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方案 > 實施方案 >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范本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范本

發布時間:2020-03-23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范本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范本三

  一、基本情況

  (一)自然情況

  1、地理位置及區域:xx縣地處遵義市東北部,西與桐梓縣相鄰,南和綏陽縣交接,東與務川自治縣接壤,北同道真、重慶相連,是貴州襟聯重慶的前沿。縣城北距重慶220㎞,南距遵義140㎞,貴陽295㎞,是渝南、黔北經濟文化的重要交匯區域。

  2、自然資源狀況:xx縣位于貴州省北部,大婁山脈東北部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大斜坡地帶,是典型的喀嘶特山區地貌。最低海拔高度458 m,最高海拔高度1837m。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季節交替分明。常年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度為16.4℃,平均無霜期為290天,平均年降雨量1100mm,且雨熱同季,云霧較多,日照較少,相對濕度在80%左右。xx縣境內土地資源十分豐富,土壤肥沃,土壤多為砂頁巖發育而成的黃壤土,呈微酸性,PH值4.5-5.5之間的宜茶葉土地面積達30萬畝,因此,是非常適宜茶樹生長和大力發展茶葉產業。

  3、社會經濟狀況: xx縣有國土面積2595平方公里,轄19個鄉鎮和1個林場,152個村(社區、居委會),60萬人。全縣有耕地46萬畝,林地138萬畝,水域4萬畝,可開發利用非耕地107萬畝,待開發的草山草坡70萬畝。農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也是經濟建設的基礎。20xx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可比價)為160372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5355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1003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4014萬元。農業總產值59682萬元,其中林業總產值607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5900萬元,糧食總產量28.02萬噸,人均占有糧食478公斤,人均純收入1846元。xx縣是國家級貧因縣,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按照先易后難、集中連片、形成產業的原則,選擇省、市、縣都高度重視的茶葉產業作為這次產業化扶貧的項目。根據產業化扶貧項目必須在貧困鄉實施的有關要求,本項目安排在我縣四個貧困鄉之一的樂儉鄉來實施。

  (二)項目區基本情況

  樂儉鄉位于xx縣南部,距縣城30公里。全鄉海拔600-1350米,平均海拔975米,年平均溫度為13.3℃,無霜期為250-310天,平均年降雨量1300mm,由于地勢較高,全境云霧較多,日照少,相對濕度在82%以上。

  境內土質深厚,土壤肥沃,多為砂頁巖發育而成的黃壤土,呈微酸性,PH值4.5-5.5之間,對茶樹生長和發育十分有利。

  全鄉土地總面積13.7萬畝,耕地面積40652.6畝(不包括14000畝退耕地)。其中田16667.5畝,土23985.1畝。全鎮轄14個自然村,125個村民組,3739戶,15421人,勞動力8467人。

  樂儉鄉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收入主要以糧、油、煙、生豬為主,農民經濟收入增長緩慢。20xx年編制扶貧開發規劃,樂儉鄉被列為國家重點扶貧“二類貧困鄉”,重點村12個,其中一類村10個,二類村2個。20xx年人均收入1250元,人均占有糧450公斤,全鄉貧困人口467戶,1958人,低收入戶698戶,3114人,其中五保戶89人,民政救濟1044人,需搬遷的156人。

  項目為高標準茶園基地建設,建設規模為1800畝,在建城、聯山和東門3個村實施,其中建成村700畝,聯山村500畝,東門村600畝。項目涉及的三個村均為貧困村,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較多,共涉及貧困戶和低收入戶737戶,共涉及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3593人,其中貧困戶565戶,貧困人口2781人;低收入戶172戶,低收入人口812人。土地資源豐富,項目實施地塊相對集中連片,覆蓋貧困人口面大,群眾實施產業化扶貧項目的熱情很高,村級班子團結有戰斗力,3個村都屬于20xx年實施整村推進的村,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實施整村推進,整合資金,全面開發。

  東門村位于樂儉鄉東面,距鄉政府3公里,轄6個村民組,286戶,1262人,勞動力569人,其中貧困人口56戶215人,低收入戶230戶1047人。20xx年人均純收入935元,人均占有糧445公斤,屬國家重點扶持一類村。全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項目地平均海拔1080米,土地總面積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924畝,林地面積4050畝(含退耕還林面積),荒山2726畝。全村水、電、路、電話、學校等基礎設施完備;聯山村位于樂儉鄉西面,距鄉政府4公里,轄12個村民組,285戶,1503人,勞動力676人,其中貧困人口126戶512人,低收入戶159戶991人,20xx年人均純收入924元,人均占有糧420公斤,屬國家重點扶持一類村。全村海拔800-1350米之間,項目地平均海拔950米,全村土地總面積9.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60畝,林地面積6980畝(含

