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扶貧工作方案范文
社區扶貧工作是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部署要求,為農村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創業幫扶的重要途徑,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精心整理的社區扶貧工作方案范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社區扶貧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關于精準扶貧工作“四個切實”、“四個一批”、“六個精準”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把扶貧開發作為重大政治問題、重大發展問題、重大民生問題,將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全鎮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務,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強力推進全鎮精準扶貧工作實施。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黨委、政府統籌,群眾參與的原則。
充分發揮鎮黨委、政府的主導作用,擔負全鎮精準扶貧工作統籌、指導責任。充分發揮貧困群眾的參與作用,廣泛調動廣大農民自主脫貧、發展生產、建設美麗鄉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農民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務的能力。
(二)堅持精準識別、精準管理、精準幫扶原則。
精準識別貧困戶、貧困人口,準確摸清全鎮貧困底數,深入分析致貧原因,明確脫貧主要對象。對貧困戶采取“一戶一檔”式精準化管理,確保全鎮所有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的信息資料完整完善。在幫扶措施上做到基本政策精準到人、基層力量精準到戶、基礎設施精準到村,分級推進、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逐村逐戶落實幫扶措施。采取“百部聯百村”幫扶對接到戶、鎮包村工作組對接到戶,切實增強精準扶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扶真貧”、“真扶貧”。
(三)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因勢利導原則。
針對具體扶貧措施、資金投入、對接幫扶等實施區分類別,因地制宜,定向施策,確保精準扶貧到村到戶到人,取得實效。科學制定扶貧規劃,發展特色農業,提倡健康科學生活新風尚,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發展。
三、主要目標
到**年底,實現全鎮3個貧困任務行政村全部出列, 152戶貧困戶全部銷號,502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四、具體措施
(一)精準摸底。
**年**13日前,對全鎮152戶貧困戶進行精準摸底調查,了解貧困戶貧困狀況、致貧原因、幫扶需求、脫貧路徑,為精準扶貧工作全面開展做好充足準備。按照要求標準核查**年貧困戶建檔情況、標準核查**年建檔貧困人口脫貧和返貧情況,進一步查找遺漏的貧困戶。采取“入戶調查、公示公告、結對幫扶、數據錄入”四步驟對貧困戶實施精準識別,確保對所有貧困戶全覆蓋,貧困人口全摸底,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二)精準管理。
在精準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實行動態精準管理。建立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認定機制,實施“一戶一檔”,及時更新貧困戶信息,做到進出有據。對建檔的貧困戶、貧困人口實施精準分類管理,對五保戶和低保戶中失去生產能力,無發展條件的納入政府基本保障對象,社會捐贈等向其傾斜,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對一般貧困戶和有生產能力、有發展意愿的低保戶納入就業培訓等扶貧項目中。
(三)精準幫扶。
按照精準幫扶到村到戶到人的總要求,將“百部聯百村”活動與包村工作組包保扶貧相結合,確保打贏扶貧攻堅戰。
1、大力實施產業幫扶措施。大力扶持農業專業合作社,提高貧困戶生產組織化程度。培植現代服務業,支持貧困村發展農超對接、連鎖經營等新型流通業態。打通農村電子商務“最后一公里”,大力推進“互聯網+扶貧”新業態。加快全鎮商業網點信息化改造,為貧困戶提供電子商務培訓,發展電商產業。
2、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實施水利扶貧、危房改造等改善行動,解決貧困戶飲水困難和飲水安全,實現安全飲水全面達標;實施危房改造,全面解決貧困戶居住安全問題;改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田間路維護工程,做好田間路維護資金統籌和開支預算。
3、認真完善公共服務項目。扎實推進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文化、民生工程等各種資源向貧困戶傾斜,切實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切實解決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貧問題;制定貧困戶子女教育優惠政策,對貧困戶子女實施減免和補貼措施。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鎮黨委、政府組織成立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為副組長,班子成員、財政、民政、各村支部、村委會等負責人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和協調全鎮精準扶貧工作。通過全面落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有效確保各項政策和措施的落實與實施。
