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報社實習鑒定(通用7篇)
大學生報社實習鑒定 篇1
在20xx年7月至八月我來到了xx日報社進行我的畢業實習,決定考研的我選擇了分散實習,以前總是聽學長學姐說集中實習是大學四年中最刻苦銘心的回憶。在還沒有來到報社進行實習之前,在我的心中已經想過很多有關實習的內容,甚至對沒有選擇集中實習而感到后悔,但是經過了這次實習,證實了我的選擇是沒有錯的,我獲得了很多很多。
此次短短一個月的實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于專業的知識,更多的是了解了社會、了解了社會各個層次的人、關注了以前從未關心過的事情,增長了關于專業關于社會各個方面的知識。在這次實習期間,我更進一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做新聞的氛圍和記者這份職業的特色。比起前兩次寒暑假的實習有了新的體會,新的感想。
《xx日報》是xx市的黨政機關報,在沒有來到報社之前,我對于黨報的性質、辦報原則、黨報的編輯過程以及發行都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經過一個月的實習,我深深的感覺到了它的強烈的黨性;也知道了這份報紙是不對外銷售的,它主要是發送至各個政府職能部門、各個單位黨政機關的報紙;更懂得了它的辦報原則和指導方針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
《xx日報》體現著與時俱進的思想,時刻保持著為黨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這是我最大的感受。這份報紙是一份四開四版的,每天出版(星期天除外),而且都是對重大新聞的報道,一般有一個版面是轉載《人民日報》上國家的重大新聞,偶爾有兩個版面是轉載新聞。同時《xx日報》還有兩個特刊:《文化前沿》(星期一出版)和《財智時代》(星期三出版)。在實習期間,我還發現在《xx日報》上又是刊登的新聞會是這兩三天之內的新聞,而并非所有新聞都是當日的。根據陸定一先生“新聞是指新近發生的重大時事的報道”這個定義,這樣發布新聞也是合情合理。是我以前那種古板的想法有了不同,也是我保持著學習的好奇心。
大學生報社實習鑒定 篇2
在實習期間,我還對xx日報社攝影部有了些許的了解,進去實習后才知道,原來一般記者出去采訪是不需要拍攝新聞圖片的,要上報的主要圖片都是由攝影部派人去拍,而新聞記者只是負責記錄現場和撰寫新聞稿,圖片會由攝影部的記者直接發送到主編那里,分工非常明確致使我的相機完全沒有發揮作用也使我沒有發表新聞圖片,但還是拍攝了一些難得的新聞照片留著給自己做紀念了。
最后還有一點,就是關于記者采訪內容的感受,因為是黨報所以《xx日報》的記者們采訪的群體基本上都是市委市政府,個政府職能分支部門,采訪的內容基本上都是關于工業、農業、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與政府政績政府政策相關的內容。很少有其他方面有趣的內容與晚報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一眼便可以看出來。一般有些軟新聞都還是謀殺案、天文奇觀之類的事件。
這感受這份黨報的性質之后,我跟隨老師先后采訪了xx縣農村信用合作社、仙桃市考察團、市委考察園區經濟建設、市委擴大會議等,通過對這些人物這些事情的采訪進一步使我感受到了《xx日報》的性質以及加強了對黨報內容的了解和黨報新聞的采寫。
大學生報社實習鑒定 篇3
此次實習過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導老師彭老師對于新聞的敏感性以及他對于報紙的熱愛,對于記者這份職業的喜愛。指導老師的專業水準和新聞素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也成為我在實習期間不斷前進不斷努力的動力。
指導老師是90年代初文學專業的學生,在新聞媒體單位工作已近20xx年,在報社也可以說是主筆記者了。他主要負責每個星期《財智時代》的撰寫和編輯工作,是這份特刊的主編。這份特刊主要是報道經濟方面的新聞,主要采訪的就是各大銀行、信用社、政府稅收部門以及各種經濟報告會。與這些單位和部門打交道需要對國家經濟政策非常了解,還要掌握各大銀行的辦行原則以及他們的借貸款方針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們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和做出貢獻。對于一個大四的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真是個難題,因為這里面關于經濟專業方面的知識非常多。
第一天去報社,聽完老師的介紹我整個人都蒙住了,這是以前完全沒有關注過的方面,并且我對經濟這塊非常的不敏感,雖說對國家重大的經濟政策會有所掌握,但是真正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腦海中還是一片空白。老師說給我一個星期的時間去關注經濟、了解經濟并且學會看經濟新聞,掌握經濟新聞,培養對經濟的敏感。要求我每天向他匯報自己關注過的新聞。就是經過老師這樣的指導和教育,我開始去琢磨去研究經濟領域,慢慢的我對經濟新聞越來越敏感。
大學生報社實習鑒定 篇4
如果說這幾周以來,波哥還有沒給我重要的建議,那就:多學點excel,多學點數學,對于數據,謹慎謹慎再謹慎!