  退耕還林面積),荒山3860畝。全村水、電、路、通訊、學校等基礎設施完備;建城村位于樂儉鄉南面,距鄉政府8公里,轄10個村民組,286戶,1356人,勞動力749人,其中貧困人口48戶195人,低收入戶238戶1161人,20xx年人均純收入917元,人均占有糧415公斤,屬國家重點扶持一類村。全村海拔950-1370米之間,項目地平均海拔1020米。土地總面積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970畝,林地面積5202畝(含退耕還林面積),荒山5278畝。全村水、電、路、通訊、學校等基礎設施完備。

  二、指導思想、依據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1、項目必須落實到有勞動生產能力的絕對貧困戶和低收入貧困戶。

  2、項目對涉及貧困人口數量多,且較集中村組。

  3、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生態畜牧大省”的總體目標,以科技成果為依托,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

  4、設計產業化扶貧項目要對接市場,堅持由政府主導,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辦事,接受市場的檢查,依靠市場帶動和發展壯大貧困地區種養業,并從市場上取得效益、實現農民增收。

  (二)設計的依據

  1、《關于做好種草養畜科技扶貧工作的通知》(國開辦組發

  [20xx]25號);

  2、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下達20xx年省級財政2億元

  產業化扶貧資金計劃的通知》(黔扶領[20xx]3號);

  3、省扶貧辦和省財政廳《關于下達20xx年省級財政產業化扶貧資金的通知》(黔開辦[20xx]113號、黔財農[20xx]144號)

  4、《造林技術規程》GB/T15776-1995;

  5、《樂儉鄉茶葉產業扶貧項目規劃》、《樂儉鄉產業扶貧項目可研報告》;

  6、xx縣委縣政府《關于做大做強茶葉產業的實施意見》

  (正辦發[006]58號)。

  (三)設計原則:

  1、項目要體現較好的扶貧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原則。

  2、項目到貧困鄉、到貧困村、落實到貧困農戶的原則;

  3、堅持高標準化、良種化、無性化、有機化、市場化的原則;

  4、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集中連片,突出重點,擇優發展的原則;

  5、堅持專款專賬專用和報賬制原則。

  三、項目范圍、規模及布局

  (一)項目范圍

  項目涉及樂儉鄉樂儉、遼遠、長興、迎接、東門5個村。

  (二)建設規模

  新建高標準茶葉基地8300畝。

  (三)布局

  樂儉村1700畝、遼遠村1500畝,長興村1800畝、迎接村1500畝、東門村1800畝。

  四、項目建設的內容、建設年限及目標

  (一)建設的內容

  1、基地建設

  (1)新建高標準茶園基地8300畝。

  (2)建蓄水池815立方米,建成基地530立方米,聯山基

  地135立方米,東門基地150立方米。

  (3)建配套集水溝和排水溝2850米。建成基地1760米,聯山基590米,東門基地500米。

  (4)新修茶區步道(1米寬)5400米。建成基地2100米,聯山基地1500米,東門基地1800米。

  (5)栽植行道樹3600棵(道路和步道兩旁每3米栽1株)。 2 、人員培訓

  培訓安排:培訓時間20xx年8-9月,培訓對象:技術骨干和農民;

  培訓三期共1020人;培訓內容:(1)組織基地農戶到鳳岡田壩、湄潭核桃壩去學習種茶技術和感受發展茶葉產業給當地群眾帶來的經濟效益,提高基地農民種茶的技術和種茶積極性。(2)請專業技術人員系統講解茶園建設的整地、施肥、栽植、定剪、撫育管護、采摘和簡單的加工技術,讓有關技術干部和農民了解和掌握種茶的技能。

  (二)建設年限

  項目建設期為8個月。20xx年10月至20xx年3月前完成

  茶園建設,20xx年3-5月完成茶園配套設施建設。

  (三)建設目標

  新建高標準綠茶基地8300畝,20xx年5月底全面完成茶園

  建設及配套工程設施建設,面積合格率100%。3年初見成效,20xx年開始投產,正常年分每年可產茶青2200噸,年銷售收入達2158萬元。

  五、茶園建設技術措施設計

  (一)茶園立地評價(見附表)

