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拓展型課程實施方案
拓展型課程是二期課改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板塊,是學生選擇修習的課程,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發展性學習為核心,并進一步著眼于對基礎性學習的提高,兼顧創造性學習的培養。拓展型課程將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習慣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發現和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貫徹《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精神,按照《上海市普通中小學課程方案》的要求,制定《馬陸小學拓展型課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我校開設的拓展型課程是以“促進全體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可持續的終身發展”這一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遵循我校“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辦學方針。從深度、廣度兩個方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校根據二期課改的理念,將拓展型課程作為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完善學生認知結構、改善學習方式、提高自我管理和選擇學習能力的重要載體。結合學校實際,積極開發,加強指導,逐步推進,努力形成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和創造力培養的新型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個性與社會化的和諧發展。
二、課程理念
培養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習方式的改善 。關注學生自主選擇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倡導學生按興趣選課與在教師指導下選課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會選擇,逐步形成自主選擇的意識及能力。注重學校和教師參與課程建設,提升學校開發和建設課程的能力
三、課程目標
堅持國家教育方針,在保證學生生命質量的前提下,促進其個性和諧發展,為每個孩子創造屬于他們自己的美好未來。
1、拓展學生加深對自然、社會、自我的認識和體驗;拓展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2、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多樣化發展。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拓寬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形成表達、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培養學習興趣和愛好,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形成誠信意識、公民意識。
5、以實施拓展型課程為契機,挖掘學校資源,形成特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四、課程結構
1、保留學校傳統項目,并開發一些新型項目,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
2、有選擇地使用《小學拓展型課程學習包》,豐富拓展型課程的內容。
3、部分教師實施學校的校本課程《竹韻悠揚》的內容。
4、開拓學校的乒乓、棋類等拓展課程項目。
五、基本原則
1、基礎性原則
我校拓展型課程的開設以基礎型課程為出發點,立足于保證和滿足每個學生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開設的課程包括一些低層次的科目,這些科目為學生提供文化基礎知識的拓展學習,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并以此來確保學生人人參與。
2、多樣性原則
課程內容具有多樣性,本學期,我校開設美術、科技、信息技術等不同的課程供學生選擇,以適應不同發展水平學生和每個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課程模式也體現多樣性,有的科目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有的科目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為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奠定基礎;有的科目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有的科目是課內外相結合,注重學生體驗、考察、實施開放型教學為主。
3、時代性原則
與上學期相比,我校拓展型課程內容依據兒童的興趣愛好作適當調整,增加了學生喜歡的新內容,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同時,學校提供了硬件支持,為每位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使教師的教學手段更加先進,體現時代教育的特征。
4、開放性原則
我校拓展型課程強調學習與學生生活、與社會發展相聯系。課程實施過程體現民主性和尊重個性發展的原則。提倡教學活動的多樣性,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開放性,學習方式的自主選擇,評價標準的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