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外閱讀評價實施方案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要進行多種形式的課外閱讀、自由閱讀,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小說、兒歌、童謠和古詩等。為了進一步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幫助學生從小養成熱愛讀書,渴求知識的讀書習慣,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結合我班課外閱讀的現狀,制定出五級三班課外閱讀評價方案。
一、 指導思想: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們愛讀書,讀好書,,從讀書中體會快樂。在知識更新飛速發展的今天,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外自主發現和學習新知識,培養孩子終身讀書的好習慣,會使孩子一生受益。
2、創建良好的校園讀書氛圍。在校園里營造出良好的讀書氛圍,讓教師和學生與書交友,師生間開展的廣泛的交流學習,必將使師生共同受益,共同成長。
二、讀書內容:
在內容的選擇上,力求拓寬課外讀物的層面。除了每冊教材中所配相應的課外閱讀課本外,再向學生介紹課外讀物,供學生選擇。可以有書刊的推薦、篇目的推薦和內容的介紹;可以教師推薦和學生推薦相結合、統一推薦和分散推薦相結合。
三、 讀書方法的指導:
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講授精讀、泛讀、瀏覽、速讀等四種常用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評價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聯想、想象能力等;教給學生運用“意群注視法”,提高閱讀速度;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等。
四、 測查方法及效果:
(一)測查方法:
1、讀后敘述。組織學生復述自己讀過的書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內容,以加深對所讀內容的理解,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敘述前提出要求,敘述后做好評定。
2、交流評論。組織學生交流課外閱讀的收獲或體會;或組織學生對所讀書刊的內容進行專題評論或綜合評論。
(二)、效果:
在閱讀過程中,我適時的對一些表現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這樣不僅激發了他們的爭搶熱情,還激發了他們的閱讀熱情,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讓學生與書為伴,與書為友,學會愛書,學會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