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新教育實驗方案
學校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讀書書目,定期組織教師讀書會,互相推薦新書、好書,交流讀書心得、體會。
四、師生共寫隨筆實施要求及措施
(一)教師隨筆(45周歲以下的教師)
1、撰寫隨筆。每月至少撰寫四篇隨筆(即每周至少一篇),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設想及反思;對學校或教育界的一些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對當前教育改革提出理性思考等,逐步過渡到每天寫隨筆。
2、隨筆上網。教師每月將兩篇隨筆上傳到我校新教育信箱,教科室每月底對教師隨筆進行檢查,優質隨筆轉發至學校新教育博客。每學期舉辦一次讀書筆記展評活動,教研組做好優秀讀書筆記(心得)推薦工作,將優秀稿件發到學校新教育博客或推薦到有關博客、網站、報刊雜志。每學期學校出刊各類心得,教育敘事,年度敘事,讀書筆記。
3、成立新教育實驗先鋒隊,堅持每天上網(教育在線,與你同行,三里崗新教育)學習、跟帖,要求45歲以下青年教師建立個人博客。
4、完善考評制度。將教師寫隨筆列入教師工作考核。
(二)學生寫日記
1、參加對象:六至八年級學生
2、每周至少至少寫兩篇日記。語文教師加強學生日記寫作指導,做好學生日記的推薦工作,將學生中產生的優秀習作推薦到學校新教育信箱。教研組評選精華篇章,發到學校新教育網頁上。
3、學校每學期每班出刊一本學生的優秀成長日記集。成長日記集以各班班名命名。
五、聆聽窗外聲音實施要求及措施
“聆聽窗外聲音”就是開展學校報告會活動,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學會關心社會,激發學生形成多元的價值觀,培養他們創造的激情。定期把社會名流、企業家,以及各行業的優秀分子請到學校,讓一個孩子在校期間多聽幾場報告,這是新教育實驗的期望。讓一個個英雄的豐碑去影響他們,需要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去征服他們。
每學期要至少舉行2次“窗外聲音”報告會。還可以充分利用cctv《大家》、《百家講壇》等資源對師生進行教育。讓師生與大師為伍,與學者零距離接觸,與身邊的人對話,使學生在報告會中受到啟迪,觸發靈感。倡導學校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進行此項目活動,以此活動豐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的形式與內容,使學生真正走進社區、服務社區,進行探究性、創造性學習。
六、雙語口才訓練
口才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傳播信息,宣傳教育的重要工具;是捍衛真理、批判謬誤的銳利武器;是尋求發展與合作、廣交朋友、增進友誼的寬廣橋梁;是調查訪問、洽談討論的重要手段;是領導藝術、組織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在現代社會中的適應力,競爭力、推銷力無一不是以口才來展示的,在這方面有欠缺足以構成對自身生存發展的障礙。口才已日益成為現代人,特別是創造型、開拓型人才的一種重要能力而在社會競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雙語口才訓練”正是為培養學生中英文聽說活動,培養學生具備終身受益的口頭表達能力而增設的項目。
學校設立學生論壇,進行師生報告會、師生演講比賽。倡導學生背誦一些經典名篇,要求學生用經典、名篇打造個人口才的文化底子,注重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建議各班要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演講、故事會讀書論壇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口才技能。
七、構筑理想課堂
理想的課堂是一種彌漫著“平等、民主、安全、愉悅”氛圍的課堂,是一種體現生活性、生命性和發展性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有著“沒有學不會的學生”的理念,體現“以學定教”的原則,落實“六度”、“五還”的要求,“六度”,即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練習度,延展度;“五還”,即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講臺還給學生,把黑板還給學生,把展示還給學生,把課堂上的作業權還給學生。在課堂形式上,改革“秧田式”的單一模式,按照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安排課桌形式。“構筑理想課堂”是新教育實驗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項目。
(一)研究的對象
本課題以“新教育實驗” 所提供的“理想的智育”為研究方向,著重研究本校6至8年級學科課程的課堂教學組織,全體學生與全體教師以及能促進理想課堂自由度構建的教學環境。