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實習日志(通用3篇)
電視臺實習日志 篇1
今天開始到臺里實習。第一天,都沒什么事,就開始想一些七七八八的事。
首先是閩南語頻道這個頻道的開播。這幾年好像開始越來越重視民族文化了,在這個大環境的影響下,泉州也開始越來越注重泉州的民俗文化的保護,物質文化的保護在好幾年前就開始重視了。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剛剛興起,而泉州的閩南語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漸漸地引起了重視。記得閩南語是中國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也因為這個原因吧,這幾年越來越重視閩南語文化就不足為奇了。當然,還有一個是對臺的交流問題。
泉州電視臺很好的抓住了這個點。開辦閩南語頻道也正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形成的一個思路吧。
在泉州,開辦閩南語頻道有他獨特的地緣優勢。在泉州地區,甚至是廈門、漳州都是閩南語的使用地區,閩南語在這些地區有廣泛的受眾群體。
而且在最近的幾年時間時間內出現了一個比較不好的現象。一些80后上來的所謂年輕人,不是很重視閩南語文化,甚至一些小孩子也在家長的誤導下,幾乎拋棄了閩南語,講的都是普通話。這樣的情況是,閩南語中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就會因此而流失掉。而這個頻道的開播則能對新一代對接受閩南語文化進行熏陶,進而使得閩南語文化得以進一步發展。
第二,在節目的定位上。一個欄目甚至是一個頻道的欄目定位很重要。在閩南語頻道就我現在知道的是《泉州第一炮》、《學說泉州話》、《泉州美食》,還有一個唱歌的欄目。這幾個欄目互相以閩南語文化為中心,各具特色,相互支撐。
但是,在這幾個欄目中,我有一個感覺,這些欄目所包含的板塊,在泉州這個很有限的地域范圍內,不知道再經過幾年的時間會不會被挖掘一空,到最后欄目沒了生命力,欄目沒有了新的增長點。這是很要命的。而一個欄目從開始籌備創辦、采編人員的精心維護,卻在最后沒了生命力,直到取消,這在感情上是很讓人難受的。而這樣的結果,對一個頻道甚至是整個電視臺受眾的情感影響是很大的。
同時,在一直的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時候,節目的制作會不會就因此而不夠精細?
甚至,在欄目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后,會不會因為尋找新的增長點的時候使節目偏離了原來的欄目定位?
還要考慮一點,在頻道開辦的開始,因為新鮮,收視率可能會很高,但是如果因為各欄目節目不夠好,不能吸引受眾的眼球,不能引起受眾情感的共鳴和依賴,不能在把主要受眾群從40、50、60、70后的上一代人轉移到80后這一新生群體上,等到頻道運營了一段時間,沒有了剛開始的新鮮感,受眾不再對這個頻道感興趣了,那么,想要再重新把整個頻道搞好,那是非常困難的。
特別是如何把受眾主體轉移到80后上來,這是一個很有難度的課題。因為80后所處的環境、所接觸的信息、信息獲取的渠道都跟他們的上一輩有了非常的不同。
電視臺實習日志 篇2
xx年x月x日晴
實習第四天,今天我出去采訪了。這是實習階段的第一次出去采訪,很興奮。一大早先開車到群光接攝像師,然后過大橋,到東湖磨山。這個新聞和道教有些關系,我還小出了一會兒鏡。回來的時候走二橋,今天可大橋、二橋都走到了,在車上的時間很長,不過幸好今天狀態還好,沒有暈車。到臺里的時候已經快一點了,可我們還沒有吃飯。和另一個實習生一塊兒在臺里的食堂吃的。那食堂感覺很像學校食堂,桌子、椅子還有記者們用的卡都很相似,所以在那里就餐仿佛回到了學校一樣。和我們一塊兒采訪的老師沒有到食堂,而是在辦公室趕稿,我們給她帶了一份上去。不禁感概記者的生涯就是如此,辛苦忙碌而沒有規律。本來寫完稿子后剪帶子然后聽帶子再打字幕的,但由于種種原因這個新聞當天不能播,所以先擱下了,沒有剪帶子,我們也就暫時不用聽帶子打字幕。所以下午很閑,再加上今天晚上不用演練,所以我4點多的時候提前走了。這是我實習以來第一次這么早回家也是第一次提前走。
xx年x月x日晴
實習第五天。今天我又出去采訪了,這次機會是爭取到的。今天去的實習生很多,一老師帶了一個男生,還要一個女生去,問誰要去時,我們都說要去,這很難辦。后來他說今天要出鏡,結果就沒人說要去了,她們有些害怕出鏡。此時,我說我要去,對于我來說,出去采訪是件很好的事,是否出鏡我并不害怕。就這樣,我爭取到了出去的機會。
今天是到武漢關采訪輪渡開通“零點航班”的事。我們取了些鏡頭,并作了些采訪,然后回來,可在車上老師突然說:“暈!要你出鏡的咧?又不提醒我!”他給忘了,結果我沒有出鏡,鏡頭中只有我的手出現,因為我拿著話筒采訪。
在船上我們看到了央視“再說長江”拍攝組。
在采訪結束后,我們在武漢關前面搶拍到些事。有個拿玫瑰花的小女孩正抱著對情侶中的那個男的,應該是要他買花吧。后來她看到我們在拍,倉皇逃走。
回來后,我第一次嘗試寫電視新聞稿,以前寫的都是報紙新聞,還不熟悉電視新聞形式。老師說寫得太簡單了。再后來我們剪片子、聽帶子。然后我們的任務完成了!
他們沒有出去的實習生自己找了個選題然后6個人自己拿個dv跑出去做了一個采訪。我覺得這樣也很不錯。但如果有跟老師學習的機會能出去學到東西也許更好。
因為今晚又沒演練,我又在編輯室晃蕩了一會兒,在4點多時就提前走了。
今天,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電視上,值得紀念!