  (二)茶園建設技術設計

  1、品種選擇

  選擇具有適應范圍廣,抗逆性和抗病蟲能力強,茶葉品質好,產量高的福鼎大白茶。

  2、整地施肥:全面墾復深度為60cm,1.5米開箱挖種植溝,

  種植溝開挖寬度為50cm,深度為50cm。要求開挖出的表土與新土分別堆放在種植溝的的兩側。在開挖溝內施餅肥和西洋復合肥,每畝用肥量為餅肥100公斤,西洋復合肥20公斤和農家肥1000斤。

  3、栽植密度:3000株/畝。

  5、栽植時間和方法

  栽植時間:早春驚蟄至春分之間和秋末冬初10-11月份。

  栽植方法:在栽植溝內采取雙行雙株錯位栽植。要求在基肥

  上層復新土18cm左右,茶苗栽植后再復表土10cm后將苗扶正并把土壓實(有條件的澆足定根水)。

  (三)茶園管理

  1、施用肥料:施農家肥和茶葉專用肥,在早春施茶葉專用肥,在入冬后(11-12月份)施農家肥,也可以施油餅肥。

  2、除草及撫育:茶園每年要除草撫育2-3次。

  3、管護:主要搞好肥水管理,施肥只能用各種有機肥料,以就地取材,有條件的可以選用經認證的茶葉專用肥。施用畜禽糞時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成齡茶園管理,主要是在茶樹的收獲期,以采摘茶葉為主,采摘時要做到及時采摘和按標準采摘,采養結合。其它的仍然是加強肥水管理,耕作除草和修剪。必要時進行茶園行間鋪草1000kg,即可以防治草荒,增加茶園土壤溫度和濕度,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同時亦可以向茶園提供肥力,每年施肥一次,主要是基肥。

  4、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以農業防治為主,勤除雜草,防止病蟲害發生。 如果發生比較嚴重,則要用各種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進行,在進行化學防治時,一定要選擇有機農藥。

  (四)種苗設計

  樂儉鄉茶葉產業化扶貧項目考慮到要在最短的時間(3年)內見效,讓項目發揮扶貧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因此,茶園建設按照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原則進行設計,茶苗栽植按雙行單株每畝栽植株數約3000株。

  1、種苗數量:每畝栽苗3000株,總用苗量為1080萬株。

  2、種苗質量要求:國標Ⅰ、Ⅱ級苗,苗高大于20cm,地徑

  不小于0.2cm。

  3、苗木供應:苗木采購量特別大,要按照財政產業化扶貧項目有關規定,組織政府采購,實行公開招投標,苗木質量、數量和品種由xx縣綠色產業發展辦公室把關。

  六、配套設施設計

  (一)蓄水池

  建蓄水池815立方米。根據水源點情況,建成基地設10個蓄水池,每個蓄水池容量為53立方米,總容積為530立方米;聯山基地建設5個蓄水池,總蓄積為135立方米;東門基地設5個蓄水池,總蓄積為150立方米。

  (二)集排水溝

  共建集排水溝2850米。其中建城基地建1760米,聯山村基地建590米,東門村基地建500米。

  (三)步道設計

  因基地為貧困農戶自建,建成后歸農戶所有,3個基地平均每戶的茶園面積只有2.5畝,因此,基地沒有設計公路和機耕道。只進行步道設計:步道設計根據茶園地形和面積,每10畝左右劃分生產區,生產區與生產區設人行步道,道寬1.0米,步道設計長度為5.4公里。

  (四)行道樹設計

  行道兩旁栽種桂花、女貞等行道樹,步道長5400米,栽植行道樹的長為10800米,按3米的間距栽植行道樹,需栽3600株。行道樹規格為高2米以上,地徑1.5cm以上。

  (五)碑牌設計

  樂儉、和長興、東門基地各建1塊碑牌,基地共建3塊碑牌。

  七、施工組織設計及項目運作模式

  (一)施工組織設計

  1、工程組織管理

  本項目的是財政扶貧項目,xx縣扶貧辦和財政局對項目實施進行管理和監督。項目實施實行法人負責制,xx縣綠色產業開發中心為項目的實施法人單位,對項目的實施全面負責。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以分管扶貧開發的副縣長為組長,以縣扶貧辦、縣財政局、縣綠色產業發展辦公室、縣綠色產為開發中心和樂儉鄉人民政府為成員單位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對項目的實施進行領導和監督,確保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

