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
5•2內容選擇與活動規劃。除軍訓項目外,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從生活世界出發,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實際中選取活動主題和內容,并形成社會實踐小組,聘請指導老師,聯系好將要前去實踐的地點或單位,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并在小組活動計劃的基礎上制訂個人活動計劃。將小組活動計劃和個人活動計劃報告班主任和指導教師并征得他們的同意。
5•3活動實施。學生必須按計劃進行活動,接受實踐地負責人領導,班主任和指導老師要隨時關注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活動中組長要協調好小組成員及各方面的關系,各成員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要記錄活動過程和活動心得。
5•4總結交流。活動結束后,小組完成社會實踐的報告,個人寫出活動小結及活動過程中的體會、感受等,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組織小組間的交流。學校每學年安排一次社會實踐的總結交流,形式由班級自定,可以是主題班會、班級網頁、墻報展覽等。
5•5評價考核。小組和個人提供相應的材料,由班主任或指導老師進行初步的學分認定,然后由學校綜合實踐課程專家小組進行學分確認,教導處完成學分登記。
6、課程評價與學分認定
6•1、評價原則
貫徹三結合評價原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
6•2、評價內容
(1)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課時量和態度;
(2)活動的選擇與活動設計評價;
(3)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認識社會、研究社會問題的基本能力和人際交往、協作、適應環境等能力的發展情況;
(4)活動的成果和社會效益評價;
(5)活動過程中的創新性和實踐性的體現情況。
6•3 評價方法
實施檔案袋評價。學生建立個人社會實踐活動檔案袋,里面應裝有能反映小組和個人活動過程的種種記錄和其他證明材料,并提供核實方法或途徑(如實踐單位的地址和電話,相關人員的姓名和聯系電話等)。在進行考評價時,活動小組和學生個人提供如下考評依據:
軍訓評價。軍訓評價由出勤情況、學習或訓練態度、軍事知識和軍事技能考核情況、個人軍訓日記或小結等方面構成。
附軍訓評價表
主題活動評價。詳細的小組活動方案和個人活動計劃,小組社會實踐報告與個人活動小結,活動記錄與活動證明,主題活動的成果,相關單位的評價和學友的評價材料。
分散組合活動評價。相關的證明材料,如各項活動的單位證明、各項活動的計劃,各項活動的過程記錄與小結等。
學生個人或小組整理參評材料——小組交流及互評——班級交流及互評——導師(或班主任)進行初評、學分認定和等級認定——學校綜合實踐專家小組進行最終的定性評價,學分認定和等級認定。得分90分以上的為a等,75分——89分為b等,60分——74分為c等,60分以下為d等。
7、獎勵與重修
對于那些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強,有勤于實踐、勇于探索、精誠合作的精神的學生個人或小組,他們付出了努力且有了豐碩的收獲,等級認定為a者,學校給予表彰;對于三項活動評價均獲a等的學生,學校給予專項獎勵;如果社會實踐成果經專家認定為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科學價值或實用價值,學校給予特殊獎勵。
凡在考評中等級認定為d等者,要求重修,由班級學術委員會和指導教師監督執行。學生對班級學術委員會和指導教師考評持不同意見,可報學校課程指導小組進行終審。軍訓的重修與下一屆學生一起進行,其他活動的重修可自主掌握時間,也可另選活動項目。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