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頂崗實習周志(精選11篇)
建筑頂崗實習周志 篇1
時間飛逝而過,轉眼間已經實習xx個月了。回首過去的幾個星期,學到了很多,雖然中間有些小小的抱怨,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是沒有白白浪費過去的光陰。這要感謝在我最 困難的時候同事給予的鼓勵和幫助,讓我克服了電話恐懼癥。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所沒有知識,相信這會是我今后生活工作中的一塊寶藏。
有了這一個多月的業務接觸,感覺在拿起電話來也比較上手了,也比較容易調整好心態了。根據每個月的工作任務,開始給自己制定周計劃,開始按章執行,對于自己的每一步都做出了一個明確的規劃。看似簡單的工作計劃,卻涵蓋了很多內容,一個工作計劃必須是可實施的,每一個工作目標不是空話,必須是可實現的,這不僅僅是做給上級看的,更是做給自己看的,只有在實現了一個個目標之后,工作才會更有動力。
建筑頂崗實習周志 篇2
在整個實習期間,我的總體感受是,設計中一定要多交流,不懂的一定要問,要及時跟同事交流你對設計的看法,設計中用各種綜合手段變現自己的設計思路,除了要應對規范上的條文外,也要注重方案本身的創新性。另外節能設計也是方案設計階段要考慮的重點。跟其他相關專業積極配合,遇到問題要及時改正。平時的生活中也要多跟同事們交往,打成一片。有時候一個項目的設計周期有節奏很快,以至于并不是每個周末都有休息時間,往往會加班。學習建筑不光是看書上的,更重要的還需要親力親為,多去實地,才能感受真實的空間氛圍。
不過我感覺這里還是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去了解、學習。總之,我很珍惜學校、系辦為我們安排的這理論與現實連接的重要環節,這為我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深刻地體會到了設計出的圖紙對施工方的重要作用。在此我再次謝謝系院在迎合市場需求,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所安排的這段實習,我將永遠珍惜這段經歷。
建筑頂崗實習周志 篇3
前幾天,工程師建議我準備一個筆記本,隨時記載從書報、雜志上或參觀學習時或日常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點滴業務知識,這對自己知識的積累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將有很大幫助。
工程師說這是他自己幾十年的經驗總結。他還打了一個很精彩的比喻,他說平時收集的點滴資料盡管只言片語,但他把它們看成是一顆顆珍珠。單顆珍珠也許顯不出它有多大價值,但珍珠多了,串起來就是一條項鏈,就成了一件藝術品,就有一定的價值了。他說他寫過好多篇有影響的技術論文,這些平時不起眼的點滴資料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感謝工程師對我的真誠幫助,我在筆記本的扉頁上寫了兩句我國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先生的話:天才在于勤奮,知識在于積累。
建筑頂崗實習周志 篇4
這周下班回去后我看了會書,知道了畫圖的時候應先進行界面設置:Limits——Zoom——A(全圖顯示)。其次要建個圖層,比如,通常是用紅色點劃線來表示,也就是說這張圖上所有的軸線都是這樣表示的,墻體、門窗、樓梯、細部、文字、標注等都應各設一個圖層,顏色的設置最 好是有所區別,看圖和繪圖以及修改時都會很方便。所以我一開始很認真的設置了圖層,照著書一步一步做下來,雖然是慢了點,但是熟練了以后速度一定會提高的。對這些方面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進行了實際操作——繪圖。繪圖所用程序為AUTO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程序具有二維,三維繪圖功能。要先對功能進行了解,再就是熟悉里面各個工具的用法。
繪圖的時候也有步驟:軸線——墻線——門窗——樓梯——屋內布置——標注。還要一邊繪制一邊修改。剛開始畫一些簡單的房屋平面圖,學著用快捷鍵做圖。在繪制的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如弧線與直線的交接,圖形的閉和,樓梯的繪制,在做這些時候經常出現錯誤,影響下一步的操作。在這些操作中,就需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去修改。
建筑頂崗實習周志 篇5
這周本來是我們去參加頂崗實習的時間,由于我們的畢業設計還未做完,再加上還有幾門課程還沒有結課,所有我們就安排在學校完成畢業設計了,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我們都是和CAD和3DMAX在打交道,一天都是在改圖做圖,半個月就是這樣消耗完了。因為的我們這次畢業設計是分小組的,我們組是三人一組,我擔任組長,在整個的畢業設計都是由我來提出的一切方案,他們兩個都是差不多是輔助我來完成的畢業設計的。
