來到了我們的實習目的地——龍陵縣龍山中心學校,這是一個美麗的學校,也是一個五彩的花園。
當然我根本沒有想到,在之后的一個月里,我會在這里收獲一段快樂而難忘的時光。我不僅從各個老師和學生們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和他們成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實習過程中感覺所學的到東西遠遠要比三年里在校園里學到的更豐富、更精彩。當然,這并非否定老師的教學和自己的學習,只是實踐中收獲到的遠比書本來得真切和實在。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一波三折有收獲。”
我們來到龍陵縣龍山中心學校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首先,我們和該校的領導及老師召開了座談會,他們向我們介紹了龍陵縣龍山中心學校的情況:它辦校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始建于清光緒30年(公元1904年),坐落在縣城東南的老東坡下,背靠青山,側臨綠水,校內青杉挺拔,繁花似錦,綠草茵茵,是一個靜心求學的好地方。它占地總積13333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4737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3800多平方米,運動場面積1500平方米。這里共有教職工63人,教學班24個,學生1058人。它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教研教改促進發展,多年來一直承擔全縣小學教育研究和實驗示范任務,為龍陵縣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保山地區重點學校之一,它也為龍陵縣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
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
基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8份,上課節數為16節(英語、語文、數學、品德、自然、音樂、美術7個科目)。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我做文明小公民”的主題班會。
3、帶領學生出了一期黑板報。
4、到學生家里去家訪。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備課、上課、改作業……日復一日,無數瑣碎平凡的事構成的我實習生涯的主旋律。
首先,我請班主任給我 一份名單,因為我知道,記不住學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實它在學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記不住學生的名字,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在老師心中沒有地位。覺得老師不關心自己,甚至會產生隔閡。而后我便找了個機會認識了全班同學,下課后同學們都圍著我唧唧喳喳地說:“老師,你怎么才來就知道我們的名字呀?好多老師教了我們一年都沒記住我們的名字。”這也使我明白了: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了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
下課后,孩子們經過我時,都親切地喊一聲:“范老師好!”,我也帶著按捺不住的羞澀和歡喜應著,同時我也發現了快樂竟如此簡單,只因被一群天真的孩子們認可并充滿親切地問候一句。
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學校里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自認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后,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