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實習報告范文(精選3篇)
新聞記者實習報告范文 篇1
XX年8月1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一,我開始了在XX人民廣播電臺的實習過程。經過分配,我被分到了文化體育臺(波段是FM105.7)由經驗豐富的記者張指導我的實習工作,以下簡稱張老師。文化體育臺是XX人民廣播電臺下分的一套以文化類和體育類新聞采訪為主的節目,電臺還有其他的波段如新聞臺FM100.8,都市之聲FM93.1,音樂臺FM106.7,交通臺FM103.3,財富臺FM99.1,少兒廣播。
在經歷了5個多月的實習工作后,我的收獲很多。在電臺實習期間,我的實習工作主要是負責廣播稿件的編輯,以及采訪對象的背景材料的搜集和節目后期錄音的編輯。我不僅參與了體育類的《開利兄弟體育直播室》欄目(16:00——17:00),而且也參與了文化類的《105.7文化廣場》(18:00——19:30),《新教育時空》(6:00——6:40)欄目的編輯制作。
我參與制作的節目有:
《開利兄弟體育直播室》
1采訪球迷《大話球迷》主持競男XX年10月6日
2采訪《體育快訊》主持競男XX年10月12日
3人物介紹閻松,實德官員《感動實德專訪》主持競男,甲闖XX年11月22日
4人物介紹馬帥,權磊《感動實德專訪》主持競男XX年11月23日
5《感動實德專訪》片花及節目宣傳文案
6人物介紹趙旭日,朱挺《感動實德專訪》主持萬生XX年11月24日
7人物介紹季明義《感動實德專訪》主持甲闖XX年11月26日
8人物介紹翟彥鵬《感動實德專訪》主持甲闖XX年11月29日
9《球迷訪談錄》評述實德隊主教練福拉多XX年12月5日
《105.7文化廣場》文化生活訪談類節目之
1《一位愛唱歌的老大媽》采訪孫玉香XX年10月10日
2《歌星》采訪文體臺客串主持文揚XX年10月15日
3《藝人的故事》采訪盲人劉立生的藝術之路XX年20日
4《老教授合唱團的故事》采訪大工老年人合唱團XX年10月25日
5《笑韓看師傅排戲》采訪陳寒柏徒弟XX年11月30日
6《賣奶工的快樂》XX年12月10日
7《新教育時空》
8《山里的孩子還好嗎?——莊河之行系列節目》
采訪莊河5中校長,收獲主要是心理上的和技術上,以前雖然有過在晨報實習的經歷但是報社和電臺畢竟不一樣,感受是很深的。
心理上,剛開始實習的時候,由于有過在半島實習的經驗所以我每天很早的時候就來到電臺,但是電臺的人都很忙也沒有時間和我說話,有的時候給我安排好了一點工作后,就讓我回家了,過了幾天他們告訴我最近不忙可以不用來,有事的時候就給你打電話,于是我在家一等就是一個星期,沒有人給我電話,我開始著急了,按照這樣發展我的實習將不會有什么收獲,我還要考研,如果繼續這樣沒有事情做的話也不可能完成實習的要求,消極的心態不利于實習,所以我主動找到了張xx老師,和她談了我的一些想法,不僅如此我也改變了以往的方法,我開始主動的找機會做事,我對足球比較感興趣所以我提出從體育類節目開始鍛煉,所以我開始在《開利兄弟體育直播室》這個欄目工作,主要負責體育新聞的搜集編輯和要采訪的人物事件的資料搜集。
開始的時候我就是從網絡上搜集材料,漸漸的我決定要和身邊的記者學習最基本的改稿,就是把一篇報紙上的新聞改為廣播新聞。廣播新聞一般比較口語化,我以前雖然在課堂上學習過,但是具體動手實踐的時候就發現沒有平日的反復練習,突然來寫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把在網上摘下的體育新聞改寫成為一篇廣播稿成了那段時間我每天都要練習的內容。練習了近一個多月,電臺的人也沒有給我機會真正的改一次稿,都是我自己找自己改或是改一些記者選的新聞,但是往往都是改完就完了沒有下文。這個時候我覺得自己在做無用功,心里有些迷茫,每天做一些相同的事情但是卻得不到什么回報。我是不是不應該在繼續下去?
我自己問自己。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夠做些什么,心里想:還不如到報社實習呢!于是我又開始了迷糊狀態。我開始討厭每天做別人喜歡的事的感覺,大概人總是會這樣,奉承別人的時候畢竟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許我每天給記者們端茶送水,他們也覺得這個人真的沒有什么用,就只能做這些了,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也只能充實當代新聞單位的各種雜務勞力了,至于具體的工作,那要等你熬啊!
新聞記者實習報告范文 篇2
今天突然覺得好累!不是因為說這里的工作累。其實真的很清閑。這樣的實習和我原本想像中的是很不一樣的!可是現在卻有一個問題。我有點高估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其實很想和這些人都打成一片。一個多星期了,來了這里,怎么的也學了點東西。剛剛這里的一個老師這樣和我說,來這里學什么對你以后也沒什么用處。來這里學的只是接人待物,先接觸下社會罷了。現在我還只是一個觀察者,看其他同事是怎么在一起相互了解,相互進步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會變成一個實踐者。
新聞記者實習報告范文 篇3
昨天從聊城回來已經是晚上7點了,匆匆整理下昨天發生的事,現在想想還有很多感觸沒有記下來。
昨天真的去了好幾個地方,從聊城市公安局、車管所,到xx縣第一運輸公司,給我的感覺是越上級越文明的地方對媒體的重視度越高,相反,越下一級的地區越沒有媒體意識,在市里時我們受到的接待是和和氣氣,全力配合,在縣里我們受到的是拒絕甚至謾罵,這樣只會害到他們自己,不是嗎。
另外,帶我出去的記者教會我很多東西,她大膽,心細,別人的惡劣態度也能容忍,反應靈敏,對方不讓拍攝時,也會悄悄按下播放鍵,偷 拍的一些畫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全程都在為當事人出謀劃策,盡全力讓自己能幫助到他,我想,她身上很多素質,我還沒有具備,希望以后更加努力,變成像她一樣優秀的電視工作者。
不過,奔波了一天,真的是很累,想想他們記者就這樣一天天跑下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真不容易,向他們致敬,同時,也有點懷疑自己以后做記者這行的決心,雖然能見到別的職業一輩子都不會見到的形色各異的人,遭遇別人聞所未聞的各種稀奇古怪的事,但它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行業,以后我老了,累了又要怎么辦,這我還得仔細想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