在做這個畢業設計方案前我已考慮了很多東西,因為我們畢竟是在做設計,就要帶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在里邊,所有我一直都在想要怎樣才能把這個設計弄得很完美,很多很多東西要我們考慮的,一,風格的選定和色彩的搭配;二,材料的運用;三,施工工藝上;四,報價等一切的問題都要反復的想,雖然不是要進行施工,但是我們在做設計就要考慮這些東西,我們在設計時我們就是以設計師的身份在扮演這個角色的,所有不管什么細節的問題我們都要去考慮的比較詳細,不要以后在踏入了社會時就什么都在抱怨自己,當時怎樣怎樣的,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從小事做起,一個很小的事情你都不能完成好,何況是大的問題或者是更復雜的問題了,做到我們這一行就要多方面的考慮,要考慮到設計、材料、施工、工藝、客戶要求等很多因素的問題。
建筑頂崗實習周志 篇6
新的一周又開始了,這是我實習以來的第xx周了,我期望會有好的表現與新的收獲。經過前兩個星期對建筑設計圖、施工圖以及建筑法規的學習和理解,這周終于有任務讓我做,雖然只是簡單的讓我將已經完成的設計進行抄繪到電腦里,一個只有面積和大概的設計樣式的設計方案,讓我抄繪是我在設計院的第一個任務,也是讓我忙活的很久,讓我更加重視到柱網和軸網的重要,因為從軸網和柱網中我明白了尺寸的重要,沒有尺寸的讓人如此的難過,軸網的模數和住宅戶型中居室、衛生間、廚房等大概的進深和開間,對住宅戶型設計有了大概的理解和常識上的知識,不在是停留在建筑設計理論上的知識。大概的知道了建筑的開窗開門的類型等。
這讓我明白我們為什么要實習了,事實上是來學習的。經過這次小小的訓練,使我初步認識到建筑設計的復雜性,實踐性,沒有真正接觸就不知道設計有多么的苦。讓我知道建筑設計是建立在“人”的理解上,建筑之中處處都有著人的意義。
建筑頂崗實習周志 篇7
這周回宿舍后學習圖紙,一直看到11點多鐘,上 床后滿腦子盡是圖紙在打架。這是一個技改擴建項目,主要內容為建設一個工廠自備熱電站和堿回收工程,大小單位工程36個,主廠房將鍋爐房、常用配電室、汽輪機房合為一體,并與煤廊、煙囪連接,結構復雜,難度高,是整個工程項目的核心部分。建設項目中,也有結構極為簡單的平房,如磚砌體結構的儀器維修車間和鋼結構的干煤棚。
工程師說,這個工程要力爭中標。我想中標后參加該工程施工,對我是一個極好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想著想著,我成了一個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進行質量檢查的實習施工員,我心曠神怡地向著遠方眺望,突然吹來一陣大風,腳手架搖晃了幾下后把我拋到了空中,我大叫了一聲醒了,原來是一個夢,只覺得背上全是冷汗。
建筑頂崗實習周志 篇8
說第一周的實習還是比較輕松愉快的,嘿嘿,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會繼續努力的。
生活并不簡單,我們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堅持下去,只要堅持著,總會有微笑的一天。雖然第xx周的實習沒什么事情,比較輕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會本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努力進取,以最 大的熱情融入實習生活中。
這周的情況大致就是這些了。
建筑頂崗實習周志 篇9
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使自己初步了解職業建筑師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職業素質要求。以這次實習為基準點,在畢業后能夠更好地從事建筑設計工作。
但是,這里也有很多問題在里面,由于這次實習是要求學生自主安排,聯系實習單位,并不是學校組織的與學校建立關系的實習單位,所以一方面學生在找實習單位是遇到一些困難,即使找到了實習單位,也并不知道該單位的實習單位的情況,以及該實習單位對待實習生是否有一個正確定位與要求。
這次實習我也經常與班里的同學聯系,從他們在實際在實習單位所做的事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實習單位是在把實習生當成繪圖員來對待,實習生完全被他們當成為了地地道道的廉價勞動力了,這些實習單位的目的不是讓你在這里很負責的教你設計方面,施工圖知識方面的東西了,而是利用學校的實習要求來廉價使用學生的價值為其創造更多的利潤。這的實習效果實際是與學校安排的實習要求,至少是我認識我的實習單位所做的實習期望是有很大的違背的。