另,以前只知道要進行白平衡,今天更是體會到白平衡的重要性,老師每換一個場景都對了白,以前在學校里我是不注意這些的。還有就是,在采訪的時候要注意讓被訪者多說些話,以便于后期剪輯。寫稿子的時候要對畫面、聲音和文字有整體把握,注意分清口播、畫外和同期聲。
xx年x月x日陰
今天沒去臺里實習,因為表姐從廣州回來了。
和我在一個欄目的那師兄兩天沒去實習,昨天去了,我便問他:“你兩天都沒來?”他說:“是啊。”我便笑著說:“那今天可真是難得啊。”他邊笑邊跟我說:“下星期我就不來了。”我問他:“明天星期六,屬于下星期嗎?”他說:“屬于。”我又問:“今天來了就不來了啊?”他說:“嗯。我今天來就是來跟你告別的。”我半開玩笑地回答:“好感動啊。”隨著他的離開,實習生又少了一人,但我的實習生涯才剛進入軌道。他急著離開,可我還將繼續……
xx年x月x日多云
今天去實習了,又出去采訪了。是在一家電賣場進行調查,共采訪了40位消費者。做這樣一個調查性新聞后期剪輯相對麻煩,因為有一定的邏輯性,要把有共性的言語放在一起,按一定的順序排列,所以要打亂順序。另做它的字幕也比較麻煩。這讓我覺得做個3分鐘的新聞都要這樣把握,若是一個更長的,或是記錄片、電視、電影等更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xx年x月x日晴
今天上午下午都出去去采訪了。上午是關于公交安上攝像頭的新聞。這次新聞老師要我自己寫,這讓我很有壓力,我沒有把握,因為不是很會寫電視新聞稿。上次寫新聞稿是和老師同時寫,然后把我的給老師看一看,他只作了些評論。而這次老師要我一個人來寫,我很怕寫不好,但最后還是寫了。老師幫我改了一下,最后用的也基本是我寫的。我覺得這樣很好,的確是應該這樣學習,這樣才能學到東西。晚上便用了這條新聞,名字又一次出現在屏幕上,很欣慰。
下午是一個關于禁鳴的調查,采訪了很多人,但稿子和采訪我參與的都不多,基本上都是那老師在弄。
晚上又留到很晚才回,今天演練了,但我沒有幫什么忙,只是和另一個實習生聽帶子再聊了會兒天。他馬上大四,對于未來的選擇還很茫然,羨慕我還有時間,悔當初在我這個年齡時沒有好好把握,說應該向我學習,應該早些時候就出來混的。還說到另有個實習生,大四剛畢業了,學法律的,但對法律不感興趣,到現在這個時候還在電視臺混,也許他想轉行吧。哎,今后的路到底怎么走,這真的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也讓我十分茫然。雖說他們都說我還有時間,但我從來都覺得時間緊迫,根本就不夠,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時間來學習,我的時間也很不夠……
電視臺實習日志 篇3
今天第一天出去,是和少霞、才鋒、劍鴻去拍晉江美食,客串了一下。第一次看見了新聞燈。人家說電視臺的只要不是新聞中心的都會比較清閑,但是今天才發現這樣的看法錯了。就像少霞,騎車摔了,腳一瘸一拐的也還是天天要來上班,拍節目也不是一次就能搞定,常常要按編導的意圖重新來過。而現在這么熱的天,很是不好受。還有攝像的劍鴻,常常腳架是用不上的,那就需要肩扛。一二十斤重的機器扛在肩上,而且現在的節目都要拍廚房的鏡頭,一個鏡頭下來,衣服也濕了。才峰自己也常常要扛機器嗨,外人看著好象都挺風光的,誰知道光鮮背后的不容易,還有壓力。
其實很想在這里學學整部攝象機的使用還有節目的編輯,我的希望是能夠做到采、寫、拍、剪、編,所有的環節都能上,全能型的。只是剛到,很多東西不熟悉。只能等等再說。現在可以說在報紙這方面我不是很怕,因為報紙新聞我現在自己覺得比較上手,在學校的社團中做了那么久的報紙,對一些新聞事件的取舍和應用還是有點把握的,加上在海峽都市報兩個時間段的實習,我相信只要再全面的磨練一下,還有把新聞寫作提高一下,絕對沒什么問題了。現在就差一個電視方面的知識和實踐太少,里面的一些思路、手法等等的很多東西現在還沒有一個很清晰完整的概念。所以這次來電視臺,也是有目的的,而且目的非常的清楚。
不過,覺得電視臺也確實比報社清閑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沒有見識過電視臺新聞中心的忙碌還是怎么的,真的就是這種感覺。還是說真的有些人到電視臺、報社,也僅僅是把當記者作為一種職業,而不是當成自己的新聞追求?
我覺得如果是這樣,真的很讓人悲哀的。招聘新人,他的學歷可以不是重點院校,但是不可以沒有新聞追求,沒有當記者的熱情和執著。不然,等到他對整個環境熟悉了,他也就開始“老油條了。這對整個大環境又有很大的不好的影響。
下午,又和楊艷、小馬去拍《學說泉州話》節目。感覺這個節目不錯,雖然不是什么大手筆,但是正是這樣的點點滴滴的滲透,才能讓新的一代接受閩南語的同時去弘揚閩南語文化。拍片也是很累的,從早上9點多和美食組出去拍片,4點半回來,馬上又和學說泉州話節目組出來。沒想到我反倒比他們還忙。哈哈
今天確實有點累,但是很爽,有事情做的感覺很好。比起沒事做待的辦公室里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