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詩詞鑒賞方法研究”實施方案
3、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從而為下一階段的研究提供更為真實的數據和資料,為下一階段的研究方案的實施和調整提供更為有信度和效度的建議。
4、以課堂教學為主要交流方式,選取典型課例開展課堂教學實踐。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有效地進行方法指導,并時刻伴隨典型試題的講解。在邊講邊練、精講精練的過程中,有步驟,有條理的逐步提高中學生的古詩詞賞析能力。
5、開展各種古詩詞欣賞、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激發學生對古詩詞教學的熱愛,并鼓勵學生將自己所學的方法及時有效的應用于實踐。
(三)、研究的總結階段(xx年5月——xx年6月)
1、對選取跟蹤調查的典型學生通過談話、交流、任務分配、試卷分析、結果記錄等環節與流程獲取更詳盡的信息;對所選取的班級進行課堂教學觀察,就詩詞教學不同指導方法的課堂具體實施中,興趣激發、參與程度、領悟水平、反饋作業等方面,搜集記錄第一手資料。
根據以上實驗、觀察、記錄、整理的數據,進行深入思考、比照,審視、探究,整合占有的大量資料,整理有關研究的調查表,對不同方法的優劣、利弊、目標達成度大小進行甄別、選擇,然后撰寫成文。
為達成目標,擬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發放表格,收集信息。通過《高中生古詩詞素養調查表》對約1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生跨度從初一、初二、到初三,基本涵蓋整個初中學段各個年級,同時,盡可能選取實驗班和平行班,涵養好、中、差等各類學生,反映學生全貌,對調查結果進行深度分析。
(2)、課堂觀察,實驗比照。設置實驗情境:同一課題,同樣的方法,在素質差異較大的不同班級教學;同一課題,不同的方法在素質水平相當的同類班級教學。進行課堂觀察,最大限度地積累研究資料。從采用的方法,學生的興趣濃郁與否、參與程度高低、教學目標達成度等方面比較效果,探索不同指導方法的差異性,尋求更科學合理的方法。同時,有關的數據采集,通過設計合理而有信度的調查問卷以獲得。
2、歸納總結、反思優化,對文獻資料中的相關方法,對觀察到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小結,不斷優化。整理研究過程中的相關資料,總結反思升華,形成結論。
3、填寫結題申請評審表,完成結題報告。
四、課題成果的預期效果和呈現
通過對“沉浸醲郁,含英咀華——高中古詩詞鑒賞方法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期待以文獻資料為借鑒,以課堂教學實踐為載體,深入到詩詞教學的備課、上課、學生參與、學生成績等方面,使老師能夠了解學生目前的古典詩詞賞析方法和基礎,以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借鑒同行的成功經驗,從而有效改善目前詩詞教學低效且學生游離在外的現狀,為指導初中學生進行古典詩詞賞析分析整合并試圖尋求科學有效的方法,以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課題結果的呈現主要是結題報告,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內容:
1、 立項申請表和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2、結題報告;
3、《高中生古詩詞素養調查表》文本;
對于跟蹤調查的典型學生的觀察情形記錄資料;
4、《高中生古詩詞素養調查表》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結果;
跟蹤調查的典型學生古典詩詞素養表現的動態分析;
5、古詩詞賞析課堂教學課例或者教學設計、教學隨筆、教學論文、教學課件、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