  2、技術保障措施

  該項目為茶葉產業建設項目,它涉及種植、管理、生產加工、包裝和市場營銷等技術知識,技術保障對項目實施猶為重要。

  (1)成立項目技術小組,由縣綠色產業開發中心業務副主任任組長,以縣綠色產發展辦公室生產技術股、樂儉鄉扶貧辦、綠產辦、農技站、

  林業站等單位技術人員為成員,加強對項目實施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

  (2)對技術人員簽訂技術承包合同,制定嚴格的獎懲措施,將技術員的工資、獎金及職稱與項目實施質量掛鉤,嚴格兌現獎懲,對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項目施工質量嚴重不合格并造成損失的,要追究相關技術人員的責任。

  3、組織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管理和監督,嚴格按實施方案開展工作。xx縣扶貧辦是項目的管理和監督單位,必須強化措施,加強對項目的領導、管理、監督和對“目項實施方案”進行審查,監督實施單位嚴格按“項目實施方案”進行項目建設。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項目區群眾對該項目建設重要性的

  認識。該項目是產業扶貧項目,要利用鄉、村各種會議和有線電視等方式,大力宣傳產業扶貧開發項目的實施要求,見效后對貧困戶和低收入戶的扶貧效果,對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給農民增收和解決農村剩余勞力就業等的好處,特別是讓群眾對項目建設見效后對當地群的扶持效果的認識。同時,找適當時機組織項目區農戶到附近的湄潭、鳳岡等縣去參觀、考察,讓他們切實了解農民種茶所得到的收益,提高群眾實施項目的積極性。

  (3)、項目實施涉及苗木和肥料的采購量特別大,要按照有關規定,組織政府采購,實行公開招投標。

  (4)項目實施過程中,扶貧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監督檢查內容包括前期工作準備落實情況、項目實施進度和資金報賬進度、項目實施方案執行情況,重點檢查項目實施效益情況,項目結束時要組織有關專家對項目嚴格進行驗收。

  (5)強化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群眾)的技術

  培訓,提高建設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實施好該項目前提和保障。縣扶貧辦按茶葉產業扶貧項的要求對參與項目實施管理的人員進行培訓,讓其能很好掌握項目實施的要求,猶其要對涉及建設項目的農戶要進行有關茶葉栽培管理等方面和實用技術的培訓,讓他們掌握技術要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項目實施良好扶貧效果和較好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6)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項目建設科技含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項目建設必須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加大科技投入,以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和效益。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適用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

  (二)項目的運作模式和機制

  1、項目實行滾動發展運行機制。產業扶貧項目建設每畝給農戶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80元,在發放扶貧資金時,縣綠色產業開發中心與農戶簽訂合同,規定項目見效后(一般4年后可見效,每年每畝收入可達2600元),縣綠色產業開發中心按投入資金的30%收回,作為滾動發展資金。樂儉鄉茶葉產業扶貧項目3年共計投入扶貧資金450萬元,項目見效后可收回資金120多萬元,用于扶持其他貧困農戶發展茶園3000畝。

  2、組建茶葉專業合作組織。本項目是由政府扶持,xx縣綠色開發中心實施,要對接市場,使貧困農戶受益,必須走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道路,組建樂儉鄉茶葉專業合作組織。通專業合作組織制定茶葉生產技術標準,在統一標準下實現茶葉生產的標準化、加工規范化和銷售一體化,通過引進和培育龍頭加工企業,在全鄉建1-2個茶青交易市場,讓茶農生產出的茶青有市場銷路,真正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發展之路,切實讓農民增加收益,從而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八、質量監督

  (一)狠抓管理、確保質量

  加強項目各個環節的技術管理,嚴格按設計施工、檢查驗收、建檔等一套項目管理辦法實施。并層層落實責任制,推行領導和技術人員分子項目承包施工進度和質量,把項目建設質量同個人利益掛起來。通過行政推動、利益驅動、技術促動、法制保證切實提高項目建設質量。

  (二)狠抓種苗落實,選用良種壯苗。

  種苗是茶葉基地建設的物質基礎,項目實施嚴格按照品種良種化、苗木質量標準化的要求,采購優質的無性繁育的福鼎大白茶苗(優先選用樂儉東門村育苗基地的茶苗)。

  九、投資預算及資金籌措

  (一)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參照現行勞動力價格、小水窖工程、貴州省林業廳植被 恢復費項目“xx縣茶葉基地建設”投資標準。

  1、材料設備

  (1)茶苗:單價0.11元/株,330元/畝.