(二)強化責任落實。認真落實分工任務,建立健全“百部聯百村”對接活動和鎮包村工作組精準扶貧到戶到人的包保責任制,切實做到不脫貧不脫鉤。對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徇私枉法,弄虛作假,造成扶貧資金損失和其他嚴重后果的,將依法、依規、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三)積極宣傳引導。通過整合宣傳力量,創新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扶貧開發政策,積極營造鼓舞干勁、昂揚斗志、奮發進取的精準扶貧濃厚氛圍,形成堅決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確保實現**年全部脫貧目標。
(四)改進作風建設。進一步將精準扶貧各項工作統一到“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上來,以良好的干部作風和工作作風,務實肯干、真抓實干、埋頭苦干,不斷將精準扶貧工作做深、做細、做實,打贏脫貧致富攻堅戰。
社區扶貧工作方案范文
為了推進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建設工作,落實就業扶貧工作任務,發揮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引領示范作用,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根據延人社發(20xx)47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目標任務,各鄉鎮、**街道辦分別申報就業扶貧基地1個和社區工廠1個。
二、時間安排
20xx年**14日至20xx年**14日結束。
三、認定辦法
(一)認定原則
堅持“政府廣泛動員,企業自主申請,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實事求是、擇優推薦”的原則。
(二)認定條件
(1)熱心社會公益、具有社會責任感;
(2)能夠提供適合貧困勞動力就業崗位,積極接收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
(3)能夠吸納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3人以上的;
(4)積極開展員工技能培訓,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
(5)遵守法律法規,與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能夠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6)勞動關系總體和諧,最近兩年未發生拖欠工資、集體停工等大事件;安全衛生制度比較健全,管理規范,最近兩年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7)生產經營比較穩定,近年來無不良征信和違法行為記錄,無經濟糾紛;有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注重人文關懷。
(三)申報范圍
具備認定條件的縣內各類經濟組織均可申報。
(四)認定程序
(1)申請:符合條件的縣內各類經濟組織向縣就業服務中心提出書面申請。
(2)審核:縣就業服務中心初步審核后報縣人社部門進行審核,縣人社局對擬冠名的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依據規定條件進行審核。
(3)公示:經審核合格的,由縣人社局、縣就業服務中心面向社會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無異議后批準認定結果,向社會公布。
(五)獎補措施
(1)對認定為縣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的經濟實體,可授其“**縣就業扶貧基地或社區工廠”牌匾。(社區工廠指各類企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創業人員在移民搬遷社區或利用鄉(鎮)、村集體的老場房、學校舊址、農家庭院、名居名宅等閑置土地、房屋,創辦的生產加工型工廠(分廠)或加工車間)。
(2)被認定的縣級就業扶貧基和社區工廠地按現行規定享受優惠扶貧政策。
(3)人社部門可根據實際按照相關規定給予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一定獎勵。
四、有關要求。
(一)精心組織。各包抓鄉鎮、**街道辦領導具體主抓,鄉村信息員配合。各鄉鎮、**街道辦負責建設。各鄉鎮、**街道辦要高度重視,大力宣傳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的扶持政策和就業崗位情況,廣泛動員能夠提供較多適合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崗位的各類經濟組織主動申報,優先申報能夠提供崗位數量較多、勞動條件較好、權益保障到位的各類經濟實體,并要按時完成申報任務,對逾期未報的,將向縣脫貧攻堅指揮部通報。
(二)明確責任。申報縣級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的,縣人社局、縣就業服務中心負責核實《**縣縣級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申報表》(見附件1)基本信息,確保信息真實準確。被認定為縣級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后,企業每年定期向縣就業服務中心、縣人社局報送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情況和提供就業崗位情況,《**縣縣級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情況登記表》(見附件2)。
(三)加強管理。縣人社部門對就業扶貧基地跟蹤管理,建立相應的數據臺帳,定期對就業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安置貧困勞動者就業、待遇兌現等情況進行核實,對未達到要求或不履行義務的取消其資格。
社區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各級關于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部署要求,為農村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創業幫扶,根據《20xx年專項扶貧工作指導意見》(瀏扶組發〔20xx〕1號)、《關于印發<**市20xx年就業扶貧專項工作方案>的通知》(瀏人社發〔20xx〕6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街道實際,制定20xx年就業扶貧專項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統一安排部署,對照各級關于就業扶貧的工作要求,深入落實各項就業扶貧政策,建立街道、村(社區)二級聯動就業扶貧機制,推進就業援助、就業培訓、創業扶持等幫扶舉措,不斷提升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能力、幫扶農村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創業,促進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摘帽。
