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事處黨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不斷拓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jiān)督,構筑保持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加速推進街道各項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根據(jù)上級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上級黨務公開工作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通過在街道建立黨務公開運行制度和機制,大力發(fā)展黨內民主,切實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利的監(jiān)督,提高黨的執(zhí)行能力,為建設和諧新南街營造良好環(huán)境。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依法依紀原則。嚴格遵照憲法、有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黨章、黨的方針政策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努力使黨務公開工作逐步走上規(guī)范化、制度化軌道。
(二)堅持全面真實原則。除涉及黨和國家秘密等不宜公開的事項外,都應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予以公開,堅決克服隱瞞公開事項、限制公開范圍、變通公開方式等假、大、空形式主義。
(三)堅持注重實效原則。科學把握黨務公開的共性要求和個性特點,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增強黨務公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既方便群眾知情參與,又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采取合適的公開形式,講求形式和效果的統(tǒng)一。
(四)堅持穩(wěn)步推進原則。要積極探索黨務公開的新方法、新途徑,著重研究工作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正確處理好黨務公開與保守黨內秘密的關系,既要認真組織、大膽實踐,又要慎重穩(wěn)妥、有序推進。
(五)堅持相互促進原則。要將黨務公開工作與黨建工作目標相結合,以黨務公開為龍頭,帶動和貫穿政務公開,鞏固和提高村務、居務公開,形成互相促進、協(xié)調運轉的“大公開”工作格局。
三、黨務公開的主要內容、程序、形式和時限
(一)、黨務公開的內容
1、街道黨工委黨務公開的內容(目錄附后)
街道黨工委及各村、居黨組織做為黨務公開工作的主體,要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實施,并結合自身實際,逐步進行完善。
2、村、居黨組織公開內容
(1)組織建設情況。主要包括:
①黨組織機構設置、成員姓名、職務、工作分工;
②年度黨建工作計劃及落實情況;
③民主生活會及整改情況;
④落實黨內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jiān)督、民主管理制度情況;
⑤黨組織年度工作目標進展和任務完成情況;
⑥黨員干部廉潔自律規(guī)定執(zhí)行情況;
⑦黨員違紀違法處理情況;
⑧干部述職述廉及民主測評情況。
(2)履行職責情況。主要包括:
①黨組織學習計劃及黨課安排情況;
②黨員參加組織活動情況;
③實施“三級聯(lián)創(chuàng)”或“星級
④開展“爭先創(chuàng)優(yōu)”活動情況;
⑤黨員干部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作開展情況;
⑥)對流動黨員跟蹤管理情況;
⑦后備干部培養(yǎng)情況;
⑧為民辦好事實事情況;
⑨考核及表彰獎勵情況。
3、村、居事務決策執(zhí)行情況。主要包括:
①資金、資產(chǎn)、資源等“三資”管理情況;
②黨員群眾對各類社會公益事業(yè)項目的意見建議以及最后決策和管理使用情況;
③各項惠民、惠農(nóng)政策落實情況;
④計劃生育、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等涉及群眾利益事項落實情況;
⑤低保、醫(yī)保等保障制度執(zhí)行情況;
4、經(jīng)常性黨務工作情況。主要包括:
①黨員對黨組織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②黨員群眾提出的熱點、難點問題及落實情況;
③發(fā)展黨員及積極分子培養(yǎng)情況;
④黨費收繳及管理使用情況。
(二)黨務公開的程序
1、審批程序。公開事項的內容、形式、范圍、時限等在公開前必須分別由街道黨工委和村、居黨組織集體審核,特別重大的,統(tǒng)一報上級黨委審核把關。
2、執(zhí)行程序。已經(jīng)審核批準的公開內容,按照規(guī)范程序按時進行公開。對于黨內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黨員、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等黨內事務應按先黨內、后黨外的順序進行公開。
3、意見反饋程序。公開期間,明確專人負責篩選、整理黨員群眾通過各種渠道反映的意見和要求,分別及時反饋給街道黨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和村、居黨組織,并將處理和落實情況再公開,接受群眾監(jiān)督。
4、再公開程序。在充分聽取黨員群眾意見后,要將處理和落實情況再予以公開;對重要事項和重大問題,分別經(jīng)街道黨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和村、居黨組織研究后,進行必要的調整完善,將辦理結果反饋給反映人,調整后的內容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再公開。
(三)黨務公開的形式
1、黨內公開形式:
(1)召開黨員大會、情況通報會、階段工作會、聯(lián)席會、民主生活會等。
(2)黨內文件、通報、簡報。
(3)問詢和述職。
2、黨外公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