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個人教育實習心得(精選3篇)
大學生個人教育實習心得 篇1
今天上午,我們四位實習生在主任的安排下第一次去聽了初二1班英語老師的課,作為一名同是英語老師的我覺得收獲頗多。
范老師是一名十分有經驗的英語教師。在知識方面上,范老師能將一個英語句子中所需要的語法點全部找到。并且詳細地傳授給學生。就連一個很細小的介詞老師也講得明明白白,并和他搭配的用法,也會講述給學生聽。
除了知識上老師講的面面俱到,我們最需要的,也是我們很難做到的一點就是對課堂的節奏把控很精準。而缺乏經驗的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多研究一下。而老師對知識點的擴延和復習,也值得我們深究和學習。
大學生個人教育實習心得 篇2
實習,是一種期待,是對自己成長的期待,是對自己角色開始轉換的期待,更是對自己夢想的期待;學習,也有一份惶恐,有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不安,有對自己無法適應新環境的擔憂,更有怕自己會無所適從的焦慮。
帶著一份希翼和一份茫然來到了北京304醫院,開始了我的實習生涯。從此,我的身份將從一個學生變為了一個實習護士,生活環境將從學校轉為醫院,接觸的對象將從老師,同學轉變為醫生,護士,病人。對于這三大轉變,對于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實習護士,雖說老師對我們已是千叮嚀萬囑咐,可我心里還是忐忑不安的,怪不適應,怕被帶教老師罵,害怕自己做得比別人差怕,自己不知從何入手……
第一個輪轉科室是ICU,我的帶教老師是萬凌老師,她是院里的操作能手,干活麻利,動作漂亮,操作規范,這無形中給了我很大壓力。實習生活的開始就讓我有種挫敗感,在老師面前感覺自己很渺小,甚至于工作都不帶腦子,只機械的執行任務,每次只想把工作做好,可越想先做好它越出錯,越錯越害怕,越怕越錯,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以至于我都不敢主動要求做操作,可這樣老師又覺得我干活不主動,有時候覺得委屈了就自己大哭一場。每天面對著老師如魚得水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只有怨嘆,怨自己無法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怨自己在以前見習時沒有好好學,愿自己笨手笨腳。可能是我適應能力差,又不會與老師溝通,進了CCU還是處在彷徨中,但我也很感激我的帶教老師,對我很耐心,也很關心我。到了手術室李楠老師每天都能看到我的進步,即使是一點點她也鼓勵我,即使我很笨犯了錯她也會給我講原理,讓我知道錯誤的根源而不是訓斥。它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路,又重新有了工作的激情,不管多苦多累只要心里舒服,我就可以開心度過每一天!
大學生個人教育實習心得 篇3
1.要學會把課堂上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寫稿中去。得來的成績真是來之不易,我也是寫了幾篇稿子后才慢慢有了感覺的,用報社的行話叫“上道兒”。記得剛到報社沒多久,部門的一個記者要我改一個消息,拿到一看,是國家旅游局發布的上半年出入境數據,有各個國家的、上個季度的、上半年的、百分數都是精確到小數點后三位的。我看看這個國家也是重要的,看看那個數據不能刪。把1000字改成500字用了一上午外加吃飯的時間,最后改的亂七八糟,心里很是沮喪。帶我的瞿老師知道后,告訴我說,經濟日報作為主流大報,它強調的是宏觀、高度和公信力,主要是為政府部門做決策用,只有在這個層面上去理解才能寫出好的稿子來。這樣慢慢的我就把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結合起來了,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目標受眾”嗎!
2.作一名記者要認真、細致,也就是現在流行的那句話:細節決定成敗。這也讓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專刊部的一個實習生發了一篇關于IT業的稿子,結果時任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局長的徐光春同志親自打電話到經濟日報社指出其中的一個錯別字。后來,我找出當天的報紙,費了好大勁才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找到。雖然這個錯誤不是我犯的,但是聽到這個消息時我還是很震驚,看來記者筆下無小事,就像那句話說的那樣,筆下有人命關天,筆下有毀譽忠奸,筆下有財產萬千啊。同時,我也記得,每天路過報社門口的報欄時,總會有三三兩兩的人在仔細的讀報。盡管這二件事都是很小的事,但對我的觸動卻非常大,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聞人需要很多因素,但是,在我看來,這種種因素都離不開認真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