  (2)基肥:農戶自備,不計入投資。

  追肥:農家肥由農戶自備,其他追肥由20xx年產業化扶貧項目資金中分配。

  (3)碑牌:20xx元/塊。

  2.勞務費

  基地清理:按2個工日/畝計

  整地:按10個工日/畝計。

  植苗:按4個工日/畝

  撫育、施肥:按2個工日/畝、年計,其需三年。

  管護工資:按10元/畝、3年。

  3、附屬設施

  (1)蓄水池:按煙水配套工程造價60元/立方米。

  (2)集排水溝:集水渠和排水溝平均按按10元/米單價建。

  (3)步道建設:建步道按1元/米。

  (4)行道樹:2元/株(含栽植費)。

  (5)碑牌:20xx元/塊。

  4、間接費

  培訓費為6.9萬元,占財政扶貧資金的4.6%(5%以內)。

  (二)投資概算

  項目建設包括基地建設材料費、勞務投入、附屬配套設施建 設和間接費,項目總投資250萬元,其中:

  1、材料設備費144萬元。包括:茶苗費143.1萬元。

  2、勞務費 90萬元。包括:林地清理9萬元,整地45萬元, 植苗18萬元,撫育、施肥16.2萬元,管護工資1.8元。

  3、附屬設施建設費10萬元。包括:畜水池4.89萬元,集

  排水溝2.85萬元,步道0.54萬元,行道樹0.72萬元,碑牌1萬元。

  3、間接費6.9萬元,全部用于培訓。

  項目各項投資情況詳見附表四---樂儉鄉產業化扶貧項目投資概算表

  (三)資金籌措

  申請財政扶貧資金150萬元,自籌100萬元。

  八、效益估算

  (一)扶貧效益

  該項目為茶葉產業財政扶貧項目,總投資250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150萬元,項目涉及農戶1850戶,7528人,平均每戶投入扶貧資金2035.28元,人均投入扶貧資金206.67元。項目建成4年后見效,通過采摘每畝總產值為2600元,8300畝基地正常年份可產茶青2200噸,實現產值2158萬元。因此,該項目的扶貧效益顯著。

  (二)經濟效益分析

  1、銷售收入

  根據現有茶園經營情況和茶葉市場分析,每畝茶園的產茶量為:翠芽、毛峰和毛尖等高檔名優茶茶青15公斤、大宗綠茶茶青250公斤。制名優茶茶青價格按40元/公斤;制大宗綠茶茶青按8元/公斤,每畝產值2600元,正常年分該項目年銷售收入2158萬元。

  2、成本測算

  (1)投入攤消成本:按茶園經濟年限為30年,投資每畝每年攤消46元,項目年攤消成本38.18萬元。

  (2)撫育采摘成本:茶園年每畝投入管撫成本200元,采摘成本每畝茶園產名優茶青15㎏,產大宗茶青250㎏計,名優茶青采摘價按30元/㎏,大宗茶青按2元/㎏計,每畝采摘成本為950元,項目進入投產期后,年采摘成本171萬元。

  3、利潤:銷售利潤=銷售收入-經營管護成本-茶園采摘成本利潤=2158-166-788.5=1203.5(萬元)。

  (三)社會效益

  本項目建成后,使樂、儉遼、長興、迎接和東門5個村的農業產業結構得以調整,按每人經營2畝茶園計,能夠使上述5個村4000人從事茶葉生產管理和經營,在采茶季節,可吸納使鄰近鄉、鎮、村上8000人轉移到茶葉生產。本項目采取政府扶持農戶自建基,為xx縣大力發展茶葉產業起到示范作用。同時,使項目所在地的群眾積極參與到項目建設中來,為山區農民改變種植模式,走發展之路實現脫貧致富,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四)生態效益

  本項目不僅是一個農業產業化經營建設項目,同時也是一個生態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可使近8300畝坡耕地變為優質茶園,同時,增加植被面積8300畝,全鄉森林覆蓋率增加5%,本項目的實施對改善項目區生態環境有積極的意義。

2頁,當前第212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范本 相關內容:
  •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精選6篇)

    一、項目區及項目概況(一)項目區情況項目共涉及幸福村、聯盟村、金新村、桃元村四個村,重點發展區在幸福村,幸福村位于金沙縣城關鎮東部,距縣城3公里,地理位置東經106.288,北緯27.479,東面是新壩鄉關平村,西面是黎明村,南面是金谷...

