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丁車制作推廣方案
為了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卡丁車制作等教學科研中來,增強同學們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專業技能,特作此方案。
一、目的及意義
1、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專業技能;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揮學生創造力;
3、使教學與科研結合并行;
4、增加就業砝碼,提升就業機遇。
二、大賽內容
參賽隊員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及專長,挖掘生活、社會的結晶,結合設計靈感理念,設計屬于自己的汽車、卡丁車、電動摩托車、沙灘車、高爾夫車等,并進行比賽。
三、宣傳內容及形式
突出政策重點,挖掘科研亮點,把握宣傳難點,積極有效地推進跑跑卡丁車制作等工作。宣傳的主要內容由:實施學生參與科研的重大意義;激勵措施;報名參與方式等。宣傳的主要形式:
1、信息網絡宣傳
在學院網站、分院網站上發布相關信息,注重發布激勵措施;
2、海報宣傳
制作相關海報,在各宿舍區、飯堂、3教宣傳欄張貼;
3、展板宣傳
張貼一些卡丁車組建的相關照片,制作成板,附帶書寫一些相關信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四)召開各班班干會議,務必將此科研活動傳達到每個同學中。
四、設計要求
1、是否符合本屆大賽的宗旨;
2、是否符合本屆大賽的參賽資格;
3、創新:作品是否具有前瞻性,創新程度和創意的社會接受度如何;
4、美學:是否符合現代社會的審美趨勢;
5、人機工程:從安全、舒適、方便等角度考慮人、機、環境三元素的有機協調;
6、市場價值:根據作品依存的消費分析,是否具有市場價值;
7、工藝與成本:根據研發、生產工藝流程和制造成本,項目是否具有批量生產的可行性;
8、設計者考慮綠色環境的要求,合理搭配顏色,材料的合理應用;色彩鮮明協調,布局豐滿合理,具有獨特美感;
9、設計制作出成品必須滿足3個輪(含3輪)以上,能夠依靠自身的動力系統獨立駕駛,有轉向功能,有行車制動系統,時速低于40km/h.。
五、設計方向
1、安全
設計的車型應結構合理,布置得當,不存在安全隱患,能保護人體及路面設施;設計速度不宜過高,最高速不高于40km/h,故所選發動機排量應小于90cc。
2、經濟
設計的車型應注重成本的控制,由于材料費用由參賽隊員自行承擔,為減輕負擔和降低風險,應合理選用配件,設計車輛不能過于復雜,最好將成本控制在1500元以內,預算控制在xx元以內。參賽隊員可拉贊助,開拓社會資源。
3、實用
設計的車型應從安全、舒適、方便等角度考慮人、機、環境三元素的有機協調,符合現代審美觀;能夠運用于學校道路或城市道路。
4、美觀
設計的車型應合理搭配顏色,材料的合理應用;色彩鮮明協調,布局合理,具有獨特美感。
5、環保、節能
設計的車型可采用電能、太陽能、乙醇等無污染零排放能源做動力源,推行環保建設;設計的車型在不影響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情況,結構上應輕簡,使整車質量輕量化。
六、大賽流程
1、報名組隊
以全院學生為對象,自由組隊報名參賽,每隊人數為5-10人,每一個參賽隊配一名指導教師,指導老師有謝堅強、呂雪、羅蓉、張鳳、岑少飛、張詠等6位老師。
2、確定車型(一天)
參賽隊員同指導教師一起商議,確定車型的設計重點(即:安全、經濟、實用、美觀、節能、環保);收集資料確定車身基本結構、動力源、驅動方式、驅動輪個數、布置形式、座位數等,列一個車型基本參數表,同設計方案一起上交分院團委,汽車教研室。
3、設計方案(五天)
確定車型后,開始著手設計方案并提交汽車教研室審核,方案內容包括:設計說明(理念、重點、創新、結構概況)、設計圖紙、效果圖、參考圖片、車型基本參數、零配件清單及預算表等。
4、審查篩選,確定參賽隊(兩天)
汽車教研室專業教師認真審核各隊設計方案,并給予指導性意見,方案設計須合理可行、有創新、有特點,通過審核才能繼續參賽。
5、采購零配件(五天)
各參賽隊根據設計方案制定零配件購買清單,為降低制作成本,建議各參賽隊統一購買配件,指導教師要把好關。
6、制作、組裝、調試(十五天)
在購買配件的同時,應著手焊接底盤部件,設計好個零件的安裝位置。待配件到位后,立即進行安裝、布線和噴漆美化。完成組裝后,進行調試階段,檢查各部位是否工作正常,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否則,進行整改。
7、參加比賽
設計好車輛后,進行本次大賽的最后一項活動——評比比賽。比賽大致從安全、環保、節能、創意、經濟、速度等方面進行評比。
表1:時間安排表
序號 流程 時間 進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