我曾經和我們班的同學在聊天的時候經常聽他們說,他們所在的設計單位做設計基本是不知道是從哪里找來的圖紙直接叫他們改圖就成為所謂的設計。王力曾經跟我聊過,他滿懷激情地幫總工設計了三了方案,結果總工直接找來一個圖紙叫他改改就可以了。其實我在這里也有過相似的感受,我實習的做階段畫的劇場施工圖的方案圖就是我的實習導師叫人改的一個方案。最后要我畫施工圖的時候也是把原有的劇場施工圖拿來參考著畫的。這些我在我的實習周記里面有更為詳細的介紹,因此在這里只是提到就可以了。不過對于畫施工圖來說,有個范例拿來學習個人覺得還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但是對方案創作來說我覺的這更多的事一個誤導,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我們班竟然有人已經認可這種對待建筑創作的一種方式。我個人絕對是不贊同的。
建筑頂崗實習周志 篇10
很多實習生對實習的認識只是停留在實習單位工作的經歷,這里包括我很多同學在內,都有這種現象。前面已經說過了,在設計單位,有很多總工給我們的是對建筑就是一個錯誤的認識,起碼我認為我的總工有點誤導我的傾向。
我個人理解的建筑實習應該是建筑不只是在設計單位所做的事情中的體驗和認識,還應該走出去,通過對建筑,城市的直觀認識來理解建筑和城市,以及對建筑空間,城市景觀、街道進行切身的感受,雖然我對此已經有了認識。不過并沒有很好執行,這不能不說是我的實習上不到位。但是我在僅有的幾次走出去的過程中還是感受到其的作用及對建筑的重新理解。這在實習周記上已經記摘了一些,一次是“走進陽光棕櫚園”。一次是“走進深圳市新圖書館”。在走進陽光棕櫚中,我對建筑感受到的是對難點變為亮點的一個建筑認識,在一般的樓盤中。底層是很難處理的一個問題。因為更多的用戶不太喜歡。也不太買底層戶型,一個是怕上面的東西不小心掉下來,還有個原因是底層在地面上容易受潮。而陽光棕櫚園的做法,恰恰是利用底層的親地性,則把他處理成上面戶型所不能具有的花園戶型。這對我以前的樓盤認識有了一個嶄新的感受。而在走進深圳市新圖書館時,則更多的是體驗到建筑大師的空間處理手法以及技巧,那種上下,內外貫通一氣的大師手筆的確給我對空間認識的一次心靈的震撼。所以這樣認識不走出設計單位,走進建筑本身是感受不到的。
我來深圳的時候也算是很早的了,當初同寢室的人都決定來深圳實習,希望能過到是租房子能住在一起,他們的這個提議我是沒有贊同的,我更希望是自己能單獨租個房間。這種決定后來的確證明我是對的,有幾次去他們一起租房子,他們在雙修日和閑時在一起打牌打發時間。這正是我在學校時他們說一起租房子所擔心的現象。雖然能起到分擔房租的作用,但是我更希望能在多余的時間內能夠看一些書,因此我來深圳的時候還是決定一個人過來的。
除了我本人有要考研的目的希望能在一個人的環境在這邊邊實習邊復習的因素外,我也一直覺的無論什么時候都要讀書,其實在實習的時候我們有大量的時間被我們浪費了。我不希望我的青春在這些碌碌無為的時間中被消耗。我也許算是幸運的,然而感覺又是不幸的,不幸運的是我這這前期的工作量常常不飽和,更多的時候他們給我半天的時間解決的問題卻給我一天時間,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我也抱怨過,這樣的工作量我能收獲多少,但是這在另一方面我也是幸運的。因為我幾乎沒有加班的時候,深圳購書中心給我提供了另一個學習的場所,由于它離我住的地方非常的近,所以下班以后更多的時間也在這里度過,實習周記提到的兩本書《城記》和《建筑師的20歲》都在這個期間在購書中心里面看完的,另外還有兩本書是跟考研的推薦書目是陳志華編寫的《外國古建筑二十講》和樓西慶編寫的《中國古建筑二十講》。還有一本書也是有關考研推薦的書目《華夏意匠》,這本書則是咬牙花100塊錢買下來的,為什么說咬牙則是因為我在設計院實習是沒有工資拿的。買他下來也不僅僅是因為考研,也是因為個人覺的此書可以收藏以后可以重復閱讀。
建筑頂崗實習周志 篇11
初來時,由于單位所要求使用軟件的不了解性,被總工以為要畫一個月的時間來提高我的繪圖水平。也就是實習安排說話的繪圖培訓,但是單位用的理正軟件與我在學校慣用的天正的軟件真的有太多的相同點,因此我基本畫2個星期的時間就基本很熟練的運用理正軟件了,當時給我訓練的圖則是深圳比較有名的樓盤“鼎太風華”,而且他對我的意思已在實習周記里面有記敘,所以在這里不想過多的重復。在這里算是掌握了一個新軟件的運用,其實頭一月來這里更多除了是在熟悉軟件運用外,這里還好《建筑學報》和《世界建筑》這2本雜志可以看,其他時間在前面說過在深圳購書中心度過。也算是另一種收獲吧。
由于這個時候很是不滿意實習單位對我的這種的實習方式的安排,所以在4月份找總工談過一次話,就有了四月份的值班宿舍的設計實習安排,雖然這個工程不算是很大,基本也是個綜合宿舍性質的建筑,甲方要求底層是職工的食堂,上面的標準層才是職工宿舍。在這個設計的參與過程中。這里的副院長是直接的負責人,他在分析我們的方案的時候給我留下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話:做設計首要從體量開始分析,好比一個人有了好的體形,才能讓人有個好的印象,后面才是五官的標致。在跟他聊天的過程中,我是非常羨慕他曾經去過歐洲,看過柯布的薩夫依別墅,到過貝聿銘的金字塔……但是關于這個方案,我一直不肯贊同的地方是他們一直堅持的衛生的處理上,因為從我的實際生活出發為基準點中,像這種公共宿舍是不應該不衛生間和沐浴間安排在一起的,我不能想象一個人在旁邊拉屎還有人愿意在里面洗澡,問題是這還是深圳機場集團的宿舍,每年創造上憶價值的企業如此對待公司職工。反正最后不得已這個設計還是按照所謂有工作經驗的人的意見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