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認識實習報告
年1月12上午8點半,彭苗老師,阮建湊老師帶領我們道路與橋梁工程方向的學生參觀了建工系新樓和結構工程實驗室,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我們建工系的大型儀器設備。學校為此花了不少的資金。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一名學生,學校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多,這么好的設施設備,在我們平常的學習中應該好好利用,這一機會來之不易啊!
參觀完實驗室后,9點多的時候阮老師和彭老師帶領我們浩浩蕩蕩地開往海翔大道兌山至英村段道路施工現場。海翔大道兌山至英村段位于廈門市集美區規劃大學城西北側,路線大致呈西南-東北走向。起點與集杏路錦園至兌山段順接,終點位于在建英村至環東海域道路上,并與集美大道孫厝至兌山段、孫坂路、擬建島外快速路(英村——同集路段)等主要道路相連,形成區域內公、鐵、水聯合快運的良好局面。本項目是連接廈門島外東部之間的快速通道,也是廈門外環快速路的一部分,是構筑海灣型城市的主骨架。海翔大道的建設完善了該區域的路網結構,使集美——同安——翔安——廈門本島之間緊密地聯系起來。隨著廈門市各項重點工程在該區域的逐步實施,海翔大道在區域路網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海翔大道兌山至英村段采用的道路等級是城市快速路,設計時速為主車道80km/h,輔道40km/h;道路紅線寬度為54米;路面設計標準軸載為 bzz-100kn;橋梁設計荷載為城-a級;橋涵寬度為31.5米;設計洪水頻率為1/100;暴雨重現期為p=1年;地震動峰加速度值為0.15g。
我們戴上了領來的安全帽,走在路上,有著說不出的興奮。這是我們道橋方向的學生第一次到工地上實習,這也許是我們很興奮的原因。同時今天的天氣不錯,陽光燦爛,溫度適宜。這次認識實習的工地現場剛好離我們學校很近,所以我用步行就能很快到達了施工現場。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有序地進入了施工現場。由于施工現場有許多釘子,我們小心翼翼地走在還在建設的橋上。橋上擺著一臺混凝土攪拌機,老師便向我們講解了混凝土攪拌機的用法。當我們遇到一孔時,我們很好奇為什么要留一個孔,還有就是為什么孔里面是空的?老師說孔里面空的是為了減輕橋的自重,預留的孔是為了以后施工的方便。同時老師向我介紹了波紋管、鋼鉸線、預應力的知識。
后來我網上查資料得有關知識:波紋管主要分為金屬波紋管、塑料波紋管。金屬波紋管主要應用于補償管線熱變形、減震、吸收管線沉降變形等作用。鋼絞線是由多根鋼絲絞合構成的鋼鐵制品,碳鋼表面可以根據需要增加鍍鋅層、鋅鋁合金層、包鋁層、鍍銅層、涂環氧樹脂等。最常用的鋼絞線為鍍鋅鋼絞線和預應力鋼絞線,常用預應力鋼絞線直徑在9.53mm-17.8mm范圍,有少量更粗直徑的鋼絞線。每根預應力鋼絞線中的鋼絲一般為7根,也有2根、3根及19根,鋼絲上可以有金屬或非金屬的防腐層。涂防腐油脂或石蠟后包hdpe的稱為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