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常規落實管理月”活動的實施方案
認真組織四項活動。一是認真開展學期初教學計劃制定、審批活動。嚴格按照新學期教學進度安排和教學教研工作計劃要求,認真編寫好各類計劃,切實增強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操作性,學校將要對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學計劃嚴格審查把關,凡制定不合理,操作欠實用的計劃,一律責令其整改或重擬。二是大力開展校本研訓活動。活動期間,每位教干教師要舉行一節公開課,每周聽評2節課,每位教師每周寫一篇教學反思。三是認真組織集體教研活動。第一,突出集體備課的研究力度。集體備課做到按照 “鉆研教材,個人初備,網上研討——主備說課,圍繞問題,集思廣益——主備上課、課堂觀察,互動評議——個性調整,分頭執教,教后反思”的程序進行。繼續完善和規范周六教研制度,不斷優化教研內容,突出研究重點,加強過程指導,充分發揮骨干帶動作用,切實提高集體備課實效性。四是扎實組織各類業務比賽活動,提高教師學習研究積極性,提高活動效果。 總結、反思階段:時間為4月6日—4月8日。活動任務和要求:對活動情況及結果進行總結、反思,表彰先進,整改不足。一是對常規落實管理月活動進行全面檢查評估,并對月內每次活動情況進行全面量化,匯總;二是召開常規落實管理月活動總結表彰會,交流經驗,表彰先進;三是進行活動總結。三、保證措施1、加強組織與領導。要充分認識開展“常規落實管理月”活動的意義和作用,把其作為落實全縣小學初中教學工作會議精神,深化常規管理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來抓,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領導,成立相應的領導和指導小組,加強活動過程管理,確保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2、突出活動重點。“常規落實管理月”活動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已經成為各單位每個學期常規工作內容。因此,在每次活動中,都應該充分結合單位實際,突出重點內容和項目,著力解決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和環節,不斷改革和完善常規內容和管理辦法,做到常抓常新,克服面面俱到、籠統要求、機械模仿的簡單做法,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提高實效性。3、落實目標責任制。根據常規落實活動月實施方案要求,制訂詳細的活動日程安排,將各項工作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責任人、定活動方式、定活動地點,確保活動的扎實開展。做到任務分解明確,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具體工作中,教導處要做好各類活動的部署、指導、管理督查、總結工作,制定活動方案,加強過程控制。各學校要圍繞常規落實管理月各項工作要求,認真組織校本學習研究活動,各項工作要做到計劃周密,安排詳盡,立足實際,突出重點,提高各類活動的實效,將每次活動落實到位。4、加強指導與考評。學校要加強對活動過程的檢查與指導,著力解決好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規范教師教學行為。學校要適時組織開展專項比賽和展評活動,將其結果納入對教師工作考評。活動結束后, 二○一○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