突然覺得有點幸運,因為跟了波哥跑經濟新聞,讓我有機會用用我那差得不能再差的excel技巧。同時也引起了我的重視。
這一周,波哥給了我一堆數據,讓我用excel做出來并做一些圖像線性等分析。當初波哥問我會不會excel時,我居然說了我會用(ps:其實從大一時用過一兩次之后就從未再用過,可能我當時覺得有百度在,什么都不用怕吧!)
大學生報社實習鑒定 篇5
記得在新聞報社實習的第一天,我和所有初次參加實習的同學們一樣,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工作,感到有點不適應,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先熟悉了以后實習的工作環境后,就先去休息了,畢竟忙碌一天了,要為明天的工作做準備。實習生活不像在學校的生活,在學校你有不懂的可以去找老師同學幫助,但是實習卻不行,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忙,根本沒時間搭理我這個初來咋到的實習生,這讓我有點心寒,我以為辦公室的老師會主動給我安排工作,可能是我想的太天真了,根本每人搭理我,我就無聊的上網打發了第一天的實習。我終于意識到,人一定要主動,更何況是來實習的,工作不可能輕易就來到我面前,而是要自己去努力爭取的,我是來學習實踐的,不是來“守株待兔”的。實習第二天,我就主動找到指導老師,要他給我安排工作,他很爽快的給我安排了一份工作,我的實習路現在才慢慢開始,經過熟悉之后,我的手頭工作越來越多了,從一開始的無所事事到現在忙碌的實習生活,我知道我開始慢慢融入這個部門了,這是值得驕傲,值得開心的一件事情。
我也和辦公室幾位老師的關系逐漸好起來了,工作下班之余還會一起打發閑下來的時間,聊聊家常了,這一周的實習讓我基本掌握了部門的基礎工作和工作流程,可以說是收獲不小。。
大學生報社實習鑒定 篇6
實習伊始,因為只有我一個男生,我被安排到了責任最重事務最多的政教辦公室,大學生在報社的實習報告。說責任最重事務最多絕對不是虛夸,這絕對是我們政教人的生活寫照。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別的科室下午5點就下班了,而我們辦公室是必須要等到5點半的,這是為什么呢,核心關鍵機構總是要花更多時間支撐大局的,我想這在所有黨政機關都是一樣的。
雖然被安排到最累的單位,但實習期間的趣事真的很多,想要如數家珍一樣一件件娓娓道來,怕是來不了,但是點幾件有意義的事還是可以的。先說點糗事吧。
4月7日,我第一天去日報社上班實習,結果由于102堵車,我杯具的誤點了,我到時,主任已經在辦公室等了我接近一小時了。放主任的鴿子是很不文明的,更何況我還是實習生,所以一見面我就不停的認錯。主任很詳和,告誡我一定要嚴厲要求自己,然后又點出了遲到的危害,尤其是在印象上給人以不好的記憶。隨后主任話鋒一轉,開始詢問我對新聞的了解情況并開始介紹帶我的老師。不過那次之后,陰影終究是留下了,每天我都會提醒自己絕對不可以再遲到。
我可能是性格比較兒戲比較大意吧,結果不久又犯糗事了。在某一個下午,我改完報紙的小樣之后就開始用別人的電腦偷著玩游戲,結果被主任揪住了。這次的批評就要嚴厲了,畢竟錯誤的性質不一樣了嘛,具體問題具體批評。站在辦公室里該伸舌頭還是說點什么解釋解釋,我尷尬的要死。哎,都怪自己貪玩,犯了這么大的錯。從主任辦公室回來我只做了一件事,從電腦上刪掉了所有游戲,甚至連程序和安裝包也沒有逃過此劫。
當然了,我也不是每天都糗事連連,我在日報社還是有點小作為嘛。我去日報社的第二天就被安排去單獨采訪。濟南育文中學為預防青少年思想出現差錯,特邀請未成年教養人員現身說法,說法當天我就作為濟南日報的代表前去采訪,實習報告《大學生在報社的實習報告》。由于是第一次做記者,心里激動的不得了。感覺自己就像小學生一樣,一邊不停地跟人家說話,一邊唰唰的記著筆記,但真正記得什么,腦子里一片空白。下午我懷揣剩余的興奮咿咿呀呀的回到了日報社,那種感覺仿佛我已經是南方周末的大記者了。
第一次單獨采訪之后,不久我就迎來了該算是我第一次走訪吧。由于玉樹地震給玉樹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所以國務院決定4月21日舉行全國哀悼活動,并取消當天一切公共文化娛樂活動。為了考察一下濟南公共文化娛樂場所是否按規定停止了娛樂活動,我們主任安排我在濟南主要市區周圍進行調研。于是,我一個人帶著筆帶著本本,從大觀園一路向東,用了一中午的時間,將大觀園以及泉城路周圍包括網絡會所、ktv以及電影院等在內的公共文化娛樂場所掃了一個遍。結果還是很自然的,各家娛樂機構都按規定下達并執行了停止文化娛樂活動的通知。中午過后,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濟南日報社,用一下午的時間寫了我的第二篇稿子。
當然之后我又跟隨老師去過各地區檢察院、市中區人民法院等地方,也因聯想創業大賽而在山東大學、山東經濟學院、山東財政學院、山建筑大學以及山東師范大學進行過跟蹤采訪,也因此而陸陸續續發表了我的后續幾篇稿子,自然這都是后話了。我相信這些經歷會一直陪著我,我也會珍藏著它們,帶它們在我圓夢的路上一路前行。
