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地課程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是學生走出課本、走出教室、走出傳統知識教授方式的必備場所,它是學校、教師及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自由度”最大、 “空間”最廣、 “實施”最為靈活的舞臺,它取走了罩在學生身上的“玻璃罩”,使學生在成長的路上跳得更高,走得也更遠;诖宋覀儗W校將下交湯帝廟定為了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教育基地。
基地介紹:
距離我們學校不遠的下交村有一座湯帝廟,是XX年國家確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于宋。金大安二年(1210)重修,此后歷代均重修。
下交湯帝廟是我國現存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湯帝廟。正殿、拜殿,宋遼建筑結構獨特,無梁殿宇技術高超,明金舞臺國之稀少,斷梁斷柱文淺難說,明代琉璃油漆畫技,工藝精湛,畫面精美。石雕線刻、壁畫,圖案逼真,典故傳奇,刻藝精實,國之瑰寶。正如評估專家說的:它是宋金明清石雕刻的展覽館,是古建筑的博物館,是人文精靈的薈萃地,是歷史文明和現代文化的杰作,是中國戲曲與舞臺發展及變遷的典史,是專家學者考察研究的寶庫,是旅游開發的資源。國內罕見的一二級珍品,體現出當時當地的最高科技水平。荊木大梁、石雕線刻、藍色琉璃為今天研究宋、金、明、清時期晉東南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琉璃技術,線刻藝術都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社會文化價值、歷史藝術價值。
下交湯帝廟有三奇三寶:第一、正殿建筑奇異,正殿上有荊梁及古老壁畫,下有地梁,帝座之下有地室,前有四根石柱,為一奇一寶;第二、舞樓建筑奇特,兩個舞臺,一低一高,一個無梁,改為一梁;一個斷梁斷柱,這是二奇二寶。第三石雕線刻工藝的奇絕,八根石柱,30統石碑墻碑的雕刻工藝為三奇三寶。
下交湯帝廟為今天研究宋金明清時期晉東南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琉璃技術,壁畫工藝提供了活生生的證據,為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較好的場所與環境。因此我們將下交湯帝廟定為了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同時確立了《追溯湯帝廟》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引領學生走進歷史,了解歷史,增強家鄉自豪感。同時體驗活動的快樂、收獲的喜悅、實踐探索創新的樂趣,豐富知識,鍛煉能力。
基地與課程的對接:
三年級 奇特的湯帝廟建筑
四年級 精美的湯帝廟壁畫、圖案
五年級 湯帝廟景區導游
六年級 精致的湯帝廟石刻、石碑
基地的使用:
1、基地的管理
。ㄒ唬┗赜煽h文物局明確專人負責基地的日常管理,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和使用辦法。
。ǘ⿲W校與基地管理部門協商統一懸掛標牌,學校要建立開展活動情況記錄薄,及時對學生在基地的活動情況進行記錄備案。
。ㄈ┮袑嵶龊没氐谋Wo工作,在保證基地安全的情況下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
。ㄋ模┮袑嵃l揮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應有作用,做到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經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ㄎ澹┗丶皩W校對學生開展活動的文字材料、活動記錄及各類影像、圖片等檔案材料均要存檔保存。
2、基地活動評價
。ㄒ唬┳⒅剡^程性評價。基地綜合實踐活動師生評價以過程評價為主,看學生在基地活動過程中體驗的深淺、經歷的狀態。因此,我們要認真搞好每次活動,不搞走過場,不做表面文章,以學生的真實體驗、具體收獲為目標,多角度,多層面的合理、客觀地評價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