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生軍訓實施方案
國防后備力量是國家除國防常備力量以外,可以或可能用于戰爭的人力、物力的總稱。通常國防后備力量是指我國的民兵、預備役部隊及其他預備役人員。編入民兵和預備役部隊的人員,以及在不建立民兵組織和預備役部隊的單位中經過預備役登記的人員,統稱預備役人員。預備役人員在戰時動員令下達兵,要隨時準備應召服現役,履行參軍參戰、保衛祖國和神圣職責。
(五)我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
我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是我國實現“四化”的重要內容。鄧小平同志指出,新時期的國防建設要堅持實事求是,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建設適應國際戰略環境,適應現代戰爭要求,適應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國防。加強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內容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搞好科技與武器裝備現代化、國防武裝力量指揮現代化以及現代化國防人才的建設和培養。
1、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現代化
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現代化,是國防現代化的主要標志和物質基礎,沒有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就沒有現代化的國防。它在國防建設中的地位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科學技術是重要的戰斗力,武器裝備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②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是提高國防實力和國家形象的重要反映;③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對提高綜合國力具有強大的服務保證作用。發展國防科技和現代化武器裝備。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②軍民結合,平戰結合;③縮短戰線,突出重點;④、大力協同,聯合攻關;⑤科研先行,質量第一。
2、國防武裝力量指揮管理現代化
實現國防武裝力量管理現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廣泛采用自動化指揮器材,建立國防武裝力量指揮管理自動化系統,從而提高國防武裝力量指揮與管理的效能,從整體上增強國防武裝力量的戰斗力。國防武裝力量指揮管理自動化系統是一個“人機”結合的系統工程,它主要由電子計算機中心(設在指揮所內)、通信網和終端設備三部分組成,綜合應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設備,把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多功能的統一系統,提高指揮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3、國防人才與國防現代化
實現國防現代化要靠人的智慧和勞動創造。鄧小平同志強調,軍隊現代化的關鍵是人才,沒有現代化的國防人才,就沒有強大的現代化國防。所謂國防人才,是指具有從事國防領域某方面工作的專門知識和杰出貢獻的人。國防人才主要由國防領導人才、國防科技人才、軍地兩用人才組成。在國防現代化建設中,國防人才是制定國防發展戰略的關鍵,是實施國防發展戰略的前提,是駕馭現代戰爭的核心。一句話,國防人才是一個最基本、最活躍、最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因素,誰抓住了這個根本,誰就跟上了時代的步伐,就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
(六)我國的國防后備力量建設
國防后備力量是我國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在整個國防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1、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地位作用
民兵、預備役部隊是黨領導下的群眾武裝力量,在歷次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民兵、預備役部隊仍然是一支重要的戰略力量,是國防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⑴加強新時期國防后備力量不僅是常備軍的有力補充,而且與常備軍一樣也是保衛國家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⑵加強新時期的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是贏得現代化條件下人民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
⑶加強新時期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后備力量作為國家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不僅要保衛國防,抵御外來侵略,還要協助公安部門維護社會治安,維護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后備力量人數眾多,分布面廣,組織嚴密,素質較高,一旦有事,可以召之即來,應付各種突發事件,是維護社會穩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⑷加強新時期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可以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首先,民兵、預備役部隊的性質決定了它和平時期的首要任務是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支隊伍中的成員本身就是不脫離生產崗位的建設者。其次,后備力量隊伍作為一種群眾性軍事組織,集中著社會成員中比較優秀的部分,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較好的政治條件,他們年紀較輕,文化水平較高,具有較強的接受和傳播新事物的能力。第三,民兵、預備役部隊是嚴格按照班、排、連、營、團的組織序列編成的,指揮暢通,成員經過一定的教育訓練,組織紀律觀念較強,不僅可以在平時的生產建設中發揮骨干帶頭作用,而且在完成突擊性、難度較大的搶險救災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也具有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