二、工作目標
20xx年,為每個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以下簡稱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創業信息服務、政策咨詢、就業指導、職業介紹、就業創業培訓、勞動維權等免費就業創業服務,以促其盡快實現就業創業;合理安排就業專項資金支出,重點向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傾斜。通過就業創業,貧困家庭的勞務收入顯著增加,努力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三、組織機構
成立就業扶貧專項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社會保障服務辦,負責就業扶貧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
四、職責分工
(一)社會保障服務辦負責就業扶貧專項工作的牽頭組織工作,做好全街道貧困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二)財政所負責就業扶貧工作的資金保障;
(三)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引導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
(四)新農村辦公室負責開展貧困勞動力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致富帶頭人培訓,培育新型農民,促進其就業創業;
(五)工會聯合會負責貧困勞動力的權益維護等工作;
(六)工商聯負責開展村企合作,帶動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發揮非公企業的優勢,開展貧困勞動力培訓;
(七)街道殘聯負責貧困勞動力中殘疾人的培訓、就業推薦、創業等方面的服務工作;
(八)各村(社區)負責本轄區內的就業扶貧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街道、村(社區)人社基層平臺建設,強化公共就業服務職能,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就地就近公共就業服務.一是設立窗口。各村(社區)政務服務中心要設立人社服務窗口,配置必要的辦公設備,設立信息發布欄等設施,及時發布就業政策和崗位信息。二是安排人員。各村(社區)要在現有工作人員基礎上安排至少1名兼職協理員負責就業工作,熟悉就業創業相關業務,能為貧困勞動力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三是建立健全制度。要建立健全農村就業服務制度,規范農村就業扶貧工作基礎臺帳,設立“一卡一表兩臺帳”。
(二)動態掌握貧困勞動力信息。根據扶貧部門和上級人社部門的數據變化,各村(社區)要不斷完善、更新貧困勞動力信息;落實“一對一”就業服務和跟蹤回訪工作要求,實時掌握貧困勞動力的就業狀態、就業時間、就業單位等信息,同步更新系統數據、臺帳資料,實現對貧困勞動力信息動態精準管理。特別要對20xx年度轄區內建檔立卡貧困戶高校畢業生(扶貧部門已建檔立卡并錄入扶貧信息系統數據庫,且在畢業年度內的高校畢業生)和農村貧困家庭初高中畢業生(即“兩后生”)進行信息采集,并建檔立卡,將數據錄入各級就業扶貧信息系統。
(三)為貧困勞動力搭建人崗對接平臺。結合“春風行動”等就業創業服務活動,積極為貧困勞動力與用人單位搭建對接平臺。根據本街道貧困勞動力的年齡分布、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就業意向等情況,組織適合貧困勞動力崗位的企業參加市舉辦的就業扶貧專題招聘會,力求提高貧困勞動力的求職成功率。在街道人口集聚地或村(社區)召開小型專場招聘會,更精準、更靈活地服務農村貧困勞動力,幫助他們實現轉移就業。
(四)開展精準就業創業服務。依托我市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創業服務。一是落實“311”服務要求。各村(社區)在街道指導下要為每一個貧困勞動力提供3次以上的職業介紹,1次就業創業指導,1次就業創業培訓,并在《就業服務卡》上做好記錄,由扶貧對象本人簽字確認。二是及時發布崗位信息。收集適合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工作崗位;及時通過就業服務平臺的電子顯示屏、公示欄等途徑及時發布,依托微信平臺和人力資源網站等媒介實現掌上線上同步發布,并根據農村貧困勞動力的年齡結構、特點及就業意愿篩選適合的崗位進行重點推薦。三是提供其他就業服務。根據農村貧困勞動力的勞動技能和就業愿望,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指導、政策咨詢、勞動維權等其他公共就業服務。
(五)統籌開展各類職業培訓。根據貧困勞動力意愿和企業用工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形式的培訓,提升貧困人口的就業適應和競爭能力。協調農業、林業、畜牧、工商聯、殘聯等部門為貧困勞動力免費開展種植、養殖、電商等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幫助其提高綜合素質和發展能力。20xx年至少組織開展3次以上的扶貧專項培訓,轄區內“兩后生”必須全部組織參加培訓。各村(社區)要對轄區內貧困勞動力的培訓需求進行調查摸底,報送社保辦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計劃。
(六)鼓勵貧困勞動力自主創業脫貧。積極宣傳創業扶持政策,對有創業意愿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貧困勞動力,幫助其參加市級組織的免費創業培訓和創業指導,符合規定條件的幫助申請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扶持,并予全額貼息,對其創業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傾斜。凡通過創業帶領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創業人員,按規定給予小額擔保貸款并予全額貼息扶持,在其申請創業扶持資金時予以重點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