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老師的教學感悟:鄉村教師的酸甜苦辣
越過太行山,最后在小村莊駐足;跨過晉豫邊界,來到滑州大地。懵懵懂懂的我選擇了老師這個行業。從山西跑到河南來參加特崗考試,留在小村莊被遺忘的角落里。現在回想,當時考試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在那樣一個炎炎的夏日,伴著汗水,我考上了河南的特崗;伴著對教師行業的憧憬,我上崗了。
初來乍到,攻苦茹酸
背負行囊,長途跋涉,尋尋覓覓,行走三百公里,來到我夢想開始的地方。清楚的記得第一天上班的情景,學校讓我接一年級,我隱隱約約聽到家長們小聲議論,“這么年輕,又是外地人,能教的了學生嗎?”面對家長的質疑,我無奈的選擇了沉默。一上午結束了,感覺就像打了一場仗一樣,各種瑣碎的事,讓我無從入手。隨后是學生的學籍問題,我開始了戶口登記,那段時間我也經常調侃自己,我不是在學校上班,而是在派出所戶籍室工作。以前聽說眼淚是咸的,這一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眼淚其實是酸的。沒有任何的經驗,做什么都是自己摸索。就這樣摸爬滾打帶著學生走過了一年。
工作一年后再次參加培訓,又來到滑縣進修學校學習,是那樣的親切與熟悉。看著鄉村教師堅守的視頻,我真正懂了所有一線的教師都是那樣的攻苦茹酸。如果說一線教師是大海的話,我就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我不禁潸然淚下,因為感同身受。我不能抱怨,因為有這樣一些優秀的老師在引領著我,我們一起同行,所以我感到很幸福。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教育的靈魂,因為有愛,所以學生愿意和老師親近。我們班有一個男生剛開始不愿意上學,一進教室就嚎啕大哭,我蹲下把孩子抱起來,擦干他的眼淚,在他額頭上親了一下,下課陪他玩兒,孩子慢慢和我親近了。一下課就跟著我,我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形影不離的追隨,我想更多的是愛和信任。孩子媽媽后來給我發短信說,“您將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老師,孩子現在特別喜歡學數學”。我知道一年級的學生和幼兒園的孩子差不多,離開媽媽,他們不適應。如果能像媽媽一樣和孩子們親近的相處,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段時間學校要注冊學籍,需要學生帶戶口本。由于孩子們年齡小,需要父母送到學校。其中有一個男孩用天真無邪的眼神看著我說:“我爸去打工了,我沒有媽媽”。此時,班里有些同學竊竊私語,“他媽跑了”,小男孩表情呆滯了。回到辦公室,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在辦公室里大哭起來。我知道自己的哭泣,有對學生的憐愛,也有對媽媽的思念。來河南工作一年了,回家的次數寥寥無幾,不禁想到冰心的《母親》,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1]。小的時候,爸媽也曾離婚半年左右,好在后來又復婚了。因為有同樣的感受,不想讓這些孩子再一次被人嘲笑和冷落。我了解到班里有兩個學生沒有媽媽,我暗暗告訴自己,我會愛你們,你們也有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