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寒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我校定于xx年1月22日至3月2日放寒假。根據校黨委和團省委的指示精神,現就今年寒假期間我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提出如下意見,望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與人民齊奮斗的信念,把專業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服務緊密結合,深入基層檢驗所學知識,為構建美麗中國、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二、主要內容
xx年是深化改革、銳意進取的一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系統闡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全黨指明了努力方向。學校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推進內涵式發展。各學院團總支要鼓勵和引導廣大青年團員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走進農村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在實踐服務的同時增加對國情民情的了解,在實踐中成長進步、鍛煉成才。
1、深入開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調研活動。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口號,要廣泛動員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深入西部,結合自己的專業,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法制建設、教育改革等方面開展社會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形成調研成果。
2、積極組織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和志愿服務工作。以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20周年為契機,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新風尚,廣泛動員青年學生利用春節前后,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關心“空巢老人”、服務城市社區、農村及企業文化建設、義務勞動、法律援助、心理輔導等“小切口”活動,積極參加愛心支教、春運志愿服務、泉城廣場崗亭志愿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到實際行動上,體現廣大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認真做好殘疾人狀況調查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為切實提高殘疾人生活發展水平,省政府已將“啟動全省殘疾人‘整體趕平均、共同奔小康’計劃”作為重要民生實事之一進行專門部署。為引導大學生關注支持民生事業,團省委、省殘聯、省學聯、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決定在今年寒假期間,組織動員籍大學生廣泛開展殘疾人狀況調查社會實踐活動。(1)調查內容及調查方式:通過大學生寒假返回家鄉期間,就近就便,對本村、本社區的城鄉殘疾人進行實名制調查,通過互聯網數據維護進行匯總分析。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殘疾人家庭人口狀況、生活水平(重點做好殘疾人家庭收入核算)、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社會環境等。(2)時間安排及實施步驟:1 月 15 日前,在xx省殘聯網站()、《齊魯晚報》及有關高校網站、媒體發布活動通知。1 月 15 日后,登陸xx省殘聯網站()“殘疾人狀況大學生調查系統”,實名制(姓名、身份證號、學校班級)注冊“志愿服務調查號”,下載打印《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介紹信》和《xx省殘疾人基本情況調查表》。 期間,大學生持《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介紹信》和《xx省殘疾人基本情況調查表》采取訪談方式,按照調查說明和有關要求,在所在村(社區)入戶進行殘疾人狀況問卷調查,每人調查三戶以上為有效。2 月 7 日前(調查截止時間),調查人按“志愿服務調查號”進入“殘疾人狀況大學生調查系統”,一戶一表逐一錄入調查數據。由后臺工作人員電話抽查核實并按有效問卷標準審核無誤后,方可認定為有效調查問卷,并自動生成參加xx省政府民生實事課題調查《大學生社會實踐志愿活動證書》。2 月 15 日后,將在省殘聯網站公布有效參加調查活動的大學生名單,并由參加人憑“志愿服務調查號”進入“殘疾人狀況大學生調查系統”,下載打印由團省委、省殘聯、省學聯、省宏觀院聯合制發統一編號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志愿活動證書》。3 月初,采取隨機抽獎方式產生 80 名幸運大學生志愿者,每人給與 500 元的現金獎勵(郵政寄發本人)。(3)有關要求:一是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團總支要將此項活動作為服務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大局,組織動員大學生深入基層、體察民情、服務弱勢群體、增強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實踐活動,積極發動,精心組織。二是強化責任,保證質量。參與調查的大學生要本著對家鄉的熱愛,以積極參與、敢于擔當、科學嚴謹的態度,認真實施好此次調查活動,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客觀真實地把有關數據統計上來。對調研期間發生的典型事例,產生的感悟體會和提出的合理建議一并作為附件上傳到活動專用電子郵箱:。附:活動通知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