經過在濟南日報社一個月的短暫實習,我學會了很多我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就說時間觀念吧,在學校,不到8、9點我們宿舍是絕對沒有人起床的,全都趴在被窩里做春秋大夢。然而進了報社,不要說8.、9點,就是7點都是不允許的,要知道每天6點半我就得起床、洗刷、收拾,然后匆匆帶著本本去擠102。因此每每站在擁堵的102上,我總是睡眼惺忪,恨不能抱著102的扶手睡它個天昏地暗。有時候自己也會想,不早去可以嗎,顯然不行,第一天就抓住被批評就是很有力的回答。
大學生報社實習鑒定 篇7
報社實習心得體會是一篇介紹報社實習心得的文章,實習站內可以搜索到更多關于報社實習心得的文章,感謝本文作者佚名
我在《襄樊晚報》進行了為期4周的實習。在實習期間,我受益匪淺,不僅熟悉了報社工作的各個環節,掌握了記者采寫的工作方法,而且在發現自身不足的同時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這些收獲將會使我終身受益。
實習期間,我被安排到機動部跟張偉老師和包東流老師跑突發(社會)新聞。從此,我開始了和大學生活迥異的記者生活:每天早上7點就要擠公交車往報社趕;有時上午在賓館采集會議新聞,但下午已經在農村采訪斗毆的雙方;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有時候晚上10點鐘還有采訪任務……
由于我們平時在學校只進行理論課的學習,所以初到記者的職位上,很多東西都不很熟悉,對社會知識缺乏一定的了解。但是,每次有新聞線索時,我的指導老師都帶我到現場,回來后讓我自己寫稿子,然后耐心給我修改稿件,并且告訴我應該注意的問題。到后來,老師就讓我自己去采寫新聞,自己找新聞點。我的實習指導老師高立也經常幫我分析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問題。有付出便有回報,實習期間,我發表各類稿件共計52篇,同時我的新聞敏感性、職業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的素質。
在報社,我一直記著我來自武漢體院,我告訴自己不能夠給母校丟臉。為此,每天早上都是我第一個來到報社,幫老師擦好辦公桌,準備好采訪本、錄音筆等設備;每天晚上,記者都已經回家了,我還在報社反復比較自己寫的稿子與編輯修改后的稿子,尋找其中的差距;有突發事件時,我立即從租住處出發在第一時間趕至新聞現場……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報社的一位記者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宋,你不是我見過的最聰明的實習生,但你是我見過的最努力的實習生。”我把這句話當作報社對我最大的肯定。
實習的一個月很短暫,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我開始親身體會到做一個好記者究竟該需要哪些素質。
第一,做一個好記者必須要有職業道德。做一個記者不難,難得是做一個好記者。在報社實習期間,常常有群眾到讀者接待室找我們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 他們總是十分熱心卻極其無奈。很多老百姓辦不了的事情,比如說包工頭廠拖欠工資,消費者權益沒有得到保障,記者只要一句話一個電話就能給他們解決。我發現,為老百姓說話就會得罪很多單位,但是,記者是個需要愛心的工作,只讓小部分人說好不是好,只有讓老百姓說好才算好。
第二,做好記者需要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尤其是機動記者。當有緊急事件發生時,如果你的節奏很慢, 那么當你到達現場也許已經人去樓空,一無所獲。這樣,一條重要新聞的現場性就會變得很淡。甚至,報社會在和同城對手的競爭中落在下風。
第三,實習時要給自己定好位。在實習中,在態度上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虛心請教;但是在做新聞時,一定要把自己當成報社一員,愛崗敬業,嚴于律己,爭取多寫新聞,多發新聞,維護新聞的客觀、公正。
第四,在以后的學習中要拓展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由于新聞需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識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專業的新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多想,多讀,多學,為將來投身新聞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