  • 村產業扶貧實施方案(精選3篇)

    一、總則(一)萬蓮水村概況萬蓮水村位于績溪縣東北隅,皖浙兩省、寧(國)績(溪)臨(安)三縣市交界處,由原蓮坑、水浪頭、萬富山三村合并而成,島(石)洪(門)公路穿境而過,村委會所在地距鄉人民政府36km,全村轄萬富山、橫塢、高山、安基坪、水...

  • 產業扶貧年度實施方案(精選3篇)

    第一節、基本情況大方鎮海拔在1500-1800m之間,夏秋氣溫涼爽,具有天然空調優勢,無三廢污染,病蟲害少,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經農業部農業環境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重慶)檢測,空氣、土壤、灌溉水源無污染,五種重金屬、碳酸鹽、亞硝酸...

  • 產業扶貧年度實施方案(精選5篇)

    第一節、基本情況大方鎮海拔在1500-1800m之間,夏秋氣溫涼爽,具有天然空調優勢,無三廢污染,病蟲害少,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經農業部農業環境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重慶)檢測,空氣、土壤、灌溉水源無污染,五種重金屬、碳酸鹽、亞硝酸...

  •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范本(精選6篇)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X市發〔201X〕X號)和《關于開展結對幫扶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方案》(X市辦發〔201X〕X號)文件要求,結合農業產業發展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 村產業扶貧實施方案(通用5篇)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 三中全會精神,加快實踐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工作,著力解決好貧困農民的生存與發展問題,根據全市農村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工作會議精神,制定此方案。...

  •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通用9篇)

    生態產業扶貧,是XX鎮扶貧攻堅四項重大舉措之一,納入20xx年全鎮統籌的項目主要有發雞崽代養和自產稻米轉化成商品兩個項目。通過前期摸底調查,鎮黨委政府已初步掌握各村建卡貧困戶雞崽需求量和有自產稻米可轉化成商品的農戶數及商品量。...

  •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精選15篇)

    生態產業扶貧,是XX鎮扶貧攻堅四項重大舉措之一,納入20xx年全鎮統籌的項目主要有發雞崽代養和自產稻米轉化成商品兩個項目。通過前期摸底調查,鎮黨委政府已初步掌握各村建卡貧困戶雞崽需求量和有自產稻米可轉化成商品的農戶數及商品量。...

  • 產業扶貧年度實施方案

    產業扶貧目標是通過發展地方優勢和特色產業,提升貧困群體自身發展能力,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和農戶的生產成本,從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貧困地區人口持續脫貧致富。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產業扶貧年度實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

    產業扶貧是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當地資源優勢為基礎,以發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為手段的扶貧方式;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產業扶貧實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 村產業扶貧實施方案

    產業扶貧是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年來全國貧困地區正在實踐的一種新型扶貧方式。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村產業扶貧實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 村產業扶貧幫困實施方案(精選3篇)

    為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新時期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部署,落實《廣東省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考評辦法》(粵貧[20xx]1號)和《關于我市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的實施意見》(江辦發〔20xx〕19號)精神,確保市委市政府提...

  • 村產業扶貧幫困實施方案(精選3篇)

    為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新時期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部署,落實《廣東省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考評辦法》(粵貧[20xx]1號)和《關于我市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的實施意見》(江辦發〔20xx〕19號)精神,確保市委市政府提...

  • 村產業扶貧幫困實施方案(精選5篇)

    根據永州市委四深入兩結對一測評活動暨建設扶貧工作要求,駐洞口廟村扶貧工作組為貫徹落實市委下達的扶貧工作任務,在唐能武副市長的領導下,成立了由市信經委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市工商局為組員的扶貧工作小組,按市委統一安排于2月15日...

  • 村產業扶貧幫困實施方案

    產業扶貧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扶貧措施被廣泛應用,而扶貧參與主體能力建設正是影響其實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村產業扶貧幫困實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 實施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新和县| 二手房| 扬中市| 稻城县| 都江堰市| 闽侯县| 思南县| 武清区| 犍为县| 武强县| 于都县| 从江县| 中超| 鹤壁市| 志丹县| 涿州市| 南安市| 双峰县| 思南县| 灵山县| 清水县| 屏边| 鹤山市| 马边| 汽车| 大同市| 缙云县| 鄂伦春自治旗| 兰溪市| 仪征市| 芜湖县| 呼图壁县| 化隆| 德兴市| 福州市| 台湾省| 双峰县| 泰宁县| 左贡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